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家有臺電視機的消息,只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就傳遍了整個村莊。
到了晚上,跑過來想要看看電視機長啥樣的村民一波接著一波,都快要把老宅的門檻給踏破了。
張桂蘭本也是一個好熱鬧的人,有人過來串門兒,當然不會把人拒之門外。
況且,被這么多鄉(xiāng)親們用一種羨慕嫉妒的目光打量著,對于張桂蘭來說可是從來都沒有過的體驗,老太太心里也不由有些飄飄然,美滋滋。
所以到了后來,她干脆就不再去想那些有的沒的。
反正電視已經(jīng)拆開并裝上了,生米已然煮成了熟飯,就是想退也退不回去了。
與其如此,倒還不如將錯就錯,大不了以后有錢了,再把電視機的錢給人還上。
如此,劉家店,甚至可以說是整個下溪鎮(zhèn)的第一臺電視機,就這樣落在了老李家的老宅之中。
一直持續(xù)了大半個月,村里鄉(xiāng)親們的這股子熱乎勁兒才逐漸消停。
不過即便是是這樣,每天晚上吃過晚飯過來老宅串門看電視的人,也比以往多了不知多少倍。
很多時候,哪怕是新聞聯(lián)播或是各種廣告,他們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村里的小孩子們就更不用說了,每天都是一堆一堆地往老宅跑。
這可把李東升給高興壞了,只用了不到兩天的時間,他就把所有以前沒有跟他玩過的童子軍全都收到了麾下。
沒過多久,他就成了劉家店東、西兩頭所有六歲以下孩子們的老大,成為了劉家店名副其實的孩子王。
很快。
八月消退,九月來臨。
暑假結(jié)束之后,又是一個新學期的到來。
小五叔、大堂姐又去了學校讀書,而二堂姐也已經(jīng)滿了七歲,在大伯母的勸說下,大伯還是把她給送到了村小學,每天跟著大堂姐一起上學、放學。
這樣,李東升身邊的玩伴又少了一個,每天讀書寫字的時候,也就只剩下姐姐一個人陪著了。
少了一個學生,不由讓已經(jīng)當老師當?shù)糜行┥习a的李東升感覺很不習慣。
所以,在帶著村里的小伙伴們玩泥巴或是捉螞蚱玩累了的時候,他就開始有意識地教起了這群小孩子們識起字來。
章士琛留下的教材是現(xiàn)成的,再加上李東升自己也有一定的輔導經(jīng)驗,教起這些“小老弟”來,簡直不要太輕松。
當然,孩子嘛,沒有幾個愿意主動去學習的,尤其是這群三到六歲的孩子們,玩性正濃的時候,可沒有那么好管教。
不過,做為這些孩子們的“大哥”,平時不是給他們講故事,就是帶他們看電視,做游戲,李東升在孩子群中還算是比較有威望的。
在他使出了各種小手段,連哄帶騙之下,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就把這批“小弟”給訓導得跟之前的兩個姐姐一樣聽話了。
就這樣。
村里的大人們時常就能發(fā)現(xiàn),以前老是在村西頭小樹林里玩泥巴的熊孩子們,竟然開始坐在一起背起古詩,數(shù)起數(shù)字來。
而教他們讀書數(shù)數(shù)的,反而是年齡比他們都還要小上幾歲的李孬娃兒。
一開始,大家只當是孩子們在瞎胡鬧,都沒有太過在意。
反正在村民們的心中,只要這些熊孩子們不調(diào)皮搗蛋,不偷雞摸狗,想要做什么都隨他們。
既然他們想要玩背書識字的游戲,那就讓他們玩兒去,從來也沒有人真把這給當成一回事兒,只是覺得這樣倒是比玩泥巴、抓石子什么的干凈多了。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xù)了很長時間。
直到第二年的九月份,當這群熊孩子中有人到了上學的年紀,脫離了孩子群入了村小學之后。
他們的學習成績竟然個個都能名列前茅,把附近兩個村子里的孩子全都給比了下去。
這樣的情況自然就引起了老師們的注意,好奇之下便到劉家店里稍打聽了一下。
這才知道,這些在班里學習成績特別拔尖的孩子,在上學前竟然全都跟著李孬娃兒玩了將近一年讀書識字的小游戲。
這可把學校的老師給驚奇壞了,后來又細一打聽,得知這個李孬娃兒,竟是章士琛章教授的關(guān)門弟子,這才心中恍然,大贊果然是明師出高徒。
也是直到這個時候,村里的大人們才后知后覺得反應過來。
原來李孬娃兒在小樹林里玩的教學游戲,竟然是這么的有用!
很多盼著自家也能出一個文典星或是大學生的村民,也開始主動把自己家里的孩子送到李歪娃兒的身邊。
更離譜的是,有時候,甚至連隔壁村子里的孩子,都會被他們家大人給送到村西頭來,跟著李孬娃兒他們一起玩兒。
對此,李東升自然都是來者不拒。
在滿足自己教學欲望,打發(fā)無聊時間的同時,他也想要看看,在自己的影響下,村里的這些小伙伴們的命運軌跡,能不能發(fā)生一些與上輩子不太一樣的變化。
還是那句話,重活一世,他不想還跟上輩子一樣默默無聞。
這輩子,他不但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家人的命運,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他還想要改變身邊所有人的命運。
而這些村里與他生在同一個時代的小伙伴們,就是他想要改變的第一批人。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讀書改變命運,不管在什么時候,都不是一句空話?!?p> 這是李東升時常會在小伙伴們跟前說的話,也是他自己的切身體會。
上輩子,村里的小伙伴們,雖然趕上了九年義務教育,可大多都是上完初中就直接綴學回家務農(nóng)或是外出打工去了。
真正能夠考上高中或是中專的人,屈指可數(shù)。
是他們天生愚笨,根本就不是學習的那塊料,還是他們自己不知進取,不想要也不向往更高一級的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嗎?
顯然并不是。
在李東升看來,他的這些小伙伴中,有不少其實都是極聰明的。
當年他們之所以沒能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所欠缺的,不過就是一個好的啟蒙老師與一個好的學習氛圍罷了。
他們這一代的農(nóng)村娃兒,父母大多都是不識字,或是只上了幾年小學的農(nóng)村人。
為了生計,每天的辛苦耕作就已經(jīng)讓他們忙得筋疲力盡了,根本就沒有時間去關(guān)心孩子們的學習。
大多數(shù)時候,父母們都是任由孩子們在村子里瘋玩,就算是年齡到了送到了學校,也是全都指望著老師的教導。
平時在家里,很少有父母會關(guān)心或是輔導孩子們的功課,一是他們自己都不太會,二則是也沒有這方面的意識。
就像是種莊稼一樣,完全是在看天收,莊稼長得好不好,來年能不能有個好收成,全看老天爺給不給好天。
這能行?
孩子們的玩性大,指望他們自己去主動學習好功課,每天乖乖地去寫作業(yè)、背課文,這可能嗎?
不說別人,就說李東升他自己,當年若不是因為有老媽這個高中生的輔導與監(jiān)督,他根本就沒有可能考得上中專。
而村里的那些小伙伴們就更別說了,一個村子里,每年能考上高中或是中專的孩子,最多也就只有一個兩個,更多的時候是一個也沒有。
像是他們這樣沒有資源,沒有背景,更沒有一個富一代老爹的農(nóng)村娃兒,下了學后,大多數(shù)也都只能重復他們父輩的老路,繼續(xù)留在農(nóng)村務農(nóng),或是背景離鄉(xiāng),常年在外地打工,甚至連孩子都不能帶在身邊。
這樣的生活,真的是他們想要的嗎?
所以,為了改變這些小伙伴們的命運,同時也為了打發(fā)自己的長大之前的無聊時光,李東升這才起了要給這些孩子們啟蒙打基礎(chǔ),在正式入學之前,就教導著他們養(yǎng)成一個良好學習習慣的心思。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效果很不錯,而且他也樂在其中。
柳一條
今天有點兒事,就一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