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徐文長攜陽谷縣大小官吏及鄉(xiāng)紳恭迎楚大人?!?p> 徐文長正是那名中年縣丞。
“恭迎大人?!?p> 上百人齊聲喊道。
雖然聲音不是很大,但是聽起來還是頗有氣勢的。
楚陽坐在馬上,見到這樣的情形,心里倒是十分受用。
怪不得世人喜歡追求權力,就單單這一項,就能給自己的內(nèi)心造成極大的成就感。
站在下面的徐文長看到楚陽的臉上閃過一絲自得的神情,眼中閃過一絲不屑。
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
才這樣就得意志滿了。
他本來還擔心會來一個很難纏的縣令。
如今看來是自己杞人憂天了。
以后自己可以輕松的架空這個年輕人,繼續(xù)在陽谷縣當自己的土皇帝。
不過楚陽很快恢復了正常。
他很快翻身下馬,也對著眾人拱了拱手,緩緩地說道:“多謝諸位相迎,本官幸得朝廷賞識,忝任陽谷縣令,日后還得仰仗諸位齊心協(xié)力,共治陽谷?!?p> 這些人可都是他以后手下的兵,需要對方為自己賣命的人,楚陽自然會說些好聽的話。
反正說好話也不要錢,多說一些也沒有關系。
“大人但有吩咐,我等義不容辭?!?p> 眾人齊聲說道。
雙方都不是笨蛋。
好聽的話張口就來。
反正一轉身就可以不認賬的。
“徐縣丞,叫諸位鄉(xiāng)紳都退了吧,你帶我進城就行了。”楚陽緩緩地說道。
眾人聞言便依言散去。
楚陽便和徐文長一起進了城。
兩個人是并排走的。
楚陽見狀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一般情況下,下官是不能與上司并排而行的。
最起碼得落后半個身位。
徐文長久居縣丞之位,不可能不知道這個規(guī)矩。
然而他依舊要與楚陽并排而行。
楚陽略帶玩味地看了一眼徐文長。
看來這位縣丞大人果然是一位不安分的主啊。
不過他并沒有因此發(fā)作。
畢竟他才剛到陽谷縣,估計徐文長在這里已經(jīng)根基深厚,上上下下應該都是對方的人。
自己現(xiàn)在立足未穩(wěn),還不宜與對方硬碰硬,要徐徐圖之才行。
徐文長見楚陽對自己的行為絲毫沒有反應,心中愈發(fā)得意了起來。
如此軟弱可欺的縣令,倒是挺適合當傀儡的。
得虧楚陽不知道他的心思。
如果知道的話,非得笑哭不得不可。
怎么有那么多人想讓我當傀儡,難道我天生長了一副傀儡相嗎?
眾人很快來到了縣衙。
縣衙與歷史上的縣衙并無二致。
只不過這里的縣衙比較簡陋,墻面不少磚頭已經(jīng)開始風化。
楚陽看完后直搖頭。
這個陽谷縣到底是有多窮??!
他轉頭看了一眼徐文長。
只見這個徐文長油光滿臉,與百姓面黃肌瘦的樣子完全不同。
這貨,一看就知道是個貪官。
楚陽心中暗暗罵道。
“大人,縣衙到了,請進吧?!?p> 徐文長笑著說道。
楚陽點了點頭與徐文長一起走了進去。
一進去就是大堂。
大堂也叫公堂,是縣令就職、審理重大案件以及接待上級官司員的重要場所,也是整個縣衙核心地帶。
這里的公堂與電視里演的一般無二
大堂正方高掛著明鏡高懸的牌匾。
牌匾放著一副畫著山水朝陽圖的屏風。
屏風前方是一張案桌,上面放置著四個簽筒。
案桌的左下方還擺著一張小桌子,是書記員用來記錄審案經(jīng)過所用。
大堂的兩旁的放著幾塊寫著“威嚴”“肅靜”長棍。
身穿皂色衣服的捕快已經(jīng)分列兩旁站好了。
“大人,請上座?!毙煳拈L說道。
這個時候他可不敢搶。
畢竟那是縣令才能坐的位置。
剛才并排走路楚陽或許可以不計較。
如果連縣令的位置他也想坐的話,估計楚陽會當場翻臉,并會向上官參他一個不分尊卑的罪名。
楚陽沒有客氣,大刺刺地坐在了座位上。
此時按照的正常的程序是要將縣衙里的人員全部認識一下。
而劉漢和蕓娘已經(jīng)帶著所有隨從都到后面廂房歇息去了。
畢竟他們沒有官職在身,是不能待在在堂之上的。
“諸位以后要與本官共事,都自我介紹一下吧?!背柧従彽卣f道。
“大人,在下主簿方云明參見大人?!?p> 一個三十多歲,身材瘦削的男人對楚陽行禮道。
楚陽點了點頭。
主簿是九品官員,在縣衙內(nèi)的地位僅次于縣丞,也算是陽谷縣的第三號人物。
不知道這個方云明與徐文長關系如何?
如果此人與徐文長關系不好的話,倒是可以嘗試拉攏一二。
楚陽心里默默地想道。
“在下撰典江風參見大人?!?p> 一個四十余歲,穿著一襲青色長衣,聲音有些沙啞的男人上前說道。
撰典就是師爺,也就相當于幕僚。
師爺并不是真正的官職,而且也不享受朝廷俸祿。
師爺充其量就是縣令的私兵,就連俸祿也是由縣令私掏腰包。
一般的讀書人是不會愿意當師爺這種與功名無緣,又常年見不得光的職業(yè)。
只有那些與科舉無望的讀書人才會走上這條路。
楚陽點了點頭。
這個江師爺也不知道會不會是徐文長的人,不能完全信任。
“下官班頭林大標參見大人?!?p> 只見一個身材高大的粗豪漢子上前說道。
班頭就是捕頭,這人以后可是他手中的刀,他養(yǎng)的狗。
既然是狗,只有喂飽了自然就聽話。
楚陽暗暗想道。
“下官教諭袁文正參見大人?!?p> 一個五十余歲,身穿白色儒衫的中年男人上前說道。
教諭就相當于縣城內(nèi)的教育局局長。
在這個萬品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
教育局局長的位置顯得猶為重要。
每年的恩科開考,哪個縣城考上的考生越多,縣令的臉上也就越有光。
“以后教化縣民,要多賴文正公之力??!”
楚陽緩緩地說道。
袁文正終究是一個讀書人,態(tài)度不卑不亢地說道:“下官定當盡力?!?p> 接下來的都是驛丞、閘官、稅課大使、縣倉大使、河泊所官等一些不入流的小吏,也都一一與楚陽見面了。
憑借著前世辦公室主任的本事,一圈下來已將這些人認識了七七八八。
“徐縣丞,怎么未見巡檢司?”
楚陽突然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