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牐?p> 花兒,出嫁了。說不上花前月下,更談不上海誓山盟。他們像二零零幾年年農(nóng)村的大多數(shù)的男女青年一樣,見面,訂婚,然后結(jié)婚。
結(jié)婚,是按照古老的風俗進行的。
臘月,天干冷干冷的,因為有閨女要出嫁,早上五點,花兒家族里就來了很多人,有安排好要送親的,有來幫幫忙的。李家來了一輛汽車,又來了幾輛拖拉機,接人,又接了點嫁妝。嫁妝的錢當然是李家給的,花兒家實在是拿不出錢來。
李家找風水先生人看了,六點要拜堂。
看著女兒上了車,花兒娘回到屋里,趴在花兒的床上,放聲大哭。干瘦干瘦的,弱小的身軀,蜷縮在被子里,哭的讓人心生不忍。
“嫂子,別哭了,閨女出嫁是要哭的,哭哭才吉利嘛,可也不要哭這樣厲害啊”說話的是劉嬸,她是個心直口快的女人,看花兒娘哭得昏天黑的,自己眼圈也紅了。她轉(zhuǎn)身看了看躺在床上的花兒爹,那表情,比哭更讓人痛苦。她嘆了口氣,和其他來幫忙的人一塊走了。
到了胡同口,幾個婦女也開始抹眼淚,都覺得這一家人真的不容易,尤其是花兒,考上大學了都沒有能去上。
幾個人議論了一陣兒,各自回家了。
新婚后是忙綠的。佩林姊妹四個,三個男孩,一個女孩,加上兩個老人,也算一大家子人。
家里開了一個饅頭房,早早的,花兒就得起來做飯。弟兄三個和面,燒火,蒸饅頭。他們蒸的是手工饅頭,銷路不錯。吃過飯,劉佩林和老二,老三各自用自行車帶著兩簍子饅頭走鄉(xiāng)串戶的去賣。剩下的,佩林媽在家看著,有本村的人來買。
佩林媽矮矮胖胖的,看起來很和善,挺富態(tài)的一個人。
佩林的妹妹亞茹吃過飯要去上學,她在讀初中。正是如花歲月,整天快樂的像一只小鳥。
佩林爸不善言辭,總喜歡叼著煙卷,看起來很精明的一個老人。
花兒做飯收拾家務(wù),洗一大家子人的衣服。忙忙碌碌的,抽空還要去娘家做點活兒,沒有一點兒空閑。
每天,院子里繩子上的衣服,像一面面彩旗。屋里屋外,被花兒收拾的干干凈凈。村里人都對佩林媽夸花兒:“看看你家佩林娶得媳婦,人長的俊不說,還這么能干,你們有福氣啊?!迸辶謰屄犃诵睦镆裁雷套痰?。
盡管很辛苦,花兒的心里是溫暖的。丈夫?qū)λ芎茫羧钗宓臅那牡馁I點小東西給她,或者是個小發(fā)卡,或者是個漂亮的頭皮筋,也或者是點小零食,花個一兩塊錢。錢雖然不多,卻讓人心里高興。
沒有想到,表面看起來那么木的李佩林,心思還這樣細膩。
他有時候會趁賣饅頭的機會去丈人家看看,干點體力活,順便買點兒吃的過去?;ǘ▋耗锎蛐难劾锵矚g這個壯壯實實勤快憨厚的女婿。對于他們來說,嫁給李佩林,也不錯,對于他們來說,也是一種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