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黃粱問道

第十三章 道法為自然

黃粱問道 昆侖祭酒 2019 2020-02-27 23:54:49

  回到張家村后的幾日,便是秋忙了。

  張有福一家子人都在田間勞作,這半個月的收成,直接關(guān)系著他們來年的生計。

  但即便如此,膝下兩個孩童還是被留在了家中。

  大的叫得富,小的叫得貴,二人被叮囑無故不得打擾沈言。

  不過,之后張有福又低聲在已經(jīng)七歲的老大耳旁說了句:“老大,得空記得和先生套近乎,若先生愿意教你們讀書識字,那就是天大的造化,明白不?”

  沈言雙耳聽了仔細(xì)。不由微微搖頭。

  “心意雖好,可惜世道如此,終究是階級有差?!?p>  張有福是張家村子里的富戶,但比之城中那些大戶人家,又或是臨近大村子里的鄉(xiāng)紳,還是差了不少。

  一代人成不了世家,自然,一代農(nóng)戶也培養(yǎng)不出真正的讀書人。

  “我此生雖有志于仙道,但這一身才學(xué)就此埋沒畢竟可惜,往后,若有好苗子,培養(yǎng)一二未嘗不可?!鄙蜓园蛋邓妓?,不過下意識卻將張然此人排除在外。

  無他,夢中那三十年有幸同朝為官,二人理念并非一致。

  但不共事者未必不可共處,張然品行合一,的確稱得上是有能的良臣。

  “說來,似乎夢中不曾聽聞張然后人的消息,難不成長大了是個紈绔么?”

  ……

  將雜思剔盡,沈言坐于一棵老槐樹下,捧著這本《九洲游記》,便一頁頁翻閱起來。

  仔細(xì)讀之,這一枚玉簡,倒的確有不同于凡間書籍的神異之處。

  而今造紙簡易,書也多以線裝本為主,以竹簡記事的一般都是數(shù)百年前的古本,且往往十?dāng)?shù)簡的內(nèi)容也比不得一本紙書。

  但這本《九洲游記》,鋪開后不過七寸寬,尺余長,里頭的內(nèi)容卻真可謂包羅萬象,詳盡至極。

  “亙古之初,天地生成,寰宇之內(nèi),有大九洲分列四方,一曰大乾洲,二曰大雍洲,三曰……”

  不知不覺,深陷其中。

  這位自號純陽的仙人以自己的視角游覽天地山川,江河湖海,立時為沈言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什么走獸成精,靈蛟化龍,又或是不凍之河,不熄之火,總之,神妙有,新奇也有。

  不過唯一令人抓狂的,便是記載之詳略全取決于這位純陽仙人的興致。

  有時,興致來了,一顆平平無奇的野草也能贅述連篇,而明明沈言很感興趣的北海之地,卻只留下一句:北海水寒,多冰洋,不宜乘舟,無趣。

  當(dāng)真是任性之極。

  此外,沈言很快也明白了為何清云子要用匪夷所思來形容其中的記載。

  讀至其中一篇標(biāo)題為《開天之夢》的散篇,只見其上寫道:“余嘗有一夢,曰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于天,圣于地……”

  末了,這仙人感嘆道:“寧知夢中不真此世真?盤古其人有或無?”

  “荒謬?!鄙蜓钥吹酱?,也有些不愉。

  雖說他已經(jīng)明白世上存在神仙妖鬼這類群體,但要他相信世界乃是一神人開辟而來,卻萬萬做不到。

  這豈不是說,冥冥之中,果真有凌駕于天地之上者俯瞰世人如螻蟻?

  凡是心懷天地,志向高遠(yuǎn)的只怕都不愿承認(rèn)那等存在吧,也難怪清云子只把這本書作為消遣讀物。

  修煉之徒本就逆命而為,大抵都須道心堅守,不能動搖。若真信了這純陽仙人夢語,不知可還敢披荊斬棘?

  思緒到此,沈言只覺心中生起一種欲壑難平的意味,于是,雙眼之中那紫青二色又不自主地閃爍起來。

  “嗯?”便在此時,他發(fā)現(xiàn)眼中所見到的玉簡文字竟有些不一樣了。

  “吾有扶搖術(shù),轉(zhuǎn)眼過山河,然偶至章平山,見花鳥相宜蟲魚盛,正是修道好去處,可惜可惜,只我一人,妙真之意無人傾訴耳……”

  一段不曾有過的文字出現(xiàn)。

  在玉簡文字背后,隱隱有十分模糊的浮象傳入沈言的腦中。

  恍惚間,他似看到一位身著白色道袍,身背長劍的背影在穿梭于山河,風(fēng)在其下,形似一只盤旋而飛的鷹隼。

  這竟是一篇隱藏著的修煉感悟,名為《仙游章平山有感萬物》。

  “如此重寶,如此重寶!怎么可能?”沈言忍不住站起身來,一位自稱仙人的存在留下的感悟,難道在清云子眼中這般等閑,能輕易送人?

  不可能,絕無可能,沈言搖頭,以那隱約的留影來看,這位純陽仙人境界遠(yuǎn)在沈言見過的任何神通之士之上。

  如此,當(dāng)只有一種說法,那便是能看出此書之神異,原因在于自己這雙法眼。

  這亦是自己最大的倚仗。

  沈言心中閃過一陣燥熱,暗道:“果然是緣法,緣法,有緣才有法?!?p>  于是藉著這微弱到幾乎不可察的感悟之意,沈言立時盤膝坐下,開始修煉起清云子處得來的吐納之法。

  “盤坐寧心,松靜自然。唇齒輕合,呼吸緩錦……氣行帶脈,煉己功全?!?p>  半晌之后,就覺得有了那“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丹田氣暖,腎如湯煎”之感。

  這是這一連幾日苦修來,丹田處氣暖之象感受到最真切的一次。

  “先賢有言道法自然,故凝神靜心,花鳥蟲魚皆為吾修煉之物,以己心代天心,則萬物歸吾身矣!”

  耳畔似傳來《仙游章平山有感萬物》中純陽仙人的自述。

  其中真意又暗合沈言賴為根本的逍遙之道,那得自未知記憶里的《逍遙游》又竄入腦海中。

  終末有一句言:“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p>  何為六氣?

  陰、陽、風(fēng)、雨、晦、明。

  煉己之關(guān),要的就是修士通過吐納后天陰濁之氣,破開氣血鎖住的丹田,生出一絲如臂指使的元?dú)狻?p>  藉著此元?dú)?,便能馭使些諸如噴火、化煙、控水之流的小術(shù)小法。

  所謂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

  故修道之人眼中,此關(guān)又稱為破地關(guān)。

  而沈言此際則不然,因著六氣之辨的修行妙法,他的吐納已經(jīng)并非是鼻或口在呼吸,而是自周身各穴至丹田,有無盡妙藏之處汲取天地之靈。

  如此,這丹田之內(nèi)哪是元?dú)馍?,分明是地濁陰氣直接充盈氣海,往?fù)不息!

  這煉己地關(guān),便以這等聞所未聞的方式,破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