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天仙狂醉白云揉碎
轉(zhuǎn)眼入冬月,長江以北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日前京城一場鵝毛大雪好似從天往下倒,果然天仙狂醉,把白云揉碎,不過一個時辰便沒膝深,雪后連續(xù)嚴寒徹骨,滴水成冰。
成國公府產(chǎn)業(yè)雄厚,府中總共十數(shù)條街的商鋪,皆處名城繁華地段,近二十處莊子廣闊肥沃,秋后盈收樣樣都是巨數(shù)。相比市面同等商鋪的租金價位以及正常的土地佃租,成國府對租戶讓利明顯,對佃農(nóng)和老租戶家中還有些惠利,但張夫人在仁善的同時不失大力監(jiān)管,以防下人生出欺瞞別心,所以自冬月起,便帶領三個兒媳并幾個心腹每日理賬核檢,內(nèi)外不停。
浩瀚父子四人身居要職,政務繁多,三個兒媳都有大量陪嫁私產(chǎn)要打理,各自田莊鋪子都不少,所以張夫人始終挑著成國公府內(nèi)宅大梁,好在媳婦各個能干,都有興財頭腦,能幫不少忙,張夫人管家理賬雖忙碌,倒也游刃有余。
年關漸近,這是屬于商人們的旺季,成國公府每到年底總有大量采買布置之事分辦,所以冬臘月最常見的景象,總是各處有條不紊的忙碌布置,采買分發(fā),等一家人偶爾得了空,才能歡聚喜樂。
浩然府邸產(chǎn)業(yè)富巨,田鋪眾多,不過到了冬臘月基本賬目上大事都已理清,各處賬租收齊,賈夫人頗具管理智慧,海英麗珂也能幫些忙,闔府里外收拾得井井有條,余下的,等各處莊頭把年貨送來府上,賬房按舊例登記入庫即可。
浩然父子三人政務忙碌,不過二爺能時不時得點空閑,趁這場大雪,二爺帶著小孫子恩殊在院子里一起堆雪人,和賈夫人打雪仗,一大家人其樂融融。
浩蕩家里豐富殷實,秦夫人治家理財一把好手,一大家子主仆吃穿用度幾乎不輸二哥府,秦夫人每年還能攢下幾千銀子收入銀庫,以備將來子孫成家之需。徐周倆兒媳的陪嫁產(chǎn)業(yè)各自打理,長平的孩子由懷若自己教養(yǎng),唱晚隨長安赴任去了外地,把孩子留在秦夫人身邊,所以家中顯得比較清閑。
浩蕩和長平長安的辦公地相離較遠,父子三人聚少離多。浩蕩作為順天府尹,每日忙公務時間固定,天天晚上都能回家和夫人一起關門過自家日子。
秦夫人一年到頭日日有事,府里今日殺肥豬,明日宰山羊,后日風雞鴨,大后灌香腸,再后腌菜肉,往后糟酒釀,還有制豆醬,再有燉老湯,上山收山果,下水撈魚蚌,三百六十日,天天有的忙。
三爺公事忙,倒也得空辰,一到下府時,騎馬往家奔,不是幫吃喝,就是忙收獲,偶爾孫子來,也是樂呵呵,吃點香餑餑,帶些新面果,月圓心手巧,家里美食多,每逢年節(jié)末,闔府換大鍋,野味一車車,鳥鴿一窩窩,不似尋常宴,翻新花樣多,菜香三條街,惹來客路過,滿府常歡笑,平安喜樂多。
秦夫人一雙巧手,不只是做菜腌菜,織做繡補樣樣來得,凡事上了手,都能干成絕活,只不過府里家業(yè)大,人手全,一些針線活早就用不著秦夫人來做了,秦夫人喜歡做菜,家里人口多,不會浪費。
晚上天又下起大雪,恩睿小孩子長身體,秦夫人想孫子頓頓多吃點,快快長高些,總是親自下廚,這會兒做了一大桌孫子愛吃的。她這些年養(yǎng)孩子,發(fā)現(xiàn)家里都喜歡吃葷菜,而且越肥美越好,像這一頓:徽州臭鱖魚、砂鍋鱉燉羊、牛乳汁燒雞、紅燒豬肥腸、干豆扣五花、炒豌豆苗尖……
三爺一到家里,見夫人不在嘉樂堂,就去廚房看了看,發(fā)現(xiàn)有出鍋的好菜八九道。
秦夫人見夫君來了,就讓他先給嘗一嘗菜,浩蕩接過碗筷就把肥腸來上一口,秦夫人又給盛了一碗老鱉湯,三爺一喝,簡直贊不絕口,如今天冷,也不用端菜去前面,夫人只讓人把孫子叫過來,帶在小廳一起吃了晚飯。
秦夫人不想三爺吃太胖傷身,所以三爺每頓只有米飯一大碗,菜量也控制適度。孫兒像他爹和祖父,打小胃口巨好,就是總吃肉,不愛吃飯,等祖孫仨吃飽了,余下都留給丫鬟們加餐,能吃真是福!
李家三房都其樂融融。
崇慶侯府,兆輝從三友處得知了二叔的小道消息是怎么傳出去的,頓時懊惱白等了這許久。三友好生安慰了一番,又與兆輝探討了文武官員晉升之事,太平歲月里的武將,一個極好的用武之地便是執(zhí)掌帝都的軍事防衛(wèi),非皇上親信重臣不可擔任。
三友言語隱晦,兆輝是個聰明人,深知自己被留在京城,是皇上有意重用,自然盡力爭取效命的機會。
定國公府,嶸耀一直擔心兆輝先下手為強,但是羅國公夫婦能時時在點子上勸住兒子,嶸耀也大多能靜下心來學文習武考功名,然后就眼巴巴的數(shù)著日子等過年,好能再給成國公家里拜拜年。
襄王殿下如今和成國公兄弟兩府走的都近,重陽宴會后,殿下在離京之前,還特意去看了雅俗,送些錦緞首飾給她,也順道帶禮物去看了雅量。
襄王殿下的喜愛還是一如既往的干凈,一種純粹的欣賞和喜愛,不帶占有之欲,喜愛的入心入骨,毫不掩飾,知情人都能看出來,卻無人會排斥和抵觸,情深似海,清澈如泉,襄王殿下不同于兆輝和嶸耀,只要人來京城,基本上都可以去成國公府看望雅俗,帶些東西,跟這個小女孩兒說說話,襄王也借機和成國公夫婦談論過佛法。
礙于王爺身份,從不敢任性妄為,但阻止不了襄王一心向佛,礙于避諱不能明言,但也毫不影響襄王來這人世間一趟,好好的去愛一個人,體嘗遍人世間七情六欲,明白情為何物,佛法清明澄澈,使領悟其一定奧妙的人,內(nèi)心干凈的纖塵不染,醉心于愛情如同醉心于佛法一般,無外無我,無欲無求。
江山遼闊,獨天下有你,才值得我御馬人間,踏關而過。萬里多嬌,女兒豆蔻年好,英雄戰(zhàn)紅塵金戈,摧眉折腰。
嘉國公府,孟大人心里記掛著和浩然哥結(jié)拜的事,雖說早朝能時不時見到,但浩然哥又是老樣子,不怎么理自己,孟大人擔心浩然哥還在生自己氣,回頭又不想和自己結(jié)拜了,如今下了大雪,孟大人借這由頭,就去了浩然哥家里,準備拜訪浩然哥,熱絡熱絡感情。
恩涵在國公府家塾,二爺就帶著小孫子恩殊一起,在上善堂前的雪地里堆雪人。二爺剛為人父那幾年,也是這么帶過長久和長生玩的,恩殊長得可愛精神,和祖父一起玩的很開心。
李尚書沒料到孟大人突然過來,見人都已經(jīng)到了自己書房前了,連忙笑容滿面上前接待,孟大人帶了不少禮物,但是沒給小孩子準備東西,進屋后,就把腰上系的一塊古玉琥解下來,要送給恩殊。這塊玉琥形態(tài)古老,雕工細致,不似春秋,應是戰(zhàn)國之物,李尚書相寶眼力好,看清后再三拒絕。孟大人一再堅持,李尚書推辭不過,最后只好點頭同意恩殊收下。恩殊見祖父點頭,才接過。
李尚書留了孟大人在書房吃晚飯,賈夫人不便在場,恩殊也被接走了,就李尚書和孟大人一起在書房里小酌一頓,也沒聊太多,孟大人想問結(jié)拜的事,但是又不敢問。
李尚書見孟大人為自己一再破費,今日又送了恩殊這么貴重的禮物,臨別之前回到屋里取來一個檀木盒,打開是一塊古玉鳳,玉鳳沁色很深,質(zhì)地細膩,形態(tài)古雅,年代古遠,比孟大人送給恩殊的那塊可要貴重不少,李尚書佩戴多年,于是就送給了孟大人。
孟大人比李尚書更識貨,不但知道此玉價值不菲,還清楚記得這是李尚書貼身戴了好多年的玉飾,于是便不客氣的收下了,又當著尚書大人面,系在他自己腰上。
李尚書見孟大人都不推辭一下,反而有點心疼,畢竟戴了好多年。
鐘靈毓秀里,畢館主擔心女孩們小小年紀受了寒,也為都能專心做蜀繡,所以在炭火保暖這塊下足本錢,給每位千金身邊都配個炭火盆,兩列學生,天天十八九支鳳釵交相輝映,各個錦面皮衣,花團錦簇。繡布上每一雙小手細白纖巧,十指拈針引線似玉蘭花瓣柔嫩綻放,仿佛都要開出地老天荒的花兒。
原先收束脩的時候就對外言準,學期只到冬月尾,臘月全部回家,這群女孩在學館里的時間也剩不到一個月。除了炭火,午飯也有相應改善,頓頓都添有老雞湯和砂鍋羊肉這樣的驅(qū)寒飲食。
小千金們深感館主仁厚,兼之近段時間好幾家都有添丁、升官、娶親、做壽等喜事,也都給館主師傅們帶了紅包禮物。
畢館主收下學生家嬤嬤塞過來的紅包,袖子里捏著掂量掂量,心怦怦直跳,后續(xù)為了緩解不安,又在午飯上添了些主意,還特意從獵戶手里買了十只野雞,辦了一場豐盛的燒雞宴。師生二三十人并在一大桌,不分彼此,共同大快朵頤。
這天正值課間休息時間,北方不同南邊,冬天都是干冷的,小姑娘們不耐屋里久坐,炭熱悶人,一時都披上大毛斗篷到屋外透氣去了。
連日大雪,戶外一片寒白。眾人一到室外,就被一股沁人心脾的梅香侵醉,依稀可辨遠處青瓦高墻,角落數(shù)株梅香,果然越冷越香。
“好香??!凍白雪為伴,寒香風是媒?!钡涞湟贿呅嶂涞南銡猓贿呡p輕吟道。
眾人一股腦兒到院中,玩起地上新下的軟雪,或堆狗,或捏團,一時都忙的不亦樂乎。
雅量跟雅俗一起捏了兩個蘿卜大的雪人,又見樹上的梅花丹紅可愛,忍不住起身拈枝一嗅,隨口吟道:“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p> 那邊典典聽聞笑道:“這里的梅花真好看,我們一起對幾首梅花詩吧!”
雅俗方才捏了八個雪娃娃,放在欄桿上站一排,看的正滿意,聽聞典典的話,立刻撫掌而笑道:“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典典正笑雅俗才思敏捷,嬌兒亦緊隨道:“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p> 嬌兒素來喜愛這首《雪梅》,覺得很適合形容她和雅俗。
雅量轉(zhuǎn)身過來,不甘示弱道:“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艷陽。應笑暫時桃李樹,盜天和氣作年芳?!?p> 永昀聽她們幾個念詩念得聲美押韻,接著也道:“冰姿瓊骨凈無瑕,竹外溪邊處士家。若使牡丹開得早,有誰風雪看梅花?!彼未w希路的《次蕭冰崖梅花韻》,她平素愛唱歌,對于詩詞歌賦頗在功力,尤其擅長宋詞和楚辭。
典典方才只是隨口一提,沒想到大家如此有興致,果然都是有一股不服輸?shù)膭艃海簿従徱鞯溃骸奥劦烂坊ㄛ鍟燥L,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p> 芍貞聽典典念得風風韻韻,清脆悅耳,便也吟了一首道:“數(shù)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p> 一首念完,忽然背后傳來一片鼓掌叫好,原來正在堆狗的同學已把狗頭堆出來了,聽她們幾個圍著梅花念詩,好不風雅,便湊幾聲熱鬧。
文冉亦笑著走過來道:“何曾離日用,千古到如今。菊蕊霜全節(jié),梅花月印心?!?p> 令淑一邊堆狗一邊道:“悵望梅花驛,凝情杜若洲。香云低處有高樓,可惜高樓不近木蘭舟。”
“梅嶺花初發(fā),天山雪未開。雪處疑花滿,花邊似雪回?!?p> 大家吟詩吟的正高興,忽見館主在廊前等著,漸漸都不念了。
方才館主出來準備叫丫頭們回去,聽那幾個在念詩,便站著聽了會兒。館主不怎么懂詩,不過這些年為了整理繡樣,學認了不少吉祥話,為了看賬看黃歷也學會了寫字,所以不妨礙她有一顆追求藝術,時不時來點兒附庸風雅之心,此情此景忽然引的她詩興大發(fā),靈感頓現(xiàn),隨即高聲念道:“雪中梅下與誰期,梅雪相兼一萬枝。若是石城無艇子,莫愁還自有愁時。”
不知誰來了句:“是李商隱的《莫愁》。”
眾學生紛紛鼓掌叫起好來。在場的師傅雖然不擅詩文,但都識字,頗會用吉祥俗話,也一起為館主的精彩表現(xiàn)鼓掌。此時館主站在廊前,全身都是光輝。
光輝完了,隨即把大家都攆回屋,這些不省心的倘若在外不小心滑倒摔了,或被冰溜子砸傷腦袋,感了風寒,可不得了。
大廳里為了保暖,燒炭盆地龍,又將門窗封堵嚴實,導致原有光線不足,現(xiàn)在全廳百盞燈籠全部從早到晚點蠟照明。
如此奢靡的環(huán)境,讓這里的師傅都倍感紙醉金迷,比起回到家的老老少少,鐘靈毓秀簡直是個輝煌所在,工作順心,環(huán)境溫暖,師傅們也各自弄個小椅子四周坐著,手里忙些小巧繡活,做好后都給她們帶的學生。
這般高雅的環(huán)境氛圍,讓這里的學生不止快速熟悉了蜀繡十二大類針法,更增進了相互間友誼,對達官貴族間的聯(lián)誼社交也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這天晚上嬌兒回到家,腦海中反復想到下午典典夸雅俗才思敏捷的話,心想雅俗的詩書到底怎么樣,都知道她上過家塾,也聽她念過詩詞,尤其是李白畫堂晨起的那句“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云揉碎”,心想不如找個機會考考她,打定主意,便找了本詩集臨時補補課。
第二天吃午飯,看大家差不多要吃完,都在喝肉湯時,嬌兒看機會可以,便把預先準備好的話對雅俗道:“雅俗,我看你挺懂詩詞的,飛花令你怎么樣呀!”
雅俗笑道:“尚可,我一般對三五個人不成問題。”
只這一句,旁邊幾個聽見的都忍不住投來好奇的目光!嬌兒忙道:“既然如此,我們現(xiàn)在就試試。”
雅俗意識到失言,所以面露尷尬:“現(xiàn)在行飛花令,是不是不太好?!?p> 嬌兒失笑道:“莫不是剛剛吹牛心虛了!”
雅俗受不得激將,直接道:“我心虛什么呀!來吧!飛什么字?”
嬌兒見成了,連忙放了筷勺,斯文疊了疊手,道:“最近下了幾場大雪,我們就飛個‘雪’字如何?”
雅俗心想題都有了,莫不是提前準備過,姑且看你背的怎么樣,就問:“昨天的梅花詩里好幾個雪字,能不能重復?”
嬌兒興奮道:“盡量不要重復昨天的。那我先來,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雅俗不假思索道:“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p> 嬌兒事先有所準備,何懼之有,成竹在胸道:“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p> 雅俗也放了湯勺,氣定神閑道:“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p> 館主師傅們正吃的高興,忽聽丫頭們又開始背詩,紛紛停下筷子看向那邊。
嬌兒聽雅俗把自己準備的先背了出來,暗暗發(fā)急,越發(fā)往快倒出來:“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雅俗不緊不慢道:“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嬌兒:“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p> 雅俗想到那首長的,索性減去了背:“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那邊師傅們已聽出門道來了,句句都在說雪,接下來也不關心飯菜,都聽丫頭們念詩。
嬌兒真是被這氣勢壓服了,感覺節(jié)奏已經(jīng)被雅俗掌握,還是頑強不息道:“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雅俗依舊從容不迫:“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p> 典典見嬌兒撐不住了,連忙道:“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p> 雅俗:“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p> 嬌兒又想到了:“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p> 雅俗:“窗外正風雪,擁爐開酒缸。何如釣船雨,篷底睡秋江。”
典典驚于雅俗反應如此之快,暗暗稱奇,又道:“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p> 雅俗:“裴回輕雪意,似惜艷陽時。不悟風花冷,翻令梅柳遲?!?p> 典典繼續(xù):“胡風吹朔雪,千里度龍山。集君瑤臺上,飛舞兩楹前。”
雅俗:“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p> 典典感覺雅俗這方式就像順著對手的格式意思往下對一樣,便簡著來:“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p> 雅俗:“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典典暗嘆果然就在對著句式來,想想又有一句:“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
雅俗:“更無花態(tài)度,全有雪精神?!?p> 這句子接的太漂亮了,典典都忍不住鼓掌。
芍貞見典典也頂不住了,救急道:“典盡客衣三尺雪,煉精詩句一頭霜?!毙南虢裉炀褪谴蜍囕啈?zhàn),非把雅俗干倒不可。
雅俗:“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p> 芍貞頓時在心里叫,是對著我的句式來呢!又道:“溪深古雪在,石斷寒泉流?!?p> 雅俗依然笑著道:“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p> 嬌兒終于又想到一句:“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p> 雅俗:“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p> 師傅們雖不大通,不過聽著上下同樣字數(shù),感覺也能聽得懂。
文冉實在忍不住了,終于道:“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p> 雅俗:“瑤臺雪花數(shù)千點,片片吹落春風香?!?p> 雅量見勢也不作旁觀了,接上道:“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p> 雅俗:“向來冰雪凝嚴地,力斡春回竟是誰?”
大家看雅量都已經(jīng)加入對雅俗的戰(zhàn)斗,紛紛驚嘆,此時已成舌戰(zhàn)群儒之勢,眾人完全沒心情想著吃飯,全停下碗筷看。
典典戰(zhàn)力還算強勁,又有一句道:“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p> 雅俗緊隨道:“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p> 一時都接不上,只雅量有了一首:“淵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復何似?”
雅俗逼近道:“飛雪帶春風,裴回亂繞空。君看似花處,偏在洛陽東。”
嬌兒心想真不該玩這個,聽半天分明不見重復,她怎么就反應這么快呢!忽又想到一首:“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p> 雅俗:“洛陽城東西,長作經(jīng)時別。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p> 典典急出大招:“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p> 雅俗也是詩經(jīng):“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霢霂。”
文冉又來拔刀相助:“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
雅俗還是一樣句式:“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p> 一下子都傻眼了,又忍不住驚嘆,夸雅俗好才情。
永昀終于忍不住了:“歲暮風動地,夜寒雪連天。老夫何處宿,暖帳溫爐前?!?p> 雅俗笑道:“睡覺不知雪,但驚窗戶明。飛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
又是一片驚嘆,一時都沒了,師傅們見狀紛紛鼓掌叫好。終于雅量想到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話音一落,只聽雅俗道:“雪夜書千卷,花時酒一瓢。”
又讓同學們驚嘆聲聲,那邊師傅們也聽的心潮澎湃,心里慚愧讀書不多,此情此景插不上話,只能聽著。
眼見都沒人說,永昀便鼓勵另三桌同學道:“你們怎么都不說呢!也一起加入進來,大家都來玩嘛!”
大家聽了這話,紛紛挺直身體,可是她們說的那些都記不住,更不要說想出新的了。好不容易令淑想到一首:“迢遞秦京道,蒼茫歲暮天。窮陰連晦朔,積雪滿山川。”
雅俗:“三月雪連夜,未應傷物華。只緣春欲盡,留著伴梨花?!?p> 典典又有了一句:“寒沙四面平,飛雪千里驚?!?p> 雅俗:“雪散因和氣,冰開得暖光?!?p> 話音一落,惹來身后師傅們一片鼓掌驚嘆,感嘆大家聯(lián)合一起都不是雅俗對手呢!
有的學生忍不住直撓起后腦勺,忽然那邊鞏同喜道:“正是天山雪下時,送君走馬歸京師。雪中何以贈君別,惟有青青松樹枝?!?p> 雅俗:“少室眾峰幾峰別,一峰晴見一峰雪。隔城半山連青松,素色峨峨千萬重。”
繼續(xù)一陣停頓,終于又聽雅量道:“句芒宮樹已先開,珠蕊瓊花斗剪裁。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時來。”
雅俗:“飛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處踏瓊瑤。不嫌寒氣侵入骨,貪看梅花過野橋?!?p> 總是話音一落就能來,嬌兒心里都在想雅俗簡直非人也!正驚嘆著,又聽文冉念《雁丘詞》句子:“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雅俗:“南窗背燈坐,風霰暗紛紛。寂寞深村夜,殘雁雪中聞。”
那邊賀寶幼急忙道:“松葉堪為酒,春來釀幾多。不辭山路遠,踏雪也相過?!?p> 雅俗:“我望風煙接,君行霰雪飛。園亭若有送,楊柳最依依?!?p> 這句子來快的,大家都不敢相信。此時旁觀的師傅學生都已不慌不忙,看的滿眼放光。
芍貞尚未力竭:“近臘饒風雪,閑房凍坐時。書生教到此,天意轉(zhuǎn)難知。”
雅俗氣貫長虹:“劍外從軍遠,無家與寄衣。散關三尺雪,回夢舊鴛機。”
典典還能苦戰(zhàn):“平明走馬上村橋,花落梅溪雪未消。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無限路迢迢。”
雅俗勢如破竹:“雪盡南坡雁北飛,草根春意勝春暉。曲江永日無人到,獨繞寒池又獨歸?!?p> 文冉絞盡腦汁:“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干?”
雅俗依然心中似有千軍萬馬般,道:“洛城無事足杯盤,風雪相和歲欲闌。樹上因依見寒鳥,坐中收拾盡閑官?!?p> 嬌兒見大家敗的很慘,忽然靈光一閃,拼出全力道:“鐘陵風雪夜將深,坐對寒江獨苦吟。流落天涯誰見問,少卿應識子卿心?!?p> 沒想到雅俗還是順口就來:“去年相送,余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p> 這下叫眾人都服了,紛紛鼓掌夸厲害。師傅們看到大家這番精彩表現(xiàn),也驚嘆不已,跟著不停地鼓掌夸好。
眼見都停了,館主終于溫言道:“大家記得把湯喝完,冷了都再熱熱。”
嬌兒喝著加熱的肉湯,忽又想到“畫堂晨起,來報雪花墜”這句還沒說,看看雅俗,又想:還是算了吧!
許是即將過年的緣故,越近期末大家狀態(tài)越興奮。
一日小夏師傅統(tǒng)計完賬目匯報給畢館主道:“下一年確認報名的有十三人,其中十一家交了定金,按咱們規(guī)定,館里非達官貴人家女兒不收,不收原來學生,所以名額還沒滿?!?p> 畢館主:“去年這會子只確定七個人,今年好不少,先這樣,等過了年,咱們再慢慢招人?!?p> 小夏師傅猶豫道:“館主,其實如果想多招人的話,咱們只要把規(guī)矩稍稍變一下,肯定不愁招人的。我聽外面說,好些富戶家的姑娘想進咱們學館,只是家里沒有做官的,所以進不來,這些人家為了能進來,想辦法托關系呢。”
館里養(yǎng)了這么多師傅,若招不滿學生,搞不好誰會被裁,小夏師傅擔心她的飯碗,也不懂館主為何有錢不賺。
館主看小夏說完,這才道:“規(guī)矩不能變,規(guī)矩就是我這里的招牌,不管變了那一條,頂多風光個一二年,后面招牌砸了,就沒人看得上了?!?p> 小夏師傅不解。館主繼續(xù)道:“你們覺得我有銀子不賺,可你們不知,這里若收了商人家閨女,便不再是貴族學館,前頭一二年我可以賺個盆滿缽滿,往后便沒幾個達官貴人家千金肯來了。我不讓老生續(xù)報,是為了女孩們著想,館里只教蜀繡,學個一年掌握基本進門針法,后頭修行在個人,不必一直留在這兒,我這也是保證館里的教學質(zhì)量。至于有些富戶想托關系進來,無非想借我這學館,讓她們的女兒結(jié)識顯貴,抬高身價,嫁入豪門,這銀子斷斷不能賺。門第不同,無需強鉆,我這樣劃分并非我看人分三六九等,而是保護學館這方凈土,我這館若能經(jīng)營十年不敗,到時候名滿京城,多少豪門少夫人都是我的學生,手藝人就不愁立足?!?p> 小夏師傅對此也沒質(zhì)疑,館里一年賺再多,她也只拿工錢,倘或?qū)W館倒了,以后想再找這么好的工作地方,比登天還難。
畢館主是一代清醒獨立女性的杰出典范,她出身平民家庭,自小便被家人送去繡莊當學徒,樣貌普通,幾乎沒有翻身騰達的機會,可她卻憑借一雙巧手,練出世間頂級的繡活,靠勤勞賺錢養(yǎng)活了自己,貼補了家人,不到二十歲,已在刺繡領域名噪一方。后來有幸被高國公夫人,也就是現(xiàn)在的高國太賞識,帶她見識到了真正的貴族生活。
畢館主向往富貴,卻有自知之明,并未在一時繁華中迷失,而是在高國太的幫助下,去宮廷做了御用繡娘,又靠努力晉升為女官,手中繡過無數(shù)龍袍翟服,得到皇上親筆題字的褒獎,在適當?shù)哪昙o帶著積攢的俸祿被放出宮。又在高國太的牽線下,嫁給了高國太娘家的一位侄孫子,一戶清白殷實的人家。大齡剩女終得婚姻美滿。
生兒育女后,畢館主又帶著家人回到了向往的京城,開啟了創(chuàng)業(yè)人生。
高國太是她的貴人,無論銀錢房舍,凡其能出力的地方,都盡力相幫,但這也離不開畢館主自身的努力。
如今鐘靈毓秀是京中頂級閨秀的社交圈,許多富豪想把女兒送進來鍍金,但是畢館主始終堅持原則,非貴不收。她一生沒機會進入夢寐以求的貴圈,卻用另一種方式維護了屬于她的那份尊貴。
下章保國府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