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孫隆,從潛邸就跟著朱翊鈞的大伴,他自是信任有加。所以孫隆還是保留原職,孫隆在疏中提出過請辭,他也并未答應(yīng)。
主要是撤了孫隆,一時還真找不到他可以信任的人去接替他管理蘇杭。另外,朱翊鈞十分清楚他派出去的內(nèi)使,就沒有不貪的,沒有好處的事,再是家奴也未必肯賣命。只要他們按時繳回稅金,不要惹出太大的麻煩,他一般并不過問他們貪了多少,又克扣了多少。
但是孫隆不同,在江南經(jīng)營十幾年,底子不可為不厚,他自是不相信什么因為孫隆的濫征和營私舞弊導(dǎo)致民亂。孫隆無法親自去征每一筆稅,所以要委派給稅收代理之人,而那些委官只要繳足分派的份額,其余自然歸己所有。好比做買賣賺個差價,曹時聘疏中所提的棍徒,多半就是這樣的委官。
當(dāng)然,孫隆也不會平白無故就委任一個稅官替他收稅,最起碼也要花錢才能得到任免。就算孫隆有錯,那也只是識人不查,御下不嚴之錯。
在朝中,有戶部侍郎趙世卿上疏言及蘇州民變,最大的影響恐怕會形成一股風(fēng)起云涌之勢,還需密切注意一系列民變對于地方治安帶來的不穩(wěn)定影響。
朱翊鈞目前還是比較滿意,一是曹時聘對此事的處理,他并不是一味追究內(nèi)使的責(zé)任,以及他也認同趙世卿的說法。所以對此次蘇州之變,他還是決定采取相對溫和的處理方式。
七月初,朱翊鈞就蘇州之變頒下圣旨——蘇州府機房織手,聚眾誓神,殺人毀屋,大干法紀,本當(dāng)盡法究治。但赤身空手,不懷一絲,只破起釁之家,不及無辜之人。府縣官并稅監(jiān)出示曉諭,旋即解散,原因公憤,情系可矜,召禍奸民湯華,及為首鼓噪葛成等八名,著撫按官嚴究正法,其余脅從俱免追究,以靖地方。
另外圣旨中還要求地方官府要嚴究那些已被捕的稅務(wù)委官的貪贓枉法行為。
而當(dāng)蘇州知府朱燮元收到圣旨時,亦是對這道圣旨做出了傾向性的解讀——葛成雖然被打入死牢,但至少在獄中可以得到禮遇,而那些稅官則很快被砍了頭。
朱燮元即將赴任廣東提學(xué)副使,離開蘇州前,也算是為蘇州做最后一件好事。而蘇州的士民,對于這個結(jié)果還算滿意。但最開心的,莫過于一奇人。
這奇人大名張獻翼,字幼予,號文起,長洲人,出身書香門第之家。他還有兄鳳翼,弟燕翼,三人皆有才名,并稱長洲‘三張’。
張獻翼之奇,一是自小聰明,十六歲拿了自己的詩作獨自拜訪前輩文征明,而獲青睞。
二是嗜好妖艷打扮,他每次出行,皆備五種顏色的髯口,揣在兜里,每走幾步便換一種顏色帶。又或邀游于大都,與人自為儔侶,或歌或哭。還喜歡穿大紅衣裳,又特妙于樂舞。
三是行為怪異,經(jīng)常越禮任誕之事,好友過生日,他讓其扮作尸體,率領(lǐng)眾子弟披麻戴孝,圍‘尸’痛哭,待到上祭品祭奠時,‘尸體’又一骨碌爬起來與眾人分吃。大年夜,別家忙著放爆竹,掛春聯(lián),他卻獨自跑死友墳頭,獻白花,為亡靈招魂。
四是不惜自虐,曾經(jīng)自攜臥具宿府獄縣獄,自為犯人,讓獄卒持大杖痛笞,三下不見血,反與杖。又自稱朝奉,人稱亦如之,方才歡喜。
其實這四奇加起來,都不如最后一奇,張獻翼狂狷任誕,頗有些蔑視權(quán)貴之意,即便申時行申相公造訪,亦是不理不睬。
要說他為何如此任誕行事,或許是因早年科舉之故,嘉靖四十三年,他三兄弟參加鄉(xiāng)試成績優(yōu)異而同時錄取,卻被主考官以三人同列稍嫌,為裁其一,而硬生生將他名字劃去,歸家之后憤憤,因而好怪誕,以消不平。亦或是晚年與蘇州才子,文壇領(lǐng)袖王稚登爭文壇霸主,不能勝因而頹然自放。
葛成在被官府以‘倡亂’罪名下獄之后,正是張獻翼最為積極,為其奔走申張。還親自撰文,又率蘇州士民生祭義士葛成,請求官府寬大處理。
葛成是昆山人,于是張獻翼又親自操刀新編昆戲《蕉扇記》,他雖與王稚登‘不和’,還是通過他說服了馬湘蘭,讓她的幽蘭館趕排這出新戲,并且到處傳唱。
張獻翼如此狂狷任誕,自然遭人嫉恨。
十郎巷的丁家宅邸,便是此次民亂中唯一被焚燒的士紳宅邸。
丁家亦是蘇州望族,葑溪丁氏一族,系出丁寬,上古梁國人,后人被尊稱丁將軍。其玄孫女丁姬,漢哀帝之母,直到丁公著(唐穆宗時吏部、戶部尚書)這一代,始遷入?yún)堑?,后在正統(tǒng)年間,再遷入郡城蘇州。
丁家與葑溪馮家,長洲申家皆為姻親。這一代的丁元復(fù),十二歲即考中秀才,隆慶辛未年考中進士,與申時行是同科舉人,但因廷試失之士論,后申時行得狀元,終入閣為首輔。丁元復(fù)官至浙江布政參議,后因病乞歸,林居三十年。
所謂失之士論,即是在士大夫中風(fēng)評不佳。
丁家與蘇州市井中的打行勾連極深,湯華等人就曾雇于丁家,作為私家護院,后來又推薦給孫隆的參隨黃建節(jié),并且支付給黃建節(jié)很大一筆銀子作為稅收委官。
丁家為何要媚閹?或許真正的目的只有他們自己才清楚。但是,這些秘密并不能為外人所道,除非蘇州本地士紳一族,清楚底細的人。就像張獻翼之流。
所以張獻翼新編了昆戲《蕉扇記》來嘲諷丁元復(fù)。不僅如此,他為葛成生祭所做的文章亦是貽書丁家被義士火燒,貂珰越墻走二事。
丁元復(fù)家宅受了損失,本就心中窩火,聽到張獻翼又是文章又是昆戲來明嘲暗諷他丁家,想到的卻是那手摺。
他越覺得就是張獻翼在暗中搗鬼,篡改了那份手摺,以至于他丁家在蘇州的士紳里面丟盡了臉。
“你們查的怎么樣了,到底是不是他干的?”
“呃,還沒,至少沒有證據(jù),證明是那瘋子做的?!?p> “證據(jù)?”丁元復(fù)不怒反笑,“你們查了半天,就給老子說無法證明是他,挺能干啊。”
“不是,主子,主要是您讓安排打行的人,他后來被葛成給收拾了,這不消息一下就斷了嗎。”
“不管!他既然敢算計我丁家,還到處宣揚,給我難堪,老子就不會放過他!”
“那主子,您想咋做?”
“哼,咋做?還要老子教你?他不是瘋子嗎,人人唾棄,人人嫌惡,老子也要為民除害!”
“明白了……”
————
自打六月民變后,蘇州賴以為生的絲織業(yè)終究是受到了沉重打擊。
桑為太湖恒產(chǎn),但春夏發(fā)大水,讓太湖的周邊的桑田淹毀大半。通常蠶三眠后,買葉者以舟船往來,到蠶大眠之后,葉市開秤,太湖里行的船沒有一只不是開葉船。桐鄉(xiāng)洞庭多設(shè)有葉市,好比吳縣洞庭山,蠶時設(shè)葉市,太湖以南各鄉(xiāng)皆來販鬻,有詩云:洞庭山葉滿裝船,載到湖南價驟昂。雖百里之外,但一晝夜必達,遲則葉蒸而爛,就不能在喂蠶。
養(yǎng)蠶者多自栽桑,但蠶多葉少之家,是需要及時購買桑葉,否則蠶就只有活活埋掉。而葉多欲售之家,且不說能否及時出售,就是樹上的桑葉未在蠶三眠之前售出,也不值錢,惟三葉任人采取,不索值。
葉市上桑葉多為預(yù)買,稱之為秒葉,蠶一斤,用葉一百六十斤,最先秒者,只用銀四錢,既收而秒者,差不多就是銀五錢,再加雜費五分。蠶佳者花上二十日的辛苦,收絲時就能賣銀一兩多。
但若是蠶荒,那就是——今年蠶荒難存活,宛轉(zhuǎn)攜兒水中殉。沒有蠶絲,意味著一年的苛捐雜稅無從籌措,一年的衣食難以解決。
今夏的大水之后,養(yǎng)蠶者無葉可收,即便秒葉者同樣無葉可收,而即將上簇的蠶被大量埋掉,就算葉市上有新鮮葉,那也是一個天價。本來葉之貴賤頃刻間就能天淵之別,俗語云‘仙人難斷葉價’,但若價太高而買主退卻,錯過了時效,葉也就不值一錢。
蠶繭少了,自然蠶絲就昂,蠶絲昂,那么織一匹段的成本高企,無利可圖,機戶會大量閑置織機,最終導(dǎo)致上工不足。而上工不足,擁織又何以為生?得業(yè)者生,失業(yè)者死,便是血淋淋的現(xiàn)實。
就算沒有六月的民變,蘇州絲織業(yè)也同樣遭受打擊。
雖然遭受了打擊,但是,也有意想不到的‘意外驚喜’。去年,從澳門起航到日本的一艘葡萄牙大帆船,裝載著大量準備販往日本的中國商品,其中,有白絲約五、六百擔(dān),收購價為每擔(dān)八十兩,販賣日本大約可得一百四~一百五十兩。
而今年,這艘船還是在澳門停泊,準備再次大量收購中國商品,販運日本。其中湖絲依然是最主要的收購商品,只是令船長意想不到的是,中國的湖絲,尤其是南潯七里村產(chǎn)的七里湖絲,已悄然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