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秦國的小篆還沒在他國流行,也是,這世界的嬴政可沒有統(tǒng)一九州之地,其他國家怎么會學習西秦的文字?!?p> “這時代,世家貴族壟斷知識傳承,全球99%的人怕都是文盲。”
“既然這樣,我不如一步到位,教大家簡體字,管他什么大篆、小篆,只要我占領的地盤多,也能倒逼現(xiàn)在的讀書人學習我的簡體字?!?p> 其實說的再多,還是他自己不懂現(xiàn)在的文字,別說大篆小篆了,就是今后的繁體字,他認識的也不多。
想完,楚歌直接在黑板上寫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又在下面寫上12345678910。
“諸位,現(xiàn)在我教大家認字,記住,這些知識是要考試的,如果之后的考試你們不通過,別怪我把你們一捋到底,從小兵做起?!?p> “多謝主公傳藝?!?p> 傳授知識并沒楚歌想象中的難,他原以為這些軍中糙漢,對于讀書認字會有抗拒之心,接受能力也差。
不想每個人跟著他學的異常認真,沾水的手指在案幾上把字寫了一遍又一遍。
等教了一些基礎的認字和數(shù)學后,楚歌又給眾人上起了思想政治課。
主講大同軍今后的施政綱領,其中以田地政策為主。
學習完畢后,楚歌留下廖化。
“元儉可是奇怪我教的字和你學的不一樣?”
廖化點頭道:“主公,屬下確實有這疑惑?!?p> 楚歌笑道:“那元儉覺得哪種字簡單,哪種字學得快?”
“這……自然是主公教的文字簡單好認,不僅易于書寫,也容易記憶?!?p> 廖化回話后陷入了沉默:莫非他之前學的都白學了,想到小時候被逼著學習諸多典籍,廖化茫然了。
仿佛知道他在想什么,楚歌道:“元儉莫要多想,你有識字基礎,當比他人更速掌握要領?!?p> “多謝主公開導。”廖化精神一振,是啊,哪怕相同起點他都不會輸給別人,更何況他有基礎在前。
見廖化不再茫然,楚歌轉問道:“元儉對田政之策有何看法?”
廖化聞言,遲疑片刻,開口道:“主公所創(chuàng)田政之法可收天下貧民之心,可卻會得罪天下世族豪紳,屬下不敢確定其中利弊。”
“元儉莫非忘了我們出生黃巾,哪怕沒有田政之法,天下世族又豈會同我們一路?”楚歌道。
廖化點點頭:“主公所言甚是?!?p> “所以我們需要團結天下百姓,如今這世道,百姓不知為誰而活,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煜氯丝嗵煜戮靡?,只要喚醒百姓的力量,我定叫這山河反復,乾坤翻轉?!背枰荒樧孕?。
“愿為主公效死?!绷位虻乇?。
“別說死不死的?!背璺銎鹆位袊@道,“我只需元儉好生領會我的意圖,然后把它傳給治下百姓,讓他們懂得大同理念,讓他們活得不再渾渾噩噩?!?p> “定不讓主公失望?!?p> 就這樣,楚歌每天在船艙中開設補習班,給軍中將領掃盲。
課程簡單分為:語文、數(shù)學、政治。
學習完畢,將領又回去召集底下士卒學習,因為楚歌說了,隊伍里的掃盲程度,也將計入將領的考核當中。
于是,行船途中,不時有人開口背誦文字或是九九乘法表。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
“雷隱隱,霧濛濛,日下對天中……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p> “……九九八十一。”
“幼平,他們在念什么?”
長江上,一伙水匪順流直下,圍向大同軍。
當先的船上,兩個赤腳大漢佇立船頭,其中一個大漢聽到風中傳來的聲音,疑惑地看向身旁男子。
周泰側耳傾聽了一陣,遲疑道:“好像在念書?”
“念書?嘿嘿,這伙黃巾賊竟然在念書?”蔣欽一臉詫異。
周泰道:“管他們在念什么,我們上就是了。”
“也對,看來他們收獲不小,竟有心情做學問了,我們兄弟做完這趟,也能安逸許久了。”看著對面船只下壓的水平線,蔣欽眼珠發(fā)紅,面露貪婪。
周泰提醒道:“不要小看了這伙黃巾,他們既然能攻破江夏,想來是有些本事的。”
蔣欽聳了聳肩,一臉自信:“再有本事那也是在地上,這江上,我們兄弟說了算?!?p> 聽罷,周泰也不再多說,他一臉傲然,很顯然也是這么想的。
“報,主公?!贝撏忭懫饌髁畋暮艉?。
“進來?!背璺畔路酃P,看向艙門。
艙門打開,傳令兵面對滿倉的將領,咽了咽口水,小心道:“啟稟主公,江上有水匪來襲?!?p> “水匪?吃了雄心豹子膽了,竟敢有人打劫我們?”有將領豁然起身,怒火沖天。
“哪來的毛賊,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楚歌見狀,知道這趟課是教不下去了,他放下粉筆,邊走邊說:“大家隨我出去看看?!?p> 來到甲板,楚歌發(fā)現(xiàn)他們的船隊已經被包圍。
“這是藝高人膽大,還是碰到了憨包?”
環(huán)顧四周,楚歌發(fā)現(xiàn)這伙水匪的船只質量和數(shù)量都遠低于他劫自江夏的船隊,不禁心頭無語。
自己這些人,被人給小看了。
“好膽?!?p> 眾將領明了形勢后,也是一陣無語,無語過后,眾人紛紛怒而請戰(zhàn),想給這伙膽大包天的水匪好好一個教訓。
“莫急。”
楚歌示意眾人稍待,他看向對面,那里周泰和蔣欽也把目光投向了楚歌。
“這兩人有點名堂啊?!?p> 這一眼望去,楚歌首先就被兩人黝黑強壯的胸肌給吸引了,面對幾倍于己的船隊,兩人迎風而立,淡定自然。
“莫非兩人是三國名將?”看兩人的氣質不像傻逼憨包,楚歌心神一動。
他高聲道:“是哪路好漢在此?”
“某家周泰,周幼平。”
“蔣欽,蔣公奕?!?p> 竟然是周泰和蔣欽,楚歌心下一喜,他正愁入川后無人把手長江水路,這是瞌睡碰上了枕頭,來得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