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我還在回憶剛剛陳薇講的那些校園霸凌故事,很多都是她自己看見的,也有聽別人說的。無一例外的是,她只是做了一個旁觀者,沒有施加援手。
當時我半開玩笑的問她:“你這樣算不算是幫兇啊?”
只不過陳薇明顯是有些生氣了,罵了一句之后便是站在她的角度的喋喋不休的解釋:“我特么要是去幫,當時被孤立的就要多一個,要有人幫還會有霸凌這種事?”
“那些不學無術的家伙說的找人教訓你又不是真的和你開玩笑,之前下死手的人都大有人在。”
“你可不要以為我一個女的能干什么,老師不管,學校不問,教育局有關系,警察局有幫兇,我干嘛要招惹一身蒼蠅。”
“完全不值!”
不過說完這些話的陳薇倒是突然沉默了一下,“其實隔壁班就有一個被隱形霸凌過的,只不過他對那些人的態(tài)度一直都很強硬,聽說后來也打過架,倒是沒人招惹他了?!?p> “這不是好事嗎?”我有些不懂,被那群人忌憚難道不應該是值得慶幸的嗎,怎么聽陳薇的語氣倒有些失落。
“沒人招惹是指,沒有人敢跟他做朋友。”陳薇的失落肉眼可見,只不過她沒有因此去做謎語人,“當時的我們,都覺得他是另一個混混團體的,所以避而遠之。”
我這才明白過來,剛剛她口中的隱形霸凌是指的被全班人孤立這件事。
校園霸凌確實荼毒人心,態(tài)度強硬就沒有了朋友,只能獨來獨往,誰也不愿意因為一個差點被霸凌的同學而導致自己被霸凌;態(tài)度軟弱就會被身邊人肆意欺壓,就算有人愿意和他說說話,也不過是高人一等的施舍與憐憫。
但陳薇沒有說那個差點被霸凌成功,只不過卻反被本應該是同班同學的“他們”背刺的人是誰;我也想不出來她口中那個陰暗孤僻的人,究竟能和隔壁班的哪一個家伙對號入座。
我把視線投到桌面上,凌亂的演算草紙上,不由得想起那個極受歡迎,面對他人總是帶著一副笑容,溫柔傾聽每一個人話語的“莫寒”。
以這個家伙這一個月的表現(xiàn),他是最不可能的。
放下這些胡思亂想的事,整理好我的桌面,以免被母親說教;我又有些心癢癢,想知道陳薇口中的那個他究竟是誰,貌似陳薇對他,有不一樣的感官。
最后我敗給了好奇心,決定發(fā)QQ去問問陳薇,雖然我也并不抱有希望,只是實在好奇而已。
那邊久久沒有回應,我也不知道陳薇到底看到了我的消息了沒有,只是百無聊賴的刷著我喜歡的明星八卦,聽著她的歌,看著她那潮流炫酷的裝扮,心里有些羨慕。
一個午飯加午睡過去,下午的時間仿佛是被偷走了一般,匆匆來到晚上。
晚上是我的禁足時間,家里人不允許我這樣的女孩一個人出去。我一直都不滿意家里人的安排,但是人微言輕,反對無效。
不會打游戲,小視頻太過重復枯燥,電視劇離了個大譜,電影把我當智障,八卦不可能每天都有,還一看一整天。
我癱坐在沙發(fā)上,不想動彈。家里就我一個人,父親在政府上班,母親在精神病院當護士。
我只好隨機翻開一本母親的書,上面有一部分在講解心理防御機制,我一直都對此有些興趣,現(xiàn)在也只好拿它當作打發(fā)時間的工具了。
心理防御機制有四種,十六種類型,分別是:逃避機制:壓抑,否定,退行,潛抑;自機騙制:反向,合理化,儀式取消,隔離,理想化,分裂;攻擊機制:轉移,投射;代替機制:幻想,補償;建設機制:認同,升華。
有時候在學校受了氣,會把氣發(fā)泄在家人,身邊人身上,就是“轉移”的典型例子。
枯燥無味的時間總是過得很慢,書上故作高深的話語更是減緩了時間流動。
在意識的世界里,不可捉摸的時間,第四維度的產(chǎn)物,倒像是可以隨意揉捏的存在,雖然不能穿越回過去,加速到未來,但時間流速什么的,倒是更改得輕而易舉。
我沉入了思考,總有人宣布高維度的存在,可是身處三維的我們,都無法更改規(guī)則下的三維“距離”,可是在不可辨別,不可觸碰的意識世界里,同樣是不可觸碰到的時間,反而可以在某種“無意識”中被隨意更改。
那么,意識到底是第幾維度的產(chǎn)物呢?
我從思考中醒來,仿佛是做了一個夢,很奇怪的夢,無厘頭的事物在我眼前消失又存在,看不清全貌的巨大身影讓我一度以為那是一座山,但是直覺又告訴我它是活的。
今天這一天也就差不多過去了,我想起來中午給陳薇發(fā)的消息,只不過由于一整個下午都睡過去了,剛剛又不知道是睡還是醒,完全沒有留意到陳薇已經(jīng)給我發(fā)了好多條消息。
其中,最醒目的,還是她說出的那個名字:莫寒。
我再往上翻了翻,確定了是我那個問題的答案,而陳薇會愿意說出這個名字,也是因為她以為我生氣不理她了。
陳薇這家伙,平時嘴上不留情,到了最后,還是得聽我的。
有些得意,又有些意外的我向她解釋了一番沒回消息的緣由,不出意外的,對面立馬就是一頓瘋狂輸出。
看到陳薇破防的樣子,我不免有些好笑,也不打斷她,更不回消息,只是默默等待她慌里慌張的再一次心虛。
果不其然的,她見到我這一次就一句話沒說,任由她輸出的模樣,再一次發(fā)出了那個經(jīng)典問題:“你不會又生氣了吧?!?p> 我秒回一句:“是的,需要一頓午飯才能哄好的那種。”
我們心照不宣的,沒有去提那個名字,沒有去說有關他的事,即便他的改變實在是過于巨大,即便我心里依舊好奇。
我的目光再一次放在了那本被我扔在沙發(fā)上的心理書,上面正好翻到了“分裂”這一小節(jié)上,我對此打了個冷噤。
“應該,不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