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睡美人”
馮曦做為海歸在S市創(chuàng)業(yè),得到市政府有關海外人才創(chuàng)業(yè)政策支持。這對于多年在海外生活,對國內(nèi)而今實際情況不夠了解的他,是很重要的。
然而,要熟悉國內(nèi)企業(yè)環(huán)境、運作規(guī)則,熟悉國內(nèi)市場、人脈資源,等等,都不是簡單事。
為了能專心于工作避免困擾,馮曦起初一直沒提說自己仍單身的事,周圍人們自動以為他有家眷在美國,他先回來探探路。畢竟他條件那么優(yōu)秀。有人問他時,他也只是微笑不語??傊@給他省了不少麻煩,能全身心投入創(chuàng)業(yè)中。
吳誠是馮曦在交大上本科時的同專業(yè)同學。目前和幾位前同事在S市開辦公司,以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應用服務為主業(yè)。
以前他們認識,但并不算熟悉。時隔十年,在S市遇到,也是有緣。吳誠熱心地為馮曦說明情況,分享經(jīng)驗,介紹人脈。在馮曦創(chuàng)業(yè)艱難的初期,能有老同學這份相助,馮曦心里挺感激。因此兩人關系逐漸熟絡起來。而吳誠也才得知馮曦居然是單身。
******
吳誠有個堂妹吳曉云,是其叔叔的女兒。小時候因為上學的緣故,吳誠一度在叔叔家里住過好幾年,因此堂兄妹兩人感情很好,就像親兄妹。
吳誠對吳曉云的情況很了解。于是極力撮合,對馮曦說他堂妹溫婉懂事,是持家的好手,對于像馮曦這樣事業(yè)型的男士,正合適。馮曦對被安排相親不感興趣。初戀失敗的經(jīng)歷,讓馮曦更懂得愛情不是差不多就行,不能將就。相親目的性太強,他覺得隨緣更好。而且,公司才初上軌道,他要做的事情實在很多。
吳誠堅持說,不管成不成,先見上一面。加上那陣子父母多次念叨催婚,說和他一般大的誰誰人家兒子都上幼兒園了。
馮曦終于答應約個時間和吳曉云見一見。
******
第一次見面,吳曉云就看中馮曦了。馮曦不是個熱情話多的人,但不會無禮。二十八歲的吳曉云,生活中不同類型的男子也接觸過不少。馮曦真地是“天上掉餡餅”掉她手里了。吳曉云不由在心里慶幸自己前幾年堅持沒有降低找對象的要求標準,不然哪能等到這等好事。
吳曉云的喜悅不言而喻。
但兩人見過兩次面之后,馮曦就決定不再繼續(xù)來往。吳曉云是個看上去溫和平靜的女子,長相也挺端正。但兩人實在沒有共同語言。馮曦并不想因為年紀不小了就湊合結(jié)個婚算了。畢竟是要相伴一生的人,他希望彼此可以交心,有共同志趣和理想,這樣人生路上才更有趣更豐富。要不然還不如單身自由自在。
吳曉云對他的好感和主動接近,馮曦都看在眼里。也因此,他更覺得最好早點說清楚,不要耽誤人家女孩子。
但吳曉云卻是認定了馮曦,她看得出來,馮曦對她并不來電,但她也看得出來,馮曦是個為人處事能靠地住的人。而且,吳曉云很清楚,自己這個年紀,這次機會如果抓不住,就只有“湊合”嫁了,那前面幾年的“堅持”豈不是都浪費了。
吳曉云的想法很簡單也很實際,愛情不能當飯吃,愛情也不是生活的全部。只要把馮曦抓到手里了,其他就都不是問題。
馮曦向吳誠說了自己的想法。吳誠對堂妹的心思很了解。一邊是老同學,一邊是堂妹,吳誠心里終究是偏向自己妹子的。而且他也認為,馮曦的確是個值得堂妹托付終身的人。因此,馮曦提出希望他幫忙給吳曉云解釋清楚時,吳誠不肯正面應對,要么說不著急慢慢來要么就岔開話題。
******
吳曉云不肯放棄,主動聯(lián)系馮曦,發(fā)信息、打電話、約吃飯,財務室的同事都知道她終于談了一位海歸男友。但馮曦的態(tài)度很明確,而且他確實很忙。
有一次,吳曉云沒有事先聯(lián)系,直接跑到馮曦公司找他,說她出來辦事,正好在附近,到飯點了就順便找他吃個飯。
那幾天正是公司引資遇到挫折,面臨難關的時候,馮曦肩上壓力不小。他不想再因為吳曉云的事耗費精力,更不想讓吳曉云寄希望在自己身上浪費她的時間。
*******
那天晚上,馮曦約了吳誠聊生意上的事。
“IDO”前不久拿到一個無線信號處理芯片研發(fā)項目。吳誠他們公司想從其中劃分一塊去做,賺點錢。老同學也好,朋友也好,都是私人關系,但項目合作關系公司利益,馮曦想來公私分明。馮曦原本不打算在這個項目上與吳誠他們合作,主要因為吳誠他們公司并不擅長相關領域,多半是希望借助吳誠和他的私人關系,拿到一部分項目經(jīng)費,然后轉(zhuǎn)包出去給其他小公司做,從中賺取差額。
那天馮曦約吳誠談事,其實是帶著兩個目的的。除了合作事宜,也是為了趁機鄭重地了結(jié)他和吳曉云之間這件事。
馮曦首先坦誠地對吳誠說:
“老同學,無論從公司角度還是我個人角度,都很樂意與你們合作。但是,這個項目涉及某國企單位在研的一款重要產(chǎn)品中的核心技術,事關重大,不僅關乎‘IDO’的前途,更關乎國家利益。
你也清楚,你們公司不是專門做這個領域的,的確不適合參與這個項目。
關于項目的具體信息我不便透露更多,但你做為技術副總,有能力判斷合作的可行性。你可回去把情況給你們黃總說清楚?!?p> 馮曦說地很明白也很在理。吳誠臉上沒有表情,心道馮曦還真是一點面子都不給。
馮曦看了吳誠一眼,心里清楚對方不太高興。隨著兩人接觸多了,馮曦發(fā)覺吳誠頭腦靈活但心思比較重,和以前在學校時不太一樣,也許是多年在職場打拼斗智斗勇的影響吧。吳誠的能力是有的,為人挺熱心,對自己也有過幫助,但吳誠和自己,的確不是一路人。
知道吳誠愛喝紅酒,特別是國外牌子的。馮曦來之前還特別訂購了一瓶法國波爾多的紅酒拉圖(Chateau Latour),花了三千多塊人民幣。
*****
馮曦親自給兩人各倒了一杯,他平時很少喝酒,酒量不行,所以給自己少倒了點。
“老吳啊,這瓶拉圖是特意送給你嘗嘗的。借著這杯酒,今天我給老同學鄭重地把話說明白。
你如果還認我這個朋友,就先別急,聽我把話都說完?!瘪T曦不等吳誠開口直接說道。
“老吳啊,項目的事,剛才我已經(jīng)說了。你在企業(yè)界也闖蕩有些年頭了,我相信你能理解我們公司的決定,不會責怪我這個老同學不給面子。”馮曦這話,讓吳誠又臊又惱,忍不住想罵一句,但他還是忍住了,馮曦說地并沒錯,而且三千塊的拉圖都帶來了,誠意是顯而易見的。
馮曦接著說道:“但我也了解,就這樣回去你可能不太好給你們黃總交待。
那這樣,我們公司目前在談另外一個項目,其中網(wǎng)絡數(shù)據(jù)挖掘這部分,比較適合你們公司做。這個項目很有前景,但目前引入資金遇到點問題,我最近也是在為此事頭疼啊。
如果你覺得可行,回去不妨和你們黃總議一下,預先做點準備。一旦我們這邊資金落實到位,項目即啟動,到時會找合作研發(fā)團隊,那你們可以參加競標。只要方案合理可行,憑你們公司的技術實力,應該能勝任。你看這樣如何?”馮曦說完端起了酒杯,看著吳誠。
不得不說,馮曦考慮地很周到,做地也很夠意思。
意外之喜,吳誠心里一動,表情也跟著松動下來。
吳誠終于執(zhí)起酒杯,輕輕轉(zhuǎn)了轉(zhuǎn),然后與馮曦碰了碰杯,開口道:“這么好的紅酒不喝可惜了!”
吳誠對馮曦的實干魄力和工作能力,是看在眼里的,他確信在而今政策大好的形勢下,馮曦一定會取得成功,而且是相當大的成功。而同時,吳誠心里承認,馮曦的聰明和自己所謂的聰明,不一樣。馮曦的聰明,包含有一種堅持初心的堅韌。而他,甚至為此有些羨慕馮曦。
******
馮曦嘴角輕揚,微微一笑,抿了口杯里的紅酒。雖然不好(hào)酒,但他能感受到好(hǎo)酒的味道果然耐人尋味。入口柔和,唇齒間有點香草和藍莓的香味,而喝完之后,氣息之間又似有些薄荷的味道。
“媽的,這好酒還真是好喝啊,味道就是不一樣?!眳钦\喝了杯子里的拉圖,回味地說了一句。這拉圖紅酒似乎將清新與迷惑,柔和與強勁,以一種特殊的層次感融合在一起。吳誠不由在心里感嘆,有錢就是好啊,喝紅酒的滋味都不一樣。拉圖紅酒據(jù)說是跟法國有名的拉菲(Lafite Rothschild)紅酒齊名,都出自法國西南部城市波爾多。今天第一次品嘗,就被驚艷到了。
吳誠問馮曦方才說的引資出問題的事情,他也很希望馮曦公司這個項目的資金順利到位,這樣他這邊就有合作分成的機會。
兩人邊品著拉圖,邊聊了些生意上的事。
一杯喝完,馮曦深吸了口氣,對吳誠說道:“老吳,我的酒量你是知道的。今天就喝兩杯,容我把今天要說的話都說完,剩下的酒你帶回去慢慢品味?!?p> 馮曦說完又給吳誠倒了一杯,給自己杯底倒了少許。才一小杯喝下去,他就已經(jīng)感覺有些上臉了。
********
吳誠清楚馮曦這第二杯酒為的是什么。
吳誠捏著杯腳,輕輕轉(zhuǎn)動酒杯,杯里的紅酒也隨著杯子的轉(zhuǎn)動而旋轉(zhuǎn),就如翩翩舞動著的紅裙。據(jù)說紅酒被喻為“睡美人”,是因為紅酒在瓶中時只與微量的空氣接觸,因而處于“沉睡”狀態(tài),無論口感還是香氣都未達到最佳。因此在開瓶后需要醒酒,而轉(zhuǎn)杯的過程有醒酒的作用,也就是所謂喚醒“睡美人”。
萬物互聯(lián)
這一章前后修改了多次。昨晚想發(fā)出來的時候,仍覺得不夠滿意,于是今天又打磨了一圈。心知寫作水平有限,更希望能盡心用心寫字,不辜負您駐足閱覽的寶貴時間,尤其是您收藏推薦的認可及支持。 國慶假期繼續(xù)愉快。謹致祝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