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代言情

讀《中華上下五千年》筆記

第四十章:班固著《漢書》

讀《中華上下五千年》筆記 楚江夢 1976 2010-09-19 10:53:41

  班固著《漢書》:

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堅,東漢扶風安陵(今SX省XY市東)人。班固的父親班彪是東漢光武帝時的望都長。班彪博學多才,專政史籍,是著名的儒學大師。他不滿當時許多《史記》的續(xù)作,便作《后傳》65篇,以續(xù)《史記》。班固從小就非常聰明,9歲便能作詩文。長在之后,班固熟讀百家書,并深入研究。淵博的學識以及很強的寫作能力,為他以后的作史創(chuàng)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在他23歲的那年即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班彪去世,班固私自修改國史,因此被捕入獄。他的弟弟班超趕到洛陽,為班固申辯。當明帝審閱地方官送來的班固書稿時,十分欣賞班固的才華,并任他為蘭臺令史,負責掌管圖籍,校定文書。他陳宗、尹敏、孟異等共同撰成《世祖本記》。隨后遷任為典校秘書,又寫了功臣、平林、公孫述的列傳,載記28篇。

后來明帝命令班固繼續(xù)完成他原來所欲著述的西漢史書。班固通過一再的思索之后經(jīng)過潛經(jīng)積思20余年,終于在建初七年(公元82年)完成了《漢書》。《漢書》一寫成,影響就很大。和帝永元初年(公元89年),班固以中護軍隨大將軍竇憲出征北匈奴。永元四年(公元92年),竇憲以外戚謀反而畏罪自殺,班固因此受到牽連。先被免官,后有人因曾受班固家奴侮辱便借機搜捕班固入獄。不久,班固死于獄中,時年61歲。班固死后,《漢書》尚未完成的八表和《天文志》主要由他的妹妹班昭繼續(xù)完成。

《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體制全襲《史記》而略有變更。《史記》包括本紀、表、書、世家、列傳5種體裁,《漢書》有紀、表、志、傳,改“書”為“志”,沒有世家。凡《史記》列入世家的漢代人物,《漢書》均寫入“傳”。《漢書》這種體裁上的改動是符合歷史時勢變化的,是合理的。同時,《漢書》的體例較《史記》有了一些創(chuàng)新。在紀部分,《漢書》不稱“本紀”,而改稱為“紀”。在《史記》的基礎(chǔ)上,《漢書》增立《惠帝紀》,以補《史記》的缺略;在《武帝紀》之后,又續(xù)寫了昭、宣、元、成、哀、平等6篇帝紀。在表的部分,《漢書》立38種表,其中6種王候表是根據(jù)《史記》有關(guān)各表制成的,主要記載漢代的人物事跡。只有《古今人表》和《百官公卿表》,是《漢書》新增設(shè)的兩種表。《古今人表》專議漢代以前的古代人物,表現(xiàn)了班固評論人物的論事標準,暗示出他對漢代人物褒貶的立意,且網(wǎng)羅甚富,亦不無裨益。而《百官公卿表》記述了秦漢管制和西漢將相大臣的升遷罷免死亡,是研究古代管制史、政治制度史的重要資料,有重要的學術(shù)價值。在志部分,《漢書》改《史記》的“書”為“志”,而又予以豐富和發(fā)展,形成我國史學上的書志體。

《漢書》將《史記》的《律書》、《歷書》并為《律歷志》,《禮書》、《樂書》并為《禮樂志》,增寫《史記﹒平準書》為《食貨志》,改《史記﹒封禪書》為《效祀志》、《天文志》,《河渠書》為《溝洫志》,還創(chuàng)設(shè)了刑法、五行、地理、藝文四志?!稘h書》十志比較《史記》八書在先后次序上也有所不同,《漢書》的志包括律歷、禮樂、刑法、食貨、效祀、天文、溝洫等6種,但它們的內(nèi)容或者不同,或者有所增損。如《食貨志》在繼承了《平準書》部分材料的同時,又增加新的內(nèi)容,分為上、下兩卷。上卷記“食”,敘述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情況;下卷載“貨”,介紹工商及貨幣情況。《史記》列傳篇題的定名,或以姓,或以名,或以官,或以爵,多不齊一,且排列順序難為論析?!稘h書》則一律以姓名題篇,排列順序是先專傳,次類傳,后四夷和域外傳,最后是外戚和王莽傳,整齊劃一?!稘h書》將《史記﹒大宛傳》擴充為西域傳,詳細記述了西域幾十個地區(qū)和鄰國的歷史,是研究古代中國各兄弟民族和亞洲有關(guān)各國歷史的珍貴資料。

《漢書》主要的特點體現(xiàn)在:

第一,《漢書》較真實地記述和評論了西漢一代的政績及其盛衰變化,從一統(tǒng)功業(yè)的角度,對于各時期所取得的成就進行了熱情的稱頌。在評述西漢政治時間,用“時”“勢”或“天時”變異來表達歷史是發(fā)展的看法。

第二,廣泛地評價了各種人物在西漢政治中的作用。書中記述到漢代的興盛,是由于有眾多的文臣武將和智謀極諫之士,在中央和地方的各方事務(wù)中竭其忠誠,作出貢獻。

第三,以很多筆墨記錄了王室及大臣聚斂財富,奢侈淫逸,皇權(quán)的爭奪、外戚的專橫,以及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淫奢,反映了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反抗斗爭。

第四,詳細記述了古代尤其是漢代的政治典制,表現(xiàn)了西漢文化的發(fā)展規(guī)模及其重要價值。其中《刑法志》記述了古代的兵學簡史,敘述刑法典核詳明,首尾備舉,論基變化正本清源?!妒池浿尽废到y(tǒng)地記述了自西周以至王莽時期的農(nóng)政和錢法,反映了1000多年以來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側(cè)面?!兜乩碇尽废葦⒂晒胖胖菡f而進行至秦的郡縣變遷,是中國地理最為詳盡的記載。

《漢書》是史書體例上的一個重大飛躍,繼《漢書》之后,斷代史為后來歷代正史所效仿,因此《漢書》在我國史書體例的發(fā)展上具有重要意義。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