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求一線生機(jī)
“你試試看!”蘇硯昭挺身擋在蘇方氏前,眼神堅定,“陛下剛離開,貴妃就如此迫不及待,不怕陛下折返回來,看到這等場景嗎?”
這一句話,讓陸貴妃的臉色瞬息萬變,最終還是選擇了收斂:“退下吧?!?p> 張嬤嬤不甘心,卻也只能拄著杖,憤恨地退至一旁,怒視著蘇硯昭。
“蘇氏,與本宮作對,你可曾想過將來因果循環(huán),報應(yīng)不爽?”
陸貴妃的聲音冷硬,字字如錐,企圖以未來的威脅震懾蘇硯昭。
蘇硯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閃爍著堅毅:“從頭至今,您對我蘇硯昭似乎從未有過半分仁慈,何談留條生路?”
她向前邁了兩步,每一步都堅定而決絕,與陸貴妃那不可一世的氣場幾乎正面交鋒,目光炯炯,毫不退縮,“螻蟻尚且知道在絕境中尋求一線生機(jī),我,一個血肉之軀,又怎會不拼盡全力,在這深宮之中掙扎求存?”
從景仁宮那威嚴(yán)壓抑的氛圍中脫身而出,蘇方氏的腳步顯得踉蹌,雙腿仿若失去了支撐的力量,需得旁人輕柔而堅定地攙扶著,才能勉強維系行走的姿態(tài)。
她的雙眼蒙上了一層薄薄的水霧,淚水在眼眶里打著轉(zhuǎn),卻始終沒有落下,那份堅強,即便是面對女兒,也難以完全卸下。
“好孩子,在這人心難測的宮墻之內(nèi),竟要承受如此沉重的煎熬……”她緊拽著蘇硯昭的小手,力度之大。
蘇硯昭的掌心感受著母親的溫度,心中五味雜陳,卻只能用一聲顫抖的“娘……”,輕輕掩蓋那些差點葬身于暗箭之下的驚心動魄。
在她的心目中,母親總是溫婉如水,與父親相敬如賓,一家人雖然平淡,卻滿是幸福和諧。
無論風(fēng)雨,都有父親寬厚的肩膀擋在前方,何曾讓她直面過這般赤裸裸的惡意與算計。
蘇方氏深吸了一口氣,試圖平復(fù)心中的波瀾,“必須得讓你爹設(shè)法接近陛下,替你在皇上面前進(jìn)言,早日讓你遠(yuǎn)離這是非之地,前往相對安寧的楚地。”
蘇硯昭聞言,聲音里透著不易察覺的顫抖,“娘,只怕事態(tài)已經(jīng)發(fā)展到不是離開京城就能輕易解決的地步了。她將楚王之死的罪名全部推給了我,而今日,陛下對您的態(tài)度又似乎過于親昵,這背后……只怕隱藏著更為復(fù)雜的局勢。”
話音未落,她似是突然捕捉到了什么線索,“對了,娘,您和陛下莫非是舊識?我總覺得,當(dāng)陛下看向您時,那眼神里,有著不同尋常的情愫。”
蘇方氏搖了搖頭,語氣堅定,“不可能的,這是我第一次踏入宮門,你父親官位不高,我們從未有機(jī)會參與宮中的宴會,陛下沒有道理會見過我?!?p> 蘇硯昭即便心中疑惑重重,卻也只能暫時接受這個解釋,只是那份隱約的不安,如同細(xì)線般纏繞在心頭,愈來愈緊。
她安慰母親道:“其實,陛下與太子殿下在這段時間里,對我還算照顧,尤其是在承慶宮里的那位,雖有不滿,卻也因顧忌而不敢輕舉妄動?!?p> 蘇方氏雖聽得云里霧里,但還是選擇相信女兒,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聽聞太子殿下心懷慈悲,虔誠向佛,定是個宅心仁厚之人?!?p> “娘,若有機(jī)緣,我會嘗試與他多加接觸,一旦發(fā)現(xiàn)他的喜好,便告訴你,我們再想法子從宮外尋覓,送到東宮?!?p> 蘇硯昭苦笑,想著蕭陌然那淡泊名利的模樣,實在難以想象有什么能夠觸動他的心弦。
回到仙都苑沒多久,手捧明黃色圣旨的丁公公便快步前來,這丁公公乃是陛下身邊極得寵信之人。
“王妃,蘇夫人,恭喜二位啦!”丁公公眉眼彎彎,話語中帶著抑制不住的喜氣,“老奴是奉了陛下的旨意,特來宣讀圣旨的?!?p> 母女二人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對于皇帝突如其來的這份恩賜,心中皆是不解與揣測。
蘇硯昭緩緩跪下,周圍的氣氛凝重而莊嚴(yán),只聽丁公公清朗的聲音穿透了寧靜: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蘇方氏端莊秀美,溫婉賢淑,為內(nèi)助之典范,特此冊封為三品誥命夫人,即日生效,榮耀加身!”
這份三品誥命的封賞,對蘇家而言,無異于青云直上,超出了蘇父官職的榮耀,令蘇硯昭驚訝之余,更添了幾分對陛下行為的好奇與不解。
自從蘇方氏被封為三品誥命之后,皇帝的身影竟頻繁出現(xiàn)在仙都苑與甘泉殿之間,這樣的舉動自然在宮墻內(nèi)外掀起了軒然大波,種種揣測與傳言甚囂塵上。
人們竊竊私語,或贊或妒,皆稱蘇方氏福澤深厚,非但得到了破格的晉封,更是屢獲陛下賞賜,珍貴絲綢,無不昭示著其非凡的地位。
更有甚者,言之鑿鑿地散布流言,聲稱碧霞陛下對蘇方氏抱有特別的情感,或許有意將她納入后宮,成為自己的伴。
一時間,這樁宮廷秘辛成為了所有人茶余飯后的談資,也使得蘇方氏的命運,再次被卷入了輿論的漩渦之中。
在這個世界里,萬事萬物都不絕對,哪怕藏得再深,也總有泄露的一刻。
不出兩日,那則流傳于坊間的流言蜚語,就像秋日的落葉,悄無聲息卻又無孔不入,最終飄落到了蘇學(xué)士的耳畔。
他聽聞之后,憤怒如同被點燃的野火,灼燒著他的心房,以至于連續(xù)三日稱病在家,連朝堂的門檻都未曾踏進(jìn)一步。
與此同時,蘇硯昭捕捉到那些暗含譏諷的閑言碎語,便立即行動起來,派出了侍女蘭瀅玉蘭,攜帶著一封密信,穿越熙熙攘攘的街市,直奔大繁宮而去。
信中巧妙編織了一個理由,言說母親身體抱恙,擔(dān)憂皇帝龍體沾染病氣,懇請暫時勿訪,以免加重病情。
如此這般安排下,終于迎來了兩天的平靜。
直到第三日清晨,蘇硯昭才得以抽身,決定親自前往太平殿處理政務(wù)。
然而,就在她拿起筆,正欲在宣紙上揮毫潑墨之際,外間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她的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