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實

西行兩萬里

第十八章、黃河之都

西行兩萬里 陳楓水 3146 2020-11-22 11:53:48

  我們沿原路由康樂草原返回張掖城區(qū),卻在半途中遭遇省道封閉維修,只好跟隨前方的本地車輛駛入村莊小路繞行。眼前寬度不過三米的砂漿路面在西北農村十分普遍,倘若不借助路肩野草叢生的黃土地,恐怕很難同時通過兩輛汽車。

  小路兩側種滿了莊稼,莊稼深處有幾位頭戴大檐草帽農戶低著頭在田里勞作。地頭上停著輛正呼呼冒煙的藍色拖拉機,不知道他們是用來墾地還是用來裝載糧食。汽車越是前進,我們距離公路越遠,不知何時才能重新回到省道行駛,難免不讓人心生忐忑。偶爾路過幾戶農家,院落里傳出清晰的雞鳴狗叫,這濃濃的鄉(xiāng)野氣息將我們內心的焦慮安撫下來。

  就在即將繞回公路的地方,我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前方小路過于狹窄,對向的一輛農用貨車與我方的前車僵持不下,造成了一段不短的擁堵。讓情況雪上加霜的是,兩個方向的后方仍有車輛源源不斷地駛來。一籌莫展之際,多虧一位退休警官挺身而出。他操著本地口音熟練地指揮車輛避讓通行,看起來十分值得信任,很快就疏通了這條鄉(xiāng)間小道。

  重新回到公路上的白菜,開始找我認真討論起之后的旅行計劃??磥硭褯Q定不再在張掖逗留,這一點上與我不謀而合。

  實際上,眼下只有三條路線可供選擇:一是借227國道返回西寧,這一路上將遇到最美麗的一段祁連山;二是經連霍高速與定武高速一路東進折回寧夏;三是沿連霍高速去往祖國大陸的幾何中心——蘭州。西寧和寧夏于我們而言都是老朋友了,所以蘭州自然成為了旅途的下一個目的地。

  來到張掖的第三天,天空上陰云如約而至,一家人也按計劃趕赴蘭州。腳下的連霍高速在武威境內直轉向南,沿著祁連山脈的邊緣繞行,在蘭州境內進入黃河流域。我們花費了四個小時走出碧玉般的祁連山脈,又在黃河流域的滂沱大雨中穿行了一個小時,終于抵達黃河岸邊的蘭州。說來甚巧,狂暴的風雨此時也在蘭州城外戛然而止。

  坦白說,我最早了解到蘭州,是因為《讀者》雜志的緣故。在我幼年的那個年代,通訊遠不如現在發(fā)達,雜志是我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蹲x者》這樣老少咸宜的期刊,算是那時最為搶手的。無論是大寫小巷的哪一座報刊亭,都能遠遠望見它的身影。這本雜志如同一個牢靠的朋友,陪伴我度過兒時的純真歲月;又像是一位誨人不倦的師長,給了我最起初的文學啟蒙。每當看到它落款處的投稿地址,我腦海中便不由自主地想象蘭州該是一座怎樣美麗的城市。

  如今親身來到蘭州,眼前的景象不免讓我有些悵然若失。與其他大城市一樣,鋼筋混凝土修筑的高樓大廈是蘭州城區(qū)的主流;繁忙的街道上車水馬龍,放眼望去全是亮起的紅色汽車尾燈。我心有不甘,仍在極力地找尋印象里這座城市的文藝氣息??蔁o論我如何努力去嗅,聞到的就只有汽車尾氣而已。不過,還好有位于讀者大道上的讀者出版社可讓我前去朝圣,即便只是停車在路旁望上幾眼,也算了卻了童年的一樁心愿。

  與其說蘭州是被黃河穿城而過,倒不如說整個城區(qū)是沿著東西走向的河岸規(guī)劃建設。也正因于此,蘭州的許多標志性景觀都集中在黃河之畔。素有“黃河第一橋”美譽的中山鐵橋,便是這條景觀帶的中心。

  這座由美國公司設計、德國公司承建、中國工匠施工的四墩鐵橋,修建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逾百年的歷史。當年承載起西北地區(qū)黃河兩岸交通重擔的鐵橋,歷經戰(zhàn)火依然屹立不倒,如今早已不再通行車輛,成為外地游客的觀光地標。

  中山橋往西不遠處的黃河南岸,便是著名的黃河母親雕像所在。黃崗巖雕刻成的塑像構圖洗練,一個待哺的男嬰俯在母親身上,半躺的母親深情注視著懷中的嬰兒,眉目中滿是憐惜與疼愛。相信凡是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能理解它的寓意,正是黃河母親哺育了生生不息的華夏子孫。

  重現了蘭州“水車之都”風貌的水車博覽園,則坐落于中山橋向東兩公里的河邊。充滿智慧的蘭州先民,早在明朝時期便參考湖廣地區(qū)的筒車在黃河邊架設水車,為河谷中提供了數百年的流動水源。舀滿河水的水斗隨水車轉動升至空中,將水注入引水用的木槽,用以灌溉周邊的農田菜畦。黃河湍急的水流,正是助推水車旋轉絕佳的天然動力。得此地利之便,蘭州河岸上水車數量與日俱增,在解放后一度達到兩百余座。后來,隨著現代科技的發(fā)展,電力澆灌技術逐步普及,蘭州水車這才慢慢退出歷史舞臺,藏身在博覽園中供人們追憶。

  我們是特意駕車游覽了這條黃河風情線,才趕往酒店落腳??紤]到白菜對夜市的癡迷,我預定了鬧市區(qū)的一座酒店,以便應付她的心血來潮。汽車沿一條小巷駛入酒店停車場,小巷兩旁開滿了生意并不熱鬧的小店,店主們時常探出頭來同路過的街坊寒暄,讓人感受到LZ市井里滿滿的人情味。辦理好酒店入住手續(xù),我們于房間內休整了片刻,果然在晚飯的時候出門去往夜市消遣。

  南關夜市與正寧路夜市是蘭州最為出名的兩個,前者藏有當地人更加青睞的民族風味,后者則是令外地游客前赴后繼的美食天堂。

  徒步二十分鐘,我們率先來到了位于酒泉路旁的南關夜市。入口處重檐的牌樓,坊額上懸有“南關民族風味一條街”的藍色匾額,立柱上刻有“興隆氣象賓客品味古金城,薈萃西北美食涌香南稍門”的藍色楹聯。顧名思義,夜市里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西北民族風味,讓人眼花繚亂。為了從中脫穎而出,胡辣羊蹄、牛奶雞蛋醪糟、尕面片、羊雜、烤肉……都爭先恐后地把自己的香氣淋漓盡致地揮灑到空氣中,引得食客垂涎欲滴。

  品嘗了幾味小吃后,我們轉戰(zhàn)兩個路口之外的正寧路。正寧路夜市委身于局面樓下的一條破舊街道里,比起規(guī)劃有方、布局講究的南關夜市,顯得有些雜亂無序。走入夜市,一家人完全是被人潮推著前進,正寧路的熱鬧程度無需多言。這里算是蘭州城最為悠久的一條小吃街區(qū),隱藏著不少當地的老字號食肆。可老字號是否一定意味著口味最佳,這就要見仁見智了。

  我們在一個燒烤攤后面坐下,才算是逃出了夜市里擁擠的客流。攤位上傳來的煙火氣在耳邊竊竊私語,向我們這些外來游客自豪地訴說著專屬于蘭州的風味。一盤炒面、一份肉串、一碗羊雜,配上當地風靡的黃河啤酒和大窯汽水,便足以慰藉夏日里躁動的胃腸。

  慢慢地,我開始能夠理解為何白菜對夜市情有獨鐘。原來,要想足夠徹底地了解一座城市,光靠聽和看是遠遠不夠的。民以食為天,要加上舌尖上的體會才能觸及到它的靈魂深處。躲藏在煙火氣中的夜市正是味覺的博物館,各大飲食流派齊聚于此過招交手,賦予了在這里能夠短時間內尋遍一座城市味蕾信仰與記憶的無限可能。

  蘭州人的一天大多是從一碗牛肉面開始,我們也在來到蘭州的第二天上午得以品味到正宗的蘭州牛肉面。

  蘭州拉面的面館早已在國內遍地開花,成為天南地北街邊最常見的小吃之一。殊不知,把“蘭州拉面”這一金字招牌打響的并非蘭州人,而是與蘭州風馬牛不相及的青?;∪恕τ诶?,真正的蘭州人眼里只有“牛肉面”這個稱呼。若是不小心在蘭州當地的面館提起蘭州拉面,很大概率會招來不少嫌棄的眼神。

  酒店后門的巷口,就有一家看起來雖不起眼卻非常地道的牛肉面館。面館布置的十分簡單,靠近大門的一側是賬臺和一個被擦得通透的玻璃櫥柜,櫥柜里擺有切成碟的牛肉片及其他涼菜,算是面條的加料區(qū)。在賬臺下單付款后,老板麻利地遞過來一張小票,要我拿著票據到面館最內側的櫥窗去領牛肉面。

  透過櫥窗,能夠看到廚房里兩位穿戴整潔的面點師傅各司其職,一位負責拉制面條,一位負責煮面裝碗。忙碌的作業(yè)臺前擺有兩口大鍋,熱氣騰騰的那口用來汆燙面條,傳來陣陣濃烈香氣的那口則裝滿了牛肉面的湯頭。不過是一個轉身的功夫,櫥窗里端出兩碗色澤誘人的牛肉湯面。

  碗里的清湯、拉面、白蘿卜、香菜、蒜苗、辣椒油,共同組成了蘭州牛肉面所謂的“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用筷子挑起幾根,彈性十足的面條竟在筷子上跳動起來。一口咬下,軟而不爛的面條早已吸收了湯頭的香氣,加上由香菜蒜苗末帶來的辛香尾調,給人以清爽的口感與難忘的體驗。

  牛肉面是我們在蘭州修習的最后一門體驗課。此后,一家人便要驅車南下,告別誘人的大西北,轉入迷人的西南地區(qū),繼續(xù)未盡的西部之旅。

陳楓水

感謝各位書友的關注與支持,本書即將由西北篇轉入西南篇,前路又將是怎樣的風景呢,敬請期待。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