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抵達農(nóng)場
路亦現(xiàn)在需要買輛車,還要買支槍防身。
藍星農(nóng)場地處偏遠,交通不便,路亦要在農(nóng)場生活,沒有一輛車是不行的。
買槍也是同樣的道理,藍星農(nóng)場附近人煙稀少,路亦也有些身家,簡直是犯罪分子最好的目標,再加上農(nóng)場緊鄰黃粱山脈,經(jīng)常有野獸出沒,路亦必須有支槍防身。
路亦有持槍證,是從他父親那里繼承來的,還有一支手槍,是一支很經(jīng)典的M1911A1手槍,0.45英寸口徑,發(fā)射0.45英寸柯爾特手槍彈,裝彈7發(fā),有效射程50米。
這支槍在城市里防身自衛(wèi)足夠了,但在藍星農(nóng)場那種環(huán)境就不行了,路亦還需要一支威力更大的槍來保護自己。
農(nóng)場主都開皮卡車,路亦有駕照,也想買一輛皮卡車,出門和采購都比較方便。
皮卡車的品牌很多,什么福特、豐田、奔馳、長城、江鈴等等,進口的、國產(chǎn)的,好幾十個品牌。
路亦查了很多皮卡車的資料,福特公司生產(chǎn)的皮卡很出名,特別是最新出產(chǎn)的福特F150猛禽,性能強勁,搭載3.5L V6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達到311千瓦,峰值扭矩達到684牛·米,配合10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油耗低至11.5L/100km,搭配136.3L大容量油箱,理論續(xù)航達1185公里,路亦特別喜歡這款皮卡車。
車子外形很霸氣,路亦找了不少照片,細細欣賞,直到路亦點開網(wǎng)頁上的售價,四十多萬接近五十萬的售價讓他的小心肝直顫。
路亦馬上做了決定,支持國貨!
路亦需要的是一輛代步車,而不是豪車,這次路亦選中的是長城公司的長城炮,外觀也很霸氣,搭載的是2.0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
最關鍵的是,這款車不到十萬的售價,性價比很高。
市場上還有許多更有性價比的車,售價三四萬的皮卡品牌很多,但路亦喜歡這車,不想換別的了。
路亦打車直奔長城4S店。
進了4S店,一位銷售迎了上來,“先生您好,您要看看什么車?”
“我…買一輛…長城炮。”路亦直奔主題。
長城炮擺在店里顯眼的位置上,路亦第一眼看過去,就覺得很滿意,車輛的設計新穎時尚,整體車型非常張揚,前臉配備多孔式進氣格柵,搭配碩大的前包圍,顯得極其霸氣。
路亦上車試了一下,開起來的感覺不錯。
長城炮售價9.88萬,那位銷售的口齒實在太伶俐了,路亦實力不足,就沒有講價,只是要求店里派人幫他辦理手續(xù)。
辦理手續(xù)、買保險、上牌,在4S店的協(xié)助下,一系列手續(xù)很快就辦完了。
路亦開著新買的皮卡,到槍店買槍。
推開槍店的大門,路亦就像進了一個小型軍火庫,防彈玻璃的柜臺里面擺滿了手槍,墻上整整齊齊掛滿了長槍,柜臺后面站著一個身材壯碩的大漢。
“來了?”壯漢聲音低沉。
“嗯?!?p> “買槍?”老板說話很簡潔,有一種冷酷殺手的風格。
“嗯。”路亦有意配合老板的風格,說話也很簡單。
“什么槍?”
“長槍。”
“我問你什么牌子,什么型號?”壯漢的聲音猛地拔高。
路亦這才意識到自己想錯了,老板不是風格冷酷,只是懶得說話。
路亦請老板幫他推薦幾款槍,“有什么…推薦嗎?”
瞥了路亦一眼,壯漢開店這么長時間,老手還是新人他用鼻子就能聞出來,路亦身上就有一股明顯的生瓜蛋子味道。
他向路亦推薦了幾款對新人比較友好的步槍。
路亦從店主推薦的幾款槍里,選了一支AR-15步槍,使用5.56毫米子彈,彈夾容量30發(fā)。
靶場就在槍店后面,到靶場試了槍,路亦感覺不錯,就把這支槍買了下來。
AR-15步槍11800元,路亦又買了500發(fā)步槍彈,200發(fā)手槍彈,一共付了13000元。
出了槍店,已經(jīng)是午飯時間,路亦找了家面館,吃了碗面,然后直奔藍星農(nóng)場。
藍星農(nóng)場距離梁東市160公里,路亦吃完午飯出發(fā),下午兩點多,路亦趕到了藍星農(nóng)場所在的松林鎮(zhèn)。
松林鎮(zhèn)距離藍星農(nóng)場三十多公里,是離藍星農(nóng)場最近的鎮(zhèn)子。
松林鎮(zhèn)很小,兩條主街呈“十”字形分布,在十字路口,路亦看到一家“好又多超市”,這家超市是南柯和附近幾省最大的連鎖超市,一向以貨品種類豐富,價格實惠著稱。
今天是星期二,下午這個時間,超市里顧客不多,只有三四個人在買東西。
路亦找了一輛購物車,取了很多罐頭、午餐肉、餅干、方便面之類的方便食品,今天的晚飯路亦肯定要吃這些東西了,并且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這些方便食品都是路亦的主要食物。
不知道農(nóng)場有沒有自來水,路亦買了幾桶純凈水,還有了一把電熱水壺。
走到家居用品的區(qū)域,路亦買了一套被褥枕頭,農(nóng)場里肯定沒有被褥,路亦提前準備好,就是不知道農(nóng)場里有沒有床,要是沒有,路亦今晚就只能打地鋪了。
想了一下,路亦從貨架上拿了一套杯子、碗碟筷子等等,又取了一套新的洗漱用品,這些都是路亦要用的,
最后,又買了些毛巾、掃帚、拖把和垃圾桶,荒廢了好幾年,農(nóng)場的房子肯定很臟了,需要好好打掃一下,但愿那房子還沒有倒塌。
結賬的時候,路亦打聽到,在藍星農(nóng)場北面有一個小村子,叫泉水村。
買了這么多東西,路亦足足跑了三四趟,才把東西全部送上車。
出了松林鎮(zhèn),往藍星農(nóng)場的路已經(jīng)變成了砂石路。
路亦放慢了車速,看到藍星農(nóng)場大門的時候,天已經(jīng)擦黑,在農(nóng)場大門下車,路亦站在門外,望向農(nóng)場。
馬蹄農(nóng)場的土地被木樁和鐵絲網(wǎng)圈了起來,圍欄有胸口高,路亦推了一下,還挺牢靠。
農(nóng)場大門開在北面,馬蹄形的出口處,大門上拴著一條鐵鏈,一把大鎖掛在鐵鏈上。
大門后面,一條寬度六米左右的土路,貼著農(nóng)場的左側圍欄向農(nóng)場內(nèi)部延伸。
農(nóng)場的情況還不錯,原本路亦以為,他來到農(nóng)場,看到的會是破敗的圍欄,倒塌的房屋,房子里到處都是狐貍和野狗的痕跡,沒想到真實情況比他想象中好多了。
打開大門,路亦將車開進了農(nóng)場,路亦的右手邊就是那300畝平地,這時候天快黑了,地里黑乎乎一片,什么都看不清楚。
順著土路向前開了差不多1000米,開到路的盡頭,這里是馬蹄底部的小山腳下。
路亦打眼望去,兩個儲糧罐、一座房子還有一座高高的車庫從左向右依次排列,房子坐南朝北,面向著農(nóng)場大門的方向。
路亦將車停在房子前面,房子面積挺大,至少有一百五六十平米,從外面看保養(yǎng)得不錯,門窗都完好,關得嚴嚴實實的,玻璃也沒有碎。
踏上三階臺階,房子前面是一道游廊,取出鑰匙,路亦打開了房門。
路亦伸手摸到門后的開關,燈亮了,農(nóng)場里電還是通的。
站在門口,路亦往屋里掃了幾眼,這間房間應該是客廳,空空蕩蕩,什么家具都沒有,地上的灰塵倒是不厚。
客廳右邊是廚房和餐廳,左邊是一間臥室,還帶一個衛(wèi)生間和小書房,應該是主臥。
路亦將房門和窗戶全都打開通氣,然后把屋里的燈全部打開,房子里一下亮起來。
站在外面,看著門窗里射出的燈光,整座房子一下有了人氣。
路亦看了一下,這座房子除了客廳和廚房、餐廳,還有兩間臥室,另外一間在餐廳右邊,除了主臥的衛(wèi)生間還有一個衛(wèi)生間,房子最右邊是一個洗衣間,最左邊則是一間儲藏室。
房子里的家具,除了臥室里的兩張床,能搬走的全搬走了,房屋的整體狀況不錯,看來銀行有派人定期巡查。
天已經(jīng)黑了,路亦要把晚上休息的地方收拾出來,打掃干凈,今天時間比較緊迫,他只收拾主臥的衛(wèi)生,其他的等明天再說。
路亦之前看到衛(wèi)生間里有抽水馬桶和水龍頭,想來這房子里應該是通自來水的。
路亦將客廳和主臥的地面掃了一遍,然后拎著拖把去主臥的衛(wèi)生間。
進了衛(wèi)生間,路亦突然一拍腦門,失算了!忘了買水桶!
打開水龍頭,沒有水流出來,路亦在衛(wèi)生間找了一下,打開水閥,還是沒水,難道沒通自來水?
路亦圍著房子轉了一圈,沒有找到自來水管道,卻在洗衣間后面看到一個水塔,有兩條管道相連,下面一條通到房子里,這應該就是自來水塔了。
路亦爬上水塔,看下水位,里面是空的,路亦順著進水管捋了一趟,在不遠處找到一眼機井,得!順著線繼續(xù)找水泵的開關吧!
打開水泵,往水塔里抽了一層水,路亦拎著拖把爬上水塔,把水塔內(nèi)部仔細清洗了一遍,然后把污水排空,將水塔里放滿水。
路亦打開水閥,將屋子里所有的水龍頭都打開,黃褐色的污水流了出來。
趁著排污水的功夫,路亦吃點東西,路亦中午只吃了一碗面,現(xiàn)在已經(jīng)七點多將近八點,這一頓爬上爬下,打掃水塔把路亦累得不輕,已經(jīng)餓壞了。
就著午餐肉吃了一個面包,嘴里干得很,路亦擰開礦泉水,把嘴里的飯送下去。
水龍頭里流出的水已經(jīng)很清澈了,路亦把屋里打掃了一遍,把床擦干凈,地面也拖干凈了。
被褥鋪好,已經(jīng)十點多了,路亦有些累,洗漱一下,連澡也沒洗就上床睡覺了。
早上六點,路亦醒了過來,洗了個熱水澡,神清氣爽。
站在門口,深深地吸口氣,再吐出去,好像把整個肺部都清洗了一遍。
藍星農(nóng)場緊靠黃粱山脈,附近又沒什么工業(yè),空氣質量極好,這點讓路亦特別滿意。
路亦打量自己的農(nóng)場。
藍星農(nóng)場三面環(huán)山,周圍五座山丘中,西面兩座山完全是未開發(fā)的山林,山上植被茂盛。
南面的小山是周圍五座山中最矮的,也是最荒涼的,山上植被稀少,只有很少的灌木和野草。
東面的兩座山丘屬于原來的馬蹄農(nóng)場,土地應該是整理過,坡度很平緩,山上也沒什么樹木,荒廢了幾年,山上長滿了茂密的野草。
在農(nóng)場的東南角,東面山丘南端和南部山丘相接的凹陷處,有一片樹林,排列很整齊,不像是自然生長的,應該是以前的農(nóng)場主栽種的,不知道是什么樹。
中間的平地呈長方形,路亦看過資料,這片地差不多有20公頃,300畝,幾年沒人耕種,地里長滿了各種野草。
看到這漫山遍野的野草,路亦才能意識到,這座農(nóng)場已經(jīng)荒了好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