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要經歷青春期的自我探索,為自己的未來尋找方向。有的人幸運,他們已經找到了方向,有的人不幸,因為他們的青春期被壓抑了。就連我的弟弟,都表現(xiàn)出他的青春期,叛逆,離家出走,輟學,流浪社會。我就是個沒經過青春期的人,當我該經歷青春期的時候,正是家里最低谷的時期,因為懂事,我知道自己沒有叛逆的資格,我只能單純的相信考上大學后一切都會變好。
我的青春期,沒有個性,只有自卑;沒有親密的友情,只有假裝的堅強;我有懵懂的暗戀,卻沒有得到過別人的喜歡;有打扮的幻想,卻沒有實現(xiàn)的可能;有想要獲得大家關注的渴望,卻沒有大膽展現(xiàn)自己的勇氣。我是多么后悔,可是即便重來一次,處于那個境況下的我,估計也沒什么改變,除非我以現(xiàn)在的心智穿越回過去。
我想當我和他們攤牌的那刻,是我在學習自我表達,被壓抑的青春期才爆發(fā)出來。而這時,我已比別人晚了六七年的時光。
飯桌前,我蹲在地上,他坐在椅子上。我背對著他,靜靜地蹲了一會兒。他嘆了一口氣,說道:“別人家的孩子,哪個像你這樣,好好的工作不做,一天窩在家里,考什么英語。你上了那么多年學,還沒學夠嗎,還要學。人家美國的孩子到了18歲都要獨立,即便住在家里,也是要給家里生活費的?!?p> 美國18歲的孩子就已經獨立,這可是個好久的梗了,我小的時候還信以為真,常常覺得自己要向他們學習,直到我長大,才知道這只不過是個謠言。經美國著名的調查公司調查,在美國,中產階級的孩子即使成年了,他們在買房、繼續(xù)教育等方面仍接受父母的資助,與父母住在一起的比例也不少,而上流社會的孩子就更不用說了,他們的背后一直少不了父母的幫助。美國底層的父母之所以資助少,主要是因為他們沒錢。
我本忍不住想要反駁,但跟他爭論這個梗沒有意義。我只能無奈的說道:“花你們的錢我都記得,等我有能力了,我會還你們的?!?p> 我爸:“哪個要你記了,哪個又要你還了,我不過就是想讓你明白生活的不容易。”
這一點我早就明白了,我不過是對未來還懷有希望,想要努力拼一把,沒有老老實實,按部就班的生活而已,我并沒有離經叛道啊。
我:“爸爸,現(xiàn)在時代不同了,沒有所謂的鐵飯碗一說了。我的工作,干了兩年都沒有升職加薪,并不是因為我不努力,而是這個公司它沒有合理的激勵機制。我即便在干下去,也只會越來越沒有工作的熱情,只會是混日子,熬日子??墒?,哪一天公司要是不行了,那我又該怎么辦?!?p> 我爸:“你結婚不就完了嗎?萬事還有你老公?!蔽遥骸斑@世上靠誰都不行,只有靠自己,我不覺得老公就一定靠譜?!?p> 我爸:“那這么說,你是不打算結婚了!?”
我:“我暫時沒有打算?!?p> 我爸:“那好嘛,我也不管你了,你愛怎么樣就怎么樣,到時候別后悔,找我們哭!”
看著我們的談話進入了僵局,媽媽出來打了圓場,“好了,好了,過去的事我們確實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但你也不要老揪著過去不放,是不是?你想考英語就考,先不考慮結婚就不考慮,等你緣分到了,自然就結了?!?p> 我沒說話,我爸也沒說話。我媽接著說道:“行了,該干什么干什么?!奔热徽劜幌氯チ?,只能先保持現(xiàn)狀了。
這一場短暫的交談并不是結束,它只是個開始,過程是痛苦的,但它終究打開了我們的心扉,進行了一場激烈卻無比真實、坦誠的交流。
父母在家呆了有一個星期,接到新的活兒后,就重新出發(fā)了。我又成了一個人在家,既開心又不開心,開心的是我又自由了,不開心的是我又是一個人了。
科三補考才報了名,要過一周考試,教練讓我們臨到考試前兩天再練幾把,所以這一周不用練車,早晨可以起晚一些。我一般是9點多起來,自己簡單的弄了一個早飯,比如熬點小米粥,煮個雞蛋,拌個涼菜。吃完飯,收拾一下碗筷和房間,以及洗漱一番,到了10點30多分,開始學習。
所有英語考試,背單詞都占據重要位置。從初中到大學三年級,我們一直都被要求把每個單詞準確的記憶并能準確的拼寫出來,自從大四用三個月時間迷迷糊糊參加了考研,我才找到記單詞的正確方法。其實,低年級是打基礎階段,會寫日常單詞是基本要求,到了高年級,學習英語用來閱讀和交流才是最主要的,除了作文要求準確書寫外,大多數(shù)閱讀和聽力并不要求準確書寫。因此相比寫出每個單詞和認出每個單詞而言,認出單詞比較容易,所以沒必要全部單詞都得達到準確書寫的程度。我這次的復習就是以眼熟為主。
我每天計劃背一百個單詞,早晚各一遍,共背兩遍,每次背一遍花一個小時。然后做一篇雅思的真題閱讀,自己做完對完答案,再查找不會的單詞,標出漢語意思,再進行翻譯。碰到復雜的句子還要多翻譯幾遍,或者借助有道翻譯,百度翻譯等軟件。閱讀英語這一塊,我其實還可以,屬于中等水平,但聽力和口語就一直是我的弱項。所以我的計劃是做完閱讀后,要練習聽力。聽力和單詞我都下載了手機APP,有真題原文也有漢語翻譯,可慢速可倍速。我也是先聽真題,然后自己選擇答案,對完答案后,自己再重新對著原文再多聽幾遍。通常情況下,上午學習效率最好好,過了中午,整個人都開始沒精神。
我一直覺得自己很是自覺,這全是對自己的高估,等我真正一個人在家全天復習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自控力根本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我會忍不住看電視、看小說、看綜藝。本來給自己計劃一天學習8個小時,可我實際能做到的不過4個多小時。而每當我浪費了時間后,我又狠狠的責備自己,但第二天依然忍不住循環(huán)。這讓我忍不住開始焦慮起來,因為我知道自己是花了大代價的,周圍許多朋友都知道我在備考,如果考不好豈不是很丟人?這樣的內心沖突極大的消耗了我的精神力,我又開始變得脆弱起來,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擔心后果不能如我所愿。到了夜深人靜,無法自拔地又痛哭了起來,內心又翻涌起怨恨的情緒,為自己的懦弱找借口。
我很是厭棄這樣的自己,懦弱,猶豫,自控差,可是我感到自己又是騎虎難下,不得不勸誡自己堅持。我深深體會到,人有的痛苦是自找的,可明知如此,又為什么還會陷入其中?為什么有的人就天生樂觀,有的人就天生悲觀?
為此,我在網上需求答案,慢慢地讀了一些心理學的文章和書籍。心理學的研究給了人們一個解釋,人的性格既受基因的影響,也受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并且基因和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塑造了一個人的性格。比如一個攜帶悲觀基因的人,如果他后天生活的環(huán)境能提供安全有愛的撫養(yǎng),他的悲觀程度就會低很多,如果他生活在混亂,冷漠或冷淡的環(huán)境中,他的悲觀會放大很多,比之一般人都要悲觀。這種解釋又帶給我新的矛盾,我似乎是個天生的悲觀者,不幸的是我又沒有得到很多關愛(個體主關感受),那我是否要自暴自棄?答案是否定的,我不想,我不愿,我希望自己變強,足以抵抗這一切痛苦,而對這種“強”的理解,年輕的我僅認為是經濟上變強。這個狹隘的想法帶給我許多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