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zhèn)
趙雷的《成都》里“分別總是在九月,回憶是思念的愁,在那座陰雨的小城里”像它。毛不易的《平凡的一天》里“小店門口傳來好聽的戀曲,不用太久就能走到目的地,人來人往里滿是善意,一切都柔軟又寧靜”像它。尤長靖的《一顆星的夜》“所有付出換我夢中的路,所有付出換我自由的路,當我跨過冰川和火焰,跨過流言,許多成長就在一瞬間”是我對它的記憶。
?早起,從前的一個小學妹寫了主題為描寫家鄉(xiāng)的征文,邀我?guī)退纯???粗龑枢l(xiāng)的描寫,勾起我對小鎮(zhèn)的回憶,我想起了那里連綿的大霧,清晨草地上的露珠,我忽然發(fā)現(xiàn),在我已有的生命歷程里,小鎮(zhèn)是最大的比重,此前種種都和小鎮(zhèn)息息相關(guān)。無論是外婆,慕貞同學,蘿卜,林老師,都是小鎮(zhèn)上的人,小鎮(zhèn)里的故事。我在那里生活了很久,我應(yīng)該寫寫我的小鎮(zhèn)。
很久沒去小鎮(zhèn)了,不知道我喜歡的那家桂林米粉店是不是還開著。那時候念初中,外婆和小姨還和我一起住的時候,我就會周末出去偶爾吃一次。后來我自己住,常常吃飯就在那里解決。我經(jīng)常點桂林米粉加火腿,去的次數(shù)多,每次又點一樣的東西,老板都記得我了。一個大大厚實的瓷碗,雙手捧著剛出鍋的粉,手心是剛好不燙,可靠的溫度。Q彈爽滑的米粉很彈牙,香濃的湯,兩片翠綠的生菜,酸酸嚼起來卻嘎吱嘎吱的酸豆角,炸的外皮稍焦的花生米,還有師傅斜刀切的火腿,照顧一些人口味,另外裝的酸筍。它也許只是很普通的一碗桂林米粉,甚至說不上正宗。但是真的很神奇,它無數(shù)次征服我的味蕾。最喜歡那家桂林米粉的時候,我是可以一出鍋不嫌燙嘴的就吃起來,最后連湯也喝完。
我記得有一個冬天的下午,是平常普通的上課日,我在下午放學后忽然很想很想吃桂林米粉,問了一圈同學,還是沒有人愿意和我一起去,最后決定自己去。我記得我迎著風騎著自行車,穿過熙熙攘攘的街道,穿過每個要買菜回家的人的身旁,來到桂林米粉小店的門口,我記得天很冷,小店的玻璃門只開了一點點,我推門進去,在這樣的南方的冬天里,我看到自己呼吸的溫熱在冰冷的空氣里變成一團白霧,隔著襪子和鞋子,我感覺到自己冰冷的腳,兩只冰冷的手捂著,摩擦出艱難的溫度。我坐在小店的桌子上,期待那份溫暖和美味的降臨,那時我是無比幸福的,因為我知道心心念念的東西,離我很近。端到桌子上的米粉,一下子溫暖了冰冷的手,米粉和湯下肚,又溫暖了胃,吃飽了的幸福感,又溫暖了心??傊页缘阶詈髱缀跏敲爸?,酣暢淋漓。吃罷又乘著風離去,還要趕晚上的晚自習,身體和心卻是暖的了,你看,這就是一碗桂林米粉的力量。我記得臨去高中時,去店里吃桂林米粉,告訴老板我畢業(yè)了,要去市里讀書了,以后可能就很少來吃粉了,一個說不上道別的道別。后來高中放假回家的時候偶爾也去,只是老板似乎已經(jīng)對我毫無印象了。
?街角那家串串小攤很久沒有開了,我在的時候,它就已經(jīng)不開了。擺攤的是一個阿姨,她的串串店很簡陋,就是很簡單的支個鍋,我喜歡那里,不是因為她的串串,是因為她的油條。我喜歡剛剛炸熟的油條,就是那種剛剛下鍋,炸熟,油條還是接近白色,并且軟趴趴,撈出來立著控油卻會折下去那種,這樣的油條沒有絲毫的酥脆,卻一口咬下去滿是面粉的清香,是一種不知道如何形容卻讓人著迷的味道,那個小攤的阿姨滿足我的要求,每次去買油條,她都現(xiàn)炸一條這樣的給我。
在市場的深處有一對夫妻開的包子鋪,他們是北方人,店開在市場的里面,我也愛他們家的包子鋪。蒸好的包子在保溫的一個柜里,這個柜子四周有立欄,是不銹鋼的,像一個打開一面的長方體,打開的那一面就放著包子,包子上面蓋一層潔白的棉布,去買包子的人,掀開棉布,先是溫熱的霧氣,然后是熱氣騰騰的包子按照不同的餡料擺放著。柜子的兩盤還立著層層疊起的蒸籠,壘起來比人高很多,里面蒸著還沒有熟的包子。剛出鍋的玉米饅頭,松軟有嚼勁,是開著十字花刀的樣子,顏色是誘人金黃,咬一口下去,蓬松的包子被牙齒咬合到了一起,牙齒松開,又慢慢彈回原來的樣子。紅豆餡的甜度剛剛好,可以分辨出紅豆的豆皮,餡料里是滿滿真心實意的紅豆,軟糯香甜。包子一塊錢兩個,價格親民。配上市場門口同學媽媽賣的豆?jié){,就是一個無比美好的早晨。
奶茶店最喜歡兩個漂亮小姐姐開的那家,初中的時候喝的最多就是燒仙草了,那時候奶茶的價格還很便宜,好像燒仙草也才3元一份,花生米葡萄干,涼粉紅豆,椰果珍珠還有奶茶。卻也依然是“輕奢品”
一個人在哪里生活久了,就摸清楚了美味都在哪里。小鎮(zhèn)藏在街頭巷尾的美食,外地來的人很難得知。其實小鎮(zhèn)也算名聲在外,菠蘿的海,每次我一和別人說起縣城的名字,別人就會恍然大悟的說,哦,菠蘿的海,我就會固執(zhí)的解釋一下,菠蘿的海在小鎮(zhèn),小鎮(zhèn)的名字是曲界,菠蘿的海不在縣城。其實也是不必要的解釋,小鎮(zhèn)本來就屬于縣城,只是我想讓它擁有姓名。小鎮(zhèn)的出的菠蘿香氣撲鼻,汁水豐富香甜,果肉有入口不留渣的特點,我想這個也許和小鎮(zhèn)每年九,十月份的大霧有關(guān)吧,卻也無從考證。
我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小鎮(zhèn)人,我的戶口不在那里,但是我這個人,卻真真實實的侵染,烙印著小鎮(zhèn)的痕跡。
那里有我熟悉的一切,我的快樂無憂無慮的童年,我的奮斗努力一心向前的沉默歲月,我的親愛的朋友們,我和外婆小姨一起生活的日子,我的孤獨與耀眼,我的藏在街頭巷尾的一切美好,我的小鎮(zhèn)。
?初中畢業(yè)后,小姨調(diào)職,離開了小鎮(zhèn),這意味著我回小鎮(zhèn)的落腳點不在了,從此我便只是路過小鎮(zhèn)了,或是有時候去找好友們相聚。
像李志的《關(guān)于鄭州的記憶》里“多少次路過這城市,一個人悄悄的想起從前,似是而非或是世事可畏”
也像詩里說的,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