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豐臺,樊家村,
一九七七年。
我有兩個姨,自然就有兩位姨夫。兩個姨夫,一位是BJ農(nóng)民,一位是上海白領(lǐng),皆善做菜。今天先說大姨夫。
大姨夫經(jīng)常在村里的紅白喜事上操刀掌勺。大姨常常戲謔地說大姨夫的手藝是二把刀!其實大姨夫的手藝還是很不錯的,要不然,村里的大事小情怎么都找他呢。
說起農(nóng)村的大事小情,首當其沖的就是各種村宴。村宴的種類很多,結(jié)婚有婚宴、辦壽有壽宴、滿月有滿月酒、百日有百日宴,可以說婚喪嫁娶在農(nóng)村都是以一場宴席為表達形式的!
過去的村宴都是在村里搭棚辦事兒,自家院子夠大的,就在自家場院里辦,趕上場面打朋友多,或者家中地方小,那就要在村里的麥場擺桌兒了。趕上這么大的場面,又是流水席,經(jīng)常是從晌午吃到晚上,那就有吃有喝又有玩兒,這個時候自然少不了孩子們的身影。
丈二長,碗口粗的竹竿兒,挑起三丈見方的油布四角,正中再用一根更長的竹竿挑起,這樣搭起的棚,像把撐開的巨傘。
搭好的棚,并不是用來吃飯的,而是廚房。做飯的一應(yīng)家什井然有序的擺放著:三五眼昨天剛壘的土灶、寬大一溜兒紅白案、滿架子的鍋碗瓢盆等。掌勺的、傳菜的、幫閑的,穿梭其中,不時有偷嘴的孩子圍攏過來四處窺探。
棚外是幾十甚至百十來張圓桌,每張桌子四下都圍著十來把椅子。村民一旦聚攏,必人聲鼎沸,嘈雜異常??闪魉?,吃的就是這個熱鬧勁兒,吃罷一桌又上一桌……
開席后,上菜必須要快,所以準備工作一定要充分。這就需要統(tǒng)籌安排,馬虎不得。大姨夫干的就是謀劃。
一大早兒就要采買收拾,燜燉溜熬。
上午十點前,饅頭米飯、豬頭、下水等就要準備妥當。然后是炸貨、蒸碗兒和涼菜等。臨近中午,灶上就開始叮叮當當?shù)某霾肆?,緊接著走菜開席。
大姨夫除了統(tǒng)籌安排外,手藝也了得,最擅長做的一道菜就是焦熘白肉。
二寸厚的純肥膘,不帶一絲兒紅肉。用快刀切成兩分厚的大片兒。用鹽、白胡椒粉、料酒碼味,再用濃稠的玉米淀粉糊掛漿。
掛好漿的肥肉片事先入寬油中火煎炸,炸至微黃定型即可撈出備用。需要上菜時,再用高火將肉片復炸一遍,炸至肉片黃白焦脆,一掰即斷時撈出。
另起鍋,下蔥姜蒜爆鍋,倒入用糖醋蔥姜淀粉調(diào)成的碗芡,待芡汁收緊后倒入肉片翻炒裹芡,撒明油出鍋裝盤。
上桌時肉片芡汁豐盈,支棱有形。入口酸甜酥香,油潤適口。咬開肉片兒,內(nèi)里的肥膘已蕩然無存,神奇的幻化為膠凍。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此菜毫不遜色于焦溜肉片。
如今,姨夫已安,無緣再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