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睡個安穩(wěn)
風(fēng)有些喧囂,顧澤明和袁幼儀坐著轎子,一路去向了紫禁城。
有太后的令牌在,沿路的禁軍和太監(jiān)也沒有搜查。
不久轎子停了,顧澤明被袁幼儀帶到了御花園。
昨夜雨密風(fēng)驟,御花園的落花卻早被宮女,太監(jiān)們掃了,地上光禿禿的,花壇上是姹紫嫣紅,綠肥紅瘦的一片。
“大將軍隨我來?!痹變x帶著顧澤明去了御花園北邊的一件小屋。
“這是何意?”顧澤明見袁幼儀把門關(guān)上了。
只見這房屋里香氣氤氳,燈臺后面款款走來一個頭戴金釵,身穿紅繡牡丹花裙的影子。
顧澤明回頭一看,竟然是袁太后。
顧澤明連忙低頭拱手道:“太后…”
“愛卿可否幫我解惑?”
“臣…知無不言。”
“愛卿可知道我…”袁太后的臉好似火燒,她是說不下去了。
顧澤明低著頭,惶恐不敢說話。
袁幼儀瘋狂給袁太后打手勢,袁太后方才想起今天的目的。
袁太后:“抬起頭來?!?p> 顧澤明把頭抬起,只見袁太后的臉紅彤彤的,比桃花還要厲害。
“太后娘娘…現(xiàn)在恐怕于禮不合?!鳖櫇擅骰艔埖囊?。
“大將軍,我叫你來…是求個心安?!?p> 接下來袁太后的動作就好比筍衣脫落,又好似玉石相離。
“如何…心安?”顧澤明有些呆住了,袁太后年逾三十,肌膚卻依舊少女。
“睡…便心安。”袁太后已經(jīng)不能再說,這就是袁幼儀給她出的主意。
這香是催情的香,顧澤明也漸漸沉迷其中。
……
袁幼儀在門外守著,以備非常。
皇宮里面的宮女大多都被分給了打仗的將士,所以現(xiàn)在皇宮里面的人并不多。
巡夜的太監(jiān)也早早被打了招呼,今夜不準(zhǔn)來御花園。
所以沒有出現(xiàn)出乎袁幼儀意料之外的事情。
地球不停轉(zhuǎn),太陽升起,暖動袁幼儀的睫毛。
顧澤明早就睜開了雙眼,袁太后依偎在他身上,像只蝦。
他疲憊極了,不僅僅是因為這運動時產(chǎn)生的消耗,更因為這神經(jīng)的緊張。
太嚇人了,給個女人你就上,要是一旁埋伏著刀斧手怎么辦?
不過講句心里話,不知不覺已經(jīng)睡了兩個皇帝的女人,這種感覺還是很不錯,都說劉裕是“六位帝皇完”,顧澤明想了想,天啟,崇禎,李自成,張獻(xiàn)忠,皇太極,順治,貌似他也可以做到集郵。
不由多想,袁太后醒了,的確在負(fù)接觸以后,二人熟絡(luò)了很多,袁太后有些小女姿態(tài)要發(fā),顧澤明也只能由她。
顧澤明看向崇禎與她身上所加的劍傷,在她的肩,說道:“臣告退?!?p> 袁太后聽了,方才收斂她的衣服,目送顧澤明走了,這時她才想起昨夜是怎么樣的情形。
“幼儀,把這床單洗了?!痹蟠┥弦路?,回到慈寧宮,又是那個母儀天下的皇太后。
......
顧澤明出了皇宮,立馬回家給朱中梠等人保平安,如今的世道,顧澤明一夜未歸,實在是有被做掉的危險。
換了一身衣裳,顧澤明看了一些伍翔宇送上來的情報:李自成部好像有些動向,湖廣方面左良玉還是紋絲不動,不過王介之,王夫之二兄弟興了一支義兵,頗有影響力,山東的魯王在臨淄重整旗鼓,號稱十萬兵馬,南直隸這邊的馬士英還是在徐州一代,并沒有往前。
王夫之,顧澤明還是很有印象的,因為王夫之是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幾個哲學(xué)家之一,他的《讀通鑒論》和《宋論》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他的學(xué)說深刻影響了一個時代,那就是百年救亡圖存的時代,深刻影響了一個人,那就是湖南的哲人王。
沒想到于此聽說了他的消息,明末思想三大家,因為顧炎武還叫做顧繼絳所以他并不知道,黃宗羲現(xiàn)在被南京這邊關(guān)在了監(jiān)獄里面,現(xiàn)在的他就只聽聞過王夫之這一個人的消息,
也算是有幸了,顧澤明看不起多爾袞,看不起李自成,也看不起張獻(xiàn)忠,但對于王夫之這樣的人,他是很敬仰的,因為他們這些人所留下來的精神利刃,真的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偉大的中華兒女。
他們是敢于斗爭的,他們的骨頭是很硬的,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他們的著作是《吶喊》《彷徨》的先聲。
顧澤明寫了一段文字:清寇南侵,國難日亟。今之大計,退則亡,抗則存;自相煎艾則亡,舉國奮戰(zhàn)則存。向使同室操戈,則吾等之輩將群入于異族之手,河山將非復(fù)我之河山,百姓將非復(fù)我之百姓,城郭將非復(fù)我之城郭,是所謂亡國滅種,率獸食人者也。崖山戰(zhàn)后,鄭思肖作蘭不畫根土,諸君若思之,寧不發(fā)汗于背,有所深省焉?今日之事,抗清降清,二者擇一。徘徊歧路,將國為之毀,身為之奴。若一轉(zhuǎn)念,堅定抗清,則國仇可報,國土可保,失地可復(fù),主上將比于少康,光武,吾輩亦得英雄之名,圖諸凌煙,馨香百世,豈非大美之事哉?
這個《告民書》將以他的名義發(fā)表在百姓日報上。
隨后顧澤明還是要去抓這何三的事情,他發(fā)現(xiàn)這個何三的問題,實際上是因為官吏分層造成的,科舉出來的官員不懂專業(yè)事物,只知道四書五經(jīng),所以他們一定要靠這些懂技術(shù)的吏員治理,吏員又是世襲的,他們之間有一個圈子,牢固不可破,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官員沒有本事,一定會出何三這樣的問題,他不知道事情,那可不就被人架起來了,讓人給欺上瞞下了嗎?
而何三這樣的人,其實就是沒有編制的吏員,他們也是官府統(tǒng)治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