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裴鈞順話想了想,還真想到那吳廣鹽業(yè)的事兒,問梅林玉道:“你家里造船的生意還做么?”
梅林玉點頭點得似雞啄米:“做做做,做著呢,怎么了?哥哥有東西要運?”
裴鈞已然吃完了飯,由梅林玉親手遞來張蠶絲兒絹子拭了拭嘴,站起來笑眼看著他:“想知道?想知道就先幫哥哥打艘船?!?p> “打船?”梅林玉將絹子接回來,開開心心道:“成啊,哥哥想要什么樣兒的?紅的綠的?趕明兒畫給我,我即刻就尋人做去?!?p> “真乖?!迸徕x滿臉慈愛地抬手拍拍他后腦勺,囑咐一句:“晉王那衣裳的事兒,待我近日叫了老曹再回頭尋你?!?p> 梅林玉哎哎答應(yīng),當先一步撩開簾子送裴鈞出去:“哥,那你得跟老曹講清楚了——你是要真真的白毛兒鴨子,也是要真真的鴨絨藥水兒,不是雛兔兒瘦馬花泥膏子,不然他能打江南給你拉一車細皮嫩肉的男娃娃來,到時候再說是給晉王爺逮的,好家伙,那擱哪兒都說不清了?!?p> “你這嘴真是——”裴鈞揚起手來直想抽他,可對著梅林玉那一張俊臉上的笑,卻又抽不下手去,只得又嘖嘖兩聲放下手來,“罷了,走了。”
梅林玉點頭哈腰地笑,還塞了把油紙傘在他手里:“哥哥慢走,哥哥常來!”說完翹了指頭再尖起嗓子道:“奴家等著哥哥來上船呀!”
“滾進去發(fā)瘋!”裴鈞最后笑斥了他一句,抬腿走出半飽炊的門檻兒,將喧鬧人聲一時盡隔身后。
外頭天色早暗,夜幕已升,果真下著飄零的雪。
裴鈞垂眸呼出口白氣兒,撐了紙傘便拾道往回。此時周遭漸漸靜下,入暮前司崇門外的那個抱孩子的赭色人影便又悄悄進了他腦子去,甚有那句內(nèi)侍告吉的“小世子一年更比一年”……
而一年更比一年什么呢?
裴鈞輕輕嘆出口氣。
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年又一年的。
他記得那小世子根本沒挨過年尾。后來瑞王妃過繼了底下早死姨娘的兒子養(yǎng)在身邊,裴鈞略略估算,在他死前,過繼的那孩子,估摸也有九歲大了。
長街上的雪積起好一些,裴鈞補褂外罩了狐皮裘,默默無言地撐傘順街走著,待過了個街口,正見個推了烤栗鐵爐的老父,似是收攤兒回家了。
這老父冒著雪,身后跟了倆小娃娃,手里還牽了個大些的,嘴里正絮絮叨叨地訓(xùn)著:“……爹賺點兒銀子多不易,供你你還不讀書——不讀書怎么考舉人!”
“考舉人有什么好?”他手里那孩子仰頭問他,“爹爹,讀書可累啦?!?p> “累!不累怎么考得上!”老父嘖了一聲,提起聲音點他腦袋:“考舉人好處可多了去。等你中了舉,一路上去再中進士、點翰林,點了翰林就有官做,做了官就有錢賺——”
“賺誰的錢?和賣栗子一樣兒嗎?”孩子打斷他。
裴鈞聽到這兒,輕輕笑了聲,抬眼看那老父緊了緊攥住孩子的糙手,已抖落出他僅有的見識:“自然一樣兒的。等做了官,誰的錢不能賺?咱們賣栗子也是替當官兒的賺了錢呢,你再瞧瞧那當今的——”他顫抖著壓低聲音,“——那裴尚書,他不連皇上的錢都賺么!等你日后也做了大官,還要坐堂審案子打人呢,出起門來開鑼喝道,可別提多威風(fēng)。這要不念書,不考舉人,不做官,威風(fēng)哪里來呢?”
可他手邊兩三個娃娃是聽不懂老父的警世名言了,不過只聽見句裴尚書,嘻嘻哈哈就唱叫起來:
“裴尚書,裴尚書!說他像豬不像豬!吃了私家又吃公,遲早吃成個大胖蟲!哈哈哈哈!”
老父嚇得丟了車去一個個捂他們嘴,無奈一人卻追不上三個。三個娃娃在街角上且跑且跳,將這童謠再唱了整三遍,這才嬉笑著被老爹逮住老大,提了后脖領(lǐng)往南邊兒巷子里攆。
而裴鈞在此撐傘拐向東去,在夜雪長巷里踽踽走了一炷香時候,終于回了忠義侯府。
府里董叔還沒睡下,緊趕著叫六斤去打了水替裴鈞寬衣擦身,自個兒立在邊上報府里的事務(wù)。裴鈞聽著點頭,想起一事,解了衣裳問董叔:“鄧準呢?”
董叔道:“睡下了,我去替大人叫起來罷?”
裴鈞抬起雙手由六斤換上寢衣,心里想著鄧準那尖聲尖氣兒的熟人,忽而心煩搖頭:“罷了,由他睡,待新政的事兒過了再說?!?p> 六斤端了水出去,裴鈞坐在桌邊兒端起茶喝,只見掛在對面兒衣架子上的墨綠補褂,衣擺子依稀見得一點點細密而多余的針腳,不怎明顯,卻也還瞧得出是補過,耳朵里聽董叔拿了巾子來一面拭那補褂上淋來的雪水,一面低聲道:“大人,六部幾位大人今日都又遞信兒來家里了,要問您那票議的事兒……”
——票議。
裴鈞咽下口中的茶水。
邊兒上董叔一下下?lián)壑a褂上的灰,撣一下說:“他們問呀,您是反票呢……”
——“張大人的面子如何過得去……”
再撣了一下:“還是持票呢……”
——“……難道你也不心疼?”
又撣了一下:“會不會表票呀?”
——“……你幫幫朕好不好?”
——“……幫幫我,裴鈞,裴鈞你幫幫我……”
“行了?!迸徕x靜靜放下茶盞,沖董叔笑笑,“您老也累了,補褂那模樣兒就由著罷,別拾掇了,歇了罷?!?p> 董叔收了巾子,皺眉數(shù)落他:“沒收整!”
裴鈞彎起眼睛來:“那算我累了,您放我歇息成不成?”
董叔這才絮絮叨叨把銅爐的炭火再替他戳了戳,吹熄了大燈籠,獨留他榻角一只小燈,慈愛囑咐一句:“那大人歇吧。”說著,就關(guān)門出去了。
裴鈞躺在榻上摸摸枕下,直到手心傳來硌人的觸感,這才似得一分安心,又望了望關(guān)好的門窗,終于閉上眼睛。
三日后的卯時,巍巍皇城朝鐘打響,清和殿前銅釘獸環(huán)的宮門咿聲大開,引門外侯朝的各級百官徐徐入內(nèi),一時似蟻如織,多形多貌。
裴鈞行在這黑壓壓一眾補褂的正中,正被六部一干官員擁在其間肅容言說事務(wù),此時向左稍稍抬眼,只見大殿左側(cè)的抱柱游廊上也開了紅木小門,內(nèi)閣九位閣部服補綬帶、神容俱靜,正魚貫走入,中有一人袖手不言吊在最尾,觀其形姿板正古朽,應(yīng)是張嶺無疑。
他再扭頭往右邊兒看去,又見另側(cè)那架了鏤花長窗的廊子上也走來了一行人——這行人穿戴五章鑲珠朝服,兩肩過龍背起山,頭上的冠冕金珠搖蕩,便是隔著長窗都似能綽約折出那晃眼的光來。
裴鈞從打頭一個開始數(shù),向后一、二、三,四——
那第五人忽而像是有所察覺般回過頭來,一時廊子長窗鏤刻細膩的漆金窗花在他秀挺的臉上投下細碎剪影,將他一雙深沉眼眸藏得明明暗暗、隱隱約約。這些瓊影斑駁著黎明微明的日光在他身上行行重行行,直到那繁復(fù)精美的長窗走到了盡頭,他才終于褪去滿身陰影地站在了清和殿前的石階上,長身玉立,回眸向裴鈞坦然望來。
此時頂空一朵小云恰恰移過漸起的日下,放逐天際流光去追隨這人的笑意溢滿他眼角,叫他直如一方沐浴了最好朝陽的青翠山頭,就連開口的音色都像極了寒池的泉水:
“裴大人?!?p> 裴鈞夾在嘈嘈諸官中向他遙遙還揖:“晉王爺?!?p> 下一刻朝臣公卿有序上殿,冗長的陳詞布告后,政題終于換在了新政上。司禮官高聲一唱,先當是皇族親王一系票議。
從先帝堂兄泰王爺一一說到沐王爺,皆是眼觀鼻鼻觀心,只說“表票”,底下的瑞王爺一輩兒便都跟了,皆表。
說過一輪,司禮官數(shù)票發(fā)覺還少一張,這才終于想起坐在大金柱后頭的晉王爺來:“晉王爺還未議呢。”
聞言,御案之后的姜湛、內(nèi)閣九位閣部和堂下六部五寺及百官,一時都舉目望向了那不起眼的角落里。
晉王爺姜越卻在眾人沉甸甸的目光下不疾不徐抬了右手支起下巴,微微挑起些眉頭,將近似淡漠的目光鎖準了立于六部之首的一人,似疑似慮。
倏爾,他輕啟薄唇。
“孤持票?!?p> 頓時滿座一嘩,他身邊的泰王爺當即回手拍他臂膀,向他瞪了眼睛又未好言語。底下鼎沸人聲嘈嘈起來,皆道晉王爺今日怎還同旁人不一樣起來了,鬧得五寺都快沒法議了,好歹在司禮官的勉力唱誦下都表了票。
于是司禮官清了清嗓,恭恭敬敬向六部一鞠:“下面便請六部諸位大人票議?!?p> 片刻中,六部正副司除裴鈞外的十一雙目光都投在他身上,不止如此,內(nèi)閣重臣與堂上的姜湛也目色拳拳地注視過來,都見裴鈞捧著笏板,微微作揖拘禮,抬頭側(cè)目間,向親王座上的晉王爺微微一笑。
這一笑,叫姜湛期待的眼神開始動搖,不禁扣緊了金龍椅柄前傾身子,顫唇喚道:“……裴卿?”
一問似提起在場所有公卿朝臣的心弦,叫裴鈞那還未出口的話直如一支繃在這弦上的箭,不知起始,更不知方向,可一旦放弦而出,卻必定使場上任一方重傷。
這一刻,裴鈞忽有一種毀滅所有的欲望。
他唇角緩緩地勾起了,放下笏板道:
“臣,表票。”
裴鈞聲音一落,他身后余下的六部諸人即刻接連附議:
“臣表票。”“表票?!薄俺家啾砥?。”……
這一聲接一聲的表票順應(yīng)天心、閣議,直如一條寬廣大河匯入滾滾東流之水,無疑將新政的推行化為定局——而當所有人都向前跨出這一步時,朝堂上那唯一一個止步不前、沒有附議此策的晉王爺,自然就成了這奔騰洪流中無比醒目的阻浪礁。
裴鈞再抬了眉向金柱后望去,果見皇親列座之中,晉王也正向他看來。
晉王在笑,哪怕已是被裴鈞的無信之舉害成了日后的眾矢之的,他笑得也極漠然,眼下倏地與裴鈞目光相遇,他甚至全然沒有任何不豫般,只遙遙端起手中茶盞,風(fēng)度萬千地向裴鈞一敬,又繼續(xù)與身側(cè)泰王言談。
大殿上已經(jīng)再度沸議起來,幾乎所有人都來回看著內(nèi)閣尾座的張嶺和六部當頭的裴鈞,皆道這師徒二人為了新政之說吵嚷至今,是連師徒恩義都吵斷了幾乎反目成仇,怎生這裴鈞如今卻變了褂,又要幫起新政來了?
內(nèi)閣九座中的張嶺也是滿目錯愕,此時一張冷臉望向?qū)γ孢b遙站立的裴鈞,已捏緊了笏板前傾身子。
九座之首的蔡延灰眉一抬,不動聲色將此二人行狀收入眼中,又垂了眸不發(fā)一言,他身邊,東陽殿大學(xué)士蔡飏緊聚了眉頭靠近過來,在沸亂人聲中壓低了嗓子:“父親,如此我們行事或然就有變了?!?p> 蔡延沉吟一聲,依舊似閉目養(yǎng)神般悠悠坐著,口中只輕言一句:“裴家這小子醒了,想明白了,這是要來搗亂了。”
本朝立國以來講究理學(xué),崇尚“官與君同治”,不僅存續(xù)了內(nèi)閣之制,甚弘揚了票議之道。官取于民,亦用于民,朝廷此舉可示天心與民意同在,是順民而為,故前幾代帝王雄才偉略、福壽延年,豐功偉績自由此建下,可到了姜湛的父皇肅寧皇帝一朝,君王多病體弱難以掌權(quán),朝中政事便漸漸由內(nèi)閣包攬。直至肅寧皇帝駕崩前后,原定登基的皇太子姜滸忽被其宮人告發(fā)了巫蠱詛咒先父一事,被褫奪了繼承皇位的資格,朝中便一時大亂。經(jīng)過一番驚魂暗變,內(nèi)閣重臣與皇親協(xié)議,挑選了皇后次子姜湛繼位,又本著少帝年幼、需要輔佐的道理,自然又謹慎經(jīng)營,將朝政握于手中。
姜湛登基八載以來,內(nèi)閣之中雖小有更迭,常駐的九位閣部卻仍舊還是三公與六大學(xué)士。此九者多由德高望重、門生廣布的官員充當,其中主力諸官以蔡延為首結(jié)成一派,早已依靠票擬權(quán)和盤桓朝中的錯綜關(guān)系架空了皇權(quán)。而內(nèi)閣的決策,又總還需要五寺、六部來執(zhí)行,故前世的裴鈞進入六部后,為使姜湛得力與內(nèi)閣抗衡,便各處苦苦鉆營,利用曾在青云監(jiān)中與他同屆、異屆的種種人脈打通了六部,將六部眾人結(jié)為一黨,一旦政見有異,便可借由票議之制與內(nèi)閣隔朝對立,以保存己方的利益,雖其中每一人的官階都不如內(nèi)閣九位閣部,可當他們聯(lián)結(jié)起來,卻可以左右朝中大半實權(quán)的流動。
如此,朝廷便有了這樣幾個派系:一是少帝姜湛皇權(quán)之下的皇親和以張嶺為首的學(xué)派清流;二是以蔡氏為首的重臣、州官;三是以裴鈞和六部為首的一黨中游官員,后也稱裴黨;四便是與晉王姜越關(guān)系較近的皇親與兵力——他們中大部分沒有票議權(quán),雖無法與朝中文官的政策決議相較量,卻可讓朝政的每一步都走在鐵掌翻覆的后果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