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龍瀛劍訣

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燦投唐

龍瀛劍訣 譚漠雪 3256 2021-04-25 12:26:29

  相較于“洛陽王府”的暗潮洶涌,“唐王府”的都城長安,十數(shù)日來卻無甚大事發(fā)生。除了“南陽王”朱燦派遣欽使,進入“太極皇宮”,跪呈降書一事。

  唐王李淵膝下子女成群,而最受唐國臣民矚目及贊譽的,便是太子李建成及次子秦王李世民。他二人好似天邊最閃亮的星辰,在其奪目的光彩下,李唐的其他王爵公卿皆顯得黯然失色。

  太極宮的正東面,便是“東宮”,乃是李建成的居所。東宮北連“玄福門”、南接“嘉福門”,占地一千八百余畝,四周以紅壁高墻圍隔為長方之形。內(nèi)建七殿三坊兩宮兩苑,另設有藏庫、文館、廚堂、膳堂等。松軟的厚雪覆蓋著森嚴有序的宮殿,靠門墻放置的六口“太平金缸”里的清水,卻未結(jié)冰。因為,每當冬季來臨,執(zhí)掌鋪設、灑掃等事務的“齋帥官”,便會調(diào)派二十四名仆役輪值,給每一口大缸添柴加水,以防火患。

  日落將近,李建成今日并無巡城的安排。退朝之后,他便在書房內(nèi)批閱公文。

  他的容顏白晳俊朗,顴骨微高,上唇的兩道短須顯現(xiàn)出他正值壯年的成熟。他忙活了一整天,卻未見困意,閱覽書文時一目十行,細長的雙眸炯炯有光。

  忽聽一人在書房外稟報道:“稟太子殿下:秦王殿下進宮,說有要事見您。”

  “他定是為朱燦之事而來?!崩罱ǔ尚牡?。

  “請他進來吧。”他放下手中的書卷,吩咐下人即刻煮泡親弟最愛的茗茶。

  李世民身披貂皮長袍,大步行進屋內(nèi),帶進少許寒氣。年僅二十歲的他,卻已是在沙場上征戰(zhàn)了五年的成名少將。他膚色微黃,劍眉星目,棱角分明的臉龐上盡顯意氣風發(fā)。他對主座上的李建成抱拳低首,躬身一拜道:“大哥,世民不請自來,萬望見諒!”

  他二人同父同母,兄弟倆感情甚深。李世民比李建成整整小十歲,自幼得這位兄長諸多愛護。他們雖貴為皇子,然卻不似其他皇族一般,以“皇兄、皇弟”相稱。平日里,李建成都是直呼弟弟的名字,而李世民喚對方一聲大哥。彼此的稱謂叫了二十年,除非在一些正式場合之外,從未變過。

  “自家兄弟,說什么見外話?!崩罱ǔ尚χ辛苏惺?,“外面風雪大,快,坐下喝口熱茶、吃些糕點。大哥特意命人煮了你鐘愛的‘武夷銀桐’?!?p>  “多謝大哥掛記!”李世民一抖袍服,在客座坐下,端起茶杯,啜飲了一口之后,贊嘆道:“甘醇潤滑,入喉綿長舒爽,妙極!”

  “你既喜歡,我待會差人給你送幾罐過去?!?p>  “世民先行謝過!”他赧然一笑,“每次到大哥這兒來,總能捎些好東西回去?!?p>  李建成的唇角略微上揚,目光閃爍,“你是我的親弟弟,你要什么,我都給你。”

  “大哥……”

  “找我何事?”李建成打斷了對方的言語,“我知你來,不是為了喝茶的?!?p>  李世民點了點頭,輕放茶杯,“今日早朝,大哥為何贊同朱燦投奔我大唐?”

  且說朱燦在商州城,敗于唐王府的太常卿鄭元璹之后,三萬人馬或死或傷、或跑散或被擒,而他自己亦被洪一打成重傷。凌玄肅及洪一,先后在他的身上弄出了數(shù)十處內(nèi)傷外傷,他這個曾自負“全天下武功排名第五”的人,終于無力再戰(zhàn)。他本想休養(yǎng)生息,奈何鄭元璹對他窮追猛打。鄭元璹非但將他趕出了被他侵占的、原唐王府的地界,更是直逼他的老巢“冠軍縣”。無奈之下,他只得上書李淵請降。

  唐王府的君臣經(jīng)過一番激烈地商討過后,非但接了朱燦的降書,唐王李淵更是下詔封朱燦為“楚王”,任由其自行設置官屬,以方便行事。

  針對此事,建成、世民兩兄弟各執(zhí)己見,早上在朝堂上亦為此爭論不休。此刻李淵詔書已下,事態(tài)已成定局,然李世民仍然堅持認為“受降朱燦”之事欠妥。故而,他現(xiàn)今才坐在了太子東宮的書房之中。

  李建成望向其弟,淡淡地回了一句,“朝堂之上早已言明,不是么?”

  “大哥,你與父皇為何如此肯定,朱燦與隗貍此人熟識?”李世民嘆道:“即便果如你們所料,然以朱燦之狡詐,他也斷不會告知我們,隗貍的真實情況?!?p>  李建成端起茶杯,漫不經(jīng)心地吹了吹杯中之葉,里面泡著親弟最愛的“武夷銀桐”,他將茶葉吹遠了些,“隗貍與那天下至寶‘龍瀛劍’關(guān)系密切。朱燦這條線,不能斷。”

  只不過,李唐君臣的如意算盤,卻打錯了。商州之戰(zhàn)后,隗貍救下朱燦便遁跡潛形。沒有人知道他身在何處,朱燦與隗貍相交泛泛,更不可能知道。然而,朱燦猜到唐王心中所圖,因此故意命那前去請降的使者,將自己和隗貍的關(guān)系,說得極為密切。

  “朱燦殘暴不仁,天下痛恨其惡行者多不勝數(shù)。他的歸降,于我大唐而言,是禍非福!”李世民義正辭嚴。想到死于朱燦口中的孩童婦女,他說話的聲音情不自禁地拔高了幾分。

  “世民,父皇兩日前才將秦瓊和程咬金賜給你,今日在朝堂上,你連番違逆圣意,未免不太合適?!崩罱ǔ墒掌鹆怂禽p淺的笑容,“莫非……是朱燦非你統(tǒng)管之因?”

  “大哥說的哪里話!”李世民心頭一驚著實不小,大哥這般“話里有話”,令他有些始料未及。他趕忙不動聲色地再補充了幾句,“朱燦惡名昭彰,而秦程兩位將軍英名遠揚,如何能相提并論?我觀朱燦此人,定比叛賊李密,有過之而無不及?!?p>  “西魏王”李密敗于洛陽王世充后,對唐王府稱臣在先、反叛在后,已被唐軍所殺。李世民將其列為“亂臣賊子”,而在他看來,封賞朱燦埋下的禍根,只怕更甚李密。

  然同為“降將”,李世民卻對秦瓊與程咬金極為認可。秦程二人逃離王世充的軟禁之后,應黃伊榕之約,入了長安,投了唐王府。他們的歸附,于洛陽王府及唐王府而言,是一個此消彼長的微妙過程。

  李淵得此二將,心中大喜。正琢磨著要給他們安排什么合適的職位之時,李世民主動上書寫道:他久仰秦程二將的威名,請求結(jié)交。

  數(shù)月以來,李世民在戰(zhàn)場上連戰(zhàn)連捷,李淵便遂了次子之心意,以作褒獎。于是,秦程二人歸入秦王麾下。李世民當日便將二將接入府中,大擺“接風宴”,并封程咬金為“左三統(tǒng)軍”,更是授予秦瓊“馬軍總管”之職,將統(tǒng)領秦王旗下所有騎兵部隊的權(quán)利,全部交至這個剛剛認識的秦瓊將軍的手上。

  “都是降將,何來貴賤之分?”李建成接過李世民的話頭,盯著對方,緩緩說道:“父皇早已廣發(fā)告帖:各路諸侯番王、將軍謀士,降者不拒。若因朱燦破例,則失信于天下人,日后無人敢降。自破‘懷柔’之策,何其不智?!?p>  “大哥說的,世民明白。但……”李世民仍辯解道:“天下唯有德者居之。朱燦悍而無德,食人為樂,其行令人發(fā)指!據(jù)黃小姐之言,他曾與梁師都、李軌、劉武周暗謀,欲聯(lián)合突厥之兵,犯我大唐疆域,實在可惡?!?p>  在商州城刺史府,黃伊榕從康顏的口中得知“五方謀唐”之事后,立刻飛書傳信至長安,叮囑唐王府做好準備。

  “正因如此,收降朱燦,方能從根本上瓦解聯(lián)盟。”李建成放下茶杯,杯底碰撞桌面,發(fā)出一聲清脆的響聲,“李軌乃反復小人,已脫離盟軍。朱燦既收為臣下,當不足為慮?!?p>  他頓了頓,復道:“反倒是那竇建德,數(shù)次進攻幽州,實為大敵?!薄跋拿魍酢备]建德并非五大勢力中的任何一方,此時李建成故意將其拉出,實是有“終止此次話題”的暗義。

  他向李世民深深地望了一眼,似是要將對方看穿一般,“世民,大哥亦知你所言在理。你處事太過剛直,亂世之中,當知審時度勢、進退有度?!?p>  李建成那輕淺的笑容又掛在了唇邊,“當然,弟弟中正秉直,做大哥的打心眼里也替你高興。我相信,不論我兄弟倆有多少意見相左之時,你永遠是我的好‘弟弟’,也是我大唐的好‘秦王’,是么?”他似是無意地將“弟弟”與“秦王”兩個詞,加重了語氣。

  “這是自然!”李世民倏然起身,他感覺今天大哥的話語中,處處暗藏機鋒,這令他多少生出些許不悅之感。

  他抹去心中的不快,面帶微笑地對李建成抱拳躬身,道:“世民每回來大哥這兒鬧,大哥都不生氣?!彼肮币恍?,“世民這臭脾氣,便是哥哥給慣出來的。”

  “這有什么生氣的?都是自家兄弟。”李建成又端起了那杯茶,細細地品著。

  李世民離開了太子宮。他們兩人,最后誰也沒能說服誰。

  看著親弟漸行漸遠的背影,李建成暗暗嘆息一聲。他喚來貼身仆役,“世民愛喝‘武夷銀桐’,你給他送三罐過去。記住,要挑最好的茶芽。”

  **“歷史——小說小注解”系列之八:

 ?。?)歷史:公元618年12月,竇建德攻幽州——小說:本章。

  (2)歷史:公元619年2月,朱燦投唐——小說:本章。

  PS:我連著兩章的章節(jié)名字都用“XX投唐”,一來是因為歷史上的軌跡確實如此;二來是覺得這樣連續(xù)的章節(jié)名,比較有視覺上的沖擊力?!疤啤钡膭萘?,已經(jīng)逐漸從多方割據(jù)天下,慢慢地發(fā)展壯大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