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凱慶
雍正之前,皇上的寢宮里也沒有玻璃窗,可賈寶玉和李紈的屋里竟有玻璃窗。筆者認為:《紅樓夢》作者的目的是要暗示讀者,故事發(fā)生的年代在雍正之后。
在現代人看來,安個玻璃窗有什么大驚小怪的?可是,雍正皇帝繼位前,幾千年來中國一直是用紙糊窗戶。中國首次見著于文獻資料的玻璃窗記錄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安玻璃的地點是圓明園“觀劇處”。雍正元年,養(yǎng)心殿雍正的寢宮裝上了玻璃窗,這是中國自唐代以后的第一個玻璃窗。在此之前,皇上的臥室里都沒有玻璃窗,可是,李紈和寶玉的屋里卻有玻璃窗。寶玉比皇上還牛!
庚辰本第七回:周瑞家的,“穿夾道從李紈后窗下過,隔著玻璃窗戶,見李紈在炕上歪著睡覺呢,逐越過西花墻,出西角門進入鳳姐院中。”
第四十九回:寶玉起床后,“只見窗上光輝奪目,心內早躊躇起來,埋怨定是晴了,日光已出。一面忙起來揭起窗屜,從玻璃窗內往外一看,原來不是日光,竟是一夜大雪,下將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綿扯絮一般。”
看清楚了嗎,李紈和寶玉屋里的玻璃窗是真正的透明的玻璃,從外面能看見里面的情景,從里面也能看見外面的風光。絕不是某些紅學家解釋的那樣,玻璃是什么“石英類透明晶體”。
那么,中國什么時候開始使用玻璃窗呢?
我國古玻璃在建筑上的使用最早出現在南北朝。南北朝小說家劉義慶的筆記《世說新語》中記載:“滿奮畏風,在晉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蔽闹械摹傲鹆А奔粗脯F在的玻璃。這是“琉璃”首次用于建筑裝飾的記載。到了唐代,“琉璃窗扉”作為建筑裝飾材料在宮廷中得以應用。唐懿宗年間的進士王綮曾奉旨寫過一篇《琉璃窗賦》:“彼窗牑之麗者,有琉璃之制焉。洞徹而逛凝秋水,虛明而色混晴煙。……”通過文中的描述,可見琉璃窗之珍貴、精美。但由于材料稀少,琉璃窗僅為宮廷所用。唐以后,五代、宋、元、明的文獻古籍中再沒有“琉璃窗”的記載。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董說所著《西游補》第47頁寫道:“尋了半日,再不見個樓梯,心中焦躁,推開兩扇玻璃窗。玻璃窗外都是絕妙朱紅冰紋闌干,幸喜得紋兒做得闊大,行者把頭一縮,趲將出去?!?p> 董說,明末小說家。明亡后,隱居豐草庵,改姓林,名蹇,字遠游,號南村,又名林胡子,并自稱槁木林。入清后,隨靈巖大師出家,前后30余年。董說在小說中提到“玻璃窗”,與他豐富的知識有關。
網上有人說,蘇州拙政園里的“三十六鴛鴦館”的藍玻璃可證明明朝就有玻璃窗。
蘇州拙政園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園主是官場失意而還鄉(xiāng)的御史王獻臣。后幾經易手,至乾隆初,園子分為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個園子。
光緒三年(1877),園西部花園的汪姓宅園,以價銀六千五百兩售于吳縣富商張履謙,易名為“補園”。當時園中亭臺只存一、二處,殘破不堪,已非昔日景況。經張履謙大加修葺,遂有塔影亭、留聽閣、浮翠閣、笠亭、與誰同坐軒、宜兩亭等勝景,又新建了精致綺麗三十六鴛鴦館、十八曼陀羅花館。“三十六鴛鴦館”的藍玻璃是光緒年間的張履謙從國外購進藍玻璃安裝的。
明朝的有關文獻中,沒有發(fā)現關于玻璃窗的任何記載。
康熙朝的重臣高士奇在《蓬山密記》記載:“康熙癸未,三月十六日,臣土奇隨駕入都。二十一日,御前內侍到直廬傳旨:‘爾在內歷有年所,與眾不同。今日令爾遍觀園中諸景?!舭都慈f樹紅霞處,桃花萬株,今已成林。上坐待于天馥齋,齋前皆植臘梅,梅花冬不畏寒,開花如南土。轉入觀劇處,高臺宏麗,四周皆樓,設玻璃窗。上指示壁間西洋畫令觀。復至雅玩齋,所列彝鼎、古磁、漢玉、異珍、書畫之類,咸命觀之。古色滿前,應接難遍。賜武彝蕊茶畢,諭令:‘且退。數日后,再命汝來觀?!?p> 高士奇隨康熙皇帝“遍觀園中諸景”,這“園”是指圓明園,“觀劇處”應是“同樂園”,它是圓明園最大的戲樓,是圓明園四十景“坐石臨流”景區(qū)的一部分。“四周皆樓,設玻璃窗。”這是中國自唐代后首次見著于文獻資料的玻璃窗記錄。
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屈大均(1630—1696),在其所著《廣東新語》舟語> 522洋舶中記載:“帆以布,凡七張之,繩以棕細藤。窗牖以玻瓈嵌之。艙以辟支緞鋪之,凡十數重。酒以葡萄以香春,器以寶玉椀”。
《廣東新語》成書于屈大均晚年,約在康熙三十年左右。其描述的“窗牖以玻瓈嵌之”,“玻瓈”即是“玻璃”,他寫的是一條船艙的窗上鑲嵌著玻璃,可他是在“舟語、洋舶”一文中記載的,顯然,這是條外國的船。
雍正元年,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木作》記載:“十月初一日,有諭旨養(yǎng)心殿后寢宮穿堂北邊東西窗安玻璃兩塊?!别B(yǎng)心殿是當時雍正的住所,乾隆曾寫詩稱贊:“西洋奇貨無不有,玻璃皎潔修且厚。”乾隆詩證明圓明園“觀劇處”和養(yǎng)心殿的玻璃窗用的是進口的西洋玻璃。
京都熱線網的圓明滄桑網頁刊載:雍正三年(1725年)九月十八日,奉旨于圓明園后殿仙樓下做雙圓玻璃窗一件。此系圓明園內安玻璃窗之首次記載。
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皇帝起復遭到罷免的原廣西巡撫,滿洲上三旗包衣奴才祖秉圭,出任粵海關監(jiān)督一職,直接秉承內務府的指令。祖秉圭官居二品,兼監(jiān)察御史銜,而且有密折直奏之權。據清宮檔案記載,雍正九年,祖秉圭送往宮中“大玻璃片一塊,長五尺、寬三尺四寸,隨白羊絨套木板箱”。時在雍正七年至十年之際,皇宮之中開始使用這種進口的洋玻璃。直到乾隆中期,皇宮和圓明園的主要建筑上才安上進口的西洋玻璃,結束了中國歷史上幾千年一直用紙糊窗戶的歷史。
上述史料均證明,中國自唐代后,首次出現玻璃窗,是在康熙四十二年的皇家最大的園林里,至雍正元年,雍正皇帝的寢宮里才安上玻璃窗,用的都是西洋玻璃。如果《紅樓夢》寫的是曹寅之孫“曹雪芹”的家事,或如某些紅學專家考證的寫的是明末清初的事,那么,康熙年間皇上家都沒有玻璃窗,曹家或明末清初的官宦人家哪來的玻璃窗?
這是一條鐵證,證明《紅樓夢》描寫的是乾隆年間皇宮里的事,和江寧的曹家毫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