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回到明末當小代

第一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

回到明末當小代 訊越者 2170 2022-12-06 14:34:17

  南京,六朝往事隨流水。

  作為留都的南京,在東南擁有舉足輕重的威望。

  經(jīng)過幾個月的思想混亂,這座城市很快就要達成共識。

  當大順軍向北京進軍時,南方部分官員知道京師難保,已經(jīng)做了從海路迎接太子朱慈烺來南京監(jiān)國的準備。三月二十九日,即在北京失守十天之后,消息就傳到了江蘇淮安。

  不過由于崇禎帝和他三個兒子的下落不明,那些官員不敢妄動。

  四月初八傳來了朱由檢在三月十九日自盡于煤山的消息,這消息在四月十七日被從北京逃出來的原大學士魏炤乘證實。

  南京官員隨即開始了選擇君主的功臣,所選無非是福王、桂王、惠王。

  福王就在淮安,但是桂王和惠王被張獻忠攆到了廣西,按理說應該是福王。

  但南京作為著名的養(yǎng)老之地,其中有很多東林黨人,被李自成做湯的老福王沒有做太子,就和東林黨人有很大關(guān)系,所以他們不想立福王。

  比如東林黨魁錢謙益,他就提議迎立潞王朱常淓。支持錢謙益的有南京兵部侍郎呂大器、南京戶部尚書高弘圖、右都御史張慎言、詹事府詹事姜曰廣等人。

  一派擁護福王,一派擁立潞王,兩派打派仗,那么就有人要折中,比如說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

  這史可法可不得了,在南京的署衙中,最有權(quán)力的是參贊機務南京兵部尚書、南京守備掌南京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和南京守備勛臣領中軍都督府事,他們分別由文官、宦官、勛貴擔任,又稱為三輛馬車。

  當時的參贊機務是史可法,南京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是韓贊周,南京守備勛臣是忻城伯趙之龍,這三人中,身為南京文臣首領的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所發(fā)揮的巨大作用,是其他人無法替代的。

  無他,文官的力量,又有兵權(quán)。

  當他要折中了,又有人不答應了,那就是鳳陽總督馬士英。

  倒不是因為別的,因為馬士英由浦口和史可法商議迎接桂王后,突然得到報告守備鳳陽太監(jiān)盧九德勾結(jié)總兵高杰、黃得功、劉良佐決定擁立福王朱由崧。

  這盧九德曾經(jīng)伺候過老福王。

  馬士英眼看手下大將全部自行投向福藩,抓住時機向福王朱由崧表示效忠。

  他立即以鳳陽總督和三鎮(zhèn)名義正式致書南京守備太監(jiān)韓贊周宣布擁立福王朱由崧。

  當南京各大臣被韓贊周邀請到家中傳閱馬士英的書信時,雖然不少人感到震驚,但是他們既無兵權(quán),立桂、立潞的方案又已胎死腹中,失去了憑借,只好違心地表示同意。

  四月末,福王即位已成定局,有些時候,人的命運就不可以預料:

  這才是人生難預料,華亭轉(zhuǎn)起入京朝。我言那前程錦繡非我要,那答到鑾駕盧薄早擺好。十幾載閑居外藩怎知曉,今日里紫袍換蟒袍。本擬東園直鉤釣,怎入西苑樓閣高。非是我謙虛作孤傲,另擇賢良請明高。北闕傳看今坻抄,方知內(nèi)外決定了。君人主勿要再牢騷,順天命安人心作舜堯。

  朱由崧每日驕奢淫逸,還沒有舜堯多久,在四月份,先是聽聞北京已經(jīng)被收復的消息,隨后洪芳帶著新皇帝的詔書來了。

  史可法作為忠君愛國的代表,當下就要領了詔書去進京逃賊。

  但朱由崧剛才做了幾天皇帝又怎么可能會答應?

  他聽說這新皇帝是建文皇帝的子孫,就不承認北邊的朝廷,不過洪芳已經(jīng)走了,他的任務就是傳達詔書,傳達詔書以后,他就坐船往澳門去了。

  馬士英作為擁立朱由崧登基的首功,他自然也不承認北邊的合法性。

  在這幫人看來這詔書有這么一個問題:一、宣布清軍為大患;二、朱慈曦的血脈。

  南京的人沒遭過清軍的打,自然不以為然。

  不過朱慈曦的血脈,現(xiàn)在卻不好說,因為從京城來的每一個人都認可太祖爺顯靈了的事情。

  顯靈這回事,在大明,別人不大可能,但朱元璋還真就有可能。

  既然這朱慈曦搞不了,他們就開始從顧澤明的身上下功夫。

  要抹黑一個人,搞桃色新聞向來是最容易的。

  現(xiàn)在南京城里面最賣座的一出戲叫做《御花園》,故事的內(nèi)容講述顧澤明和袁太后在御花園幽會,最后被人抓包的故事。

  “臣大將軍顧澤明參見太后?!睉蛑械念櫇擅魇莻€白臉,好似曹操。

  袁太后則窈窕一人,道:“你且抬頭。”

  顧澤明將頭抬起,袁太后哎呀一聲“顧郎…”

  兩人想放情懷,后面一個太監(jiān)跑出來,打住,指著顧澤明道“顧澤明,你有幾個腦袋?”

  顧澤明嚇得立馬數(shù)自己的頭,下跪道:“娘娘…”

  袁太后舞動衣袖“見冤家跪地心內(nèi)慘,顧郎細聽我來言。”

  就這樣,在宣傳里面顧澤明成了仗著太后寵愛,把持朝政的大奸臣。

  那些進京勤王的詔書,是奸賊挾天子以令諸侯。

  此亂詔也。

  這個情況打史可程來了之后,更是愈演愈烈。

  大家都知道北京有個可憐的小皇帝,奸臣顧澤明禍亂朝綱,不讓他南渡。

  朱由崧現(xiàn)在是偷雞不著蝕把米,南京的人在他的宣傳下,普遍很討厭顧澤明,現(xiàn)在聽說那小皇帝的遭遇痛苦,把對顧澤明的厭惡轉(zhuǎn)化為對小皇帝的同情,思量著要把小皇帝接出來。

  這下朱慈曦還真成眾望所歸。

  馬士英在這個時候提出來要進京迎接圣人,南京自然萬眾歡呼。

  但他實際則領軍緩慢行動,因為據(jù)他估算,北京城破在即,他想著慢慢過去,運氣好碰到小皇帝,運氣不好,拿著這個軍隊也可以轉(zhuǎn)頭再擁立朱由崧。

  馬士英碰到從山東潰敗的義軍,據(jù)他們所說北京已經(jīng)包圍,衍圣公已經(jīng)北狩,北京是大勢已去。

  馬士英隨即在徐州停下了兵馬,靜觀北京成敗。

  有兩個從湖南跑來的書生跟馬士英交談后,失望的去了南京,看著那蒼茫的長江,念出了一首詞:

  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鬼設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憑卻長江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正好長驅(qū),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強對。

  兩位書生中,大些的叫王介之,小些的叫王夫之。

  長江雖寬,一葦以航。

  隨即二人來到這石頭城中。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