首頁 短篇

長明傳

第十章

長明傳 捌捌肆壹 5294 2022-10-14 10:50:23

  一場“大捷”,令九州戰(zhàn)意高漲,“剿滅王庭、征服北域”的呼聲在民間不絕于耳,一浪高過一浪。

  然而,接踵而至的噩耗,猶如一記悶棍,砸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近年來飛速崛起的帝國新生代將星,為帝國屢立奇功的東軍上將夜長明,于誘殺大可汗一戰(zhàn)中孤身迎戰(zhàn)一眾北域強者,雖斬獲彪炳功勛,卻也元氣大傷,損及根本,不得不立即閉關,短時間內(nèi)絕無可能率兵出戰(zhàn)。

  消息一出,輿論風向一夕逆轉。

  眾所周知,東軍為帝國之鋒,而夜長明如今無疑是東軍之魂,他既無力再戰(zhàn),帝國即便勉強出兵,也難言速勝,與其空耗國力,不如暫止兵戈。

  如此鋪墊在前,當王庭求和的消息傳來時,民眾雖然嘴上對那位大可汗頗為不齒,嘲笑他驕橫霸道數(shù)十載,一朝受挫便銳氣盡失,但大多數(shù)人內(nèi)心深處,卻都盼著朝廷能接受和議,休養(yǎng)生息,有那心思機敏些的,更是已經(jīng)開始盤算,當國之大勢由戰(zhàn)轉和時,該如何保全自己的生計,乃至搶占先機,牟取重利。

  仇恨、鄙夷、期盼,再加上幾分好奇……就在這來自四面八方的復雜目光中,北域王庭使者抵達帝都,面見帝國皇帝。

  ……

  ……

  軍營內(nèi)外風云變幻,夜長明卻似乎一無所覺,依照烏云留下的指點上奏稱傷后,他便將自己關在營帳之中,一連數(shù)日足不出戶,仿佛真的在閉關療養(yǎng)。

  靜室之中,夜長明手捧玉盤,神識沉浸其中,全力推演。

  門禁寶器中傳來一個沉靜的聲音:“東軍參謀朱璃,有要事求見上將軍?!?p>  夜長明心中訝異,但還是開放了入內(nèi)的權限。

  朱璃進門后,先是向自己的上將軍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隨后平靜地問道:“夜大哥在推演烏云姑娘如此安排的緣由,想算清她可能的去向?”

  夜長明坦然應道:“是?!?p>  朱璃直截了當?shù)卣f道:“你需要幫助?!?p>  夜長明沒有答話,只是靜靜地看著朱璃。

  朱璃伸手握住玉盤,神識滲入其中。

  玉盤之中,朱璃的身影出現(xiàn)在夜長明面前,圍繞他們的,是一個包羅天下的小世界。

  這個場景并不罕見,來到軍營的頭一年里,參謀朱璃時常會在這里向她的上將軍求教,或者說,求戰(zhàn)。

  但這一次,她的戰(zhàn)意空前熾烈,甚至超過最初那一次。

  她目光炯炯,直視夜長明,笑容充滿自信:“戰(zhàn)勝我,一次即可,我會幫你找到她?!?p>  神識席卷天地,在這片交手了千百次的天地間,她第一次與夜長明分庭抗禮。

  “前日論道,收獲良多,如今我已魂魄雙晉,入將相之階,夜大哥,小心了?!?p>  ……

  ……

  七戰(zhàn)七負。

  縱橫沙場未嘗一敗的帝國將星,于推演寶器之中,被自己的參謀穩(wěn)穩(wěn)壓制。

  戰(zhàn)役模型由朱璃挑選,每一戰(zhàn)皆為千古名局,而每一次,朱璃為自己選擇的,都是最終戰(zhàn)敗的那一方。

  雖然只是初入相階,但一元堂皇果然神妙非常,她的神識絲毫不輸于夜長明,精細之處甚至猶有過之。

  然而,她之所以能連戰(zhàn)連捷,最根本的原因是,這七場戰(zhàn)役皆為以少勝多,開局之時,夜長明手中掌握的實力本就遜色于她。

  史料之中,勝者固然妙策迭出,但真正逆轉結局的,往往是敗者的昏招。

  朱璃自然不可能犯下那些錯誤,她只需憑借優(yōu)勢力量,堂堂正正地擊敗對手即可。

  夜長明的反擊不可謂不凌厲,兩人之間的每一戰(zhàn)都堪稱慘烈,但即便夜長明已經(jīng)在這虛擬的戰(zhàn)場之上拿出了與自己帶兵風格迥然相異的冷酷,朱璃依舊能夠憑借更勝一籌的細節(jié)把控和更殘忍鐵血的用兵之道,將開局時的優(yōu)勢保持到最后。

  哪怕戰(zhàn)后人間一片焦土,飄揚于焦土之上的,也會是她的旗幟。

  如此對局自然稱不上公平,但夜長明始終不急不躁,一局終了時,他會默默復盤,靜待朱璃蘊養(yǎng)神識,以完滿之姿開啟下一場戰(zhàn)役。

  七局對壘,七場廝殺,夜長明對朱璃的真意已有幾分頭緒,但當?shù)诎藞鰬?zhàn)役的模型在朱璃的布置下落成,夜長明始終平靜的面色依舊出現(xiàn)了變化。

  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一個個威名猶在的番號,明明白白地提醒他,此乃帝國立國之戰(zhàn)。

  然而,開局那幕場景,任何史料都不曾提及。

  若此景屬實,夜長明一時竟不知該如何看待當初那位開國皇帝。

  ……

  ……

  縱觀歷史,九州大地雖分分合合,但大多數(shù)時候都處于統(tǒng)一狀態(tài);短暫的分崩離析之后,強大的家族會迅速崛起,攫取天下,更常見的情形則是君臣之勢失衡,臣子取而代之,真正殃及天下的大動蕩,少之又少。

  反觀北域,當今王庭雖源遠流長,但卻始終無法得到北域各部族真心實意的臣服;王庭大可汗號稱北域之主,實則不過是部落聯(lián)盟的話事人,統(tǒng)領各部族,共同抗衡南方那位九州之主。

  軍營之中,各部族共尊大可汗號令,可戰(zhàn)事一畢,大伙兒各回各家,放牧生娃,王庭的命令,就要看心情了,真逼急了,舉族南投的事也不是沒人做過。

  如此局面,一直持續(xù)到百年之前。

  彼時王庭弱主上位,一味自保,九州皇朝兵鋒之前,北域各族朝不保夕,或南投,或北遷,日益式微,愈發(fā)任人宰割。

  當是時,一位少年英雄橫空出世,連敗皇朝名將,于血戰(zhàn)之中極速成長為絕頂高手,麾下勢力亦是愈加龐大,先是收容那些因部族潰散而流離失所的牧民、勇士,其后逐漸有小部族舉族來投,最終,他幾乎以一己之力,聚攏了一個規(guī)模絲毫不遜于王庭的龐大部落,而當他打出“反攻皇朝”的旗號之后,連當時的王庭大可汗也主動向他奉上了尊崇與忠誠。

  千萬年的分裂之后,北域終于迎來統(tǒng)一,最初追隨少年的部落被稱為皇庭,少年本人則被冠以史無前例的尊號。

  “天可汗,敖嘎?!?p>  感應到朱璃分配給自己的“角色”,夜長明不由地輕聲念誦出那個震古爍今的名字。

  朱璃微微一笑,說道:“北域多悍將,強大武者層出不窮,王庭便是以武道立足,但敖嘎能成就傳奇霸業(yè),倚仗的可不只是冠蓋人間的武力?!?p>  說著,她的面色變得有些復雜:“夜大哥,可曾聽聞‘天命之子’一說?”

  ……

  ……

  修行者本就是世間罕見的非常之人,而修行者之間亦有差距,以魂魄資質而論,除規(guī)格、強度之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維度——比例。

  四六為界,界外者主攻其一,界內(nèi)者魂魄兼修,但也難免有所偏向,而魂魄完全均衡者,則被稱為“天命之子”。

  天命之子覺醒之初未必強過他人,但他們卻有一樁獨門妙處,若得一相契功法,魂魄齊頭并進、相輔相成,等閑不易走火入魔,如此,修行之路自然大為順遂,便是渡劫飛升,也比旁人多一分成算。

  天命之子中天資上佳者,無一不是名噪一時,他們魂魄兼修,文武雙全,無論踏足江湖、立身朝堂,還是縱橫沙場,皆如魚得水,加之進境神速,一步快,步步快,無需苦熬光陰即可力壓當代,登臨絕頂亦不在話下。

  朱璃略作解釋,見夜長明眼中浮現(xiàn)了然之色,她鄭重其事地說道:“于逆境之中力挽狂瀾,懾服王庭、力抗九州,成就北域萬古一人的霸業(yè),天可汗敖嘎不僅是天命之子,更是有史以來,最強的天命之子之一,其文韜武略、實力胸襟,俱是古今罕有,但他面對的,卻是兩個世代傳承的天命一族?!?p>  夜長明想了想,說道:“朱家,還有……前皇族趙家?”

  朱璃點點頭,說道:“正是?!?p>  天命之子想要后代維持魂魄均衡,唯有與同為天命之子的伴侶結合,但即便雙方皆為天命之子,子女也未必仍為天命之子,其中多有人智所不及的玄妙之處,事先絕難預料,遑論加以控制。

  因此,天命之子想要將自身天賦延續(xù)下去,絕難辦到;能夠相對穩(wěn)定地傳承天命血統(tǒng)的家族,方可稱天命一族。

  朱璃說道:“天命一族,往往始于一位強橫無匹的天命之子,唯有權傾天下,方能于蕓蕓眾生中,搜尋其他天命之子,從中遴選相性最佳者,為自己誕下后代?!?p>  身為屹立于人間頂峰的強者,夜長明一聽便知天命一族傳承之難,維持后代魂魄均衡不過是基礎,在此之上還需考慮與祖?zhèn)鞴Ψǖ钠鹾隙?,千頭萬緒,實非三言兩語所能說明。

  朱璃忍不住嘆了口氣,說道:“天命一族延續(xù)不易,但一朝大權在握,便足以鎮(zhèn)壓九州,旁人絕難顛覆,而他們?yōu)榱司S持自身血脈優(yōu)勢傳承不絕,往往不擇手段,不惜代價。

  “前皇族趙家,立國之初走的是大浪淘沙的路子,歷代嫡系要人皆廣納天命之子作配,少則三五人,多則十余人,兒孫成群,精中選精。

  “為保傳承,趙家一度達至‘父憑子貴’之境地,若兄弟資質相差不大,一位‘好圣孫’,便足以令乃父脫穎而出。

  “如此,傳承固然穩(wěn)妥,歷代皆不乏精彩人物,但趙家人丁亦因此而急速增長,且不說長此以往,九州遲早不堪重負,便說趙家內(nèi)部,派系林立,爭斗日益兇狠,不過數(shù)代,親族之間便猶如世仇,如此傳承,又豈是長久之計?

  “彼時趙家太祖太宗皆已飛升,繼任皇帝亦是一代英主,眼見族中各支勢如水火,他苦思一番后終于定計,先將族中非天命之子者盡數(shù)列為旁支,由皇城遷至兗州,為皇朝鎮(zhèn)守北境東線,隨后又自民間選出多位血脈特質與趙家血脈、功法相契合的天命之子,著意施恩,扶持他們形成新的天命之族,以為后族。

  “后世趙家嫡系血脈擇偶,以后族女子為首選,如此,趙家傳承漸趨穩(wěn)妥,歷數(shù)百年而成參天大樹,根深蒂固,各后族如藤蔓攀附其上,其中與皇室趙家最親近、于皇朝之中聲勢最盛者,便是我朱家。”

  隨她話音落下,小世界中定格的畫面終于解凍,如同一場大戲,緩緩拉開帷幕。

  北域形制的營帳之中,一位形容與朱璃五分相似、氣度從容的艷麗男子,對扮演敖嘎的夜長明說道:“皇室無道,竭民力以奉仙庭;窮兵黷武,戾軍心而伐北域……

  “……我豫州朱家實不忍坐視,舍妹忝局后位,不惜犯顏直諫,反遭昏君冷落……

  “……揚州衛(wèi)家、荊州蘭家,皆為同道,前者冀州蕭家遭皇室設計,以致根基為大汗所奪,如今暫附于我朱家……

  “……為天下計,我朱家愿與大汗會獵于雍州,待趙家昏君退位,南北即當議和,從此互市通好,永結兄弟之邦。”

  ……

  ……

  帝國立國之戰(zhàn),堪稱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其間多有詭譎之處,而最為后世所不解之事,便是天可汗敖嘎在攻占冀州、越過皇朝北境群山天險后的選擇。

  無論是當時的北域各部,還是后世的軍政大家,都認為敖嘎當時最佳的選擇莫過于揮兵南下、馬踏中原,擊潰力主抗擊北域的豫州朱家,可那位智勇雙全的天可汗卻堅持與據(jù)守雍州、坐擁堅城精兵卻甘愿向皇庭割地賠款的趙家血戰(zhàn)連天,最終兩敗俱傷,被朱家漁翁得利。

  若朱璃此刻為夜長明安排的這出好戲為真,此事……愈發(fā)荒謬!

  皇庭天可汗敖嘎,傳聞中驕橫殘暴、覬覦九州的北域屠夫,他即便不似本朝宣揚的那般嗜血好殺,又豈會是心性純良之輩?

  若朱家言道事成之后加倍割地相讓,乃至稱臣納貢,還則罷了,可他們許給那位天可汗的,不過“和平”二字,僅憑這張空頭支票,便足以令敖嘎甘冒奇險,搏命以求?

  笑話!

  然而,聽完朱璃先祖那番話,夜長明真就提兵西進,踏入了歷史早已給出明證的死局。

  對于他的選擇,朱璃并不意外,而她也絲毫沒有手下留情。

  戰(zhàn)至終局,夜長明兵逼皇城,外圍卻被朱家統(tǒng)御的九州兵馬團團圍住。

  如同史料記載的那般,在朱家國丈舍命擠兌下,趙家末代皇帝自裁以謝天下、以殉皇朝,幾乎同時,蒼鷹攜來噩耗,皇朝東軍千里奔襲,于鄂倫湖畔大破皇庭主帳,敖嘎妻女當場身死,如日中天的黃金家族一朝破滅。

  至此,戰(zhàn)局終了。

  朱璃沉郁的聲音緩緩響起:“史載,遽聞噩耗,天可汗敖嘎心智淪喪,一念入魔,受天誅而死?!?p>  她收回望向天空的視線,看著夜長明,輕聲說道:“那是先祖誣蔑這位曠世豪杰的妄語。真相是,天可汗迭遭重擊,悲憤之中破境成仙,因割舍不下追隨他征戰(zhàn)的將士們,力抗天劫,最終灰飛煙滅。

  “幸運或不幸,他的血脈并未真正斷絕,皇庭遇襲之時,敖嘎妻子剛剛分娩,那個孩子被皇庭最忠誠的強者舍命救走,不知所蹤,后據(jù)各方猜測,北域之中,敢于庇護黃金血脈的,唯有在敖嘎扶持下脫離王庭掌控、自成一脈的巫祖長生庭。

  “九年前,長生庭內(nèi)亂,王庭屠夫傲木嘎親自帶隊,助前任大巫主最器重的弟子弒師上位,而他的真實目的,正是清剿黃金血脈。

  “事后,北域突然大動干戈,犯我邊境,彼時朝中文武百思不得其解,如今想來,許是長生庭一戰(zhàn),有黃金血脈僥幸逃逸,入我帝國疆域?!?p>  話已至此,無需多言,隨朱璃心意,小世界再度變幻。

  待一切塵埃落定,朱璃已然立于帝都深宮、重重守護之中,看她的打扮,她所扮演的,赫然便是那位威勢日隆的當朝天子——她的親生父親,朱熾。

  在她身旁,那個夜長明魂牽夢縈的身影赫然在目。

  而在這場不曾現(xiàn)世的幻想之戰(zhàn)中,夜長明所扮演的,正是他自己——帝國東軍上將夜長明。

  此刻他的處境相當不妙,用四面楚歌形容也不為過。

  北方,王庭大可汗傲瑞親率鐵騎,越過邊境,直奔帝國東軍而來。

  西方,帝國中軍非但沒有援助之意,反而在東線密布御陣,壁壘森嚴,敵意昭然。

  南方,本為東軍依托的兗州以堅城利箭,堵死了東軍的退路。

  征北城,蕭大將軍長嘆一聲,隨即縱聲長喝:“長明,東軍將士何辜?莫再頑抗,降了吧!”

  奉天殿,兵部尚書衛(wèi)斌對著傳訊寶器沉聲說道:“長明,天命難違,莫逞莽夫之勇,我以性命擔保,陛下絕不會自毀長城,只要你肯認罪改過,來日仍不失錦繡前程。”

  東軍主帳中,董實等人面色堅毅,齊齊望向夜長明——毋庸置疑,無論他下達何等軍令,這些忠義之士都將誓死追隨。

  而在主帳之外,士兵們殺聲震天,間或有人振臂高呼,為他們的上將軍鳴不平,可這更像是一種相互之間的鼓舞,不少人眼眸深處,縈繞著揮之不去的恐懼與憂愁。

  九州大地,那些家中有子弟在東軍服役的人們,有人五體投地,不住磕頭,祈求朝廷與上將軍彼此退讓,化干戈為玉帛,更多人卻比周遭旁人更為熱切地呼喊著:“夜將軍,男子漢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當!窩藏黃金余孽,此事非要有個說法不可,即便真有什么冤屈,陛下明察秋毫,定會還你一個公道,還請夜將軍入朝覲見!”

  隨時間推移,九州聲浪逐漸合為一股——

  “請夜將軍入朝覲見!”

  御座之上,飾演皇帝的朱璃氣度堂皇,聲傳天下:“夜卿,朕于皇城相候,惟盼與卿殿前一晤!”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