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出攤
之后,謝晚和姥姥一起蹬著三輪車去了鎮(zhèn)上,租了一個液化氣罐,又配了個煤氣罐。
然后兩人又去了市場,買了一些做菜的材料。
由于是第一次擺攤,謝晚并沒有準備太多東西。
萬一她的小吃不受歡迎,那花出去的錢肯定是要砸在手里的。
等回到家,謝晚和姥姥洗干凈手,便開始提前做準備。
淀粉腸還有各種調(diào)料都得提前準備好,不然等開始擺攤的時候顧不過來。
謝晚第一次不敢做的太多,只做了五十根淀粉腸。
至于香豆腐的調(diào)料和奶茶,她也只做了二十份的量。
第二天上午,謝晚將提前準備好的食材放入竹筐,調(diào)料裝進瓶子里面,帶著姥姥一起蹬著三輪車去了縣城,準備開始第一次的出攤。
首先考慮擺攤的地點就是縣城的中學。
這邊的學生大多都是住校的,家里也會給他們一些吃飯錢。
而且這個年代能上到中學的孩子,家里一般都不會太窮,最起碼還是能負擔的起買零食和小吃的錢。
謝晚將自己賣的東西的定價寫在一塊小黑板上面。
烤淀粉腸兩毛五一根,奶茶四毛一杯,香豆腐五毛五一份。
黃翠英看著謝晚黑板上寫的字,眼皮子都顫了顫,忍不住皺眉道:“小晚,這定的價是不是有點高了?就那一根烤腸都要兩毛五?”
鄉(xiāng)下一個工分差不多值兩毛,成年壯勞力一天才掙個十公分。
她外孫女竟然把一根烤腸的價格定的那么高。
黃翠英擔心謝晚做的小吃賣不出去。
“姥姥,放心好了,昨天你不都嘗過了?淀粉腸里面的雞胸肉,還有奶茶里的牛奶,可都是真材實料的,定這個價錢一點也不高?!?p> 聞言,黃翠英的眉頭稍稍舒展,但還是不怎么相信謝晚說的話。
兩人到縣一中的門對面,這邊已經(jīng)有賣吃食的,而且早早占了位置。
謝晚也沒有挑,直接選了個賣面條的大姐旁邊擺攤。
對方以為謝晚是過來搶生意的,所以一開始并沒有好臉色。
但看到對方從竹筐里拿出一堆稀奇古怪的的東西,便忍不住好奇問道:“姑娘,你們這是賣啥的?”
“就是喝的跟兩樣小吃,放心吧,大姐,我們不會跟你搶生意的,”謝晚一邊將擺攤位一邊回道。
賣面條的大姐被看穿心思,忍不住鬧了個大紅臉,之后一直低頭搟面條,不再與謝晚搭話。
謝晚也開始專心做奶茶,烤淀粉腸。
由于學生們中午還沒有放學,所以謝晚每樣東西只做了五份。
都是出來擺攤的,關系不能太僵,所以謝晚便拿了一根烤腸,遞給隔壁的大姐。
“來,大姐嘗嘗我家的烤腸,可香了。”
“我……我不吃,”大姐連忙擺手。
謝晚知道她可能是誤會了,便解釋道:“大姐,這是免費請你吃的,大家都是擺攤的,以后有啥事情多商量?!?p> 見謝晚臉上滿是真誠,大姐放下戒心,接過了烤腸。
一口烤腸吃到嘴里,大姐眼睛都睜大了幾分。
“妹子,這腸太好吃了,倒是跟我家做的面條挺配的,”大姐一邊吃一邊說道。
“是嘛,”謝晚一雙眼睛笑的彎彎的,“那就拜托大姐一會兒賣面條的時候,幫我多宣傳宣傳啊?!?p> 得了謝晚的好,大姐自然不會拒絕。
再加上她搞清楚謝晚跟自己并不算是競爭關系,態(tài)度變得更加友好。
兩人閑聊了幾句,謝晚得知大姐的名字叫秦芳,家住在縣城,男人是機械廠的工人。
她沒有正式工作,好在有做面條的手藝,便出來擺攤賣手搟面。
謝晚和秦芳聊了幾句,縣一中的學生也下課了,從校園里魚貫而出。
秦芳也沒空跟謝晚閑聊,開始做她的手搟面。
有學生來買秦芳的手搟面,聞見謝晚攤上的香味,不由得深深吸了一口。
“這是啥?怎么聞著那么香?”有學生問道。
謝晚還沒有回答,秦芳便熱情地幫忙回道:“那叫烤淀粉腸,剛剛人家給我嘗了一根,可香了,跟我們家的面條倒是挺配的,同學,你要不買回去嘗一根?”
學生們都經(jīng)常在秦芳這里買飯吃,知道她是不會騙人的,所以在等做面條的空檔,來謝晚的小攤前買了烤腸。
有了秦芳的推薦,謝晚的烤腸很快就賣出去十多根。
也幸好她提前有做準備,還有姥姥在一邊收錢,所以做起事來一點也不手忙腳亂。
買烤腸的學生見黑板上還寫著奶茶和香豆腐,便有些好奇這兩樣東西的味道。
于是謝晚的奶茶和香豆腐也開了張。
學生們大多靦腆,不知道搞價,只是在看到價格的那一刻會有點肉痛。
等烤腸香豆腐奶茶吃到嘴里,他們又覺得這錢花的值。
而且謝晚長得漂亮,年紀只比這些學生大個一兩歲,所以招了許多男同學過來。
大家圍在謝晚的攤子前,奶茶烤腸很快便賣出去了大半。
秦芳見謝晚的生意逐漸變好,也沒有嫉妒。
畢竟謝晚的小吃對她的面條沒有任何影響,根本占不了學生們的肚子。
相反,很多學生被謝晚的烤腸吸引過來,還讓她的面條比平時多賣出去了十幾份。
一個半小時后,謝晚帶來的淀粉腸,香豆腐,還有奶茶全部被賣完了,一份都不剩。
賣完以后,謝晚也沒有急著回家,而是幫秦芳收了攤子。
第一天過來,有人愿意幫著介紹她的小吃,肯定是要比她自己拉客簡單的多。
秦芳受寵若驚,“嗐,我也沒做啥,就是順便提一嘴的事兒,你可別放心上啊。”
“秦大姐,話雖這么說,可要是沒你介紹,我還不知道啥時候能將東西賣完呢,你就別客氣了。”
接觸了一上午,謝晚發(fā)現(xiàn)秦芳是個實在人,所以并不介意跟她多接觸,方便日后擺攤。
秦芳也不是個死心眼的,便不再說什么。
回去的路上,謝晚蹬三輪車的腳跟風火輪似的,根本看不出之前是個體弱多病的姑娘。
而黃翠英將今天中午掙來的錢死死揣到兜里,拿一只手握著,一動都不敢動,生怕誰過來把錢給偷了。
兩人到了家,便迫不及待地開始數(shù)錢。
一塊。
兩塊。
……
三十一塊。
加上所有毛票,最后足足賺了三十一塊二毛五。
黃翠英的手都開始有些哆嗦。
她活了五十多歲,還是第一次在一個多小時之內(nèi),掙到這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