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龍瀛劍訣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世易時移

龍瀛劍訣 譚漠雪 2399 2022-09-08 16:58:11

  郭旭揚與龍突騎支對戰(zhàn)之前已言明:若郭旭揚取勝,則焉耆國王不得再辱拜火教旗,且務必靜下心來,聽勝者陳述焉耆國與拜火教之間的利害關(guān)系。

  

  國王龍突騎支被郭旭揚擊敗,又被對方揪住了“畏死”的“軟肋”。迫于對方的壓力,他只好叫來兩名小卒,將鋪陳在牙帳中央的、污穢不堪的拜火教旗收起,并拿去清洗干凈。八月的西域,烈日當空,洗凈過后的教旗于日下曝曬,不久便可曬干。

  

  拜火教旗被收走,氈房內(nèi)原先鋪旗的位置,露出了與靠近房墻處相同的彩色絨布。龍突騎支若無其事地又準備行進大帳,然郭旭揚緊握湛盧劍的左臂一橫,硬是又把他給攔了下來。

  

  “旗本王也收了,你還想干嘛???快讓開!”龍突騎支早就不耐煩了,但言語間卻完全沒有了與郭旭揚對戰(zhàn)前的張狂之態(tài)。

  

  郭旭揚抱了抱拳,說話之聲鏗鏘有力,“國王信守承諾,在下敬佩!然國王辱拜火教旗久矣,實屬不該。還請國王向西颯掌使及明斯護法道歉!”

  

  “你小子別太過分!”龍突騎支這回是真的發(fā)火了。他雙拳緊握,眼看就要往“這姓郭的討厭鬼”的頭臉處掄去。

  

  他的兩名文臣武將尚在氈房內(nèi)候著他這位國王陛下“凱旋而歸”,現(xiàn)端看他這灰頭土臉、低人一等的模樣,兩位將臣自然猜到國王陛下吃了敗仗。龍突騎支本已自覺顏面掃地,如今郭旭揚還要逼迫他當著帳內(nèi)將臣,以及帳外兵卒的面,向拜火教的兩個“小崽子”道歉,這讓他如何受得了?

  

  “過分嗎?”郭旭揚的一對劍眉緊緊地擰著,目光冰冷,義正詞嚴,“中原有一句古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國王可曾想過,倘若有人將焉耆軍旗棄如敝履,于泥地里隨意踐踩,國王是何感受?”

  

  “我……本王……”龍突騎支一時語塞,隨后又憤憤地吼道:“少拿這些話來壓我!你干嘛不說拜火教的人做了什么禽獸事!”他暗指的是自己的王妃被拜火教徒糟蹋之事。

  

  國母受辱,不止是他這個國王及丈夫的恥辱,更是令整個焉耆國蒙羞。如此有辱國體的丑事,他自然不會當眾明說。然知道這件事的人,都即刻明白了他說的是什么。

  

  在牙帳外站得較遠的明斯護法重重地嘆一口氣,他走到龍突騎支跟前,手臂放于胸前,彎腰躬身,鄭重地行了一記西域禮,“明斯代表全教,向國王道歉!然此事實為教內(nèi)少數(shù)奸徒所為,非全教之過。我與西颯掌使此番前來,就是為了制住他們。但不管怎么說,也是我圣教用人不察之故,我再一次向你誠懇地道歉!”考慮到郭旭揚不通西域語,明斯這段話的述說對象雖是龍突騎支,他卻是用中原語說出來的。

  

  “呃……”龍突騎支瞪著一對虎目,看著明斯愣愣地說不出話來。

  

  西颯也感到非常意外。雖說他也認為王妃的遭遇很凄慘,東客掌使及其下屬做出此等齷齪之舉,確是禽獸所為。但是,明斯護法本來還好好地站在自己旁邊,兩人正同仇敵愾地琢磨著要怎么“對付”龍突騎支,結(jié)果明斯突然兩三步就走過去向仇人道歉,這讓他一時半會兒的回不過神來。

  

  只有郭旭揚微笑著,向明斯護法點了點頭。

  焉耆皇族與拜火教眾之間的矛盾沖突,交錯復雜,難論一方對錯。龍突騎支辱他教之旗不對,東客掌使淫他人之妻更是大錯。明斯身為拜火教徒,可以說是置身其中,并非局外之人。然他卻能認清雙方是非,對于圣教中的惡行不予偏袒,主動認錯,確是明事理、識大體。

  龍突騎支怔愣半晌,才磕磕巴巴地說道:“那個……既然你都道歉了,那……本王也……也那個什么吧。”他撇了撇嘴,分別向明斯和西颯不情不愿地行了兩記西域禮,象征性地“道了一下歉”,然而,卻并未說一句歉語。隨后,他繞過郭旭揚,走進氈房,“都進來吧。郭旭揚,你想說什么,就說吧?!?p>  這一回,郭旭揚沒有再阻攔。他很明白,無論是龍突騎支還是西颯、明斯,雙方現(xiàn)下能相互低頭,已是很不容易。他向明斯護法及西颯掌使微微點頭,示意二人進入牙帳,商議“合作”之事。

  大型氈房內(nèi),與四個時辰前的情形相同:龍突騎支坐在鑲滿寶石的王座上,一文一武兩官,站立在他的身后。不同的是,此時“客座”上分左右坐著三人:郭旭揚、西颯及明斯。因天氣炎熱,龍突騎支命十名女婢進帳為眾人打扇。此前并無打扇婢女,由此推斷,從一開始,這焉耆國王就沒打算與郭旭揚三人“長談”。

  郭旭揚乃是“唐王府上卿”,而西颯、明斯分別為拜火教的掌使及護法。按身份層級來說,明斯應與西颯同側(cè),并居于西颯下首,然此時他卻位于郭旭揚的下方,以便通譯兩地言語。

  郭旭揚正欲開口,龍突騎支身后的方臉武將卻先一步喊了出來,說的是西域語,“尊敬的國王陛下,拜火教把我們害得那么慘,我痛恨他們!”他手指西颯和明斯,怒氣沖沖,“國王陛下讓這兩個壞蛋坐在這里,那庫爾班這就走!”

  “庫爾班你站?。 ?p>  龍突騎支喝停庫爾班邁出的腳步,“你和阿克木都是我最器重的人,在這種情況下,你要離我而去嗎?你們都看到了,我敗了,敗給這個中原男人。我焉耆男兒,輸了就要認!沒有任何借口!這個中原男人作為勝利方,他開出的條件是:讓我們和拜火教的人一起坐下來聽他講話。所以我必須這么做,你聽明白了嗎!”龍突騎支說的也是西域語。阿克木是他身后的那名文官。

  明斯及時且快速地將庫爾班和龍突騎支的西域語,譯成了中原語。郭旭揚聽罷站起身來,對龍突騎支抱拳說道:“國王重諾,在下在此謝過!”

  他深邃的眸子緩緩掃過龍突騎支、庫爾班、阿克木,甚至看了西颯和明斯一眼,“不知眾位是否聽說過中原的一個典故:‘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p>  他頓了頓,復道:“舟行而劍不行,那楚人在船上刻劃長劍落水的標記,且待舟船泊岸之時,從標記處尋劍。此種做法,豈非不通事物發(fā)展變換之理?世易時移,焉耆國與拜火教,并非永久的宿敵、死敵。所謂‘利則合、合則利’。諸位所處之兩方,此時皆陷于困境,倘若雙方‘合作’能破此危局,何不細思?”

  “尊敬的唐王府上卿官,我是阿克木?艾孜買提。”文官阿克木對郭旭揚行了一記西域禮,用純熟的中原語說道:“之前聽您說我國有危難,阿克木愚鈍,難解其意。能否請您為阿克木詳解?”

  

  **ennnn……沒錯,說的就是“刻舟求劍”。

  PS:明斯護法的“同聲傳譯”還是蠻厲害的~哈哈~~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