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其疆域區(qū)劃為司隸校尉部,十二州刺史部和西域長(zhǎng)史府,各王國(guó)、屬國(guó)按郡制;邑、道、侯國(guó)、公國(guó)等按縣制。具體區(qū)劃如下:
一、司隸校尉部(人口307萬(wàn))
京兆尹治長(zhǎng)安(今陜西長(zhǎng)安三橋,人口28萬(wàn))
領(lǐng)10縣:長(zhǎng)安、長(zhǎng)陵、陽(yáng)唆、霸陵、杜陵、新豐、藍(lán)田、鄭縣、上雒、商縣。
右扶風(fēng)治槐里(今陜西興平,人口9萬(wàn))
領(lǐng)15縣:槐里、茂陵、平陵、鄠縣、武功、美陽(yáng)、郿縣、雍縣、杜陽(yáng)、陳倉(cāng)、渝麇、汧縣、漆縣、旬邑、安陵。
左馮翊治高陵(今陜西高陵,人口14萬(wàn))
領(lǐng)13縣:高陵、池陽(yáng)、萬(wàn)年、重泉、臨晉、頜陽(yáng)、夏陽(yáng)、頻陽(yáng)、粟邑、衙縣、沒(méi)(去三點(diǎn)水加示部旁)栩、云陽(yáng)。
河?xùn)|郡治安邑(今山西夏縣禹王,人口57萬(wàn))
領(lǐng)19縣:安邑、聞喜、猗氏、大陽(yáng)、河北、蒲坂、汾陰、皮氏、絳邑、臨汾、襄陵、楊縣、平陽(yáng)、永安、北屈、蒲子、端氏、蠖(去蟲加三點(diǎn)水)澤、東垣。
弘農(nóng)郡治弘農(nóng)(今河南靈寶北黃河南岸,人口19萬(wàn))
領(lǐng)9縣:弘農(nóng)、陜縣、湖縣、華陰、盧氏、黽池、新安、宜陽(yáng)、陸渾。
河南尹治雒陽(yáng)(今河南洛陽(yáng)東北,人口100萬(wàn))
領(lǐng)21縣:雒陽(yáng)、平縣、平陰、谷城、河南、新城、梁縣、偃師、緱氏、鞏縣、成皋、滎陽(yáng)、卷縣、原武、陽(yáng)武、中牟、開封、苑陵、新鄭、密縣、京縣。
河內(nèi)郡治懷縣(今河南武陟西南大虹橋南,人口80萬(wàn))
領(lǐng)18縣:懷縣、武德、平皋、州縣、溫縣、河陽(yáng)、野王、波縣、軹縣、沁水、山陽(yáng)、修武、獲嘉、汲縣、共縣、朝歌、蕩陰、林慮。
二、幽州刺史部(人口247.3萬(wàn))
代郡治高柳(今山西陽(yáng)高,人口12萬(wàn))
領(lǐng)11縣:高柳、馬城、道人、北平邑、班氏、狝(去爾加示)氏、平舒、東安陽(yáng)、桑干、當(dāng)城、代縣。
上谷郡治沮陽(yáng)(今河北懷來(lái)小南辛堡附近,人口51萬(wàn))。
領(lǐng)8縣,沮陽(yáng)、居肅、涿鹿,潘縣、碓(去石加句)瞀、下洛、廣寧、寧縣。
涿郡治涿縣(今河北涿州,人口63萬(wàn))
領(lǐng)7縣:涿縣、良鄉(xiāng)、方城、范陽(yáng)、遒國(guó)、故安、北新城。
廣陽(yáng)郡治薊縣(今北京西南城區(qū),人口28萬(wàn))。
領(lǐng)5縣:薊縣、廣陽(yáng)、昌平、軍都、安次。
漁陽(yáng)郡治漁陽(yáng)(今北京密云十里堡附近,人口43萬(wàn))。
領(lǐng)9縣;漁陽(yáng)、獷平、廄(去既加虎)奚、安樂(lè)、狐奴、平谷、潞縣、雍奴、泉州。
右北平郡治土垠(今河北唐山北新區(qū),人口5萬(wàn))。
領(lǐng)4縣:土垠、徐無(wú)、無(wú)終、俊靡。
遼西郡治陽(yáng)樂(lè)(遼寧北票南巴圖營(yíng)子附近,人口8萬(wàn))。
領(lǐng)5縣:陽(yáng)樂(lè)、臨渝、肥如、海陽(yáng)、令支。
遼東郡治襄平(遼寧遼陽(yáng),人口8萬(wàn))。
領(lǐng)11縣:襄平、遼隊(duì)、新昌、安市、汶縣、平郭、沓氏、西安平、番汗、望平、無(wú)慮。
另領(lǐng)遼東屬國(guó),治昌黎(今遼寧義縣)。
領(lǐng)5縣:昌黎、扶黎、賓徒、徒河、房縣、險(xiǎn)瀆。
玄菟郡治高句麗(今遼寧沈陽(yáng)東陵附近,人口4.3萬(wàn))。
領(lǐng)5縣:高句麗、候城、西蓋馬、遼陽(yáng)、高顯。
樂(lè)浪郡治朝鮮(今朝鮮平壤南市區(qū),人口25萬(wàn))。
領(lǐng)18縣:朝鮮、占蟬、遂城、讓(去上加冉)邯、渾彌、增地、驪望、鏤方、樂(lè)都、灞(去霸加貝)水、屯有、含資、提奚、帶方、海冥、昭明、列口、長(zhǎng)岑。
三、并州刺史部(人口66.4萬(wàn))
上黨部治長(zhǎng)子(令山西長(zhǎng)子,人口12萬(wàn))。
領(lǐng)13縣:長(zhǎng)子、泫氏、高都、陽(yáng)阿、際(去示加奇)氏、潞縣、壺關(guān)、屯留、谷遠(yuǎn)、銅鞮、襄垣、涅縣、沾縣。
太原郡治晉陽(yáng)(今山西大原晉源,人口20萬(wàn))。
領(lǐng)15縣:晉陽(yáng)、榆次、陽(yáng)邑、祁縣、中都、鄔縣、界休、平陶、大陵、茲氏、狼孟、盂縣、陽(yáng)曲、慮廄(去既加虎)、京陵。
西河郡治離石(今山西離石,2萬(wàn))。
領(lǐng)9縣:離石、中陽(yáng)、平周、藺縣、圜陽(yáng)、圜陰、平定、廣衍、美稷。
上郡治膚施(今陜西榆林魚河鎮(zhèn),人口2.8萬(wàn))。
領(lǐng)9縣:膚施、龜茲、白土、楨林、奢延、高奴、定陽(yáng)、雕陰、漆垣。
雁門郡治陰館(今山西朔州汴子疃附近,人口25萬(wàn))。
領(lǐng)14縣:陰館、馬邑、埒縣、樓煩、廣武、原平、鹵城、汪陶、繁畤、劇陽(yáng)、崞縣、武州、平城、強(qiáng)陽(yáng)。
云中郡治云中(今內(nèi)蒙古托克托縣古城鄉(xiāng),人口2.6萬(wàn))。
領(lǐng)11縣:云中、沙陵、沙南、箕陵、成樂(lè)、武進(jìn)、原陽(yáng)、定襄、咸陽(yáng)、武泉、北輿。
定襄郡治善無(wú)(今山西右玉,人口1.3萬(wàn))。
領(lǐng)5縣:善無(wú)、中陵、武成、駱縣、桐過(guò)。
五原郡治九原(今內(nèi)蒙古包頭哈業(yè)附近,人口2.3萬(wàn))。
領(lǐng)9縣:九原、河陰、臨沃、五原、宜梁、成宜、西安陽(yáng)、武都、曼柏。
朔方郡治臨戎(今內(nèi)蒙古磴口縣壩楞,人口0.7萬(wàn))。
領(lǐng)6縣:臨戎、沃野、廣牧、朔方、大城、三封。
四、涼州刺史部(人口46.9萬(wàn))
武都郡治下辨(今甘肅徽縣江洛鎮(zhèn)西,人口8萬(wàn))。
領(lǐng)7縣:下辨、河池、故道、沮縣、上祿、武都道、羌道。
隴西郡治狄道(今甘肅臨洮,人口3萬(wàn))。
領(lǐng)11縣:狄道、安故、大夏、枹罕、白石、河關(guān)、首陽(yáng)、鄣縣、襄武、臨洮(駐南部都尉)、氐道。
漢陽(yáng)郡治冀縣(今日肅甘谷,人口13萬(wàn))。
領(lǐng)12縣:冀縣、西縣、望垣、上邽、隴縣、略陽(yáng)、顯親、獂道、成紀(jì)、阿陽(yáng)、平襄、勇士。
安定郡治臨涇(今甘肅鎮(zhèn)原東南,人口3萬(wàn))。
領(lǐng)7縣:臨涇、陰盤、鶉觚、烏氏、高平、朝那、彭陽(yáng)。
北地郡治富平(今寧夏吳忠西南,人口1.8萬(wàn))。
領(lǐng)6縣:富平、廉縣、靈州、參轡(去口、車加言)、泥陽(yáng)、弋居。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口3.4萬(wàn))。
領(lǐng)13縣:姑臧、休屠、顯美、宣威、武威、揟次,鸞鳥、蒼松、張掖、樸劓、媼圍、顫(去頁(yè)加鳥)陰、祖厲。
金城郡治允吾(今甘肅水清縣平溝,人口8萬(wàn))。
領(lǐng)10縣:允吾、枝陽(yáng)、金城、允街、榆中、浩亹、令居、破羌、安夷、臨羌。
張掖郡治觸(去蟲加樂(lè))得(今甘肅張掖臨澤縣,人口2.6萬(wàn))。
領(lǐng)8縣:觸(去蟲加樂(lè))得、昭武、屋蘭、刪丹、氐池、日勒、番和、驪肝(去月加革)、
另有張掖、居延屬國(guó),治居延(今內(nèi)蒙古額濟(jì)納旗東南)。
酒泉郡治祿福(今甘肅酒泉,人口1.2萬(wàn))。
領(lǐng)9縣:祿福、安彌、會(huì)水、樂(lè)涫、表氏、玉門、延壽、干齊、沙頭。
敦煌郡治敦煌(今甘肅敦煌城河西,人口2.9萬(wàn))。
領(lǐng)6縣:敦煌、龍勒、效谷、廣至、冥安、淵泉。
五、冀州刺史部(人口580萬(wàn))
魏郡治鄴縣(今河北臨漳鄴鎮(zhèn),人口69萬(wàn))。
領(lǐng)15縣:鄴縣、內(nèi)黃、黎陽(yáng)、繁陽(yáng)、陰安、魏縣、元城、館陶、清淵、平思、斥丘、曲梁、梁期、武安、涉國(guó)。
清河國(guó)治甘陵(今山東臨清東北,67萬(wàn))。
領(lǐng)7縣:甘陵、貝丘、靈縣、郁(去有加俞)縣、繹幕、廣川、東武城。
安平國(guó)治信都(今河北冀縣,人口65萬(wàn))。
領(lǐng)13縣:信都、扶柳、堂陽(yáng)、南宮、陘縣、武邑、觀津、下博、武遂、饒陽(yáng)、安平、南深澤、阜城。
巨鹿郡治莊(去土加?jì)耄┨眨ń窈颖睂帟x東陳附近,人口60萬(wàn))。
領(lǐng)15縣:莊(去土加?jì)耄┨?、楊氏、鄖(去員加梟)縣、下曲陽(yáng)、南轡(去口去車加言)、任縣、平鄉(xiāng)、南和、巨鹿、廣干、曲周、廣宗、廣年、斥章、列人。
趙國(guó)治邯鄲(今河北邯鄲,人口18萬(wàn))。
領(lǐng)5縣:邯鄲、易陽(yáng)、襄國(guó)、中丘、柏人。
常山國(guó)治元氏(今河北元氏殷村,人口63萬(wàn))。
領(lǐng)12縣:元氏、欒城、平棘、高邑、房子、上艾、真定、九門、蒲吾、井陘、靈壽、南行唐。
中山國(guó)治盧奴(今河北定州,人口65萬(wàn))。
領(lǐng)13縣:盧奴、安熹、漢昌、蠡吾、安國(guó)、毋極、新市、上曲陽(yáng)、望都、唐縣、蒲陰、北平、廣昌。
河間國(guó)治樂(lè)成(今河北泊頭千戶屯附近,人口63萬(wàn))。
領(lǐng)11縣;樂(lè)成、弓高、成平、中水、武垣、束州、東平舒、高陽(yáng)、鄚縣、文安、易縣。
渤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常莊,110萬(wàn))。
領(lǐng)8縣:南皮、東光、重合、高城、陽(yáng)信、修縣、浮陽(yáng)、章武。
六、豫州刺史部(人口516萬(wàn))
潁川郡治陽(yáng)翟(今河南禹州,人口43萬(wàn))。
領(lǐng)17縣:陽(yáng)翟、陽(yáng)城、輪氏、郟縣、父城、潁陽(yáng)、襄城、昆陽(yáng)、舞陽(yáng)、定陵、郾縣、臨潁、潁陰、許縣、新汲、鄢陵、長(zhǎng)社。
汝南郡治平輿(今河南汝南射橋,人口210萬(wàn))
領(lǐng)37縣:平輿、上蔡、灈陽(yáng)、吳房、西平、定潁、召陵、洇(去因加隱)強(qiáng)、西華、征羌、汝陽(yáng)、南頓、陽(yáng)安、郎陵、北宜春、安城、慎陽(yáng)、安陽(yáng)、新息、弋陽(yáng)、期思、原鹿、富波、褒信、新蔡、鲖陽(yáng)、固始、項(xiàng)縣、宜祿、新陽(yáng)、宋國(guó)、思善、城父、山桑、細(xì)陽(yáng)、汝陰、慎縣。
陳國(guó)治陳縣(今河南淮陽(yáng),人口154萬(wàn))。
領(lǐng)9縣:陳縣、新平、寧平、武平、苦縣、柘縣、陽(yáng)夏、扶樂(lè)、長(zhǎng)平。
梁國(guó)治睢陽(yáng)(今河南商丘縣城,人口43萬(wàn))。
領(lǐng)8縣,睢陽(yáng)、蒙縣、寧陵、鄢縣、谷熟、虞縣、下邑、碭縣。
沛國(guó)治相縣(今安徽濉溪張集,人口25萬(wàn))。
領(lǐng)21縣:相縣、肖縣、杼秋、豐縣、沛縣、臨睢,太丘、建平、鄼縣、譙縣、鄲縣、锧(去質(zhì)加至)縣、竹邑、蘄縣、符離、谷陽(yáng)、洨縣、虹縣、向縣、龍亢、公丘。
魯國(guó)治魯縣(今山東曲阜,人口41萬(wàn))。
領(lǐng)6縣:魯縣、汶陽(yáng)、卞縣、騶縣、蕃縣、薛縣。
七、兗州刺史部(人口404萬(wàn))
陳留郡治陳留(今河南開封縣陳留,人口約87萬(wàn))。
領(lǐng)17縣:陳留、雍丘、尉氏、扶溝、圉縣、襄邑、己吾、考城、外黃、濟(jì)陰、東昏、小黃、浚儀、封丘、平丘、長(zhǎng)垣、酸棗。
東郡治濮陽(yáng)(今河南濮陽(yáng)慶祖北,人口60萬(wàn))。
領(lǐng)15縣:濮陽(yáng)、白馬、燕縣、頓丘、衛(wèi)國(guó)、東武陽(yáng)、陽(yáng)平、東阿、范縣、谷城、臨邑、樂(lè)平、發(fā)平、聊城、博平。
濟(jì)陰郡治定陶(今山東定陶城西北人口65萬(wàn))。
領(lǐng)11縣;定陶、冤句、乘氏、句陽(yáng)、成陽(yáng)、鄄城、廩丘、離狐、成武、單父、己氏。
山陽(yáng)郡治昌邑(今山東巨野昌邑,人口60萬(wàn))。
領(lǐng)10縣:昌邑、巨野、金鄉(xiāng)、東緡、防東、方與、高平、湖陸、南平陽(yáng)、瑕丘。
任城國(guó)治任城(今山東微山魯橋,人口20萬(wàn))。
領(lǐng)3縣:任城、亢父、樊縣。
東平國(guó)治無(wú)鹽(今山東東平宿城,人口45萬(wàn))。
領(lǐng)5縣:無(wú)鹽、壽張、須昌、富城、章縣、東于陸、寧陽(yáng)。
濟(jì)北國(guó)治盧縣(今山東長(zhǎng)清馬上附近,人口23萬(wàn))。
領(lǐng)5縣:盧縣、茌平、蛇丘、剛縣、成縣。
泰山郡治奉高(今山東泰安范鎮(zhèn),人口44萬(wàn))。
領(lǐng)12縣:奉高、博縣、梁甫、巨平、茌縣、嬴縣、牟縣、萊蕪、蓋縣、南武陽(yáng)、費(fèi)國(guó)、南城。
八、青州刺史部(人口299萬(wàn))
平原郡治平原(今山東平原飲馬店附近,人口100萬(wàn))。
領(lǐng)10縣:平原、高唐、祝阿、漯陰、安德、鬲國(guó)、西平昌、般縣、樂(lè)陵、厭次。
濟(jì)南國(guó)治東平陵(今山東章丘棗園西北,人口45萬(wàn))。
領(lǐng)1??h;東平陵、土鼓、歷城、臺(tái)縣,著縣、菅縣、東朝、鄒平、梁鄒、于陵。
樂(lè)安國(guó)治臨濟(jì)(今山東高青高城鎮(zhèn),人口42萬(wàn))。
領(lǐng)9縣:臨濟(jì)、高苑、千乘、樂(lè)安、博昌、利縣、寥城、壽光、益縣。
齊國(guó)治臨菑(今山東淄博臨淄區(qū)齊都,人口49萬(wàn))。
領(lǐng)6縣:臨菑、西安、昌國(guó)、般陽(yáng)、廣縣、臨朐。
北海國(guó)治劇縣(今山東昌樂(lè)堯溝鎮(zhèn),人口15萬(wàn))。
領(lǐng)18縣:劇縣、東安平、平壽、營(yíng)陵、朱虛、安丘、昌安、平安、高密、夷安、淳于、都昌、下密、膠東、即墨、壯武、挺縣、觀陽(yáng)。
東萊郡治黃縣(今山東龍口黃城集,人口48萬(wàn))。
領(lǐng)12縣:黃縣、嵫(去山加巾)國(guó)、曲城、掖國(guó)、當(dāng)利、盧鄉(xiāng)、牟平、東牟、昌陽(yáng)、長(zhǎng)廣、不其、黔陬。
九、徐州刺史部(人口279萬(wàn))
瑯邪國(guó)治開陽(yáng)(今山東臨沂北戴城子,人口57萬(wàn))。
領(lǐng)13縣,莒縣、東安、東莞、姑幕、諸縣、東武、瑯邪、溝曲、陽(yáng)都、臨沂、開陽(yáng)、即丘、繒國(guó)。
彭城國(guó)治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口50萬(wàn))。
領(lǐng)8縣:彭城、留縣、廣戚、傅陽(yáng)、武原、呂縣、梧縣、甾丘。
下邳國(guó)治下邳(今江蘇邳縣古邳,人口61萬(wàn))。
領(lǐng)16縣:下邳、良成、司吾、下相、取慮、僮國(guó)、夏丘、徐縣、睢陵、盱眙、高山、淮陵、東城、曲陽(yáng)、淮浦、淮陰。
廣陵郡治廣陵(今江蘇揚(yáng)州城北,人口41萬(wàn))。
領(lǐng)12縣:廣陵、江都、輿國(guó)、堂邑、海陵、高郵、平安、東陽(yáng)、淩縣、射陽(yáng)、誨西、鹽瀆。
東海郡治郯縣(今山東郯城城北,人口70萬(wàn))。
領(lǐng)13縣:郯縣、襄賁、蘭陵、丞縣、陰平、戚縣、昌慮、合鄉(xiāng)、祝其、利城、贛榆、朐縣、厚丘。
〔注〕東海:治郯,陶謙任刺史時(shí)治所在郯,后移彭城。曹操破呂布后,從瑯邪、東海、和青州的北海分出城陽(yáng)、利城、昌慮三郡,安置臧霸等泰山群寇)
十、荊州刺史部(人口628萬(wàn))
南陽(yáng)郡治苑縣(今河南南陽(yáng),人口243萬(wàn))。
領(lǐng)36縣:苑縣、西鄂、博望、堵陽(yáng)、雉縣、葉縣、犨縣、魯陽(yáng)、酈國(guó)、析縣、丹水、南鄉(xiāng)、順陽(yáng)、武當(dāng)、冠軍、鄼縣、陰縣、筑陽(yáng)、山都、鄧縣、蔡陽(yáng)、章陵、襄鄉(xiāng)、湖陽(yáng)、朝陽(yáng)、新野、安眾、穰縣、涅陽(yáng)、棘陽(yáng)、育陽(yáng)、舞陰、比陽(yáng)、平氏、復(fù)陽(yáng)、隨縣。
江夏郡治西陵(今湖北新洲城河西岸,人口26萬(wàn))。
領(lǐng)14縣:西陵、邾縣、鄂縣、蘄春、下雉、沙羨,安陸、南新市、云杜、竟陵、西陽(yáng)、軟(去欠加大)國(guó)、郡(去君加黽)縣、平春。
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口74萬(wàn))。
領(lǐng)17縣:江陵、華容、州陵、枝江、夷道、夷陵、當(dāng)陽(yáng)、鄀國(guó)、編縣、宜城、卻(去去加己)國(guó)、中盧、襄陽(yáng)、臨沮、秭歸、巫縣、佷山。〔注〕南郡被三國(guó)分占,劉備把白帝城改成永安郡
長(zhǎng)沙郡治臨湘(今湖南長(zhǎng)沙,人口105萬(wàn))。
領(lǐng)12縣:臨湘、湘南、益陽(yáng),羅縣、下雋、連道、昭陵、醴陵、安城、茶陵、攸縣、容陵。
武陵郡治臨沅(今湖南常德,人口25萬(wàn))。
領(lǐng)12縣:臨沅、沅南、漢壽、作唐、孱陵、零陽(yáng)、充縣、酉陽(yáng)、遷陵、沅陵、辰陽(yáng)、鐔成。
零陵郡治泉陵(今湖南永州,人口100萬(wàn))。
領(lǐng)13縣:泉陵、營(yíng)浦、營(yíng)道、泠道、重安、湘鄉(xiāng)、昭陽(yáng)、燕陽(yáng)、夫夷、都梁、洮陽(yáng)、零陵、始安。
桂陽(yáng)郡治郴縣(今湖南郴州,人口55萬(wàn))。
領(lǐng)11縣:郴縣、漢寧、便縣、耒陽(yáng)、陰山、臨武、南平、桂陽(yáng)、曲江、湞陽(yáng)、含洭。
十一、揚(yáng)州刺史部(人口433萬(wàn))
九江郡治陰陵(今安徽鳳陽(yáng)周圩西南,人口43萬(wàn))。
領(lǐng)14縣:陰陵、西曲陽(yáng),壽春,當(dāng)徐、下蔡、平阿、義成、鐘離、成德、合肥、浚遒、全椒、阜陵、歷陽(yáng)。
丹陽(yáng)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州,人口63萬(wàn))。
領(lǐng)16縣:宛陵、蕪湖、春谷、溧陽(yáng)、丹陽(yáng)、石城、秣陵、湖熟、江乘、句容、故鄣、于潛、涇縣、陵陽(yáng)、黟縣、歙縣。
吳郡治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口70萬(wàn))。
領(lǐng)13縣:吳縣、婁縣、無(wú)錫、毗陵、曲阿、丹徒、陽(yáng)羨、烏程、由拳、海鹽、余杭、錢唐、富春。
會(huì)稽郡治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口48萬(wàn),后又分出建安郡)。
領(lǐng)14縣:山陰、余暨、上虞、余姚、句章、鄮縣、鄞縣、諸暨、剡縣、烏傷、大末、章安、永寧、東冶。
廬江郡治舒縣(今安徽廬江桂元西,人口43萬(wàn))。
領(lǐng)14縣:舒縣、臨湖、襄安、居巢、皖縣、尋陽(yáng)、龍舒、六安、安豐、潛(去日加鬲)縣、雩婁、陽(yáng)泉、寥縣。
豫章郡治南昌(今江西南昌,人口166萬(wàn),后孫策分出廬陵、鄱陽(yáng)郡)
領(lǐng)21縣:南昌、余汗、鄱陽(yáng)、鄖(去員加梟)陽(yáng)、海昏、歷陵、柴桑、彭澤、艾縣、建昌、建城、新淦、宜春、平都、石陽(yáng)、廬陵、臨汝、南城、雩都、贛縣、南野。
今臺(tái)灣島當(dāng)時(shí)稱為夷洲。
十二、益州刺史部(人口568萬(wàn))
漢中郡治南鄭(今陜西漢中,人口26萬(wàn))。
領(lǐng)9縣:南鄭、沔陽(yáng)、褒中、成固、安陽(yáng)、西城、錫縣、上庸、房陵。
〔注〕漢中:劉備建了上庸郡,孟達(dá)降魏后,為了安置降將,魏分設(shè)了新城郡(治房陵)、魏興郡(治西城),其實(shí)這些郡不過(guò)一個(gè)縣的規(guī)模。馬超敗走漢中時(shí),人口只有10萬(wàn),清時(shí),人口130多萬(wàn),現(xiàn)373.3萬(wàn)。
巴郡治江州(今四川重慶,人口108萬(wàn))。
領(lǐng)14縣:江州、墊江、安漢、宕渠、宣漢、漢昌、充國(guó)、閬中、涪陵、枳縣、平都、臨江、朐忍、魚復(fù)。
廣漢郡治雒縣(今四川廣漢,人口50萬(wàn),)。
領(lǐng)11縣:雒縣、新都、什邡、綿竹、涪縣、梓潼、葭萌、臼水、郪縣、廣漢、德陽(yáng)。
廣漢屬國(guó)治今甘肅文縣。
領(lǐng)3道:陰平道、甸氏道、剛氏道。
〔注〕廣漢:后來(lái)劉備建立了梓潼、江油等郡。陰平也是從廣漢分置出來(lái)的
蜀郡治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口35萬(wàn))。
領(lǐng)8縣3道:成都、廣都、江原、臨邛、郫縣、繁縣、廣柔、蠶陵;綿廄(去既加虎)道、汶江道、湔氐道。
蜀郡屬國(guó)治漢嘉(今四川蘆山東北)。
領(lǐng)4縣:漢嘉、徒縣、嚴(yán)道、旄牛。
鍵為郡治武陽(yáng)(今四川彭山城江東,人口61萬(wàn),劉璋時(shí)分江陽(yáng)郡)。
領(lǐng)9縣:武陽(yáng)、南安、牛脾(去月加革)、資中、漢安、江陽(yáng)、符節(jié)、南廣、僰道。
鍵為屬國(guó)治朱提(今云南昭通)。
領(lǐng)3縣:朱提、漢陽(yáng)、堂狼。
牂牁郡治且蘭(今貴州貴定縣東,人口26萬(wàn))。
領(lǐng)16縣:且蘭、毋斂、鄨縣、平夷、夜郎、淡稿、談指、漏臥、漏江、同并、毋單、甸町、宛溫、鐔封、進(jìn)乘、西隨。
益州郡治滇池(今云南橙江晉城,人口11萬(wàn))。
領(lǐng)16縣:滇池、俞元、勝休、建伶、連然、谷昌,昆澤、同勞、同瀨、味縣、牧靡、秦臧、挵棟、毋畷(去田加木)、律高、賁古。
永昌郡治不韋(今云南保山板橋,人口189萬(wàn),劉備分出云南郡)。
領(lǐng)8縣:不韋、博南、巂唐、比蘇、柴榆、邪龍、云南、哀牢。在其西部有濮部部族居住、南部由閩濮部、鳩僚部等部族居住,西南由僳越部部族居住等。
十三、交州刺史部(人口超過(guò)107萬(wàn),孫權(quán)時(shí)又把交州分為交州和廣州兩個(gè)州)
南??ぶ畏ń駨V東廣州,人口25萬(wàn))。
領(lǐng)7縣:番禺、增城、博羅、龍川、揭陽(yáng)、四會(huì)、中宿。
蒼梧郡治廣信(今廣西梧州,人口46萬(wàn))。
領(lǐng)9縣:廣信、端溪、高要、猛陵、封陽(yáng)、臨賀、馮乘、謝沐、荔浦。
合浦郡治合浦(今廣西浦北石埇西南,人口8萬(wàn))。
領(lǐng)4縣:合浦、高涼、臨允、徐聞。
郁林郡治布山(今廣西桂平城西南,人口不詳)。
領(lǐng)10縣:布山、中溜、桂林、潭中、定周、領(lǐng)方、安廣、增食、臨塵、廣郁。
交趾郡治龍編(今越南河內(nèi)北寧,人口不詳)。
領(lǐng)12縣:龍編、北帶、曲陽(yáng)、稽徐、安定、朱戟(去早加烏)、望海、西于、封溪、婁(去女加尼)泠、茍漏、嬴隊(duì)(去人加婁)。
九真郡治胥浦(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城西北,人口20萬(wàn))
領(lǐng)5縣:胥浦、居風(fēng)、無(wú)功、無(wú)編、咸歡。
日南郡治西卷(今越南平治省廣治市,人口10萬(wàn))。
領(lǐng)4縣:西卷、盧容、朱吾、比景。
東漢時(shí)稱今海南島為朱崖洲。
十四、西域都護(hù)府
東漢時(shí)西域都護(hù)府為少數(shù)民族居住區(qū)。都護(hù)府為郡級(jí)單位,下領(lǐng)縣及相當(dāng)縣級(jí)少數(shù)民族居住區(qū),在東漢和帝永元六年至安帝永初元年(公元94~107年)時(shí)的行政區(qū)劃如下:
西域都護(hù)府,治它乾城(今新疆沙雅縣境內(nèi))。
領(lǐng)縣和縣級(jí)單位有:
延城、尉黎、危須、交河城、務(wù)涂谷、歡泥、且末、精絕、寧彌、西城、子合、莎車、疏勒、溫宿、赤谷城、貴山城、戊部侯城、戊己校尉城、宜禾都尉城等。
東漢時(shí),在中國(guó)北部,即內(nèi)蒙古北部、蒙古國(guó)及俄羅斯貝加爾湖東西,由鮮卑、大幕、匈奴、堅(jiān)昆、呼揭等少數(shù)民族居住。
在今遼寧東北部、吉林、黑龍江和俄羅斯地區(qū)由夫余、挹婁、沃沮、高句麗等少數(shù)民族居住。
今青海、四川西部和西藏廣大地區(qū)由唐旄、發(fā)羌、燒羌、白馬羌、蝥(去蟲加尼)牛羌、大牂等羌民族居住。馬羌,麓牛羌、大烊等羌民族居住。
今新疆西北部由烏孫族居住。
三國(guó)各州郡人口數(shù)量排名
1.荊州(628)2.冀州(580)3.益州(568)4.豫州(516)5.揚(yáng)州(433)
6.兗州(404)7.司隸(307)8.青州(299)9.徐州(279)10.幽州(247.3)
11.交州(107)12.并州(66.4)13.涼州(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