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元嘉初 首次北伐
劉義隆登基稱帝后,始終不忘父皇劉裕北伐的意志,特別是對廢帝劉義符景平初年,北魏乘劉宋國喪發(fā)動南侵,占領河南之地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懷!
元嘉六年,劉義隆剪除了謝晦等權臣,劉裕在世時頒布的新政又得到延續(xù),國勢漸強,便開始有了收復失地的想法。恰好此時的北魏正在攻伐柔然與胡夏,劉義隆認為時機成熟了,便乘機修書一封給魏帝拓跋濤,向其討要河南失地,否則就以武力奪回,想試試看憑自己的威望能不能像當年父親劉裕那樣,一封書信就可以從后秦手中討回淮北十二州。
誰知拓跋燾閱完信僅僅付之一笑,不與回應。只對身邊親信大臣說道:“龜鱉小豎,自顧尚且不暇,還想攻打我大魏,不過如果劉義隆真的派兵來攻,儒不先滅了蠕蠕,恐會腹背受敵!”,于是親率大軍討伐柔然。拓跋燾沒有理睬,劉義隆雖然憤怒但也在意料之中。
元嘉七年,宋文帝劉義隆為了讓自己親信之人可以立功開府,增加自己在軍隊中的威信,于是用其親信、南豫州刺史、領軍將軍到彥之為北伐主帥,封其為右將軍,命他統(tǒng)率王仲德、竺靈秀、尹沖、段宏、趙伯符、竺靈真、庾俊之、朱修之等將領北伐河南。同時命江夏王劉義恭進據(jù)彭城接應,胡藩出外戍守廣陵用以接濟,胡藩在景平元年北魏南侵時因為擅自打開其鎮(zhèn)守東府的邊門而被免官,如今開戰(zhàn)在即旋即又被啟用。
到彥之出身貧賤,早年為人挑糞為業(yè),后來劉裕討伐孫恩時,參軍加入了劉裕的隊伍,因為和劉裕是同鄉(xiāng),祖籍同是彭城人士,又立有戰(zhàn)功,遂被劉裕任命為行軍參軍,從此一直追隨劉裕。討伐譙縱時,被后秦援軍的將領王敏擊敗而免職,后來又被復用。
等到劉裕稱帝,劉義隆被任命為荊州刺史后,到彥之便被劉裕任命為南蠻校尉,讓其輔佐劉義隆掌管荊州軍務,從此便成為劉義隆的心腹下屬。劉裕當年麾下將領人才濟濟,到彥之只是一個不入流的武將,而如今卻因為主子的原因成為了北伐的統(tǒng)帥,就連老將王仲德也要受他節(jié)制。
大軍出發(fā)的同時,劉義隆再遣殿中將軍田奇面見拓跋燾,向其帶話道“河南本是宋國舊土,卻被魏國乘大宋國喪之時竊取,今日我大軍北伐,只為收復河南失地,不會攻打河北之地?!薄?p> 拓跋燾見到宋史,得知劉宋真的興兵北伐頓時大怒,當場大發(fā)雷霆,但此時北魏主力正在關中地區(qū)剿滅胡夏殘部,河南各重鎮(zhèn)皆防御薄弱,于是向宋史田奇說道:“朕毛發(fā)剛生之時就知道河南乃我大魏國土,如今竟然成為你們宋國的舊地?今日你宋軍進兵,我魏軍會斂戍相避,等到天氣轉冷、河水結冰,朕必會遣大軍討回!”。田奇見拓跋燾發(fā)怒,不敢多言一句,很快便灰溜溜的回到了建康。
四月,討虜大都督、右將軍到彥之率領十萬宋國精銳,走水路由淮河入泗水,一路緩緩而行,至七月才到須昌,然后溯黃河西進。魏軍因碻磝、滑臺、虎牢、金墉四鎮(zhèn)兵少,果然如魏帝拓跋燾所言的那樣主動撤出各鎮(zhèn),到彥之大軍不費吹灰之力,便輕易收復了四處重鎮(zhèn),然后又進屯靈昌津的南岸,使先頭部隊西進直抵潼關。一時之間河南失地全部光復,宋軍北伐的將士皆歡欣鼓舞,朝廷內(nèi)外更是興奮異常,官員們紛紛爭相慶祝。宋文帝劉義隆也是喜出望外,準備對立得大功的到彥之等將士大加封賞。
北伐如此順利,主將到彥之洋洋自得,認為自己立下了不世之功,于是在洛陽城中大宴眾將。
到彥之舉杯言道:“我大軍北伐能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皆因陛下威名,眾將用命,想我大軍如此雄壯,胡虜見之豈能不望風而逃呢?”,眾將紛紛逢迎討好,大贊到彥之功勛卓著,用兵如神!
就在北伐大軍都在歡天喜地的時候,只有老將王仲德看出了隱患,遂一直默不作聲。酒過數(shù)巡,到彥之才發(fā)現(xiàn)王仲德一直表現(xiàn)的及其沉默,與場間氣氛顯得格格不入。王仲德乃是當世老將,又屢立大功,在軍中有非常大高的聲威,就連到彥之表面上也不得不對其表現(xiàn)出恭敬有加的樣子來。
到彥之端起酒爵,向王仲德敬酒道:“河南失地全部收復,王老將軍為何卻顯得憂心忡忡的樣子,讓本帥敬老將軍一杯!”。
王仲德也端起酒爵,一飲而盡,隨后起身走到帳中。正在觥籌交錯的眾將見到,紛紛放下了酒爵,場間立刻安靜了下來。
王仲德向到彥之略微行禮,憂慮的說道:“諸位將軍完全不了解北方的情況,本將與胡虜交戰(zhàn)半生,深知他們的計謀。胡虜雖仁義道德不足,但兇險狡詐有余,他們定然不會輕易放棄已經(jīng)得到的底盤,今天他們棄城北歸,一定正在集結會師。等到天氣轉冷,黃河冰封,勢必會再次南下進攻,到時打我們措不及防,怎能不讓人擔憂呢!”。
眾將聽完都是一驚,到彥之也聽說拓跋燾曾對田奇說過,天氣轉寒之后會率師南下的話。這時聽到王仲德也這么說,也略略擔憂起來,不過片刻后又信心十足的大笑言道:“王老將軍,無需憂慮,就算胡虜南下,本帥也有計謀御敵!”。
不久,到彥之令劉宋各路軍隊進駐靈昌津,沿黃河南岸列陣守御,軍隊從兗州一直到潼關,綿延兩千余里,號稱一字長蛇陣,到彥之打算寄此防衛(wèi)魏軍。
然而此等防御策略卻被北魏太常卿崔浩一語道破玄機,崔浩向拓跋燾言道:“到彥之雖為劉宋主將,但不懂兵法,宋軍沿河布陣,延綿兩千里,沿途要塞最多也就一兩千人把守,戰(zhàn)線太長勢必力量薄弱。而且如此布陣之法,確實可以看出他們并未有跨河北犯之意,臣以為陛下可集中兵力繼續(xù)攻打赫連定,等到胡夏平定,關中之地在我大魏手中,我大軍可東出潼關、同時南渡黃河,席卷而前,到時大軍所向,江淮之地將為我大魏所有!”,拓跋燾深以為然。
元嘉七年十月底,北方氣溫驟降,黃河開始結冰,而北魏討伐胡夏的戰(zhàn)爭也取得了巨大的勝利。魏帝拓跋燾說到做到,剛剛生擒夏主赫連昌、立得大功的安頡,被拓跋燾封為冠軍將軍,此刻已經(jīng)兵出潼關,很快便攻破了洛陽,黃河以北也及集結了大批魏軍開始渡河。
由于到彥之布置的所謂一字長蛇陣分散了兵力,魏軍沒有遇到像樣的阻擋就渡過了黃河,并很快攻取了虎牢。
身在須昌的到彥之聽聞洛陽、虎牢已失,黃河防線崩潰,魏軍還在不斷增兵,他心中十分驚恐,打算燒毀戰(zhàn)船物資逃回建康。
王仲德見狀,勸阻道:“洛陽既然失陷,虎牢與之唇齒相依,失陷也是必然之勢,然而滑臺還有重兵把守,現(xiàn)在敵軍離我們還有千里之遙,都督就要燒毀戰(zhàn)船物資南逃,這樣下去軍心必然潰散,淮北危已!不如先引軍至馬耳谷口,守衛(wèi)青州,然后相機救援河南?!?。
身在彭城的江夏王劉義恭的參軍垣護之也寫信建言道“外面?zhèn)髀剬④娨吮爻?,末將以為萬萬不可。魏虜畏懼我軍的威勢,望風而逃,被侵占八年之久的國土,不戰(zhàn)而克。當時大軍就應該向北方大漠長驅直入,徹底掃蕩殘余的丑類。如今他們自己送死,可使我軍免去遠征之苦。目前局勢,將軍應當派遣竺靈秀率軍迅速向滑臺增援,協(xié)助朱修之加強防守,而將軍則率領大軍,擺出向河北進攻的勢態(tài),那么虎牢、洛陽地區(qū)的虜寇,自然會回救河北。自古只有年年攻戰(zhàn),喪失士兵、缺乏軍糧,仍然奮勇向前的統(tǒng)帥,沒有誰愿意不戰(zhàn)就輕易撤退。何況如今青州糧食豐收,濟水漕運暢通,士兵飽食安閑,軍威兵力沒有受到損傷。如果白白地放棄滑臺,無故喪失已有的功業(yè),難道是朝廷授命于將軍的意圖嗎?”。
但是到彥之此時已經(jīng)被魏軍的攻勢嚇得惶恐難安,王仲德與垣護之的勸阻,他絲毫沒能聽進耳中,于是以眼疾復發(fā)、無法統(tǒng)兵為由,率軍一路逃回了彭城。
北魏南下,統(tǒng)帥南逃,這使得防衛(wèi)河南各重鎮(zhèn)的將領心態(tài)紛紛崩潰,鎮(zhèn)守許昌的兗州刺史竺靈秀跟著南逃湖陸。豫、兗、青一帶的劉宋軍民陷入混亂,北魏大軍乘機大舉南下,配合虎牢東出的軍隊一路摧枯拉朽很快占據(jù)河南之地,兵鋒抵達青州。
而河南之地,唯有宋將朱修之還在苦苦堅守滑臺這座孤城。魏軍進入青州后,宋軍紛紛南逃,朝廷為北伐準備了數(shù)年的大批軍械、糧草物資未及帶走,全部落入魏軍之手,劉義隆苦心籌備數(shù)年的家當全部付之東流,朝廷府庫為之一空。
魏軍一路追擊南逃的宋將,兵至歷城時,濟南太守蕭承之只有守軍幾百人,他知道寡不敵眾,于是命令士兵隱蔽起來,并大開城門。蕭承之的部下大惑不解問道:“賊眾我寡,大人為何如此輕敵!”。
蕭承之從容答道:“今懸守孤城,事已危急,如果向敵軍示弱,必然遭到屠滅,只有擺出強大的姿態(tài)迷惑敵軍,才有一線生機。”,果然北魏軍士看到這種情形,懷疑城中有重兵埋伏,于是撤退。此番操作恰如其分的表現(xiàn)出來兵書所言的“虛者虛之,疑中生疑,剛柔之際,奇而復奇?!薄J挸兄R危不懼,巧設空城計,智勇退敵人,從而保全了濟南城,也牽制了魏軍南下步伐。事后蕭承之對手下說:“孤城孤軍,當時的情況實在太危險了,如果將真實情況暴露給敵人,那肯定在劫難逃了,所以只好故弄玄虛,欺哄敵軍。”,眾人傾服。
后來宋文帝認為蕭承之保全濟南有功,認為他治理才能不下于軍事才能,擬任他為兗州刺史,再轉任輔國鎮(zhèn)北中兵參軍、員外郎,后來再一路升遷。值得一提的是,蕭承之憑借此功平步青云,成為重臣,兒子們也因此得到重用,數(shù)十年后其三子蕭道成權傾朝野,廢黜宋順帝,建立了南齊,史稱齊高帝。
北魏反擊,河南之地盡失,青州危急,而到彥之等人畏敵南逃,讓宋文帝劉義隆大為震怒,于是把到彥之、王仲德免職下獄,臨陣脫逃的竺靈秀在軍前斬首。后來到彥之、王仲德又被釋放,到彥之被封為護軍將軍,并恢復了他的封邑,兩年后到彥之病死于任上。
元嘉八年二月,為了解救青、兗二州的危機,劉義隆任命征南大將軍檀道濟為征討都督,并率領剛剛起復的寧朔將軍王仲德、驍騎將軍段宏北上迎擊魏軍,救援青、兗。
此時北魏的寧南將軍、濟州刺史,壽昌公悉頰庫正率軍南下劫掠,突然部下匯報,宋將援軍趕到,統(tǒng)帥乃是檀道濟。悉頰庫大驚,連忙下令魏軍停止南下,結陣迎戰(zhàn)。
兩軍相遇,檀道濟派遣段宏及臺隊主將沈虔之分兵攻擊魏軍軍陣兩翼,老將王仲德率軍直攻魏軍中軍。宋軍一路見到潰逃的軍民,早就被這些慘狀而激得怒火中燒,此時個個奮勇向前,魏軍大敗,老當益壯的王仲德更在陣前斬殺敵軍主將悉頰庫。
檀道濟乘勝進軍到濟水,二十多天內(nèi)連續(xù)與魏軍交戰(zhàn)三十多次,幾無敗績,青州全境因此光復。檀道濟決定率軍增援被魏軍圍困的滑臺。就在這時,魏軍平原鎮(zhèn)大將叔孫建派騎兵小部隊成功偷襲了宋軍的運輸線,并焚燒草谷。檀道濟率領的宋軍頓時陷入無糧的境地,軍士挨餓,戰(zhàn)力下降,一場交戰(zhàn),宋軍落敗只得后撤。一些宋兵士卒因此投降魏軍,并向魏將叔孫建告知宋軍糧草已盡的消息。叔孫建大喜,忙派大將追趕,意圖消滅宋軍。
檀道濟眼見大批魏軍追至,軍心似乎有所動搖,于是心生一計,他當即命令將士扎營休息。當天晚上,檀道濟親自帶領一批管糧的兵士在一個營寨里查點糧食。一些兵士手里拿著竹籌唱著計數(shù),另一些兵士用斗子在量米。
魏軍斥候在遠處偷偷地向營里望了一下,只見一只只米袋里面都裝的滿滿的。他立即報告主帥,說檀道濟營里軍糧還綽綽有余,顯然不能跟檀道濟決戰(zhàn)。魏將得到情報,以為前面來告密的宋兵是假降,是來誘騙自己上當?shù)模桶淹督档乃伪鴼⒘?。其實,檀道濟在營里量的并不是白米,而是一斗斗的沙土,只是在沙土上覆蓋著少量白米罷了。檀道濟最終憑借“唱籌量沙”之計順利退兵,此計成為后世佳話。
但宋軍無糧,確實無法作戰(zhàn),檀道濟無奈向歷城撤兵,退兵途中令王仲德斷后,數(shù)日后魏將叔孫建見宋兵退走才知中計,連忙下令追趕,但魏軍都非常畏懼王仲德而不敢追擊,宋軍順利退守歷城。之后檀道濟聽說滑臺淪陷,遂引軍返回建康。臨危受命的檀道濟是元嘉初次北伐唯一的亮點,也為宋軍稍許挽回了一點顏面。因此劉義隆加封檀道濟為司空,持節(jié)、常侍、都督、江州刺史如故,檀道濟還鎮(zhèn)潯陽。
再說滑臺,北魏大軍渡河后一路摧枯拉朽,但在滑臺卻遇到了頑強的抵抗。滑臺守將是朱修之,而朱修之的祖父正是大名鼎鼎的朱序。當年朱序血戰(zhàn)襄陽,后來力戰(zhàn)被擒,因其忠勇被前秦天王苻堅賞識,后在淝水之戰(zhàn)中,向東晉大都督謝石獻計,并在晉軍渡河時率眾大喊“秦軍敗了”,導致秦軍陣腳大亂,從而立得奇功。歸國之后被晉朝封為龍驤將軍、瑯邪內(nèi)史、豫州刺史等職,后世子孫皆為將領。
魏軍圍城兩月,無日不戰(zhàn),朱修之不愧為朱序之孫,與其祖父當年守襄陽一樣,他每日親上城頭指揮守軍奮力抗敵,城中糧草耗盡,將士們只能捉老鼠烤著吃。堅持數(shù)月之久,元嘉八年二月,城池最終被魏軍攻克,朱修之也如其祖父一樣戰(zhàn)至力竭而被俘。
魏帝拓跋燾對朱修之堅守孤城的忠勇膽識十分欣賞,不但沒有殺他,反而任命他為侍中,并且選了一名魏國皇家宗室之女嫁給他為妻。但朱修之始終不忘故國,一直暗中謀劃逃回南方,他的妻子對此有所覺察,常常流著眼淚詢問他的心意,朱修之知道妻子對自己的情深義重,也很感動,但始終沒有告訴她自己的真實想法。
第二年,魏帝拓跋燾親征北燕,朱修之奉命隨軍出征。當時軍中還有一名叫徐卓的南朝降將,朱修之見每次開戰(zhàn),魏帝身邊的近衛(wèi)也常常上陣殺敵,魏帝身邊防衛(wèi)因此力量薄弱,于是他暗中與徐卓聯(lián)絡,意圖率領北魏軍隊中的南朝降卒乘機刺殺拓跋燾,但事情泄露,徐卓被殺。朱修之乘亂投奔了北燕,而燕主馮弘并不重視他,沒有給予相應的禮遇。
朱修之在北燕那里呆了一年多之后,恰逢劉宋朝廷派遣的傳詔官到了北燕,因為朱修之原來在宋朝時名聲、地位都很高,所以傳詔一見到他馬上拜倒。燕主馮弘一直受到北魏的威脅,因此非常重視與宋國的關系,對宋國的使臣全都十分尊重,此刻見到劉宋的傳召官對朱修之如此禮敬有加,于是認為朱修之必是天子重臣,開始禮待朱修之。
此時,魏軍攻打甚急,北燕眼看亡國在即,馮弘認為朱修之是宋國重臣,就請朱修之渡?;厮?,希望能替自己討得援兵。朱修之乘船數(shù)月行程歷盡艱辛,南歸途中,渡海到東萊的時候,遇到大風折斷了船桅,他讓人用長繩子吊著船帆,船才重新正常。撐船的人看見了飛鳥,知道快靠岸了,不久便到了東萊。朱修之得以歸朝,宋文帝劉義隆感其忠義,任命他為黃門侍郎,其后一路官至江夏內(nèi)史。
元嘉七年到八年間,宋文帝劉義隆籌備數(shù)年的北伐以慘敗告終,這場戰(zhàn)爭劉宋損兵折將,府庫物資損耗極重,短期內(nèi)無力再有攻伐之事,而北魏也因為其統(tǒng)一北方的戰(zhàn)爭,無力南侵,兩國罷兵,并互遣使臣,南朝由此渡過了近二十年的和平歲月,開始民豐國富,史稱“元嘉之治”。而北魏在北方的戰(zhàn)爭卻如火如荼,隨著北魏消滅了北方各個政權,一統(tǒng)北方,天下最終形成了南北兩朝之勢!
南朝著作郎
元嘉時期共有三次北伐,第一次開頭轟轟烈烈,兵不血刃攻克河南,到頭來一敗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