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時光寫手

時光寫手

黃國強 著

  • 短篇

    類型
  • 2025-01-28上架
  • 16029

    連載中(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wǎng)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quán)所有 侵權(quán)必究

山居小記

時光寫手 黃國強 3245 2025-01-28 15:41:35

  山村的清晨是從一聲雞鳴開始的。那聲音穿過薄霧,越過竹林,在青灰色的天幕下蕩開一圈圈漣漪。我披衣而起,推開木窗,潮濕的山風裹挾著泥土的芬芳撲面而來。遠處的山巒還籠罩在朦朧的霧氣中,像一幅未干的水墨畫,墨色在宣紙上暈染開來。

  沿著青石板鋪就的小徑往村口走去,露水打濕了布鞋。路邊的野草上綴滿晶瑩的露珠,在晨光中閃爍著微光。一只花斑貓從墻頭輕盈地躍下,尾巴高高翹起,邁著優(yōu)雅的步子消失在巷弄深處。村口的古槐樹下,幾位老人正在晨練,他們的動作緩慢而從容,仿佛與這座山村一樣,早已習慣了歲月的流逝。

  轉(zhuǎn)過一個彎,我遇見了村里的老篾匠。他坐在自家門前的石階上,手里握著一把竹刀,正在編織竹籃。竹篾在他粗糙的手指間翻飛,發(fā)出細微的“沙沙“聲。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的銀發(fā)上,像是撒了一層金粉。我駐足觀看,老人也不言語,只是專注地編織著。竹篾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一根根交織、纏繞,漸漸顯露出籃子的雛形。

  “這手藝傳了三代了。“老人終于開口,聲音沙啞卻溫和,“現(xiàn)在的年輕人都不愿意學了?!八哪抗庖廊煌A粼谑种械闹窕@上,仿佛在凝視著流逝的歲月。我想起城市里那些精致的工藝品,它們完美得近乎冷漠,卻少了這樣一份手作的溫度。

  午后,我循著溪水聲來到村后的山谷。溪水清澈見底,在石縫間歡快地流淌。岸邊的石頭上長滿了青苔,踩上去軟綿綿的。幾只蜻蜓在水面上盤旋,翅膀在陽光下折射出斑斕的色彩。我脫下鞋襪,將雙腳浸入溪水中,涼意順著腳底蔓延上來,驅(qū)散了午后的暑氣。

  溪邊有一片菜園,一位農(nóng)婦正在采摘青菜。她的動作嫻熟而輕柔,仿佛在撫摸嬰兒的臉龐。菜畦整齊劃一,各種蔬菜錯落有致,構(gòu)成一幅生動的田園畫卷。農(nóng)婦告訴我,這些菜都是自家吃的,不施化肥,不用農(nóng)藥?!俺抢锶丝傉f我們的菜好吃,其實不過是讓它們按著時節(jié)自然生長罷了?!八χf,眼角泛起細細的皺紋。

  夕陽西下時,我登上了村后的山坡。從這里可以俯瞰整個村莊,青瓦白墻的房屋錯落有致,炊煙裊裊升起,在暮色中緩緩消散。遠處的梯田層層疊疊,像大地的年輪,記錄著山民們世代耕作的痕跡。一群歸巢的鳥兒掠過天際,它們的剪影與暮色融為一體,仿佛一幅流動的水墨畫。

  夜幕降臨,山村陷入寂靜。只有零星的燈火在黑暗中閃爍,像是散落人間的星辰。我坐在院中的竹椅上,聽著蟋蟀的鳴叫,感受著山風拂過面頰。這一刻,時間仿佛凝固了,所有的喧囂與浮躁都離我遠去,只剩下最純粹的生命律動。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聽著窗外的蟲鳴。月光透過窗欞灑在地上,織出一片銀白的光網(wǎng)。我想起白天遇見的那些人,他們的生活簡單而充實,與這片土地緊密相連。在這里,時間以另一種方式流淌,緩慢而從容,讓人想起那些被遺忘的古老智慧。

  第二天清晨,我被一陣鐘聲驚醒。循聲而去,發(fā)現(xiàn)是一座古老的寺廟。廟宇不大,卻古樸莊嚴。一位老僧正在清掃庭院,竹掃帚劃過地面的聲音與鐘聲交織,在晨光中回蕩。我站在廟門前,看著裊裊升起的香火,忽然明白了為什么古人常說“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

  在寺廟的后院,我遇見了一位正在打坐的年輕僧人。他的面容平靜,雙目微閉,仿佛與周圍的環(huán)境融為一體。我靜靜地站在一旁,不敢打擾這份寧靜。不知過了多久,他緩緩睜開眼睛,向我微微頷首。我們相視一笑,無需言語,卻仿佛已經(jīng)交談了很久。

  離開寺廟時,陽光已經(jīng)灑滿山間。我沿著來時的路往回走,腳步不自覺地放慢。路邊的野花在晨露中綻放,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一只松鼠從樹上竄下來,好奇地打量著我,然后飛快地消失在灌木叢中。這些細微的美好,在城市里往往被我們忽視,在這里卻顯得格外珍貴。

  回到村里,正趕上集市。村民們背著竹簍,提著籃子,在狹窄的街道上穿梭。叫賣聲、討價還價聲、笑聲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一幅生動的市井畫卷。我在一個賣豆腐的攤位前停下,老板熱情地招呼我品嘗。豆腐還帶著余溫,入口即化,豆香濃郁。這讓我想起小時候在鄉(xiāng)下外婆家吃到的味道,那種純粹的、不加修飾的美味。

  午后,我跟隨一位老農(nóng)去田間勞作。他教我如何插秧,如何辨別作物的長勢。烈日下,汗水浸透了衣衫,但內(nèi)心卻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實。老農(nóng)告訴我,他已經(jīng)在這片土地上耕作了大半輩子,每一寸土地都熟悉得像自己的手掌?!巴恋厥亲钫\實的,“他說,“你付出多少,它就回報多少。“

  傍晚時分,我坐在村口的石橋上,看著夕陽將天空染成金紅色。橋下的溪水潺潺流過,倒映著天邊的晚霞。幾個孩童從橋上跑過,歡笑聲在暮色中回蕩。這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富足——不是物質(zhì)的堆積,而是內(nèi)心的平靜與滿足。

  夜幕再次降臨,我坐在院中整理這幾天的見聞。山村的夜晚格外寧靜,只有風吹過竹林的沙沙聲。仰望星空,銀河清晰可見,繁星點點,仿佛觸手可及。我想起城市里被燈光遮蔽的夜空,想起那些匆匆忙忙的日子,忽然覺得,或許我們一直在追求的東西,其實就在這樣的簡單與純粹之中。

  第三天,我決定去探訪山中的一處古村落。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兩旁的樹木越來越茂密。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來,在地上織出斑駁的光影。偶爾有松鼠從樹上竄過,或是野兔從草叢中驚起,為這段旅程增添了幾分野趣。

  走了約莫兩個小時,眼前豁然開朗。一片古老的村落依山而建,青石壘砌的房屋錯落有致,屋頂上長滿了青苔。村中靜悄悄的,只有幾只母雞在悠閑地覓食。一位老人坐在門檻上曬太陽,見到我來,熱情地招呼我進屋喝茶。

  老人的家陳設簡單,卻處處透著歲月的痕跡。墻上掛著幾幅泛黃的老照片,記錄著這個家族的變遷。老人為我泡了一壺山茶,茶香氤氳中,他講述著這個村落的往事。這里曾經(jīng)繁華過,但隨著年輕人外出打工,漸漸只剩下幾位老人留守?!暗任覀冞@代人走了,這個村子可能就要消失了?!袄先苏f著,目光投向窗外,那里有一棵古老的銀杏樹,枝葉繁茂,見證著村落的興衰。

  告別老人,我繼續(xù)在村中漫步。一座廢棄的祠堂引起了我的注意。門楣上的雕花依然精美,只是漆色已經(jīng)斑駁。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陽光從破敗的屋頂漏下來,照亮了布滿灰塵的供桌。墻上依稀可見一些壁畫,描繪著先民們的生活場景。站在這里,仿佛能聽見時光流逝的聲音,感受到歷史的重量。

  回程的路上,我遇見了一位采藥的老者。他背著竹簍,手持鐮刀,在陡峭的山崖間靈活地穿行。老者告訴我,他從小就跟著父親上山采藥,認識山中的每一種草藥?!艾F(xiàn)在年輕人都不愿意學這個了,“他嘆了口氣,“這些祖輩傳下來的本事,怕是要失傳了。“

  夕陽西下時,我回到了借宿的村莊。炊煙裊裊升起,空氣中飄蕩著飯菜的香氣。村口的老槐樹下,幾位老人正在下棋,棋子落在棋盤上的聲音清脆悅耳。孩子們在巷子里追逐嬉戲,歡笑聲在暮色中回蕩。這一刻,我忽然覺得,或許這就是最美好的生活——簡單、質(zhì)樸,卻充滿生機。

  夜幕降臨,我坐在院中的竹椅上,聽著此起彼伏的蟲鳴。月光如水,灑在青石板鋪就的小徑上。遠處傳來幾聲犬吠,更襯出山村的寧靜。我想起這幾天的所見所聞,想起那些樸實的面孔,那些動人的故事,內(nèi)心充滿感動。

  在這座山村里,我看到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這里沒有城市的喧囂與浮躁,有的只是最本真的生活狀態(tài)。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遵循著古老的智慧,過著簡單而充實的生活。在這里,時間仿佛放慢了腳步,讓人有機會靜下心來,思考生命的真諦。

  明天我就要離開這里,回到繁華的都市。但我知道,這段山居時光將會永遠留在我的記憶里,成為喧囂生活中的一片凈土。每當疲憊時,我就可以回到這里,在記憶中尋找那份寧靜與純粹。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聽著窗外的蟲鳴。月光透過窗欞灑在地上,織出一片銀白的光網(wǎng)。我想起白天遇見的那些人,他們的生活簡單而充實,與這片土地緊密相連。在這里,時間以另一種方式流淌,緩慢而從容,讓人想起那些被遺忘的古老智慧。

  這座山村,就像一本打開的書,每一頁都寫滿了故事。而我,只是一個匆匆的讀者,有幸窺見了其中幾頁。但即便是這短暫的相遇,也足以讓我對生命有新的認識?;蛟S,真正的富足不在于擁有多少,而在于能夠感受多少;不在于走得多遠,而在于是否真正地活在當下。

  明天,我將帶著這份感悟離開。但我知道,這座山村,這些故事,這些感悟,將會永遠留在我的心里,成為我生命中最珍貴的財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