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一把火:@我不止是包青天
傳統(tǒng)戲劇保護月分為兩個階段,元旦前的試映、預售階段,元旦后的公映、上線階段,十一月結(jié)束,十二月開啟,歷經(jīng)一個月的宣傳造勢,試映首日,各家戲曲電影的預售票房便拉開了差距。
東滬越劇院的《王的后宮》,首先破了預售票房紀錄,單日預售超二百萬人次,遙遙領先,雄踞榜首。
四平調(diào)中心的《小包公》,得益于江淮、豫南兩省的“包公文化”,得了官方的大力推介,首日預售也破了一百萬人次,穩(wěn)居第二。
江淮省黃的《孔雀西北飛》,由省黃傾盡全力打造,章莉為了趙菡萏,不惜請來已經(jīng)退隱多年的梅仁和她搭檔,首日預售票房破五十萬人次,暫居第三。
前三名就這樣出爐了,至于小透明的槐姻劇團的低成本出品,也是前三,不過是從后面數(shù)的,倒數(shù)第二,首日預售票房500+人次。
在試映、預售階段,電影不對外公映,觀眾支持電影也不用花費任何錢財,只需要動動手指,點亮“我要看”就行。
而能夠決定觀眾是否肯花費時間點亮的,除了每個觀眾的個人喜好之外,分量最重的要數(shù)各路影評人、相關(guān)行業(yè)大V、以及本領域各大拿的“小作文”。
當然在個人喜好和相關(guān)人員的背后,潛藏著一只隱形的手,那就是“錢”,只要你肯花錢,什么樣的“小作文”都能弄到手,甚至只要足夠豪橫,連觀眾的個人喜好都能被“定制”。
其他人會不會揮動這只隱形之手,曲亦良不知道,亦不感興趣,他只知道起碼槐姻劇團沒有這樣一只隱形之手,因為窮,槐姻的隱形之手早已“夭折”,不堪使用了!
曲亦良不是沒想過買小作文,奈何囊中羞澀,褲兜比臉都干凈。
刨去投資《小包公》的一百萬,靠著剩下的一百來萬,團里扣扣嗖嗖總算是拍完了黃梅電影《女駙馬》,再想搞什么特殊渠道的“宣發(fā)”,那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嘍!
更何況,槐姻老團長的脾氣稱得上“又臭又硬”,她帶出來的梅奕不消多說,竟也是個腦袋“不開竅”的。
要是知道曲亦良搞什么“特殊宣發(fā)”,梅奕能吃了曲亦良,不用奢望單雨婷或李青、王華說情,因為這是槐姻的規(guī)矩、團里的原則!
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曲亦良基于生活的經(jīng)驗,對此深信不疑。
試映階段預售票房雖然不代表最終成績,但關(guān)系到公映上線時各大影院的排片率,而眾所周知,排片率對最終上線的票房、口碑影響很大,稱它是最重大的影響因素,也不為過。
參與傳統(tǒng)戲劇保護月角逐的總共有二十部電影之多,如果在元旦之前,《女駙馬》的預售票房不能沖進前十,那么可能連公映的機會都沒有;
即便沖進前十,假如無緣前五,屆時黃梅電影《女駙馬》能分到的排片率肯定可以忽略不計,無線接近于零。
曲亦良決定燒三把火,靠這三把火,將《女駙馬》送入預售票房榜單的前五。
第一把火,與金卓群有關(guān)。
不知為何,微部的熱搜榜單,突然憑空推起一個莫名其妙的熱搜。
#包大人來了#
簡簡單單的五個字,看得所有人都一頭霧水,不明所以,待到點進去一看,原來是有人新注冊了微部,平臺拉了橫幅,歡迎他入駐罷了。
@我不止是包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