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山藥
挖山藥
冬日午后,陽光驅(qū)散了早晨寒冷的氣息,暖暖地普照著大地。拿把凳子放置在院子里,背向著太陽,沏壺茶,邊曬太陽邊品茶,真可算是一件愜意至極的事了。然而,太陽曬的時間久了,不免會感到頭暈乏力,昏昏欲睡。雖說是周末,時間也不能全部浪費在這曬太陽上。不是說生命在于運動嘛,于是,我提議去挖山藥,妻欣然同意。
我們拿了挖山藥的工具─鋤頭和鐵鎬,背上小籃子,沿著小路,來到有野生山藥的小山坡上,鉆入小樹林,尋找山藥藤。這幾天雖已是冬天,但山藥藤和葉還沒有完全枯萎,還能在樹干上找到它們的身影,順著藤子就找到了它的根。我們在離根一米左右的地方拔掉雜草,除去障礙物,就開始挖了。我倆首先用鋤頭挖開較松的土,板結(jié)的土用鋤頭挖不動,我們就改用鐵鎬挖,一點一點把山藥周圍的泥土挖開,大約挖入泥土二三十公分深,山藥就顯露出來了。我們就小心翼翼地鋤挖手扒,把泥土一點一點往外挖,可不管怎么小心謹(jǐn)慎,還是把山藥給弄斷了?!霸趺淳团獢嗔?,真可惜”,妻子說?!安贿^還好,已經(jīng)挖出尺把來長了”,我安慰她。把挖出來的山藥放在小籃子里以后,我們又繼續(xù)朝下挖,將近挖進(jìn)去一米深了,還沒有把剩下的那一截根給挖出來,實在沒辦法了,只好放棄,再去尋一株來挖。就這樣,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jīng)挖了兩個半小時了,看看小籃子,也要滿了,我們也就心滿意足地原路返回了……
《本草綱目》里記載:山藥的醫(yī)學(xué)名稱是薯蕷,因避諱,改為薯藥,后又改為山藥,盡失當(dāng)日本名。薯蕷入藥,野生者為勝;若供饌,則家種者為良。四月生苗延蔓,紫莖綠葉。葉有三尖,似牽牛葉而更光潤。五、六月開花成穗,淡紅色。結(jié)莢成簇,莢凡三棱合成,堅而無仁。其子別結(jié)于一旁,狀似雷丸,大小不一,皮色土黃而肉白,煮食甘滑,與其根同。主治傷中,補(bǔ)虛羸,除寒熱邪氣,補(bǔ)中,益氣力,長肌肉,強(qiáng)陰。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本經(jīng)》)。書籍里記載很明確,從名稱到功用,從生長時期到外部形態(tài),再從食用到藥效,都記錄得清清楚楚。從中不難看出,山藥食用入藥由來已久,怪不得人們對山藥的鐘愛了。
山藥挖回來了,自然就要讓它成為我們飯桌上的美味。想要讓它成為美味,還需要一番功夫。首先把挖來的山藥洗凈去皮,切成塊狀,然后放入煮好的排骨湯里,再用文火慢燉,等山藥煮爛,湯汁變稠,呈米湯樣,再撒入適量食鹽,一鍋新鮮的山藥排骨湯就做好了。如果口味偏愛香的,可以用臘排骨湯來煮,那味道又是另外一番滋味了。
辛勞了半天,總得犒勞一下自己。晚上,妻和我一同做了一盆山藥排骨湯,才端上餐桌,一股清香飄入鼻孔,香味很快就撬開了食欲之門。我盛了一勺湯放入碗里,乳白的湯汁冒著熱氣,我用湯匙在碗里慢慢攪動,邊攪邊吹,等到溫度合適,調(diào)一湯匙吸入嘴里,新鮮爽滑,美味至極……
我吃過很多市場上買來的山藥,但從來沒有吃到過如此新鮮味美的山藥?!侗静菥V目》里記載,作為食用的山藥,“家種者為良”,可現(xiàn)代化的栽培種植,為了追求利益,規(guī)?;a(chǎn),高效產(chǎn)出,早已讓山藥失去了原生的味道,只有從山林里采挖來的才是原汁原味。
享受著餐桌上的美味,白天挖山藥的辛勞也就消失了,更何況平時我們都忙于各自的工作,沒有時間鍛煉,沒有功夫交流。趁著周末溫暖的陽光,挎上小藍(lán),拿著工具,去采挖成熟了的山藥,不僅活動了筋骨,挖到了美味,更重要的是可以和妻一起勞動,增進(jìn)感情,丟掉平時繁雜沉重的工作,調(diào)節(jié)身心,遠(yuǎn)離煩躁,回歸自然本真,可謂是樂而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