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大漢們腳尖一點,屁都不敢再多放一下,一時間紛紛拔地而起,倉皇逃竄,轉(zhuǎn)瞬過后他們的身形就已經(jīng)逃到了十幾里外。
現(xiàn)場一時間格外寂靜。
那個尿了褲子的大漢忙不迭的跪下來求饒,一口一口的叫著“小劍仙爺爺大發(fā)慈悲,小劍仙爺爺饒命”,就差抱著秦沐的腿腳。
秦沐一臉惡心的瞪著他,然后指了指旁邊已死的大漢,一副老氣橫秋的語氣,吩咐道:“帶上他給本劍仙滾?!?p> 撿回一條命的大漢二話不說,抱起同伴的尸體一溜煙的就沒了影。
秦沐得意洋洋的回到屋里,給寧姐姐吹噓他剛剛?cè)绾稳绾斡鶆?,多么多么牛逼,寧姐姐二話不說,賞了他個烤焦的饅頭。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
……
回到雍宮,秦沐叫來幾個宮女給他燒水洗澡。
司空月寧在一名女侍向她匯報了某個消息以后,馬上理了理袖袍,大步從主殿前的廣場上走過,直達不遠處一處僻靜的小院。
“師父,您回來啦。”司空月寧走進小院,向正在小院內(nèi)舉目觀賞樹葉的中年道姑作了個揖。
中年道姑穿著一件黑袍,頭戴蓮花冠,閉月羞花,膚如凝脂,風韻十足毫不比年輕的姑娘差,看著就像是一個三十五六的大姐姐。
“寧兒,為師不在這些日子,雍宮可還好?”
“還好,就是前些日……”
“我看到了那道劍痕,此事你既然已經(jīng)處理那便就此作罷,往后誰都不要再提?!?p> “寧兒謹遵師命?!?p> 中年道姑優(yōu)雅的轉(zhuǎn)過身走過來,然后神色古怪的看了一眼司空月寧,一本正經(jīng)地問道:“為師走前交代你的那事完成的如何?”
司空月寧思考了一下,答道:“小家伙比我想象中要皮。”
中年道姑抓住司空月寧的纖手握在手心里,叮嚀道:“你和他的幾個師姐不一樣,你們是命中八字最合,本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換言之,你修習的是我真女教的【真女心經(jīng)】,未來若想大成也必然要和他結(jié)為道侶,這樣的修行才會圓滿?!?p> 司空月寧臉色紅潤,嬌嗔道:“師父,徒兒知道啦,這種事情您就別催徒兒,好嗎?”
中年道姑點頭應了一聲“好”,然后本色漸露,做了個神仙古怪的表情,問道:“寧兒,你說那小子見到我會高興還是生氣?”
司空月寧胸有成竹地答道:“當然是高興了,在他眼里他最討厭的師父可是被您上山活活‘打’死的,說來您還是他的恩人呢!”
中年道姑狡黠一笑,“那一會兒為師要好好見見他?!?p> ————————
沐浴更衣過后,秦沐在宮女的帶領(lǐng)下去找司空月寧。
宮女直接將他帶往了寬敞威嚴的大殿。
一進殿,秦沐就被站在殿上那個高挑的背影給驚艷了。
司空月寧站在背影身材也很高挑的女子一側(cè),給秦沐做了個小手勢,指著中年道姑介紹道:“小家伙,這是寧姐姐的師父,你們認識的?!?p> “認識……?”
秦沐眨了眨眼睛,盯著中年道姑認真的查看。
與此同時,中年道姑也慢慢轉(zhuǎn)過身來,同時笑道:“怎么,你不認識姑姑了?”
“小姑姑!”秦沐驚喜道。
一個箭步瞬間就跑到了中年道姑的面前,心情激動的看著她。
面前的中年道姑正是當年殺上北翁山干翻李不仙的那個女魔頭,當時她的樣子兇神惡煞一點也沒有這會兒美。
因為在山上中年道姑自稱“姑奶奶”,秦沐看他是來欺負李不仙的,于是馬上就上了她的賊船與之同流合污,里應外合。
期間,秦沐得知她還姓顧,為了哄這位“姑奶奶”開心,就喊她叫“小顧姑”,喊著喊著就稀里糊涂的喊成了“小姑姑”。
稱呼里的稀奇古怪秦沐再不想去深究,打從北翁山顧夕和李不仙一戰(zhàn)之后,秦沐就再也沒有見過她,沒想到她居然就是寧姐姐的師父。
在遠方忽然找到了故友,秦沐頓時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
一時間,甚至還有點要喜極而泣的樣子。
顧夕沒想到秦沐真的會因為見到自己而興奮,心里倒是沒有多大的竊喜,反而有點為李不仙心疼,養(yǎng)了十四年就養(yǎng)了這么一個白眼狼。
————————
大明國,國都。
自南唐叛逃刀客陳秋費盡心機將二皇子崔毅從囹圄中救出后,本來還算平靜的大明朝堂頓時殺機四伏,就連那帝王后宮也變得風雨飄搖。
淑妃被兒子崔毅請進了皇子府居住,黑翎族全部住在府內(nèi)為母子二人保駕護航,一些日常受過淑妃恩惠的官員也在暗中傾囊相助。
說到底,被諸皇子們氣得牙癢癢的人就是陳秋了,真的是人人都想除之而后快。
陳秋知道自己的處境,他既不愿意拖累崔毅母子,也不想就此離去讓淑妃一家少一分保障,于是他找了家客棧就住在二皇子府西側(cè)不到三里之地。
明國不與秦國接壤,在地理上有南唐和雍國作為它天然的屏障,這也就養(yǎng)成了明帝毫無居安思危的思想意識。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p> 這在明國幾乎是人盡皆知的事實,明帝的荒淫讓朝政幾乎荒廢,現(xiàn)如今朝廷里執(zhí)掌大權(quán)的正是大皇子的舅舅,當朝德妃的親弟弟。
大皇子崔正是東宮大位最有力的競爭者,但是這人最大的缺點就是才智不足,凡事都由其母妃替他做主。
廟堂的昏庸讓無數(shù)江湖門客們心寒,這幾年下來明國國內(nèi)六境以上的修士已經(jīng)寥寥無幾,甚至一些修士都不愿意踏足明國。
若非地理上的牽制,明國可能是而今中洲第一個就要亡國的國家。
為了獵殺陳秋,德妃一黨一次請來了三位六境強者,這三人都是他們?yōu)榱俗约野踩D戤斪鞴┓畹南蓭煟瑸檎埲顺錾降洛患乙彩窍铝酥亟稹?p> 入暮時分,陳秋獨坐屋堂,看著人去樓空再也喚不來店家小二的冷清客棧,他找出樸刀插在腰間,站起身,理了理布衫,大步走出客棧,一躍上了屋檐。
他站在微風中,雙腳踩著半片瓦礫,一副慷慨就義的模樣,大聲道:“陳某項上人頭在此,爾等只管放馬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