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因為洛韻秋有繪畫功底,還是她有天賦,她做出來的確實要比出陳川的更好看。
陳川忍不住贊道:“你這個不錯,就這個了?!?p> “按照你設計的,幫我把他刻到油紙上就行?!?p> 洛韻秋答應得很爽快:“行,這個很快,十幾分鐘就好了?!?p> 洛韻秋果然對這個活很熟,在蠟紙上寫看得并不算清楚,因為這個工作就是用特制的筆把紙上的蠟給劃掉,寫的時候只有一點點痕跡。
等洛韻秋做完,陳川拿起來看了一眼:“挺不錯,沒問題?!?p> 放下蠟紙,陳川數(shù)出兩毛錢遞給洛韻秋:“辛苦了?!?p> “沒!謝謝,那我先走了?!甭屙嵡锝舆^錢以后,立刻告辭,她也感覺出來了,陳川有點熱情過分了。
洛韻秋走后,陳川見時間還早,又去了一趟工商部門領導的家里。
晚上回來的時候,陳川特意去照了張相。
下午回到家,陳川特意去找了母親:“媽,你上次給我介紹的那個女孩是不是叫洛韻秋?”
“對,怎么了?你的相片照好了沒?”趙紅梅說道:“你要是沒照,明天我跟你一起去?!?p> 趙紅梅怕兒子不愿意。
“今天剛?cè)フ樟?,要三天才能拿。”陳川說道。
趙紅梅愣了一下,隨即笑了:“想通了?”
陳川也不藏著掖著:“今天我碰巧見到她了?!?p> 陳川并不覺得這事有什么不對,哪個男的還不追個女孩?
看見自己喜歡的就去追怎么了?
只要不放下自己的尊嚴,相互平等的情況下,這就是正常行為。
難道真得等著美女投懷送抱?
陳川兩世記憶之中,就沒有女人對他投懷送抱。
如果以后有,那絕對是他成功以后,他身家千萬以后。
那時候的投懷送抱就真單純了嗎?
同樣一個女人,在你落魄的時候遇到你只有憐憫,只有漠視;在你成功時才能滿臉愛意投懷送抱。
這女人到底喜歡你這個人,還是喜歡你的錢,又或者她喜歡的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即便不是你,換成另外一個人,只要能力足夠,品行足夠,金錢足夠,她依然會愛得奮不顧身?
與其等自己成功后遇到那個投懷送抱的女人,陳川更愿意試著去找一個自己看得順眼,相處得融洽。
即便洛韻秋,陳川的想法也很理智,自己對她有好感,那就想辦法去了解對方性格,要是不合適,他立刻就會退走。
陳川覺得自己就是個普通人,他做生意會遇到困難,他也需要請客吃飯喝酒,他也會追女人。
他沒能力隨便說幾句話,就讓那些大佬像蒼蠅見了屎一樣興奮。
整個八十年代的變化是超出所有人預料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
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準確預測到十年以后國內(nèi)會變成什么樣。
哪怕八十年代改變的策劃者們,其實也沒有預料到,整個八十年代很多變化都是自下而上的,是一定偶然情況下下層人們闖出來的,根本就不是規(guī)劃出來的。
不說未來各種變化,單單房子、大哥大、BP機、手機、電腦、互聯(lián)網(wǎng)等等概念,現(xiàn)在能理解的也沒幾個。
現(xiàn)在去跟任何一個人講未來,別人只會把你當傻叉,壓根不會崇拜你。
至于很多經(jīng)營技巧,陳川倒是想跟他們談,但陳川另外一世記憶,他就是一個流水線工人。
稍微大一點的公司是怎么運營的他都不知道,管理架構(gòu)是什么樣的都不知道。
言歸正傳。
趙紅梅對于兒子的改變倒是很高興,她本就對媒婆說的這個女孩很滿意:“早就跟你說了,這個女孩很好。”
陳川只是跟母親確定一下自己沒認錯人,立刻轉(zhuǎn)移了話題:“媽,縣里有人要買木炭,我們的木炭似乎不多了,這兩天收一些燒木炭的木材備用,要是銷量好,也是一個收入來源,要是銷量不行,餅干店到時也需要用。”
“木炭現(xiàn)在賣多少錢一斤?”趙紅梅問道。
“兩毛三,不算便宜?!标惔ɑ貋淼臅r候去打聽過。
趙紅梅心里算了一下,他們目前是按照兩塊錢一百斤收的,而且都是硬木。
木材分軟木和硬木,硬木燒出來的會更好。
而且硬木燒出來的木炭也會更多。
一百斤木炭如果用軟木燒制,大概要六百斤,用硬木四百斤就差不多了。
這樣一算,一斤木炭的成本也要八分錢左右的原材料,燒制還要耗費木材,炭窯建設也要錢,還有人工。
真算起來,成本大概也要一毛二左右。
不過對半賺,利潤率還是很高的,但要算賺的總額,可就不高了。
跟后來賺幾十萬、幾百萬,甚至幾千萬,完全沒法子比。
畢竟一斤木炭也只能賺個一毛多錢,賣一噸也就兩百,十噸也就兩千,一百噸也就兩萬。
這一百噸就是二十萬斤,大部分農(nóng)村家庭是不會去買木炭的,他們會燒柴火,燒火的人都知道,大塊木材燒完后也會留下木炭,農(nóng)村人就把這些木炭連帶著灰裝到火盆里,一樣能烤火。
有的暫時不用,則會把大塊木材燃燒完以后留下的碳夾進罐子里儲存,在需要的時候拿出來用,火鍋、烤火都可以用,只是沒有木炭燃燒的久。
縣城家庭也更愿意用煤炭,而不是木炭,城鎮(zhèn)家庭每個月都有一定的煤球供應,比木炭可便宜多了。
算來算去,整個縣雖然有七八十萬人,算起來應該有一二十萬戶,但有一到兩萬戶人會買木炭就不得了,實際上不太可能有這么多。
這一兩萬戶人的木炭還未必全在你家買,也有其他人在賣。
好在陳川也沒對木炭抱太大希望,一個冬天能賺幾百塊錢就夠了,反正是個副業(yè),也是能賺上千自然更好。
“這個價格還不錯,我明天就去跟村里人說。”趙紅梅現(xiàn)在也感覺做生意似乎還不錯,不管什么做開了都能賺到錢,就是對以后還能不能做有點擔憂。
陳川叮囑道:“媽,我們不要請人去干活,讓他們送過來賣,免得有人拿這東西說事?!?p> “這個我知道。”趙紅梅對現(xiàn)在的一些規(guī)定也非常了解,畢竟兒子在做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