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曉,趕快進屋吃飯,別在院子里待著了,吃完飯之后我還要去地里給你爸爸送飯去呢”王秀瑜的聲音從廚房傳出來,打斷了張曉的回憶。
張曉趕忙走到屋子里面,坐在飯桌旁邊,飯桌上放著一大海碗的豬肉土豆燉豆角,聞著這熟悉的飯菜香,張曉的眼眶微微一紅,默默的端起桌上已經(jīng)盛滿米飯的飯碗,安靜的一口一口吃著這想了很多年的飯和菜。
“曉曉媽媽吃完了,我把飯菜裝好之后就去地里了,你爸現(xiàn)在估計也快把那一畝地插完了”
“媽,你等等我,我和你一起去,等我爸吃完飯之后,我再把碗筷拿回家”張曉聽到媽媽說現(xiàn)在就要去地里,幾口就把碗里的米飯扒拉到嘴里,一起咽下去了。
這是王秀瑜第一次聽張曉主動說去地里,平日里張曉最不愿意的就是去地了。但是張曉想去,王秀瑜也不會攔著的,畢竟孩子這么大了,如果一直不知農(nóng)事也不好,就答應(yīng)了張曉。
王秀瑜看到張曉把半碗的米飯都塞進嘴里了,有些擔心的說:“慢點吃,別噎著”說著,還拍拍張曉的后背,給她順順。
“沒事兒,媽,我喝點水就行了,嘻嘻”
“別嘻嘻哈哈的了,趕快走吧”說著,王秀瑜就拿起已經(jīng)裝好的飯盒,拎著裝滿茶水的熱水壺走出房間,她看了看張曉的頭,又想到張曉頭上的傷,說什么也不讓張曉今天去了,張曉一聽媽媽不讓自己去了,也急了,“媽,你就讓我去吧,我頭上的傷已經(jīng)沒什么事了,你看看,都結(jié)痂了”,王秀瑜仔細看了看張曉頭上的傷,確實是如張曉所說的那樣,已經(jīng)結(jié)痂了,但是為了保險起見,又找出一頂帽子,讓張曉戴著。
張曉戴著媽媽準備的帽子,跟在王秀瑜身后出了房間,王秀瑜找出門鎖,鎖了房門,就帶著張曉往地里走去。
走出院子之后王秀瑜看閨女張曉還沒跟上來,就喊了一聲,讓張曉快點跟上來。
“這就來”張曉聽見媽媽的喊聲,連忙應(yīng)了一聲,手里拿著什么東西就朝著王秀瑜跑過來了。
王秀瑜聽見張曉的應(yīng)答之后,就轉(zhuǎn)身往前走去。等到張曉追上王秀瑜的時候,王秀瑜已經(jīng)走出院子200多米了。
追上王秀瑜之后,張曉邊喘著粗氣,邊說著終于追上了。
王秀瑜看著張曉手里拿的東西,奇怪的問道:“你拿小筐和小鐮刀干什么呀?”
張曉手里拿著的正是平時用來挖野菜的籃子和家里常用的割韭菜的小鐮刀。
“媽,我記得你上山的時候會拿這些東西,回來的時候還會帶回來一些野菜,我也想看看山上有沒有野菜,如果有的話,我從地里回家的時候,順便挖一些回來,我爸爸愿意吃”張曉邊解釋邊看著周圍的田地,用眼睛四下看著,尋找著。
王秀瑜一聽張曉這么說,也就不再說了,閨女的孝心王秀瑜還是知道的,就讓她回來的時候挖點吧,而且現(xiàn)在正是春季萬物復(fù)蘇的時候,山上,田地邊都會長出一些常見的野菜,平日里王秀瑜有時間也會挖一些野菜回家蘸醬吃?,F(xiàn)在正是農(nóng)忙的時候,王秀瑜也沒時間去專門挖野菜回來吃,張曉有時間挖的話,正好。
“媽,你把飯盒放在我的籃子里面吧,我挎著籃子,你就提著水壺就行了”張曉見媽媽左手提著飯盒,右手拎著水壺,擔心她在田埂上走路被高高低低的田埂絆倒,就想要幫媽媽分擔一些。
王秀瑜看著張曉手里的小筐,又看了看手里的飯盒的大小,張曉拿的那個小筐正好能把飯盒裝下,也就沒再繼續(xù)說什么,就把飯盒放在小筐里面,由張曉挎著。
母女倆走在田間的小路上,微風(fēng)拂面,很舒服,兩個人大概走了20分鐘,才來到張家的稻田地。
還沒走到自家的稻田地呢,張曉遠遠的就看見爸爸張忠義穿著水靴子,站在池子里面,彎著腰,一點一點的插著秧。
附近人家的田地里一個人都沒有,都回家吃午飯了,整片稻地里面,就只有張忠義一個人還在田地里勞作。
張曉看著整片田地里只有爸爸一個人,而且在正午時分,爸爸依舊在稻田地里面插秧,看著爸爸那彎下去的脊背,心里酸酸的,想要哭,卻要顧及身邊的媽媽,只得生生的將眼淚憋回去。
想想爸爸這么辛苦,為了這個家,為了自己上學(xué),如此辛苦的勞動,而自己呢?又理解了父母了么?
想想前世的自己,是有多混呀!
上學(xué)的時候就知道玩,不好好學(xué)習(xí),把父母給的買學(xué)習(xí)資料的錢都用來買一些零食和玩具,然后沒錢之后還理直氣壯地和父母直接要,也不管家里有沒有錢,生活是否困難。
放學(xué)回家的時候嫌棄父母就知道做農(nóng)活,看著家里的農(nóng)活也嫌臟,也不幫父母做一些家務(wù),分擔一下,一旦父母讓自己干什么活的話,就一拖再拖,就是不干活!
羨慕班級的同學(xué)業(yè)余的時候去參加舞蹈班,而自己卻參加不了,然后抱怨父母沒有給自己創(chuàng)造像其他同學(xué)家里那樣好的學(xué)習(xí)條件。
遇到問題的時候,也不和父母溝通,總是說父母不了解自己,不理解自己,和父母鬧別扭、吵架生氣,將父母勸自己好好學(xué)習(xí),積極向上的話拋到耳后。
現(xiàn)在回想起過去發(fā)生的事情,張曉不禁要痛罵自己,罵自己的混,罵自己的不識好歹,當時就想著父母要給自己創(chuàng)造條件,可是那時的自己又何曾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呢,是否也有想過父母的不易呢。
............
王秀瑜和張曉在距離張忠義五十米左右的時候,王秀瑜就大聲叫張忠義趕快別插秧了,趕快吃飯。
張忠義抬頭一看是媳婦給自己送飯來了,再一看自家閨女也跟來了,趕快直起身,站在水田里面,和王秀瑜說:“我把這行稻秧插到盡頭的,你倆先在地頭兒等我一會兒”說完,就又彎腰插起秧來。
張忠義插秧的速度很快,不一會兒的功夫,就將大概十米多長的四行水稻插完了。
張忠義穿著水靴從水稻田里面出來之后,在稻田與稻田之間的小水渠里面洗了洗手,然后把手在衣服上擦了擦,就往王秀秀瑜母女身邊走過來。他過來的時候,張曉已經(jīng)將媽媽帶來的飯和菜從小筐里面拿了出來,在地上鋪了一塊花布,將飯和菜放在布上,飯菜旁邊放著剛剛從暖水壺里面倒出來的茶葉水。
王秀瑜為了在地里喝水方便,就將茶葉放在了暖水瓶里面,然后再灌滿熱水,這樣帶到地里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和已經(jīng)沏好的茶葉水了。
“今天是豬肉土豆燉豆角呀,菜不錯呀”張忠義邊說邊坐了下來,席地而坐,就坐在鋪好的布的旁邊。然后拿起筷子,夾起一塊肉,邊吃邊關(guān)心的問著張曉:“曉曉怎么跟來了呀,頭上的傷好點沒有呀”
“爸,我好多了。咱家的地還有多少沒插秧了呀?還有幾天能將全部的秧苗栽完呀”
“今天一下午就能把這片剩下的一畝半地都完事,明天還有另外的一塊兒地”
“那塊兒地是多少畝呀”
“那塊兒地比較小,也就一畝左右,明天一上午我和你媽兩個人就能弄完”
“爸,那咱家一共多少地呀?”
“咱家呀,也就8畝地吧,3畝地的水田,剩下的5畝地是旱田”
“這么少!”張曉沒想到自己的土地這么少
“不少了,咱家還是多的呢”
張曉不解的看著自己的爸爸。
慈儉
1畝土地大概有666.67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