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晨風的睡前故事集

第一章

晨風的睡前故事集 安迪斯晨風 1624 2019-04-20 13:29:29

  去年的時候,我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了一本講心理學歷史的科普書??赡苁且驗閷懙貌粔蛲ㄋ装桑N量不是很好。我的編輯就很著急,病急亂投醫(yī),他找出版社在杭州給我安排了一場專題講座兼簽售,順便還可以實況直播,希望可以靠這個多賣幾本書。

  5月份的杭州正是天氣變化捉摸不定的時候,我們本來計劃好了8號那天在一家私人性質(zhì)的書畫藝術(shù)館搞演講,場地都訂好了,我也提前發(fā)了預(yù)告微博。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那天下午突然電閃雷鳴下起了大雨。盡管天氣不好,也不能失約啊,于是只能和那位編輯一起打車去了藝術(shù)館。

  由于我提前很多天在朋友圈里發(fā)了消息,所以我們到那里的時候,已經(jīng)有兩個本地的朋友在等著了。然而除了他們之外,現(xiàn)場就沒什么人了,畢竟這么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能出來聽一個八線小網(wǎng)紅講不能用來發(fā)家致富升職加薪的科普,確實挺不容易的。

  我的編輯有點坐不住了,他總不能拿一個空蕩蕩的演講現(xiàn)場視頻去找出版社報銷不菲的出差和租用場地費用吧。但是也沒什么太好的辦法,只能催我再多發(fā)幾條微博,把位置說清楚,能騙來一個聽眾算一個。

  又等了足足半個多小時,終于又多了三個聽眾,其中兩個是我朋友的同事,因為住得比較近就出來湊個人頭,另外一位美女則是來藝術(shù)館看書畫展的,既然遇到了自己感興趣的心理學演講,就留下看個熱鬧。

  包括編輯老師和藝術(shù)館的老板娘,我們終于湊到了7個聽眾之后,我便決定不再等人了,畢竟這時候已經(jīng)是晚上7點多,再等下去似乎也沒有什么必要。于是,在一圈現(xiàn)代藝術(shù)作品的簇擁下,我面對空蕩蕩的觀眾席侃侃而談。講了大概十多分鐘,剛從弗洛伊德說到了榮格的時候,有一個男人從樓梯口徑直進來,把濕漉漉的雨傘撐著放到門口,然后微微笑著向我打了一個無聲的招呼,便安靜坐在了觀眾席一側(cè)。

  這個男人很眼熟,一定是我認識的人,但是我居然一下子想不起來他是誰了,我想有心去問,但是演講當中,直播不能停掉,所以我只能一邊講一邊在心里琢磨,他到底是誰呢?人家冒著這樣的惡劣天氣跑來給我捧場,我卻連人家的名字都想不起,這實在是太過于尷尬了。

  馬上就要講完預(yù)定的半個小時的時候,我腦海里面突然靈光一閃,把這人的臉跟一個記憶中的名字對上了號。他是我的一位高中同學,一起上學的時候關(guān)系還蠻親近的。只是我們年輕的時候,手機還不普及,甚至很多人家都沒有安裝座機。這位同學高考不太理想,留校復(fù)讀了一年才考上大學,后來也沒怎么跟我聯(lián)系過,更沒見過面。

  時光荏苒,轉(zhuǎn)眼我們都已經(jīng)高中畢業(yè)16年了,當年臉上殘存的稚氣早已不見了蹤影,生活的風霜把我們雕琢成了成熟的中年男人,認不出他的樣子也是很正常的。只是,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我在離老家千里之外的杭州搞演講簽售會,又是怎么恰好遇上的呢?

  匆匆結(jié)束了演講之后,我又回答了幾個聽眾關(guān)于心理學的問題,再給每位參加活動的朋友贈送了一本自己的簽名書,然后又一起合了影,把他們和編輯一一送走,這才顧上跟我這位老同學一起聊上幾句。

  原來,他大學畢業(yè)以后一直從事土木建筑工作,經(jīng)常為了跑業(yè)務(wù)到處出差,這次是在杭州高一個房地產(chǎn)項目,要一直出差半年之久。今天輪休的時候,正好看到了我的微博上說自己在杭州做活動,便冒著大雨來過來見一面。

  看了看手機,這時候已經(jīng)是晚上9點多鐘了,大雨還在下個不停,于是我們倆就決定出門找個地方吃點夜宵,一邊吃一邊敘敘舊。然而讓人絕望的是,這個時間附近的很多小飯館都已經(jīng)關(guān)了門。我們兩人一起舉著傘,在一兩寸深雨水的馬路上跋涉了十多分鐘,才終于找到了一家還開著門的小店。

  這家飯館連招牌都沒掛,進來一看桌椅陳設(shè)也挺破舊的,墻上的食譜更是簡陋寒酸。和久別重逢的老同學一起吃飯,難道要我們倆一人點一碗餛飩面吃嗎?但也沒辦法,要找好吃的,就得繼續(xù)下水跋涉,餛飩面就餛飩面吧,總比沒有吃的好。

  過了一小會兒,兩碗熱騰騰的餛飩面就被端上了桌,我和我同學面對面坐著邊吃邊聊。他說:“還記得嗎?咱們上學那時候,要是能吃到這么一碗餛飩面,還要高興好幾天呢!”這句話仿佛打開了我記憶的閘門,過去的很多事情再一次浮現(xiàn)在眼前。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