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石頭,你還活著!
顧行儼屏息不動。
那人動作迅捷,頃刻間已靠近他,伸手探了一下他的鼻息,隨后發(fā)出一聲沉重的嘆息聲。
顧行儼只感覺一股強大的力量將自己的身體托起,在空中略微搖晃了幾下,便被帶出了房門。
突然,那人停了下來,稍作蓄力,輕易地將他拋向空中。
突如其來的失重感差點讓顧行儼露出破綻。幸而那人早有準備,他落在了一輛鋪滿稻草的馬車上。
那人緊隨其后,躍上馬車,抓住韁繩,策馬而去。
顧行儼不動聲色地睜開眼睛,發(fā)現(xiàn)他已離開顧府,馬車正往城外的方向疾馳。
他的目光停留在那人的背影上。
那背影高大壯碩,寬厚的肩膀如鐵塔般巍然不動,但比印象中瘦了幾分。
從剛才被托起的那一刻,顧行儼就知道,是他。
那日,埋伏四起,風林軍陷入險境,也是他將自己一把拋上馬背,又毅然轉身迎戰(zhàn)。
顧行儼原以為,他多半已經(jīng)犧牲,沒想到...
“石頭。”
那人聞聲一震,手中的韁繩猛然一緊,馬車隨之停了下來。
他用力扯下臉上的蒙面布,露出一張久違的面孔。只是,如今的臉上多了一道深深的刀痕。
“少將軍,你沒死??!”石頭粗獷的聲音顫抖著,眼眶瞬間濕潤。
顧行儼點了點頭,略帶哽咽道:“這條命是你救的,我怎能死?”
石頭一把抹去眼角的淚水,笑道:“我就知道,少將軍命硬得很,怎能就這么完了!”他撓了撓后腦勺,露出憨厚的笑容。
“你是如何逃脫的?”顧行儼問道。
石頭嘆了口氣,緩緩道來:“那日風林軍眼看就要全軍覆沒,幸好玄甲騎及時趕到。敵軍一見到玄甲騎,就迅速撤退。我這才撿回一條命?!?p> “玄甲騎?”
顧行儼心中一動,玄甲騎是七皇子麾下的精銳之師。
七皇子常年在東海征戰(zhàn),二人雖未曾深入往來,卻都對彼此存有敬意。
顧行儼心中明白,玄甲騎之所以能夠在那危急時刻趕到,絕非偶然。七皇子必然知曉其中的隱情。
“少將軍,回汴京后,風林軍殘部被安置在玄甲騎營中養(yǎng)傷。我傷勢稍好,就聽說少將軍你重傷不醒,心中焦急,想前來探望?!闭f到此處,石頭神情黯然,“哪知顧府上下都換了新人,府邸被重重包圍,戒備森嚴,我根本無法入內(nèi)?!?p> 石頭頓了頓,繼續(xù)說道:“我再愚鈍也知此事必有蹊蹺,加上七皇子殿下也隱晦提及你的性命堪憂,我便一直潛伏在顧府周圍,靜候時機。直到今日,我發(fā)現(xiàn)守衛(wèi)撤去了大半,也沒多想,就一咬牙潛了進去?!?p> 聽聞石頭所言,顧行儼猜測那張“有毒”的紙條,很有可能就是七皇子派人留下的。
可七皇子為何要幫他?
若他真心相助,為何不明言相告?
還是說,幕后那人的權勢之大,讓七皇子也心存忌憚?
“少將軍,你可知,當我進去時,看到房里的家具都被搬空了,你又躺在地上,連呼吸都沒有,我還真以為你死了。”石頭說到這里,眼淚再次奪眶而出。
“可我心里想著,就算你死了,我也要將你帶出城外,與老將軍同葬一處,然后再回來,和那些奸人同歸于盡!”石頭說到這,猛地一掌拍在馬車上,馬兒受驚,車身一顫。
顧行儼坐在馬車后,看著石頭那魁梧的背影,想到為救自己犧牲的父親,心緒翻涌如潮。
“石頭,你有心了?!彼p輕拍了拍石頭的肩膀,問道:“風林軍如何?”
“朝廷得知此事后,一口咬定是南疆蠻族所為,卻并未追究,草草了事。”石頭的語氣中滿是無奈與憤懣,“風林軍所剩寥寥,不足百人。一部分因傷勢過重,返鄉(xiāng)療養(yǎng),另一部分則留在七皇子軍中。”
風林軍曾是大梁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功勛之師,如今卻落得如此凄涼的下場。那些曾與自己并肩作戰(zhàn)的兄弟,非死即傷,自己又被困在顧府,險些喪命。
想到這里,顧行儼的雙拳不由緊握。
他深知,唯有找到幕后的黑手,才能為父親和風林軍的將士們討回公道!
“石頭,帶我去見七皇子。”
顧行儼自幼在沙場上拼殺,與朝堂上的官員鮮有往來。趙大人背后的趙公公,充其量不過是織染局的小僉書,難以通過他了解到更多。
真正能解開一切謎團的,唯有七皇子。
既然七皇子曾在關鍵時刻仗義相救,或許能從他口中知曉些許隱情。
“半個月前,七皇子已被派往東海戰(zhàn)場?!笔^面露憂色,“要不我們?nèi)バ昨T的營中等著?”
“不,去王嬤嬤那吧?!?p> 顧行儼明白,一旦顧府中人察覺到他失蹤,必然引起軒然大波。七皇子能在風林軍受難時伸出援手,他已非常感激,不愿再連累七皇子。
更何況,莫然還不知他已離開顧府。
“少將軍,回城風險太大,豈不是連累了王嬤嬤?不如我們找個偏僻的地方,離汴京城遠些,先安置下來。再不行就直接殺去東海戰(zhàn)場,找七皇子去!”石頭握緊了拳頭。
“無妨,只須小心些便是?!?p> 石頭見少將軍態(tài)度堅決,不再多言。在他的心里,少將軍向來足智多謀,計策周詳,聽他的準沒錯!
***
莫然走出顧府,按照顧行儼給出的方向,朝著城東走去。
清晨的街頭還未完全蘇醒,只有零星的幾個路人經(jīng)過。也許是莫然的穿著對于大梁人來說格外怪異,引得幾個路人頻頻回頭。
一個多小時后,她終于在一片寂靜的巷子盡頭,找到了王嬤嬤所住的小院。
小院的大門看起來有些陳舊,門上掛著幾根枯藤,仿佛已經(jīng)許久無人居住。
莫然站在門前,猶豫了片刻,還是扣響了門環(huán)。
不一會,院內(nèi)傳來輕微的腳步聲。
門被打開了一條縫隙,露出半張婦人的臉龐,她的眼中透著幾分防備,聲音低沉而謹慎:“找誰?”
“請問王嬤嬤住這里嗎?”莫然低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