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到陳叔至?賈成一怔恍惚,這貨不是劉備貼身警衛(wèi)隊長嗎?怎么會出現(xiàn)在長安城里?汝南地處豫州,離長安城將近兩千里遠呢。
“呃,陳到......叔至,你說你是汝南賊曹士吏,怎么會不遠千里來到長安,還落得這副模樣?”
陳到盡管還穿著一身官府皂衣,可到處都是破洞,都快遮不住身體了。渾身瘦的皮包骨頭,這哪是生病啊,根本就是餓的。
他一臉凄徨道:“前年末下吏奉命護送郡中計吏進京,沒成想剛進洛陽,便聽說關(guān)東州郡要起兵反董,下吏等只能羈留在洛陽。去年隨朝廷遷都長安,途中計吏病故,下吏便沒了依靠,只能在長安城找些生計,等候朝廷安置。胡混了些日子,便成了這副樣子?!?p> 賈成聽罷點點頭:“原來是護送計吏進京上計的啊?!?p> 這里說的上計,是兩漢時期朝廷對州郡考核的一種制度。
各州郡每年統(tǒng)計完轄區(qū)內(nèi)的經(jīng)濟民生情況,形成報告送到朝廷,由朝廷審核后再判定該地官員是否盡心職守,或升遷,或平調(diào),或拙落。
還有就是看該地是否受災(zāi),朝廷根據(jù)情況會出臺一些政策,免去賦稅,或者給予一些賑災(zāi)物資錢糧。
其實這幾年各州郡因為盜賊橫行,道路不通,已經(jīng)很少派計吏進京上計了。汝南郡被黃巾軍破壞的最嚴重,或許郡守想著向朝廷要一些補助什么的,才冒險派遣計吏上京。
這陳到也是夠倒霉的,千難萬險把計吏護送到京,卻遇到關(guān)東群雄反董。董卓正想辦法平定叛亂還來不及,怎么會理睬反董勢力派來的計吏,更不可能撥付補助物資了。
原本陳到他們等些日子也無所謂,反正住在朝廷驛舍有吃有喝,等戰(zhàn)事平息了再回去也行。
可人要是倒霉,喝涼水也會塞牙縫。沒過多久,董卓抵擋不住江東猛虎孫堅的兵鋒,燒了洛陽城遷都長安了。
董卓可不管你是不是洛陽人,只要住在洛陽的,統(tǒng)統(tǒng)都逼著給我去長安。陳到一行人就這么著稀里糊涂來到長安。
偏偏計吏受不了這份苦,積勞成疾就病死了。陳到是上天無門入地?zé)o路,計吏死了,他也回不了汝南交差,只好等在長安找機會謀份差事。
他又沒有門路,還因為是汝南差役,不能落籍長安,能茍活到現(xiàn)在真是太不容易了。
想到傷心處,陳到一時不能自已,伏地痛哭起來。
“唉,你也真是不容易?!辟Z成心中暗笑,這位可是能與許褚相媲美的頂尖武將,武力值絕對是九十以上。后世把他的事跡和趙云合二為一,才慢慢有了常山趙子龍的文學(xué)形象。
甚至還有種說法,趙云其實是文官,真正能打的就是眼前這位叫做陳到的白毦軍統(tǒng)領(lǐng),劉備靠著他才能活到蜀漢稱帝。
“這樣,鮑賊曹還要忙于左馮翊緝盜事務(wù),不能常在我身邊,你就在我身邊做個護衛(wèi)吧?!?p> “下吏多謝功曹恩典!”陳到大喜,當即下拜謝道。
......
不知怎么的,賈成覺得自己最近好像運氣越來越好了。
路上隨便撿了個病漢,居然搖身一變,變出個最強特種兵之一,白毦軍統(tǒng)領(lǐng)來。你說意外不意外?驚喜不驚喜?
這算不算穿越者帶來的福利呢?
陳到雖然是個高武力值選手,可他的身體狀況實在讓人看不下去,賈成深度懷疑要是長安城刮一陣大風(fēng),會不會把這貨吹到屋頂上去?
于是好言安慰幾句,讓他在家靜養(yǎng)幾日,調(diào)理好身體再說。關(guān)鍵是多吃幾頓飽飯,補充下營養(yǎng)。
一伙盜書賊便大搖大擺跟著老狐貍一路進了尚書臺,鬼鬼祟祟運了幾大車輿圖籍冊回來。
老狐貍交代的任務(wù),賈成完成的很用心。接下來幾日,他除了沮俊把老師士孫端備注過的《夏侯尚書》送過來的時候出面接待了一下,并且約好去左馮翊的日期,其他時候都躲在書房里翻閱各種籍冊資料。
就連蔡文姬那里他都沒去,生怕打亂了自己的思路。
這些籍冊所記錄的戶籍人口信息其實對賈成意義不大,長安城經(jīng)過董卓和李傕他們摧殘以后,周邊地區(qū)已經(jīng)很少有人居住。
輿圖也很簡單,與后世那種衛(wèi)星地圖完全不能比,一些偏遠小城都只是在圖上標個點,然后有個地名而已。不要說亭了,連鄉(xiāng)都少有標注。
奇怪的是,輿圖上居然沒有邊境線,山川地形更是只有寥寥幾筆,和真實地形是否一致,賈成表示極度懷疑。
好在籍冊中記錄了不少鐵礦、煤礦的資料,總算可以稍作參考。
花了好幾天時間,在賈詡再度回家之時,賈成帶著輿圖來見老狐貍。
“你選了兩個地方,北地或盩厔(zhouzhi)城?說說看,你是怎么想的?”賈詡不置可否,反而問起賈成為何要挑出這兩個南北相隔千里的不同地方。
賈成拿出一卷竹簡遞給老狐貍:“北地土地貧瘠,其內(nèi)內(nèi)泰半為鹽堿地,不宜種植糧食。剩余可耕土地也大多為塢堡豪右所占據(jù)。而且民風(fēng)剽悍,又有羌胡不時南下侵擾,看上去極難立足?!?p> “不錯,那你為何把此地作為備選之一?”
“因為那里有鹽鐵?!?p> 賈成簡單一句話,就讓賈詡贊許的點了點頭。
當今天下獲利最豐的不是糧食,而是朝廷專賣的鹽和鐵。只要掌握了這兩樣資源,便能立時暴富,擴展勢力。
其實賈成沒跟老狐貍說,北地還有更重要的兩樣物資,就是煤和硝石。懂的都懂,有煤就能建高爐煉鋼,而硝石還能制作出遠超這個時代的武器——火藥。
只是賈成穿越之前學(xué)的雖然是工科,只是大致知道高爐和火藥的原理,沒有親自動手制作過,能不能成功他還沒有把握,所以才沒有把這兩樣和老狐貍明說。
畢竟煤俗稱石炭,即便是長安城平民百姓也不喜歡用這個作為燃料,原因很簡單,煤燃燒會釋放一種容易致命的氣體(一氧化碳)。人們稱之為惡氣,所以也把石炭稱作惡炭。
而硝石在此時僅僅作為道士煉丹的原料,又有哪個勢力會關(guān)注它呢。
賈詡又問:“那盩厔呢?”
賈成又取出一卷竹簡遞給賈詡:“盩厔處于扶風(fēng)郡渭水之南,秦嶺之北。其兩側(cè)有斜谷和子午谷,城池易守難攻。境內(nèi)良田萬頃,且豪右百姓為避戰(zhàn)火大多南逃漢中,可快速占據(jù)。更重要的是,盩厔也有鐵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