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應(yīng)天府即位的趙構(gòu)史稱宋高宗,這位高宗皇帝一登基便成為金國人“追逐”的獵物。金軍大部隊如一條“巨蟒”般朝應(yīng)天府方向移動。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將這位肩負宋朝復(fù)興重任的高宗皇帝“纏死”。
此時的高宗皇帝有兩個選擇。一是還都開封,聯(lián)結(jié)河朔等地義軍和金國人殊死一搏。二是退守江南,以長江天險為防線,盡量規(guī)避與金人正面交鋒。
可是此時趙構(gòu)是真的怕了,他不信任宋朝編制以外的其他軍隊譬如河朔義軍,他也不再是那個敢于深入敵營與金國人談判的那個少年了。
父親和哥哥被金人擄走就發(fā)生在他登基前的一個月。趙構(gòu)在心中思忖:如果還都開封他是否也會落得和父兄一樣的下場?恰恰在趙構(gòu)糾結(jié)的時候,新成立的南宋朝廷班底中的投降派黃潛善、汪伯彥力主趙構(gòu)南行“巡幸”,退守襄陽、揚州等地。
這可真是給趙構(gòu)“雪中送炭”。于是趙構(gòu)不聽李綱進兵開封與金國人殊死一搏的建議而準備起駕南行。
岳飛聽說趙構(gòu)準備放棄還都開封的打算后心急如焚。放棄還都開封就意味著放棄黃河以北的國土。那可是太祖皇帝趙匡胤在世之時用宋朝軍人的鮮血一寸寸換來的。就這樣輕言放棄那是對宋王朝的不負責任,更意味著拋棄了生活在故土之上的宋朝百姓。
一寸山河一寸血,岳飛此時此刻是萬萬不能接受“放棄”這兩個字的。可是他只是一個帳下不足千人的武翼郎。憑他一個人根本左右宋王朝的命運。但他還是不顧自己官卑職低鼓起勇氣給趙構(gòu)寫了一封數(shù)千言的諫言書。
書云:“陛下已登大寶,已足伐敵之謀。而勤王之師日集,彼方謂吾素弱,宜乘其怠而擊之。黃潛善、汪伯彥輩不能承圣意恢復(fù),奉車駕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敵穴未固,親率六軍北渡,則將士作氣,中原可復(fù)!”
趙構(gòu)看到這封諫言書如芒刺在背,他認為這時候勸他還都開封的人都是勸他去送死。只不過他還保留著一個帝王應(yīng)有的體面,把這封信給了黃潛善。
黃潛善看到信中岳飛對他的評價微微一笑說道:“小小武翼郎也敢妄議軍國大事?!庇谑翘峁P寫到:小臣越職,非所宜言,八字批語。
岳飛萬萬沒想到他的赤膽忠心換來的是被革除軍職、軍籍并被逐出軍營的結(jié)果。
北方的五月份天氣漸漸暖和了,可是岳飛卻感到無比的心灰意冷。這個24歲的年輕人在這一年中經(jīng)歷了人生的第一次起落。而他不知道的是這次革職出營只是他人生中很小的一次挫折而已。他也不知道宋王朝的命運會在不久之后與自己緊緊關(guān)聯(lián)在一起。
此時的黃河以北,抗金的烽火依舊燃燒著。抗金招撫使張所的名聲已經(jīng)響徹黃河以北。張所在開封被圍之時以書信招募河北民兵,應(yīng)征者有一十七萬之眾。岳飛被逐出軍營時正值張所在大名府一帶招兵買馬。岳飛聽聞這個消息后毅然決然的策馬奔赴大名府的抗金前線。途中他遇到了張所帳下的幕僚趙九齡,趙九齡聽聞岳飛因力主抗金而被逐出軍營而感到十分惋惜。于是經(jīng)趙九齡推薦岳飛留在張所軍中供職。
岳飛的第四次從軍生涯就這樣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