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從1997年開始說起的故事

第一章 1997年,記憶的開始

從1997年開始說起的故事 杪小七 4996 2020-04-25 22:37:40

  我叫余子思,1992年生,出生在一個還算富裕的沿海省份中、還算富裕的城市中、還算富裕的小縣城中、還算富裕的鄉(xiāng)鎮(zhèn)和不算富裕的農(nóng)村家庭。

  我父母經(jīng)濟水平一般,文化程度不高,為了謀生,疲于奔命,根本沒得空照顧我和我哥。

  我逐漸有模糊記憶的時候,父母每天早上都會煮一鍋大稀飯,準備一大盤咸菜。咸菜倒還挺多樣的,有酸菜,腌蘿卜干,腌筍,和一些實在想不起來,現(xiàn)在也沒有在家里的飯桌上見到的小菜了。

  準備好吃食之后,父母就會將我和大我三歲的哥哥鎖在家里,然后就出去打工了。

  我和我哥哥,兩個小屁孩,獨自在家,鬧出許多慘絕人寰的事情。

  我們燒過蚊帳,摔過樓梯,推掉過煙筒,能活下來實屬不易。

  再后來,稍微長大的我們,便有的放矢地放我們出去放風。

  四五歲的我,和七八歲的哥哥,依然把日子過得慘絕人寰。

  我哥哥掉下過水溝,我摔折過手臂。

  但幸運的是,八歲的哥哥保護著五歲的我,我們倆也算健健康康地長大了。

  1997年對我來說,是很特別的一年。

  因為從這一年開始,我對自己的人生,開始有了清晰的記憶。

  1997年初春

  初春的星空是很美的。

  它既不像夏季星空的悶熱,也不像冬季星空的寒冷,而是帶著些小溫暖的愜意。繁星鑲嵌在無邊無際的夜幕上,對你眨眼,陪伴你一夜又一夜。

  初春的夜晚,父母煮上一鍋熱稀飯,炒上一盆蒜炒包菜,一家人圍坐著,一邊吃晚飯,一邊看著黑白電視劇播出的黃金檔電視劇。

  坐在二樓上,能聽到樓下的鄰居們又開始在為門口的那塊空地吵個不停。

  全家人如同看戲般,魚躍而出,窩在陽臺上往底下探頭去。

  爭吵者的主角,就是我家左邊的鄰居陳元英陳姨和右邊家的鄰居余彬彬,小彬叔。

  陳姨年紀約三十歲,是從外省嫁過來的,性格潑辣,嫁到余家村已有十來年。她開著一個村口的小賣鋪,很有生意頭腦,一個小店竟然賺了不少錢。也正憑借著這樣的精明,不管是在家,還是在村里,她都很受別人尊敬,當然也不少人害怕她潑辣的性格。不過陳姨一一己之力,就能養(yǎng)活全家人,且讓家人不受外人欺辱。這在重視宗族力量、重視男丁力量的小村莊里,著實厲害。

  而小彬叔呢,二十歲出頭,剛剛成婚不久,結婚時才從村頭的祖宅搬到這邊新蓋的房子過來住。

  小彬叔十三四歲,就跟著別人去了深圳打拼,從深圳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靠著這筆錢,開始做一些小生意。最后光榮返鄉(xiāng),在這邊蓋起了一棟小三層別墅。

  這對當時還普遍是小二層的村莊來說,絕對是豪宅。而比起村里這些從未出過小城的村里的年輕人們,小彬叔絕對算得上“見過世面”的人。

  都說“好男怕潑婦”,但是小彬叔可不是。深圳打拼的日子可不容易,小小的年紀,他黑白道通吃,又怎么可能會怕遠嫁而來的陳姨呢。

  這不,樓下的情景,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

  “這地又不是你家的,我想在哪里養(yǎng)雞,就在哪里養(yǎng)雞。你家院子都已經(jīng)那么大了,你還來跟我爭,要不要臉!”陳姨首先發(fā)起語言進攻。

  “這地不是我家的,那也不是你家的。我車要停在這里,你趕緊將你家的雞圈挪走。”小彬叔脾氣也不小。

  “我憑什么要挪地?這塊地誰占到了,就是誰的,買輛車有什么了不起?。∥覀兗沂遣恍枰?,不然我們家十輛都買得起?!标愐滩桓适救?。

  這時,一直站在一旁的小彬叔媳婦,小周姨小聲地說道:“我們也不是非要把車停在這里,但是你能不能不在這里養(yǎng)雞呢,味道很大。我們臥室的窗戶就對著這個雞圈,真的很臭,我們不敢開窗?!?p>  “味道大怎么了,雞圈就這個味,難道你們家的雞圈比較香嗎?鄰居這么多,別人也沒有說什么,就你們家話最多,最矯情!”陳姨潑辣性格不改,即刻懟小周姨。

  而且她不僅口頭對小周姨進攻,身體也不斷向小周姨靠近,惹得小周姨連連后退。

  小彬叔最是疼老婆了,這怎么能忍,當下怒了,大力一把推了陳姨。

  這下,陳姨徹底就不高興了,扯著嗓子開始大聲嚷嚷:“快來看啊,男人打女人了!”

  陳姨的老公,大余伯和小兒子立刻趕出來,掄起拳頭,一拳就要掄到小彬叔的臉上。大余伯還憤憤地說道:“還是不是男人,連女人都打?”

  小彬叔利落地躲開,氣得臉色漲紅,也打算與大余伯一家干架了,卻被一旁的小周姨拉住了,“算了,小彬,別惹事!”

  大余伯好似得意地笑道:“聽見了沒有,你老婆都覺得你打女人丟臉了?!?p>  小彬叔本來才剛被被老婆安慰的脾氣又上來,指著陳姨惡狠狠地說道:“王八蛋,你的老婆根本不是女人,是母夜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別以為我們家是好欺負的,我跟你們說,這件事沒完?!?p>  小彬叔摟著自家老婆,這才轉身回去。

  而大余伯家仍一直在罵罵咧咧。

  就這樣,全家人在陽臺,捧著稀飯,勉強徹底把這瓜徹底吃完。

  “還是男孩子好,家里還是要有男人的。只有家里有厲害的男人,別人才不會欺負到頭上?!闭f完,我媽嫌棄地看了我爸一眼,又滿懷期待地看了我哥一眼。

  我爸不自在地咳嗽了兩聲,悶頭吃飯。我哥則似懂非懂地帶著優(yōu)越感地看了我一眼。而我則是窩在我爸身邊,默默吃飯。

  在我的家鄉(xiāng),生兒子是要比女兒光榮的,男人的地位天然比女人高。

  但是落實到每個家庭中,卻也有些許改變。

  比如,在我家。

  我媽才是做主的人,而我爸則是“沒有出息”的代名詞。

  雖然我爸,確實不太有出息。

  連門口這塊空地,都不敢去占一小塊,也就只敢做吃瓜群眾。

  這是我媽的想法。

  ----------------------------------------------

  話說,這塊空地,是有故事的。

  很多人都說農(nóng)村人是質樸的。

  但是五歲的我,可完全不認可。

  農(nóng)村人是有地的,嚴格來說,是有土地使用權的。因為這些土地是國家的。

  不過生活中,家鄉(xiāng)的農(nóng)民可不都這么想。

  他們認為地是他們自己的。

  既然地是自己的,那么很多人在土地的紛爭中,絲毫都不肯相讓,錙銖必較。

  從小,我就見過了太多人為了一塊角的土地,一條水溝的土地,爭得面紅耳赤,甚至打的頭破血流。

  但是不知為什么,在我家的門口,有一塊神奇的土地,就這么一直空著。

  說這塊土地之前,先來說一下,我家和鄰居家的布局,以及這塊地的位置。

  大概這么說吧,我和我家的鄰居圍城了井字形,而這塊地就是井字形中間的口字。

  話說這塊土地的主人也很有趣,早年就將這塊地圍了起來,設置成宅基地,也來巡查過好幾次。可是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他們要建房子的時候,這個土地的主人好似憑空消失,好幾年都沒有再管過這個地了。

  那個時候,村里還有小組的概念。我們村是個大村,每個小組的人都特別多,組與組之間的人互相不認識也很正常。

  這個地的主人偏偏就跟我家和我家的鄰居不是一個組的人,據(jù)說這塊地也是他找我們小組的村民買的。但是因為土地的主人沒有經(jīng)?;貋?,大家都慢慢忘記這塊土地的主人究竟是誰。而且因為經(jīng)常使用,也慢慢地將這塊土地當做自己的,漸漸的就霸占了這塊地。

  按理說,農(nóng)村人并不缺土地,但因為這是一個不算太富裕的村莊。村民們建房又沒有什么規(guī)劃,更不用談設計了。村莊的這一小片地方,除了小彬叔家的房子布局還算不錯,其他人的房子可以說是都建的歪七歪八的。

  而且村子里的人重男輕女,好生兒子,不生男孩,誓不罷休。

  頂著“計劃生育”嚴格的政策,也還是紛紛生孩子,超生現(xiàn)象明顯。

  孩子越生越多,本就“天生不全”的房子使用就更顯不足了。

  這塊空地的存在,就成了眾鄰居爭吵的開始。

  幾個鄰居就像春秋戰(zhàn)國時期群雄爭霸一般,在這塊地上,真的是“你方登罷我上場”。

  這家在這里圍一塊地種菜,那家在這里圍一塊地養(yǎng)雞,而那家在這一塊地上曬衣物。

  本來是別人家的地,卻經(jīng)常成了眾人哄搶的地盤。

  剛剛見到的這一幕就是最常見的一幕。

  ----------------------------------------------

  本來以為陳姨和小彬叔的爭吵就這樣告一段落了。

  全家人一致認為即使是小有狠勁的小彬叔,也不愿意和在村里家族龐大,且有母老虎之稱的陳姨作對。

  不過我不這么想。

  在深圳闖蕩過的小彬叔,絕對不會就這樣輕易認輸?shù)摹?p>  果不其然,第二天這件事就發(fā)生了轉折。

  第二天,天還蒙蒙亮,我窩在被窩里,就聽見了陳姨鬼哭狼嚎的聲音。

  我懷著強烈的好奇心,跑到二樓的陽臺上,照例往下看。

  一塊大石頭從天而降,壓壞了陳姨搭建的雞棚,雞棚的小門都被壓得變形了。陳姨正在清理雞棚,一邊心痛地拎出幾只已經(jīng)血肉模糊的小雞仔,一邊破口大罵小彬叔。

  小彬叔從窗口伸出頭來,與陳姨一家一起飆臟話,但就是不承認這塊石頭與自己有關。

  罵戰(zhàn)進行了整整一天,陳姨一家集結了幾個兄弟,小彬叔雖然沒有那么多兄弟,但是也集結了幾個外村以前一起出去打工的人。都是男人,都是能打能罵的男人,這要是真打起來,可就是血淋淋的慘事。

  于是乎,來了幾個村干部,苦口婆心地勸導了一番,大家各自退了一步,這件事才這樣暫停了。

  但也僅僅是暫停而已。

  又一天。

  陳姨家的雞棚又被砸壞了!

  好在這次石頭不大,只是壓壞了雞棚,沒有壓死雞。

  這回小彬叔倒是爽快地承認了罪行,但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還特地在墻邊貼了一個“小心掉石頭”的紙張。

  好端端的,這天上咋會掉石頭。明眼人都知道,這張紙上的話,就是在針對陳姨。扔石頭的人,可不就是小彬叔嘛。

  經(jīng)過了昨天的對峙,陳姨一家也知道這小彬叔一家也不是那么好應付的。對著小彬叔家罵罵咧咧了幾句,動手修了雞棚之后,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但是又過一天,又一塊石頭掉落。

  接下來的連續(xù)一個星期,陳姨家的雞棚都會不小心被石頭給砸中。陳姨家每天都過得心驚膽戰(zhàn),最后的最后,陳姨一家退讓了。

  他們把雞棚移到了靠近自己家一側的空地上。

  不過小彬叔也不敢因此把自家的車新買的小轎車停到空地來,估計是怕遭到陳姨家的報復。

  但至少從此窗下沒有了雞棚,可以自由地開窗了。

  ----------------------------------------------

  那段時間里,不止陳姨和小彬叔,幾家鄰居為了這塊空地,都發(fā)生過各種各樣的紛爭。一番較量下來,大家都默認了彼此在這塊土地上的地盤。孱弱如我家,不喜歡,不敢去爭的我家,最后也爭取到了一小塊地。

  我媽原本也是想搭建雞棚養(yǎng)鴨養(yǎng)雞,但鑒于陳姨每次丟了雞鴨,都會到我們家來尋一遍的歷史,我媽放棄了這個想法。她寧愿把雞棚建在家里不用的房間,也不愿意天天和陳姨瞎扯這些事。

  門口有了小塊地,我媽將這塊地圍起來,載了滿車的土來,開墾成小菜園。因為我媽覺得比起雞鴨來說,蔬菜是農(nóng)村比較不值錢的物品了,不用擔心有人偷搶。

  總之關于這塊地的故事實在太多了,三天三夜都講不完。

  ----------------------------------------------

  1997年春末

  我爸帶著我和我哥去了村口的學校。

  本來呢,我爸是想送我哥上小學,送我上的幼兒園的。

  但是呢,在最后關口,我爸怎么想都覺得上幼兒園太貴了,加上那個時候,爸媽決定在家里弄一個小作坊,做石雕,覺得也能看得住我,就放棄了讓我上幼兒園的決定。

  透過綠色邊框的窗戶欄,望著里面正在嬉戲玩耍的小朋友,我心生向往,又哭又鬧,但還是被我爸無情地拉走了。

  因為沒有上過幼兒園,兩年之后,我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老師課上念我的名字,我半天沒有反應。

  因為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大名是什么,在那之前所有人叫的都是我的小名。第一次知道所謂的“普通話”,而在那之前,我一直說的都是家鄉(xiāng)的方言。當然這是兩年之后的后話了。

  總之,最后我沒得上幼兒園。

  但是去學校的那天,我依然印象深刻,經(jīng)久不忘。

  因為那天滿城哀樂。

  路過幾個老宅,能聽見里面的老人家在低聲哭泣。

  五歲的我,根本不知道新聞里這個逝去的和藹老人家是誰。

  只是覺得著一個人的離世,能讓這么多人如此哀傷,必是十分偉大的人。

  回家時,我爸背著我,路過小彬叔家,我熱情地與他打招呼。卻見他頹廢地坐在門邊,眼淚婆娑,一旁小周姨似乎在勸導著他。

  “爸爸,小彬叔怎么了?”哥哥問。

  “你小彬叔今天在難過呢?!?p>  “也是在懷念那位去世的老人家嗎?”哥哥又問。

  “對啊!就是為他難過。你小彬叔可是去過深圳,曾站在改革開放最前沿的人?!?p>  “不明白。”我和哥哥都搖頭。

  “你小彬叔他爸常年臥病在床,母親身體也不好。他們那一族,家里人丁稀少,想在合作社多賺點工分都賺不到。

  以前窮得叮當響,也沒有地方打工去,經(jīng)常要靠別人家接濟。后來,為了謀生,你小彬叔很小就跟著別人去了深圳。

  在那里雖然吃盡了苦頭,但好歹能賺錢養(yǎng)家。這十年賺的錢,都寄回家里了,給他爸治病,給家里翻房子,還靠自己的能力娶了老婆,蓋了三層新房。如果不是小彬叔的爸爸想念兒子,讓他回來,你小彬叔才不舍得從深圳回來呢,估計會在深圳一直待著?!?p>  “我知道,小彬叔跟我說過深圳。他說深圳是一座有希望,能讓他看到未來的城市?!备绺缤蝗怀雎?。

  到家,我爸將我放下,“對啊。如果沒有這位偉人,沒有改革開放,你小彬叔一家估計早餓死了。他是在為自己的偶像,國家的偉人傷心難過呢?!?p>  “爸爸,你眼睛也紅了!”哥哥問道。

  果然抬眼看向爸爸,不知什么時候,爸爸的眼角也掉落出兩滴淚花。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見到我爸爸掉眼淚。

  “你們還小,以后就能理解的。一個好的領袖,對一個國家有多么重要?!蔽野置液臀腋绺绲念^。

  有那么一瞬間,我覺著我爸很帥。他并不像我媽說的那樣沒有用,他是一個有見識的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