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自己的成長,我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從小到大一直是天性在主導著我的一切,似乎從來沒有人刻意的對我的未來施以引導或加以干涉,這種狀態(tài)可以說好壞參半,好的一面是我受到的約束很少,很自在,壞的一面則是有些重要的節(jié)點我自己根本意識不到,錯過了不少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機會。
————
說起來我的開局還算不錯,雖然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就是一個木訥內向膽小怯懦的人,但是這種性格卻并不是天生的,相反的,在比很小更小的時候,我其實是一個早慧活潑、非常強勢的小孩子。
有人說,研究表明人都沒有三歲之前的記憶。如果這個說法是真的,那么我肯定就是記事最早的那類人了;時至今日,我依然清楚的記得自己剛滿三周歲的時候杰眾生過一場大病。
那是在那年的年底,只有幾個月大的杰眾生病住進了縣醫(yī)院,起初父母把我也帶了過去。我記憶中最早的一個畫面,就是縣醫(yī)院的樓梯間——周圍一片漆黑,大舅打著手電筒在前面領路,母親抱著杰眾跟在大舅身后,父親拉著我的手走在最后面,我們是要去樓上的病房——這是從來沒人跟我說過的,既然我記得,那就說明從那時候起我就開始記事了。除此之外,我還記得沒過幾天,父親就把我?guī)Щ丶医唤o了奶奶;記得直到大年三十,父親才一個人回去,把我從奶奶家接回家里;記得大年初一天還沒亮,父親擺好貢品燒了香,就又把我交給了奶奶;記得那天上午我一個人跑回家里玩,堂屋的門已經上了鎖;記得等到正月十五,父親再次一個人回到家里,給我?guī)Я瞬簧傩∶鄯洹⑿『惖幕鹚幫婢?;記得當天的晚上,我坐在床頭,在煤油燈上燒已經燃放過的火藥玩具里面殘存的火藥,父親睡眼惺忪的說:“把襖穿上,別凍著了?!蔽覞M不在意的回答說:“快點完了,這就睡覺?!?p> 我小時候不僅記事早,還特別好玩兒。稍微大點兒了之后,有些人看到麻雀就喜歡逗我說:“李偉,你看那小小啄兒又吵架嘞?!痹蚴俏覂扇龤q時,有次看到樹上有兩只麻雀上躥下跳、嘰嘰喳喳的叫喚,就十分興奮的跑過去告訴母親說:“媽、媽!你看那倆小小啄兒擱那兒吵架嘞?!蹦赣H笑著問我說:“它吵啥嘞呀?”我手舞足蹈的比劃著說:“它說嘞你喳喳、我喳喳,我喝醉了!”把旁邊的人都逗得哈哈大笑。母親也曾經說過,我小時候可能(可能是我家鄉(xiāng)的方言,大致是幽默風趣十分好玩兒的意思),有一次父親帶我去街上,回去的時候,我先跑回了家里,告訴她說我爸給我買了個小車兒,她正奇怪父親怎么會給我買小車兒呢,就看到父親推著自行車帶著個種小麥用的耬進了院子;還有我們家以前養(yǎng)過一些鴨子,她做飯的時候聽到鴨子在外面“嘎嘎”的亂叫,然后我就拿著個棍子跑進屋里說我打小鵝了,她讓我別打了,說等到小鵝長大了能下蛋給我吃,我答應的很好,可是等到她做好飯去了外面,卻發(fā)現(xiàn)有只小鴨子趴在窗戶下已經被我打死了。
俗話說得好,打弟弟要趁早,晚了就指不定誰打誰了。在我看來,打表弟也是一樣,別看大表弟留可長成了一米九多的大個子,比我高出半頭,可是上學之前和剛上學的那兩年,我把他打的一點脾氣都沒有,當時我們的年齡和體格明明都差不多,打起來他卻毫無還手之力,我總是一個回合就把他放倒,接著就是騎著他打。印象最深的是,有次在姥姥家我把留可打慘了,讓姥姥都看不下去了,似乎想揍我,我看到勢頭不對才停手,麻利的站起來跑遠了。
當然,當時我也不是在刻意針對留可,跟別的同齡人鬧了矛盾,同樣是能動手絕不吵吵,打架就沒慫過,不說每次都能打贏,至少做到了輸少贏多,而且即使打輸了也不會輸?shù)奶y看,久而久之也就打出了自信,很是有了點兒喜歡惹事生非的苗頭。后來之所以變得膽小怯懦,學會了忍氣吞聲,主要是因為上學后光長個不長力氣,而打架既是個技術活又是個體力活,打架的技術再好也抵不過別人的一力降十會,接連打輸了幾次,甚至輸給過一個年齡和體格都比不上自己的小屁孩兒,就把勇氣和膽量給徹底打沒了。
我的性格發(fā)生轉變,除了沒有了惹是生非的本錢,剛上學的時候學習不好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年齡小,不寫作業(yè),還喜歡在上課時睡覺,這樣的學生在學校里的處境可想而知。
一年級的時候還好,二妗子教我們班的數(shù)學,每次她檢查作業(yè),我都是哭著說作業(yè)本找不到了,然后她就拿個新的作業(yè)本給我;可是下次檢查作業(yè),我還是會哭著說作業(yè)本找不到了,連謊話都不會換一句。由于學習實在太差,我在一年級留了一級。留級后,二妗子把我的座位安排在了第一排的中間,跟幾個好學生坐在了一起,大概是想讓我好好表現(xiàn),然而我卻很不爭氣,連一天都沒有撐過去,就在上課時睡得叫都叫不醒,她只好把我調回了后面,由我去了。到了二年級,真正災難降臨了,教我們的是兩個很負責任的老頭兒,遲老師和李老師,在他們的班里,學生想不學都不行:你學習差,他們就找學習好的學生一幫一的教你。他們安排的教我的那個好學生叫高超,我能學會也不用他教了,小孩子又沒什么耐心,所以高超教我基本上就是他罵我哭。那段時間持續(xù)了多久我已經記不清了,可能是一年半載,也可能只有一兩個月,不過毫無疑問的是,我變得不合群似乎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后來,母親曾經很多次的調侃我說:“你要是個女孩就好了,整天待在家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肯定是個大家閨秀?!彼赡懿恢赖氖?,這么說純粹是在往我傷口上撒鹽:我不是不想出去找別人玩,只是習慣了獨來獨往,已經喪失了主動同別人交往的能力。
我小時候學習不好,母親肯定是知道的,至于為什么完全不記得她管過我的學習,大概是她當時忙著照顧年幼的杰眾,而等到杰眾長大了一些之后,我的學習成績又自己上去了,整個人還變成了一副老實本分的樣子,就徹底讓她放心了。她曾經跟別人說過,我學習是老婆婆紡花——慢慢上勁兒,大概是以為我天賦不高,但是自己知道學。然而她不知道的是,我在學習方面比誰都依靠天賦,從來就沒有過她以為我有的那種覺悟,這可以說是我在高考中一敗涂地的主要原因——自己不知道努力,又沒人管,學得好才怪。
我也是后來才明白,中學和小學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階段。小學階段完全可以靠天賦吃飯,如果天賦還算不錯,就算不主動學習,只要肯聽課也能考出還算過得去的成績。中學階段只靠天賦就不行了,即使天賦還好,沒有主動學習的覺悟也很難保證跟上學習進度,而數(shù)學和英語那種前后關聯(lián)的課程,一旦跟不上進度往往就會一步慢步步慢,不及時補上落下的課程,不會的東西很容易越積越多進而產生厭學的情緒。我的經歷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初一那年沒轉變學習態(tài)度,還是像小學那樣想聽課就聽聽課,不想聽課就不聽,學砸了數(shù)學和英語,初二又荒廢了一年,等到初三想學的時候,發(fā)現(xiàn)只要跟之前學過的內容有關的課程,自己就完全聽不懂,這還怎么學?干脆就不學這兩科了。
母親不管我,倒也有老師管過。初一那年,教我們英語的王老師就盯我盯得很緊,效果也多少有點兒,可是她畢竟只教我一年,從她手里逃脫后,我就徹底解脫了。復讀的時候,邢戰(zhàn)勇似乎也想給我點壓力,讓我補補英語,可是我以實際行動——默寫單詞時連“l(fā)ove”都不會寫——證明了自己的不可救藥,讓他主動放棄了我。高一上學期,可以說是我學習狀態(tài)最好的一段時間,第一次月考總分九百五十分,我好像是考了六百零八分,當時我還覺得這個分數(shù)考低了,后來才知道,重點高中的重點班,倒數(shù)的學生大概也就能考六百來分;要知道我的數(shù)學和英語是遠低于平均水平的,就那還能過重點班的底線,由此可見我的天賦是真的不差,不過整個高中時期,我考過六百分的也就那么一次。等到期中考試,我似乎只考了五百六七十分,可還是穩(wěn)穩(wěn)地考進了一(3)班的前十名;這就讓班主任劉老師(名字我沒記?。┖陀⒄Z老師(連姓我都沒記住)都對我上了心,倆人都勸過我好好補補數(shù)學和英語,我倒也想補,可是落下的課太多,自己完全找不到頭緒,也沒有學好的信心,所以差不多就只是想想就算了。等轉學去了三高北院之后,就再也沒老師管過我了,只有范鳥勸過我,“就算是為了李蘋你也要好好學啊”,我答應的很好,付出的行動卻很少。
我對學習不上心,除了自身的懶散和沒有外界給的壓力之外,有種錯覺騙過了自己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從復讀那年開始,每次考試我都有科目能拿到單科第一,即使在五高遇見了一個克星,地理和化學每次都比我多考個三五分,也擋不住我的歷史考第一,久而久之也就讓我產生了一種錯覺,即使知道自己數(shù)學和英語很差,我還是覺得自己的成績不算差,在五高的時候如此,去了三高北院也一樣。
在三高北院,我在第一次月考中只考了四百三十分,不幸的是一(8)班是高一最差的一個班,那次考試的平均分竟然只有四百二十七分多,也就是說我一個普通高中轉過去的學生考砸了,還是過了班里的平均分數(shù)線,這就給了我一種重點高中也不過如此的感覺。大概是在第一次月考剛剛過去,我在地理課上看同桌的《唐詩·宋詞·元曲》被地理老師抓住了,她把書收走問我的地理考了多少分,地理明明是我的強項,那次偏偏只考了四十九分,卷子發(fā)下來我都奇怪自己怎么考的,當然也就沒臉說。她大概以為我的地理不好,就讓我下次把地理考及格了去找她要書。興許是為了把書拿回來吧,期中考試我超常發(fā)揮似的考了八十八分,年級第一。班主任范飛為了鼓舞士氣,刻意讓人把地理試卷拿進班里由他親自往下發(fā),說地理年級前三名被我們班給包攬了,讓我上去拿試卷的時候,還肉麻的說:“這是咱們班的驕傲!”驕傲不驕傲的我自然不會當真,我只在意可以底氣十足的去要書了。高二文理分科,我被分進了文科重點班,班里一百二十人,我的分班成績是第五十二名,這更加重了我覺得自己學習成績還不錯的錯覺,以至于忽略了少了理科會讓自己的劣勢更加明顯,即使幾次考試過后,我的名次毫不意外地掉到了一百名之后,也沒有讓我立刻醒悟。等到高三,我被分出了文科重點班,考試成績也穩(wěn)定在了三百八九十分,想考上個像樣的大學明明是癡人說夢,可是有某些單科第一作支撐,還是不覺得自己全無機會,直到高考考砸了——準確的說也不算考砸,就是沒有超常發(fā)揮——也還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僅僅只是平靜的接受了現(xiàn)實。
我感覺自己成長中最大的教訓,就是父母——主要是母親,父親從來沒管過我——對我的生活管的太多,對我的人生又管的太少。生活方面管的太多,是母親把我的衣食住行照顧的太好,什么都聽她的,該我做的不該我做的都不讓我做,雖然沒有把我變得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但是卻讓我明顯缺少獨立的精神。人生方面管的太少,是她以為我很懂事不會惹麻煩,就放心的對我采取了聽之任之不管不問的態(tài)度,可是很多事情她不說,我沒經歷過根本不懂,她不管,我卻不像她以為的那么自律,結果我就懶散放縱的在迷迷糊糊中長大了。
————
現(xiàn)在回頭去看,我的自由成長的代價無疑是巨大的,可是有些事情并不是結果不盡如人意,過程就一定完全都是錯的,如果可以重新再來一次,我還是會選擇由自己來主導自己的成長,雖然經過修剪的樹木可能更容易成材,但是我還是更愿意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是的,我對現(xiàn)在的自己還算滿意,所以以前錯過的就錯過了,我多少會感到有些遺憾,卻并不覺得有什么后悔的。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8-05-02/5ae9b680c31f8.jpg)
李相忘
多線敘述寫的好是相得益彰,寫不好就是大型撞車現(xiàn)場,而我顯然沒有駕馭多線敘述的能力,很多該在這一章出現(xiàn)的內容,竟然在前面都寫過了,這就比較尷尬了……別一臉問號的問我你就沒寫大綱嗎,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作為一個業(yè)余寫手,怎么可能寫那么專業(yè)的東西,以前不會寫,以后也不會寫,想寫也不會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