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女兒信札

33.爺爺?shù)膯适拢?)

女兒信札 燕如來 1281 2020-02-20 23:54:41

  十九的早晨,照樣還是早起。五點多,院子里就喧鬧起來了。幾個嬸子已經(jīng)鉆進廚房里,忙活起來了。

  陸陸續(xù)續(xù),家門都到齊了。還是老樣子,熱湯面端上桌,大家自盛自食。

  等大家都吃完飯,六點多了,總管開始喊人做事,大家都行動了起來。

  今天是下葬,按老家話來說叫:發(fā)陰,陰陽師傅定的時辰是七點。我們穿上孝服,到了上房爺爺靈前,過來幫忙。

  家門來到棺木邊上,分兩邊站好,一起發(fā)力,將棺木抬出了上房,穿過庭院,到了大門口,放在早已擺好的長凳上。

  有人拿過麻繩,綁在棺材上做好繩套,前后各一。接著有人拿來兩根筆直的長椽,穿過繩套,試試有沒有問題。確定沒有問題后,大家一起使力,一伙人將棺材抬了起來。

  就在這時,大伯作為長子,拿起一個用來燒紙的,里面有紙灰的碗,砸在棺材頭上,摔得粉碎。這一摔很講究,必須在棺材剛剛抬起來的時候,不能早也不能遲,而且要摔在棺材前面,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摔碎,不能摔第二次。為什么,具體的我也說不清楚,風(fēng)俗傳統(tǒng)就是如此。

  大伯挑著引路幡,走在棺材前面,一幫人浩浩蕩蕩往墓地走去。此時,天還沒有亮,夜色深沉,棺材路過幾戶鄰居家門前,鄰居點起火堆,為爺爺送行。

  墓地不遠,離家里只有幾百米,路上我用手機照著亮,很快就到了。

  爺爺?shù)哪沟卦谀棠虊炦吷?,奶奶在左手,爺爺在中間,右手是六叔的墳。三座墳的后面,是太爺爺?shù)膲?。這四座墳的最左邊,五十米左右,就是我爸的墳。爺爺去了那邊,和家人在一起,也不孤單。

  陰陽師傅還沒有到,家門準(zhǔn)備好之后,大家彼此配合,小心翼翼,在幾個長輩的指揮下,爺爺?shù)墓撞拈_始慢慢往墓坑里沉下去。

  爺爺下葬,一切都比較順利,棺材平穩(wěn)的落地。在落地之前,下面被墊上一根木棒,借住這個木棒滾動,棺木被慢慢地推入墓穴。

  下葬是很講究的,一定要平穩(wěn),一定要順利,要是出點什么事情,被人議論或者唾罵,就成為十里八鄉(xiāng)的笑談了。

  傳言說,附近有個鄉(xiāng)里有位老人去世了,他兒子回來治喪。這個兒子是縣城的一個干部,當(dāng)官的,平常有些傲氣,不愛瞧得起鄉(xiāng)里鄉(xiāng)親。他回來的時候,帶了單位上一些人來幫忙。治喪期間,他也沒有按照鄉(xiāng)俗公約,請家門總管啥的,他覺得自己完全搞得定,什么事情都是他說了算。他用單位上安排工作那一套,來安排喪事,剛開始倒也安排的井井有條。

  到了最后一天下葬的時候,他指揮他的幾個同事抬棺,綁繩子的時候,那幾個年輕人不會做繩套,繩套沒有做好,就只是搭在棺材下面。

  棺材抬到了墓坑上方,開始往下放的時候,繩套一滑棺材失去了平衡,一頭栽了下去撞在坑底,不僅將棺蓋撞落在地,棺材里面的尸首也倒出來了。一幫孝子賢孫看到這個,嚇得哭天抹淚,又請來陰陽師傅重新做了法事,才最終下葬。如此荒唐的喪事,成了十里八鄉(xiāng)的笑談,兒孫出門頭都抬不起來!

  收拾停當(dāng),陰陽師傅到了,他端著羅盤,下到墓室,看著調(diào)整好棺材方位,就算可以了。

  時間剛好七點,天麻麻亮了,村里男人陸陸續(xù)續(xù)趕來,每個人都拿著一把鐵鍬。他們都是來送爺爺?shù)?。這是傳統(tǒng),有年齡大的老人去世,村里男人都要來丟土,以示送行。大家開始往墓坑里丟土,填埋墓坑,你用鐵鍬丟幾鐵鍬土,他又來丟幾鐵鍬土,人多力量大,很快墓坑就被填平了,慢慢壘起一個墳堆。

  墳頭早燃起了熊熊大火,棺材開始下放的時候,就開始燒紙錢紙貨了。那些描金流銀的房子別墅,汽車,冰箱冰柜,電視沙發(fā)床等,都在火光中化為灰燼,隨爺爺去了另外一個世界。

  人們排成一行,做著古老的儀式,繞著爺爺?shù)膲烆^左行三圈右行三圈,做完最后的祭奠,然后四散回家!

  至此,爺爺?shù)脑岫Y就結(jié)束了!

  另一個世界里,奶奶,我爸,五叔,六叔,他們都在,爺爺你不會太孤單!

  爺爺你為了吃一口飯,這十四年寄兒籬下,受了太多委屈,在那邊,有奶奶在,有人給你做飯了!

  爺爺,再見了!

  爺爺,一路走好!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