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力不打拳,拳不打功”它的意思是力量雖強,卻不如習練過拳技的人靈活敏捷;而精于拳技的人,又比不上功力精深的高手。譬如挑夫苦力,負重力量很大,這是拳師不如的。但是他們要是與拳師傅斗起來,就必然是暈頭轉向,手足失措,空有幾百斤的蠻打無用武之地。
拳技嫻熟的拳師.身手敏捷,身法靈活,對付一般笨拙的人,實在是輕而易舉。但是,如果遇上內外功達到一定境界的高手,他們的攻擊就象螞蟻去搖動大樹一樣,一觸其鋒立刻潰敗而無還手之力。我們看山中猿猴狡兔。雖善于騰躍縱馳,一見虎豹之威懾則無不束手就擒。這就是一個明證。
當然,從辯證唯物的角度來說,一切事情認知都不是絕對的,而只是相對的。
如果說上面闡述的是一力降十會的道理,那么與之相對的自然就是一巧破千斤的理論了。
這個詞相對來說比較偏,換個詞那就最為耳熟能詳了,那就是“四兩撥千斤”。這是一武術技法術語,道家哲學,將就順勢借力,以小力勝大力。在太極拳推手過程中,凡加引化勁于對手動作上,誘其落空,或者先化后粘,逼使對方陷入不利地位,或者以橫撥直,以直撥橫,改變對方勁力方向等,均屬“四兩撥千斤”之法。此語經廣泛傳播,為各家拳派采用,泛指以巧勝拙的各種擊法。
在武將身上,這兩種說法同樣非常明顯。
雖然說剛柔并濟,陰陽調和乃至是中庸之道乃是國人根本的理念,但是陰陽大道本來就是抱陰負陽,陰陽既濟,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不管哪一種說法,都不會說必須齊頭并進,不偏不倚的說法。
人本身都分陰陽,天地萬物都有自身的固有屬性,哪怕是武學、功法表明陰陽并重,剛柔各半,個人領悟也有先后之分,所以對武將來說,有剛柔兩個類型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很多事情,人們容易考慮極端情況,認為剛柔是不可調和的存在,既然是走陽剛路線,卻不能會技巧,既然是走陰柔路線,蠻力就一定很差。
最著名的例子不在武力上,而在統(tǒng)帥方面。過度強調陽剛的勇戰(zhàn)派是依靠武力,認為只要是會動腦子的將領都是謀戰(zhàn)派。
類比到武力方面,就是說只要會武技的都是技巧派的,只有沒腦子的野獸才是蠻力派的。
這一類比,很明顯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錯誤的理論。雖然在武力上面,人們的認識并不這么極端,但是卻也偏離了武將存在的根本。
武諺有云:一力破十會,一巧破千斤。力是巧的基礎,巧是在力的基礎上的運用。一個十歲小孩,武術練的再精純,也很難打過一個三十歲的壯年。原因是什么,不是一個力量等級,拳擊為什么有重量級和輕量級之分,也是基于這樣的道理。
就像對于演義人物李元霸的認知一樣,過度強調其剛猛無比的力量,歷史傳記類演義之中無敵手。其實就是潛意識的剝奪了他的技巧,認為他是傻子,不會什么技巧,所以把他的一切戰(zhàn)績都算到力量上面。號稱一天能殺一百多萬人的力量自然無敵手。
其實仔細想來,力量體魄給了他一個堅實的基礎,而這還不夠。若僅僅力量就能平推一切,那人類早就被各種大型生物淘汰在進化的道路上了。
還是那句話,力是巧的基礎,巧是在力的基礎上的運用。李元霸有著超越常人的基礎,同時也有著同樣頂尖的技巧,這才是克敵制勝,乃至是其戰(zhàn)無不勝的關鍵。
不管是什么版本的演義,李元霸都有一個超然的師傅傳授技巧,演義本身也說明了,他和羅士信拼力氣可能還差不多,但是真正上戰(zhàn)場效果就完全不一樣,可見技巧帶來的差別。
所以說,甄別武將的類型,并不表示他在另一個方面就一定輸給那一類的武將。尤其是力量本身就是一切的基礎。
話雖如此,眼下這兩人同樣也算是力量和技巧的展現。
只不過對步將而言,技巧很大一部分要被步法占據,步法的重要性甚至還在武器使用之上。
而步法方面,在城門口大殺四方,阻止黃巾關閉城門的大胖和尚無疑并不擅長,就他那樣的體形,要是還能身輕如燕,身形如電,那就要涉及到玄之又玄的提縱功夫上面了。
他這類步將就是力量的代表。
張耳縱馬臨近,幾乎下意識的揮槍刺向魯智深。
魯智深含胸納氣,忽聽這和尚一聲震天大喝,奮起神力,猛然會動禪杖,大顯神威。
駭人的一幕發(fā)生了,張耳連人帶馬就好似被一巴掌拍飛的蒼蠅一般被禪杖掃飛出去。
張耳整個翻滾出去,其實應該是沖刺慣性的力量,魯智深所做的只是撥偏了他的方向。雖然不是正面擋住馬匹的沖鋒,可這樣的一幕,就好像是魯智深一把就把他拍飛出去了,顯得更加駭人聽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