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活在永樂撫養(yǎng)王朝

第32章 我真的寫了

活在永樂撫養(yǎng)王朝 眨眼的星芒 2043 2022-11-17 07:11:00

  第二天,來到文淵閣。

  朱瞻墉放眼望去,陳濟說到做到,自行來文淵閣請任總修官之職,義如陳濟,無需簽名,他也不敢在永樂大典上動手腳。

  再見到朱瞻墉,陳濟神色之恭敬:“下官有事找瞻墉殿下,雖然下官能擔任總修官,但子集兩大部類,還需解縉來擔任?!?p>  解縉之學識,毋庸置疑。

  說起來。

  朱瞻墉還不知,解縉究竟犯了什么罪,雖然從他父王那里聽來一些,可他父王并沒去狩獵,皇祖至于連求情機會也不給。

  問現(xiàn)場目擊者朱瞻基?

  算了。

  那個天資聰穎的家伙說不定在哪求購蛐蛐呢。

  是了,瓊鼻小千金的信箋,還在我身上,信里不會有僭越之類的話吧?

  “我不是真的想看,只是想確認一下?!敝煺败睦镟止荆研拍贸鰜?,拆掉蠟封,仔細讀完。

  雖然見面不多,從信里卻能讀出瓊鼻小千金的性格。

  這是天真孝順的小棉襖,寫給至愛父親之信,叮囑他好好吃飯,早點上床睡覺,娘親回娘家搬救兵了,府上一切都好……蕓蕓蕓。

  何不食肉糜啊。

  也不能怪瓊鼻小千金,估摸她連牢房也未嘗見過。

  朱瞻墉轉(zhuǎn)頭,向張九看去:“錦衣衛(wèi)牢里有飯吃嗎?”

  張九大抵猜到信里寫了奇怪之事,搖搖頭:“奴婢也沒去過,那地方,鬼哭狼嚎的,奴婢幫殿下把信送了?”

  “不用?!?p>  朱瞻墉來到錦衣衛(wèi)詔獄。

  那錦衣衛(wèi)千戶不讓進,朱瞻墉態(tài)度強勢,定然要進,那錦衣衛(wèi)想了想,讓朱瞻墉進去了。

  于一片漆黑中,瞧見了渾身邋遢的解縉,不復往日俊美老帥哥的衣著,美髯須凌亂,幸好,沒皮開肉綻。

  將信遞過去。

  解縉見蠟封開了,抬頭看向朱瞻墉,后者辯解道:“本殿也是一片好心,解公懂的吧?”

  “嗯。”

  解縉看完,重重的嘆了一口氣,也許是想家了。

  朱瞻墉時間也不多:“解公為何下獄?”

  “那日,漢王奏請陛下讓趙王回京,下官勸陛下讓趙王留守北平府,漢王說我挑撥太子兄弟關(guān)系,陛下氣盛之下……將本官下獄?!?p>  漢王坐不住了,想叫趙王朱高燧來京城幫忙,被解縉看破,讓趙王來京城還了得?于此,解縉據(jù)理爭辯起來。

  朱瞻墉暗自腹誹,果然,不是因為文獻大成。

  解縉是個情商極低之人,卻也是為了太子爭辯,朱瞻墉站起身:

  “解公,我走了啊。”

  從錦衣衛(wèi)詔獄出來,朱瞻墉打聽朱棣下落,聽聞在武樓教朱瞻基槍法,他見識過,朱棣輕甲裙擺搖動宛若翩翩起舞的鹮鳥。

  這種時候,不喜被打擾。

  朱瞻墉來到文淵閣,隨著編修人員越發(fā)多起來,想象中雞飛狗跳場景沒有出現(xiàn),閣外滿置書案,人頭攢動,皆忙著手上之務(wù)。

  他注意到,案幾上擺著刻字木牌,木牌上分別寫著經(jīng)、史、醫(yī)卜、陰陽等分類字眼,這些書案上,有文官在抄錄什么。

  走進閣內(nèi)。

  書案一字排開,木牌上寫著總修官,中修官,小修官等官階字樣。

  朱瞻墉還注意到,朱棣藏在披甲巡邏護衛(wèi)中間,鮮有人察覺穿著一身輕甲的朱棣。

  片刻功夫,就從武樓趕來了,只是這操作,難怪老朱家總是出現(xiàn)些奇奇怪怪的皇帝,這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啊。

  朱瞻墉看到了朱棣,對方也看到他:“孫臣不知您在此。”

  朱棣今日有一件重要的事。

  那就是檢查重修的進度,動用成百上千個官員,他擔憂太子之能,無法操持這項浩大工程,又心憂官員知道他來做面子工程。

  看了眼文淵閣四周,盡管不想承認,朱棣還是點點頭:“不錯,將朕的旨意記在心里了,上千個官員不好管治,稍有不慎,就會變成勞師動眾之弊政?!?p>  “此番一定會做出勞績來的!給他們發(fā)放月米和俸祿,俸數(shù)已交給戶部核算,望陛下過目后準許!”

  朱瞻墉用正式場合稱呼,封王后需改口陛下,此時也并無不妥。

  “嗯,是朕看走眼了嗎,為何沒有農(nóng)事?”朱棣凝著眸子,國以糧為本,目光掃過卻未見最重要的農(nóng)事。

  朱瞻墉神色之認真,道:“農(nóng)人不認識字,朝中官員又多為寒窗苦讀書生,沒下過地……不過,我送來了一份?!?p>  “胡鬧,你以為朕要編修一部什么樣的書!”

  朱瞻墉能明白朱棣如何生氣,自己下沒下過田,他還不知道?自幼雖不在朱棣身邊,可也是錦衣玉食,編修農(nóng)事,豈不誤人子弟。

  說起來,這還得感謝肆,至于解釋從來不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可……可是,我真的寫了?!?p>  朱棣一臉詫異接過去,翻開泛黃紙皮書封,入眼赫然,乃農(nóng)桑二字,首篇乃五谷之首稻篇。

  字里行間雋秀字跡,仿佛自己化身田間耕種之農(nóng)人。

  心中細細讀來。

  “種稻,稻種要浸泡過才能發(fā)芽,浸稻種日期,最早在春分前,最晚在清明后,浸泡時需用稻桿蓋住,待到發(fā)芽,將其移至農(nóng)田中,再待到秧一寸高之時,方可拔起,栽種于水田中,早的七十日可收獲……”

  頭尾是道。

  朱棣也不懂種稻,并未輕易相信,肅著棱利的臉,側(cè)頭看向身后宦官:“去應(yīng)天府,找兩個司農(nóng)官來。”

  文官們不知發(fā)生何事,垂首侯著,這樣反令氣氛嚴肅。

  兩個司農(nóng)官沒有提前被知會,看完相視一眼,迷茫無措道:“陛下,這就是種植稻谷步驟呀?”

  朱棣眼底微不可查閃過震驚。

  連農(nóng)桑之事也知道?瞻墉何時種過農(nóng)桑,縱然常年耕種的農(nóng)人,也未必記住了農(nóng)時罷。

  朱瞻墉怕他想不明白,主動承認:“這是我寫的,沒想到還是被陛下爺爺發(fā)現(xiàn)了,我問有經(jīng)驗之農(nóng)人,他們雖不識字,卻知道耕種方法,就記錄下來了,還有經(jīng)濟和工藝文獻……”

  “經(jīng)濟和工藝?”

  朱棣愕然,他想編涵蓋天文地理之亙古奇書,對經(jīng)濟的了解,可以說半通不通,原因在于無成家之典籍借鑒,這也能編修出來?

  朱棣好奇太眉,不動聲色:“編出來了嗎,朕看看?”

  朱瞻墉點頭,伸手從懷里帶出一本獸皮封制之書。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