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完試回來,張曉在家沒什么事情可以做,校門口的小吃鋪也因為是暑假的關(guān)系而暫時關(guān)閉了。張曉回到農(nóng)村的老家,和父母一起忙活地里的活計。
這個時候的天氣很熱,曾經(jīng)的張曉從來沒有做過農(nóng)活,也不知道怎么做農(nóng)活,父母把她保護的太好,總覺得女孩子應該嬌養(yǎng),所以才把張曉慣成了以前的那個樣子,殊不知,慣子如s_h_a子。而小孩子的成長就像是小樹苗一樣,如果任由其生長,是始終不會長成參天大樹,也是不會成長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的。所以說,作為典型的家庭婦女,具有老一輩思想的王秀瑜,在張曉的教育方面,也是有一些不當之處的。作為子女的張曉,在享受這父母這份愛的時候,是沒有立場去批評什么的,畢竟父母是愛她的,只不過方式有一些不正確而已。
張曉跟著兩口子去田里做農(nóng)活,王秀瑜剛開始是不同意的,畢竟孩子剛剛考完試,正是需要休息的時候,但是張曉執(zhí)意要去,她也就不再攔著了,只是心里已經(jīng)做好了到田地里之后,讓張曉找個樹蔭,去乘涼。
當張曉跟隨父母來到家里的農(nóng)田的時候,看到田里綠油油的稻子,很是開心。她脫下鞋子,換上下田用的水靴子,下到田里,開始拔草。
張曉拔草的這塊稻田地,因為草很多,打除草劑沒有很管用,稻田里面的水稗草等還是很多,而且稻子在一天天的長大,田里面的草,只能用人工拔,很是辛苦,特別是在如此炎熱的夏天,更是如此。真真的應了古詩《憫農(nóng)》里面的那句話“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農(nóng)民不容易呀。
張曉跟著父母在田里一直拔草,直到天色漸暗,稻田里面的蚊子們也開始出來覓食了,就連忙開著拖拉機回家了。
第二日,張曉依舊跟著父母來到田里干農(nóng)活,早上出發(fā),日頭落山再回家,就這樣,張曉干了五天左右的時間,地里的草終于拔完了。張曉也被太陽曬黑了好幾個度,再這樣曬下去,掉在煤堆里面都找不到張曉了,已經(jīng)成了黑姑娘了。好在田地里面的活都忙完了,也就不用張曉繼續(xù)再下地了。張曉就在家里面,一會兒看看電視,一會兒出菜園子里面,摘一些黃瓜或者是西紅柿當零食吃。
日子就這樣過了一個月,這天早上,張曉跟往常一樣,在電視機旁看著在許多年后依舊很風靡的某格格,家里的電話機響了起來。張曉一接起來,原來是班主任老師打來的電話,通知說中考成績出來了,讓張曉趕快查成績。
張曉連忙翻出來自己的準考證,按照上面的號碼撥打電話進行查分,515分。這個分數(shù)已經(jīng)超出了張曉的預計了,畢竟張曉以前的成績不算很好,但是也沒有達到過500分以上,但是就是不知道這個分數(shù)到底能上哪個高中,是縣里面的高中還是市里面的高中。
查完成績,撂下電話之后,張曉連忙走到屋子外面,去找王秀瑜,告訴了她自己的中考分數(shù)。王秀瑜很是開心,畢竟這個分數(shù),比預想的要好很多了。
張曉最后又給班主任老師回撥了一個電話,詢問今年的分數(shù)線。當?shù)弥幸恢械姆謹?shù)線是510分的時候,張曉簡直要開心到爆。畢竟市一中和縣一中,不是一樣的水平呀,張曉這樣算是吊車尾進市一中。但是班主任老師的建議是去縣一中,畢竟,張曉這個成績?nèi)タh一中,可以去尖子生班,如果去市一中的話,只能去普通班。張曉聽著老師的話,心里琢磨著到底去哪個學校。張曉只是跟老師說讓她再想想,具體去哪個學校到時候再說。
其實現(xiàn)在的中考填志愿是在考試之前填寫,還記得當時填寫志愿的時候,張曉的第一志愿是市一中,第二志愿是縣一中,畢竟,誰沒有個夢想呢,萬一實現(xiàn)了呢。當時填寫志愿的時候,張曉也沒有料想到自己能夠真正的考上第一志愿:市一中。只能說,一切自有天意。張曉的這一生也能夠,從她回來的那一刻起,注定了要和以前不一樣了,畢竟以前的張曉,可是吊車尾進的縣一中呀。
等到張曉爸從外面回來,吃晚飯的時候,王秀瑜就將這件事跟他說了。
“曉曉,你的想法呢,你想去哪個學校?爸爸想聽聽你的想法”
張曉見爸爸媽媽都看著自己呢,就說道“爸爸、媽媽,我想去市一中,那里的教學資源比縣一中要好,我想去那里,雖然我現(xiàn)在的成績不是很高,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學習,肯定能追趕上進度的”張曉斬釘截鐵的說著,心里想著,自己肯定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了,浪費青春,浪費生命,一定要好好學習,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獲得知識,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張爸張媽聽著張曉說話,再看張曉言語里面的期待,就知道自家閨女是想要去市里一中的,既然孩子想去,那就只能讓孩子去了,否則孩子也會不開心。張爸張媽都是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雖然最近開小飯桌,掙了一點錢,但是骨子里的思想還是不變的,始終認為,只有學習才能使人知道的更多,才能更好的步入社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雖然說市一中離家有點遠,但是孩子想去,作為父母的也不好再強迫去別的學校。強迫孩子,使孩子不開心,做父母的看著那樣不開心的孩子,心里也是很難受的。當然啦,張曉爸媽也不是那種無底線的家長,如果換做是張曉做一些觸及底線的事情,張忠義和王秀瑜肯定不會縱容張曉的。
“好,既然你想去的話,那就去市一中”最后張爸一錘定音,定下來了以后去市一中讀高中。
第二天當張曉將自己打算去市一中讀書的消息告訴班主任老師的時候,班主任老師一點也不吃驚,畢竟和縣一中相比,市一中的誘惑太大了。班主任老師也是可以理解孩子的想法的。
“那好吧張曉,既然你決定去市一中上高中了,那就去吧,到那里之后好好學習,別辜負自己,別辜負父母的期望”
“等到通知書到學校之后,老師給你打電話,你到時候再來取哈”
“好的好的,謝謝老師”張曉愉快的結(jié)束了和班主任老師的通話,開始期待著自己與以往不一樣的高中生活了,期待著與新同學見面,期待著新生活,更希望自己能在高中生活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自己成績上的提升,也希望能夠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走一條和過去不一樣的生活。這生活哪怕很平凡,哪怕沒有波瀾,張曉也覺得很值得的,更覺得會很美好。
慈儉
2020年這一年,我們都經(jīng)歷了太多,疫情帶給我們傷痛的同時,也帶給我們太多的感動。這一切的一切都因我們背后有個強大的祖國,我愛你,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