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計 舍車保帥
王皇后想破頭腦,也不會想出武媚娘會怎么狡詐,她在大庭廣眾之下和皇帝眉來眼去,這是多么沒智商的行為?。∵@個女人,還對自己這么好,凡事順承,讓端莊的皇后,居然忘記她也是自己的情敵,居然跑去向高宗進諫,要封武媚娘為昭儀!
李治當(dāng)然高興,武媚娘終于脫離感業(yè)寺的苦海,從此以后,她的人生只有進攻,再進攻,無論如何要坐上權(quán)力的頂峰,因為她已知道男人是如此的不可靠,女人是如此的毒辣!
她梳起假髻,一就是現(xiàn)代的假發(fā),進入了皇宮,她如何除掉了蕭淑妃的,沒有人知道,從東宮太子府,王皇后早已孤單,蕭氏專寵,今天這一口惡氣,終于出了。王皇后心里自然無比的快樂,待武氏甚厚。
但是堅硬如鐵的武媚娘,成為高宗的寵兒,她生了李弘,這個兒子。她默默看著王皇后抱來的身份低微的女子所生的龍子陳王忠,被高宗不情愿地立了太子。
她不禁冷笑,自己的身份是先帝的才人,她入宮之時,皇帝已然觸犯了祖宗的規(guī)矩,那時這幫大臣為了搞定蕭淑妃不出聲。
如今,自己封為昭儀,卻沒有得到真正的宮中地位,沒有進升的空間,一句“曾侍先帝”就不能讓我成為第二個蕭淑妃,有可能立自己兒子為太子,成為武皇后。
一般人,走到這一步,受了十二年的冷落,二年多相當(dāng)于冷宮的生活,終于翻身,就已經(jīng)很滿足了。但是武則天不是,她是什么人?這些年的苦悶,皇帝的恩寵是那么不可靠,皇后只是利用她,最后說不準哪天就干掉她,她爭勝天下的心,又慢慢熾烈了起來,父母的期盼,自己要爭口氣。皇后如此智障,蕭淑妃如此愚蠢,既然皇帝寵愛我,為什么不回擊她們,這時武媚娘在等時機,去除皇后的時機。
武則天想除掉皇后,專寵**,此時的她都沒有做到位,她沒有得到專寵,李治還勾引了她的姐姐,就是韓國夫人,這個親姐姐的背叛,武媚娘知道了,在權(quán)位與財富面前,任何親情都是不可靠!
如何把皇帝的心牢牢的拴在自己身上,以防第二個蕭淑妃出現(xiàn),武媚娘再次利用手中的牌子,得寵而下士,深化了情報網(wǎng),把**的情報網(wǎng)加強,皇后不善于與下人打交道,而武媚娘卻曾是侍女的班頭?;屎笠詾榧覄荼尘皬姶螅妥阋該跞デк?,可惜周邊的人,居然都是武媚娘的人。她不知道早已落入武媚娘的算計中。
武媚娘開始一次周密的行動,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小公主之死事件,但是這個事件終究有沒有發(fā)生過,這是有爭議的。小公主是武則天給高宗皇帝生的第二個孩子,高宗很喜歡,但這個小孩子,卻夭折了。有人說是武媚娘為了打擊皇后,殺死自己的孩子。
《舊唐書》就一句“振喉絕襁褓之兒”,而《新唐書》和《資治通鑒》居然好像親眼所見,把武則天如何殺死女兒的過程描繪了出來,連細節(jié)也不放過,武媚娘了解王皇后探視女兒的時間,等皇后走后,馬上回來悶死小公主,重新安排了犯罪現(xiàn)場,再和高宗一道回來,看到小孩子死了,就啼哭起來,使得高宗想廢掉皇后,另立武氏為后。但《唐會要》卻認為小公主是自然死亡,武則天利用了這個機會,密告皇帝是王皇后所為,所以高宗憤恨皇后。駱賓王的《討武皇檄》罵得武則天狗血淋頭,誣陷的句子都有了說她謀殺高宗與母親,史書上并沒有這樣的記載,但他居然沒有提到安定公主之死?!度莆摹返母咦趶U后詔中卻沒提到小公主之死是廢后理由。
那么。哪種說法的可能性大?到底武則天有沒有殺死小公主呢?
一般認為,武則天性格敢冒險,在人生陷入瓶頸之時,就創(chuàng)造機會,一招制敵,但這是武則天地位極其不穩(wěn)定的時候,困局之中發(fā),才會如此。當(dāng)時的她的位子得寵,不需要如此。王皇后行厭勝之術(shù),是廢后原因,她詛咒的是皇帝和武則天,這樣的做法不符合王皇后的行為,惹怒了高宗。武則天若是早有這樣的辦法,何必犧牲自己的女兒?而且史書記載的時間不同,若是皇后先行厭勝之術(shù),武則天早已穩(wěn)操勝券,又怎么再殺自己的女兒?唐代皇室嬰兒死亡機率本就高,撞巧小公主死了,武氏來借此舍車之計,來保住自己,說是皇后所為也不無可能。
武則天必定有情報網(wǎng)來陷害王皇后,但是即使她殺了自己的女兒,也不可能讓皇帝信服,是皇后所為,因為王皇后要殺的應(yīng)該是李弘這個武氏之子,為什么要殺小公主呢?而且當(dāng)時皇后沒有必要這么做,她位子穩(wěn)得很,何必要行此險事?
我認為武媚娘的確是利用了小公主的死,但是讓她主動下手去殺,這不太可能。小公主得寵,李弘得勢,這一對兒女,只要武媚娘本份,不爭太子之寶座,不與皇后爭勢,似乎即使再有嬪妃得寵,她也能過得下去,為什么要失掉一張保死的王牌,若是此事被高宗發(fā)覺是她所為,她必定再次受到冷落,這又何必?
假使武媚娘陷害皇后行厭勝之術(shù),把王皇后推下寶座,說皇后詛咒高宗,高宗死了,太子忠成了皇帝,王皇后就安穩(wěn)寶座了,按李治對王皇后一直的冷落,讓高宗相信也不是難事,不一定非要借用小公主之死來逼死皇后。
她后來封千金公主為安定公主,我不太同意是因為她思念小公主,這千金公主是得武則天之寵,但她都是一老人了,送男寵薛懷義才得的寵。武則天若真的尊敬死去的小公主,怎么會封這樣的人為安定公主呢?
但是另一方面也看出,武則天又的確是不同常人,她是一個可以狠下心腸的人,因為她對親情、愛情從最初的肯定,變成懷疑,不容一點對她地位的威脅存在,殺了自己的女兒,是政治家的必要犧牲。這也是可能的。她臨死前赦免了王皇后與蕭淑妃之罪,也許這時的武則天,才是回歸到了原本的純潔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