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替身遭仇恨?現(xiàn)代圖書館助我奪后

第三十二章 簽意

  偏偏良更衣也是個傻的,以為太后關(guān)心自己吃不下,特意把糕點送給自己。

  很快繡盞將擺放可人的糕點送來,良更衣嬌滴滴的謝恩,“婢妾謝過太后娘娘?!苯又闷鸶恻c送入嘴巴。

  太后看了眼皇帝,心道這是誰家的女兒?

  夜晚,林疏綰拿出那只簽左看右看,不知如何銷毀,或是放回竹筒中。

  外頭傳來一陣聲響,林疏綰警惕的心突起,“誰?!”

  原來是敲門聲,“林姑娘!是我?!?p>  鄭有朝她揮揮手,“林姑娘,陛下要寫書信,你隨我去磨墨。”

  林疏綰詫異,都在寺廟了,還要研磨?

  誰讓他是皇帝,林疏綰認命的跟著鄭有去了皇帝房中。

  然而,前腳她隨鄭有離開,后腳就有人偷溜進她房中拿走了那只竹簽,接著便往白日寺內(nèi)主殿過去。

  晚上,方丈睡著覺突然醒來,等來了重中之重的貴客。

  “陛下請進?!?p>  皇帝擰著眉踏入房中,他直言,“方丈為何知道朕要來?”

  皇帝看不透這個方丈,也不知他為何能得先帝看重。

  方丈一臉高深莫測,“在下還能知道,陛下來找我解簽?!?p>  皇帝拿著竹簽的手緊了緊,看著方丈的臉好生警醒,他不會還知道自己是偷來的竹簽?

  “勞方丈解簽。”

  方丈拿起竹簽,一言道出,“這是今日那位姑娘搖出來的的竹簽?!?p>  “陛下應(yīng)當已經(jīng)看過,何苦再來找貧僧?!?p>  皇帝拂袖而坐,“既知便解?!?p>  “鳳凰降臨,陛下,貧僧只能說,林姑娘來到你身邊是有因果的,陛下善之待之,對整個大盛,以及陛下您自己,都會福澤萬年。”

  方丈語氣平靜,可說出來的話足以要掉林疏綰半條命。

  她苦心鉆研圖書館典籍回來,不是為了讓方丈這般說大話的。

  林疏綰跟隨鄭有到達皇帝房間已經(jīng)一刻鐘,就這么站在外頭,也沒有人說話。

  “鄭總管,陛下呢?”

  鄭有心中著急,面上卻笑著,“哎呦,林姑娘,你在這等等,我進去問問?”

  “好吧,若是陛下睡了就別打擾?!?p>  鄭有一聽,要完蛋,陛下再不回來,林姑娘可要走了!

  方丈屋內(nèi),皇帝將竹簽伸手拿走,“多謝,告辭?!?p>  “阿彌陀佛,陛下,若有疑惑,可在來找貧僧?!?p>  皇帝轉(zhuǎn)頭動作一頓,“朕知道了?!?p>  在鄭有窸窸窣窣準備進皇帝房門時,傳出皇帝說話的聲音,“鄭有,什么時辰了?”

  鄭有松了口氣,連忙回答:“陛下,距方才過去了兩刻鐘?!?p>  殿內(nèi),皇帝似打了了哈欠,他聲音倦乏,“讓她進來吧?!?p>  林疏綰進入房中,看見的就是皇帝正在寫著什么,旁邊是放好的研磨,已經(jīng)又很干的痕跡。

  林疏綰驚詫,難道等她很久了?

  她看了皇帝眼雙眸灰暗的模樣,主動上前給她揉眼睛。

  皇帝有過片刻的心虛,但很好奇,她當真有方丈說的那么玄乎?

  同樣的兩刻鐘后,林疏綰站著站著感覺有些暈眩,還沒暈就被皇帝一把抱住,“去那兒坐下?!?p>  “是,陛下。”

  皇帝不知寫了些什么,寫了一夜,燭火熄滅后再次點上,林疏綰困得頭暈眼花,她有點兒佩服皇帝了。

  清晨,已經(jīng)到了不需要燭火的時候。

  皇帝吩咐啟程回宮,在永福寺眾僧人的遠送下,皇帝和太后等人踏上了回宮的路程。

  這一次,皇帝和林疏綰以及鄭有,得益于皇帝厚愛,在同一馬車上。

  錦妃則是和良更衣同一馬車。

  因這次接太后回宮,安排的車馬并不多,因此只能擠一擠。

  林疏綰在快睡著的時候,頭往鄭有那兒靠去,皇帝見狀將她拉到自己身邊,瞪了鄭有一眼。

  鄭有瞇的迷迷糊糊,好像看見了皇帝嚇人的眼神,瞬間就不太困了。

  他站起身,小心的和駕車的馬夫坐在一塊,可憐了馬夫,既要平穩(wěn)的駕馬車,又要扶著瞇眼的鄭公公,實在累。

  好在半天的時間很快過去,在文武大臣的帶領(lǐng)下,所有后宮嬪妃佳麗也一同恭迎太后回宮。

  林疏綰昨夜太困乏了,什么時候睡過去了都不知道,甚至她整個人還以十分妖嬈的身姿,躺在皇帝身上。

  “陛下,到了?!?p>  好巧不巧,此時外頭的鄭有掀開簾子看見了這一幕,而其他人也圍著皇帝和太后的馬車,親眼目睹了一切。

  林疏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起身,迅速的扶起皇帝,她自認為很平靜,可她的耳后還是微微泛起陣陣紅暈。

  “恭迎太后回宮!”

  “大家都起來吧,辛苦了。”

  太后是先帝的皇后,帝后情深,自先帝崩逝,太后一直在永福寺祈福,這還是她第一次回宮。

  朝臣不宜入后宮,因此早早地便退下了。

  剩下的則是后宮嬪妃,都跟著太后皇帝身后,“臣妾/嬪妾/婢妾等見過太后娘娘!”

  “母后,慈寧宮日日有宮人打掃,隨兒子去看看吧?”

  “是啊太后,陛下一片孝心,臣妾等是一樣的?!卞\妃素來管理后宮,說出這番話合情合理。

  “好,你們都是孝順的,皇帝隨哀家去吧?!?p>  太后剛回宮有些疲乏,并沒有太多精力應(yīng)對眾人。

  “你們都回宮去吧,太后要歇息。”

  “是,陛下。”

  有些嬪妃特意打扮漂亮,送了禮過來,現(xiàn)在就被打發(fā)走,有些不愿,但圣旨就是圣旨,沒有愿不愿意。

  好在太后禮多人不怪,她留下了繡盞收禮,身為太后,收點兒禮一點也不奇怪。

  “各位娘娘主子,奴婢奉太后旨意,諸多主子有話可對奴婢說?!?p>  留下來的嬪妃大多是低位分,蕭德妃和錦妃早已跟隨皇帝一同去了慈寧宮。

  其他嬪妃見狀連忙上前搭話,“繡姑姑,這是婢妾恭迎太后回宮的賀禮,祝太后福壽康健?!?p>  “好,奴婢會轉(zhuǎn)告太后娘娘,”繡盞姑姑一一收下,來者不拒。

  用太后自己的話來說,什么都不如腰包鼓來的實在。

  很快太后將人都打發(fā)走,只剩下母子二人,太后瞬間放松下來,“兒子,讓你納妾,你竟然納了這么多。”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