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鎮(zhèn)陳家,原是武陵村中富戶,往上三十數(shù)年前,因陳家那位老太爺染上了賭,數(shù)十畝上田短短兩年便即敗光,一時間沒了活路,竟到了賣兒賣女的地步。所幸那位老太爺?shù)挂策€沒糊涂到底,狠心賣了一兒一女,換回十畝中等田,便安心耕種。
因著心存愧疚,又自覺從前無知才染上了賭癮,好好一個家落魄如斯,便打定注意,膝下剩著的唯一幼子定要好些學(xué)文,不可再像自己一般,一失足成千古恨,屆時毀家滅族,悔之晚矣,故而便拿著余錢送了幼子去學(xué)堂。
哪曾想這個幼子竟是個讀書的好苗子,二十年間默默無聞、寒窗苦讀,繼而一舉中弟,聞名鄉(xiāng)野。這小官人是個知恩圖報的,知有這番際遇,全靠長兄長姐委身換來,自然第一要務(wù)便把長兄長姐贖了出來,待他自己授予官職后二年,斷斷續(xù)續(xù)又支助長兄長姐成家創(chuàng)業(yè),不過十年間,龍鳳陳氏便異軍突起,成了遠近聞名的大族。
如今陳家主事的正是那位官人的長兄。他自小便被買入豪族為奴,沒甚見識,故而一身榮辱,全靠幼弟所賜,是以這些年來,陳家雖說不至于破敗,確已遠不如當年老父在時日升月恒,蒸蒸日上。
這日,聽聞家中小廝來報,鎮(zhèn)上出了位起死回生的小神僧,他原以為無稽之談,然而到了下午,家中人人都傳起此事。他家中老妻乃是落魄時結(jié)下的糟粕之妻,因也是農(nóng)家出身,愚昧遲鈍,最是迷信,自然便派了身邊大丫鬟出去打探消息,他自是當做笑話來看的。不料大丫鬟出去沒一會兒,便回了來,甚至還把當事人都帶了回來。
虎子他老娘一把鼻涕一把淚說得有板有眼,從虎子怎么落水,到幾個鄰村的小伙怎么把他救起,再到鎮(zhèn)上的白大夫如何說沒氣了,救不得,最后絮絮叨叨一長串才說到小神僧渡了幾口仙氣,造了虹橋引回魂魄,才把虎子救活。這話她一天已說了七八遍,鎮(zhèn)上但凡有些名望的大家族都派人請了她去過,有些好心的老太太聽完后,都忍不住念了幾句佛號,還賞了不少錢,別說多高興了。她心里念叨著,這家氣派上佳,只怕打賞必不會少。
果然,陳家主事老爺聽了后,當即打賞了百來文大子,又好生囑咐,令虎子回去多多休養(yǎng),才派人把她送出了府。
陳家主事老爺聽了這事,料知這老婦所言雖有夸張之處,但必不會太有差池,心道:從前倒是從沒聽過這位小神僧的名號?也不知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陳家管事機靈兒,自然早已派人將此事又重新打聽了一遍,見老爺有疑惑,便把小神僧的名號,落榻之處報了出來,連張家有邪物之事也說得一清二楚,甚至還傳出謠言道,這位小神僧乃是天上的羅漢轉(zhuǎn)世,因靈泉山前代老方丈曾受過他指點,這一世老方丈以師之名,報以恩德。
自然,鎮(zhèn)上幾家主事老爺?shù)昧诉@消息絕不會無動于衷。各自心里都打起了小九九,分派了小廝傳話,一經(jīng)商量,便合計著來張府瞧瞧。張家老太爺才過世,幾家之間畢竟有嫌隙,雖都派人送了禮致以問候,但主事的老爺們卻都沒親自過往。
這下,老爺們既要往張府去,自然一家家眷都得隨行,為了聊表心意,還得重備厚禮,陳家夫人本是個糙人,素來與其他幾家貴婦們少有來往,心頭雖老大不愿意紆尊降貴前往張府,然而為了見見那位小神僧,也是沒得辦法的事情,帶上了自家一群小輩,虎著臉跟了去。
到了張府,還沒見小神僧幾面,便被張家婦人請入了內(nèi)堂,她自然拒絕道:“我還得看看小神僧嘞,張夫人不必費心?!?p> 張家夫人心頭輕蔑一笑,暗道果然是個村婦,大庭廣眾之下也不知羞恥?但這話她全放在心頭,臉上還是佯裝難為之情,“陳夫人還是請進吧,我家老太爺生前最是講禮,若是知曉我這個做媳婦的任由貴客進門不入,必定是要怪罪的?!?p> 陳夫人拗不過,只好帶了女眷乖乖跟了進去。至于陳家男兒,則自有張家小輩們招待。其中,陳家隨行的有一位,名喚王寶予。他母親正是當年那位被賣身為奴的陳家長女,因她幼時積勞成疾,沒過兩年好活便已過世,又與當今主事的陳老爺同病相憐,故而感情比之一般兄妹間還要親厚幾分。陳老爺對她生后唯一的兒子也要照顧得多,用他老妻的話說便是“對自己的兒女也沒這般用心過”。
這位王寶予王少爺少時跟著父母過了幾年苦日子,倒也知民生不易,是以之后雖富裕起來,卻沒有養(yǎng)成一般公子哥兒的紈绔性子。又兼之他父母見背得早,自幼在兩個舅舅家生活,雖說舅家待自己不薄,但終究不如父母一般自在,多年來,竟養(yǎng)成了個好好先生的脾氣。
陳家本族的兄弟間,因著大老爺對他偏愛,素日里,難免會有些刁難,鎮(zhèn)上或郡中一些熱鬧事也從不叫他參與,時日一久,便是本家一些較偏遠的親戚也忘了這位小少爺了,更別說鎮(zhèn)上張家的公子哥兒。
王寶予穿著樸實,張家接待的少爺們都以為這人乃是陳家少爺身邊的小廝,沒一個在意的,引著一行人往張家后院各自游樂去。他自覺沒趣,又貪閑跟在最后,沒過一會兒工夫便與大隊人馬失了蹤跡。
張家乃是百年大族,府宅自不比尋常人家,只見屋苑樓宇雕欄畫棟、富麗堂皇,里邊小路曲折蜿蜒,不知深淺,王寶予轉(zhuǎn)了幾圈,急得滿頭大汗,直到夜幕低垂,居然都沒人發(fā)覺。張家老太爺過世,張府里依舊燈火通明,仆役丫鬟都忙得不可開交,眼見這人在院子里亂轉(zhuǎn),以為乃是鎮(zhèn)上前來吊唁的人家,各自都不愿多管閑事,是以沒人搭理。
王寶予扯著問了兩個小廝,兩個小廝正有要事,含糊不清說了說,卻也沒說得明白,他也是有脾氣的,心道:你家少爺瞧不起我,你們這些人也瞧不起我,哼,那便罷了,我自尋出路便是。他自小深知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一咬牙,又轉(zhuǎn)了起來,沒多會兒便轉(zhuǎn)到了二子歇息的院子外。
這時已是子夜時分,月掛長空,涼風(fēng)習(xí)習(xí),二子剛睡下不久便被餓醒。白天時暴飲暴食,積了食,到晚膳便沒用多少,哪知現(xiàn)在卻有些餓了。偏又五空被安排到別處歇息,只好起了身點燃油燈,尋摸著些食物,屋子里轉(zhuǎn)了一圈唯有一些面粉做的硬糕點,咬了一口差點把他噎死,不禁誹謗一聲‘電視劇都是騙人的,咱好歹也有些身份,怎么沒個守夜的小廝’,提著茶壺便出了門。
剛開了門,便見遠處院門口一個形相清癯,風(fēng)姿雋爽的身影。銀色的月光下,微風(fēng)輕輕吹起他束發(fā)的綢帶,直如古詩里常說的‘謙謙公子,溫潤如玉’那樣令人賞心悅目。他自恃身份,以為這人乃是張家某位小公子,暗笑張家大爺長得五大三粗,居然也有這樣的基因傳下來,當即招了招手,喊道:“這位公子,請過來一敘?!?p> 王寶予一怔,看著里面一個小身影,走了過來,近處細看見二子身著僧衣,頭上戴著僧帽,拜道:“不知小師父有何指教?”
“我見公子半夜還沒歇息,心下生疑,難道有何為難之事?”二子也細看了看,不像富家公子哥兒的裝束,心里誹謗,難道這人乃是采花大盜?趁著半夜偷摸進來,欲行不軌?
王寶予面上尷尬,回道:“小生今日隨舅父前來吊唁張家太公,與張家管事的走散了,不知出府的路,無意打擾了小師父,還請莫要見怪?!彼x過幾年書,因開蒙較晚,資質(zhì)平庸,學(xué)識不足,還沒取得功名,故自稱小生。
二子聞言,道了聲原來如此,復(fù)又瞧了瞧,見他衣著一般,便憑著后世狗血劇的劇情,猜想這人應(yīng)是個前來巴結(jié)討好的二流子弟,心下對他少了幾分好感,沒了興致,便道:“公子跟小僧來吧,小僧送你出去。”
王寶予又道了聲謝,便跟著二子往院外走去。二人到了偏院門房處,見偏房內(nèi)燈火亮著,里邊隱隱傳出燉肉香味和酒香,二子舔了舔嘴角,回頭看了眼王寶予,卻聽見他肚子忽然咕咕咕叫了起來。
燈光下,也見得王寶予臉上迅速泛紅,他揉了揉腦袋,低聲道:“讓小師父見笑了?!?p> 二子見狀,徑直上前推門而入,里面幾個門房小廝驚得站起,見是二子,都拜道:“小神僧。”
二子擺了擺手,道:“備兩斤好酒,我與這位公子趁夜邀月共飲。”
幾個門房有些沒聽過二子‘酒肉和尚’名號的,皆是一怔,有些聽過的,當即打個哈哈,立馬附和道:“小的馬上讓廚房備著,只是現(xiàn)在天色已晚,只怕沒有什么好酒好菜招待嘞?!?p> “無妨,我看你們這燉爛了的好肉便是不錯的,”二子這話說完,便見幾個小廝臉上頓時暗了下來,不禁呵呵笑道,“小僧也不白吃你的,”從懷中掏出一串大子,直有百十來個,續(xù)道,“這些錢夠換了吧?”
幾個小廝連忙接過,都極盡諂媚道:“小神僧何須如此,只管端走便是。”話雖是這么說,錢卻早已接過,收入囊中。
二子也不計較,回過頭,問道:“小公子,咱們喝上一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