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重生明朝做帝王

第七十一章 朕不相信大明缺做官的人

重生明朝做帝王 村釀 2264 2020-06-24 15:50:49

  豐熙等數(shù)十名官員見王瓊也不跟配合自己這些人,頗為無奈,除了罵王瓊無恥,也拿王瓊毫無辦法。

  甚至一些文官如林俊還嘆了一口氣,油然而生出一種挫敗感,他不得不承認讀了圣人書的也不盡是正直君子。

  在這些文官們把王瓊罵夠了后,只得往左順門來。

  然后,跪在左順門外,要求面辭天子。

  而朱厚照此時則正在文華殿聽著陳敬的匯報。

  “朝臣們對陛下判毛紀斬立決且抄家之旨意多有不滿,言毛紀到底是閣臣,孝廟時李夢陽于殿上持金瓜錘勛貴尚可無罪,如今毛紀作為朝廷次輔,卻要被處斬立決,而且罪責只是因私自編史和暗藏私心,說陛下太過嚴苛,故而,豐熙、馬理、賈詠這三人才得以煽動多名大臣準備辭官,只張璁與王瓊等少部分官員不予配合?!?p>  陳敬回答后,朱厚照揉了揉太陽穴,問道:“外省督撫和軍中反應(yīng)如何?”

  “督撫中,雖有極個別對陛下禁天下言路之策不滿,但都還沒有反意,軍中更沒有什么聲音,自陛下下旨要給陣亡將士們修紀念碑,且給所有官兵發(fā)下豐厚賞銀和陣亡將士發(fā)下本色撫恤銀后,軍心大定,再加上王閣老督師巡邊時,隨行兵部官員夏言等的宣傳,將士們暗中皆言碰上了一位好皇帝?!?p>  朱厚照聽后點了點頭,心想自己這段時間把上千萬兩的銀子砸下去沒白花。

  魏彬這時候也補充說道:“這也許是一些對朝廷不滿的督撫也不敢借此生事的原因,他們實在是找不到理由生事,何況他們自己屁股還不干凈,朝廷沒來查他們已經(jīng)算好的了?!?p>  朱厚照點了點頭:“沒錯?!?p>  這時候,王瓊走了進來:“陛下,臣有要事要奏?!?p>  于是,王瓊便把豐熙等官員要他為毛紀求饒的事說了。

  朱厚照聽后也沒說什么。

  而在這時,外面左順門方向已經(jīng)傳來了許多文官求面辭天子的聲音。

  “面辭就不必了,王卿和魏卿,你們?nèi)ヒ娝麄?,當場準予他們辭官就是?!?p>  朱厚照說道。

  王瓊見此忙說道:“陛下,此次辭官的多有重臣,而且以臣對他們的了解,不是楊潭之流?!?p>  朱厚照看了王瓊一眼,最后依舊說道:“依舊準了,既然不想干,那就別干,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留是留不住的0,我大明不缺做官的人,辭了官的直接升上來,京官不夠,就升調(diào)地方的官員進京,此次辭官事件中,為首者抓起來,判斬立決,籍沒家產(chǎn)!”

  “是!”

  于是,王瓊和魏彬忙遵旨辦去了。

  “陛下真不肯見我等嗎?”

  數(shù)月前才被召回來任刑部尚書林俊問了一句。

  王瓊和魏彬皆點了點頭。

  “也罷!”

  林俊也就接過被批準了的辭官疏,摘下梁冠而去。

  而其他官員也相繼摘下梁冠或烏紗帽而去。

  不過,豐熙、馬理、賈詠這三名官員自然被抓了起來。

  “陛下,臣不得不直言,這次京官真的缺額甚大,一下子辭官達數(shù)十人,甚至后續(xù)又有十余名翰林官掛印而去,臣讓吏部文選司粗略估計了一下,現(xiàn)在京官缺位達百余位,漕糧、賑災(zāi)以及明年的京察一時無法進行,吏部文選司一時都沒法再找到合適的人補上這些官位,尤其是翰林院等清貴官職?!?p>  這一天,王瓊向朱厚照稟報道。

  “有掛印而去的?”

  朱厚照問了一句。

  王瓊拱手稱是。

  “如果自己辭官被準予,朕還可不計較,朕不強求誰要為朝廷效力,但掛印而去是何意思,視朝廷綱紀于何地?!想回去享受著進士出身的官紳特權(quán),卻連半點規(guī)矩都不懂,朕豈能讓他們回鄉(xiāng)去禍害鄉(xiāng)里!擬旨,凡掛印而去的,以玩忽職守罪,著東廠抓起來全部處斬!籍沒家產(chǎn)!別在朕面前任性!”

  朱厚照說道。

  “是!”

  東廠提督陳敬回了一句。

  接著,朱厚照繼續(xù)對王瓊說道:“朕讓你依舊兼著吏部尚書的差事,就是因為你能不拘一格用人才,現(xiàn)在朕要求你繼續(xù)給朕不拘一格的升用各地官員,不論資歷、不論出身、不論文武,進士不夠用就直接任用舉人、拔貢,官不夠升就升吏,京官空了就升調(diào)地方官入京!但你要是趁機賣官鬻爵,朕可不會輕饒你?!?p>  “老臣不敢!”

  王瓊回了一句,又道:“老臣遵旨!”

  朱厚照笑了笑,他也知道王瓊不大可能在這方面撈銀子,畢竟自己說過以后要大家一起在河套開礦撈銀子。

  而這時候,王瓊依舊說道:“不過,陛下,以臣看,即便如此做,官員還是不夠用,天下官吏本來就少,各府州縣的吏員本就不夠,所以很多時候才需要各州府縣正官自己掏銀子請師爺,而如今把地方官升上來,地方上就缺少官員了,如此的話,地方的地主豪強就更加無人管束了?!?p>  “那就開恩科!理由你來找,從縣試到殿試,全部今年加試,擴大錄取比例,朕還就不相信,大明這么大,還找不到幾個讀書識字的人。”

  朱厚照說了一句。

  “臣遵旨!”

  王瓊回了一句。

  ……

  如王瓊所言,大明許多文官被寬松的政治環(huán)境寵的太驕縱,甚至到了過于任性而不遵守政治規(guī)則的地步。

  以致于許多對朝廷不滿的文官直接掛印而去,連上個辭官疏等被批準的時間都難得到,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表面自己對官職不屑一顧,對名利不在乎的高風亮節(jié)。

  這種現(xiàn)象在萬歷朝時期也很常見,許多官員都喜歡直接掛印離去,表現(xiàn)自己的風骨。

  但朱厚照要求的是建立法制、建立有規(guī)則的大明政治生態(tài),而不是標榜德行的道德世界。

  所以,朱厚照決定嚴打,順便以此為借口殺殺文官們的銳氣。

  太仆寺卿潘希曾此時便將自己的印章直接放在了太仆寺正堂,然后怡然自得地穿著一件布袍在自己的兩個仆人陪同下離開了京城。

  “老爺,近衛(wèi)軍新增的五百匹戰(zhàn)馬需要的豆料,御馬監(jiān)來問,太仆寺何時運過去。”

  “老爺,山東馬場的人已經(jīng)在京城等了三個月,說詢問你今年的養(yǎng)馬銀交割問題?!?p>  ……

  這時候,潘希曾的幕僚張仲賢卻追了來,忙問起潘希曾一直未處理的政務(wù)來。

  “朝廷奸臣當?shù)?,竟不恤老臣,連閣臣也不能免死,甚至禁天下言路,老夫作為剛正之臣,豈能與奸臣同朝!所以,老夫已經(jīng)掛印而去,這些事就別再拿來煩老夫!讓他們等新的太仆寺卿上任后再說,一群武夫,養(yǎng)什么戰(zhàn)馬,靡費民財,守在關(guān)內(nèi)就夠了!另外,你自謀生路去吧。”

  潘希哼了一聲,就如此回應(yīng)了自己的幕僚。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