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四合院小楊
三天前,京城一間破舊四合院。
經(jīng)人介紹,小楊和大嫂秦茹,幾經(jīng)周折才找到了這么一間住所。
朝西的偏房,這大下午的正當(dāng)曬。
一間也就十來平米的房子,陳設(shè)只有一張床,沒有炕,除了一個燒煤的小爐子,其他家具什么都沒有。
據(jù)說這里原來住著一家人,前年孩子犯事人沒了,老兩口心灰意冷回了鄉(xiāng)下老家。
臨走把所有東西都送了人。
這兩年想租的人也不少,可這狹小的房間,外地人也住不慣。
大多住個個把月人就搬走了。
“一月100,您二位覺得可以,今晚就能住這里?!?p> 幫忙開門的大媽,嘴里說著話,卻一直在看秦茹,一雙鷹隼般的眼睛,總想透過紗巾,去看她那裹得嚴嚴實實的臉。
“行這房子我租了。”
房子雖然貴了點,可距離火車站并不遠,多走幾步就能上長安街。
小楊已經(jīng)找了一天的房子,兩人一路從廣州過來,基本上沒咋休息。
昨晚上還是在火車站的候車室兌付的一宿。
“那個小伙兒,我可把話說前頭,你們倆這沒結(jié)婚證的住一起,最好去派出所報備一下,大娘我相信你們是姐弟,可社區(qū)卻不一定相信?!?p> 就這,還是這兩年社會開放的緣故。
如果在早兩年,就他們兩個這種沒證件,又不同姓的,還想租房,早被好心群眾給舉報了。
不說你是人販子,也最少是在耍流氓。
人民群眾的眼睛不光雪亮,還特正義。
“那個,她真是我姐,您看介紹信都是同一個地址的。”
“喲,我說小伙,要不是看你介紹信沒問題,這房子就你想租都租不到。”
見小楊一臉的為難,大媽又故作好心的提醒了一句。
“大娘也是為你們好,如果真有心,就早點把結(jié)婚證扯了,那樣住一起才合法不是。”
“另外我說大姑娘,這到地兒了,也不用捂得那么嚴實,熱出痱子了可不太好?!?p> 大媽看是好心,可這八卦的火焰卻是實打?qū)嵉摹?p> “大娘,我姐她···”
“小楊別說了,我解開就是?!?p> “姐!”
秦茹自從被燙傷后,其實就已經(jīng)有了心里準備。知道這一天遲早會來。
一開始還有楊老大和小楊的安慰,讓她能挺過來。
可自從楊老大在病床前,給她來了那一下之后,她的心就死了。
要不是小楊一直勸說,到處幫她找藥治療,還帶她離開了那個傷心地。
她真的一死了之的心都有。
小楊是她帶著長大的,現(xiàn)在秦茹也不想小楊為自己的事難做。
紗巾落下,租房大媽最先看見的是完好的半張臉。
看模樣還很俊,皮膚紅潤,杏眼桃花。
可等秦茹轉(zhuǎn)過正面,剛還微笑的大媽,瞬間下意識的后退了一步。
整個左邊臉,從上到下,都是紅紅的褶皺,就連白皙的脖子上都是。
那模樣像極了電視劇聊齋里面的鬼。
“這~這~”
大媽嘖嘖了好幾下,卻沒說出話。
“我姐被燙傷了,這次我們來京城,就是來治病的?!?p> 見大媽表情不好,小楊趕忙幫嫂子把紗巾重新圍上,又不停對大媽做了個解釋。
“這是得好好看看,我們京城的名醫(yī)多,她這應(yīng)該沒多久,鐵定能治好?!?p> “那我就不打擾你們了,大老遠來,肯定很辛苦,就先歇著吧?!?p> 見秦茹的臉被重新包起來,大媽也反應(yīng)了過來。
寬慰了幾句,就急急忙忙要走。
“那個社區(qū)那邊,我去幫你們說,小伙兒你別擔(dān)心,沒事的?!?p> 臨出門還對小楊說了一句。
要說著京城大媽,熱心腸是真熱心,可也得看人。
如果秦茹長的還行,她就會思量,這小楊是不是有啥壞心思。孤男寡女的住一屋,擦槍走火是難免的。
可現(xiàn)在,見了秦茹的真容,原來那顆小心思也就瞬間沒了。
一下就覺得這小楊人真不錯。
也不能說她以貌取人,只是外貌確實能決定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初印象。
見大媽離去,秦茹也只當(dāng)沒看見。
這一個多月,她也見了不少白眼。
幫著小楊把地上的行李搬進了屋。
“嫂子你先歇息下,我去買點被褥和日用品。”
房子雖不大,卻也還干凈。只要在添置點東西就能住了。
只是小楊剛出門,對面一直斜掩著的門,嘎吱一聲就給關(guān)上了。
想來剛才大嫂解下紗巾,看見的不止租房大媽一個人。
等小楊回來的時候,胡同口已經(jīng)開始有人在小聲議論了。
什么童養(yǎng)媳,什么著火救人被燒的。都被他們模擬了出來。
小楊本想上去理論幾句的,可想了想還是算了,來的時候青哥特意囑咐過。
想掙錢就不能意氣用事,凡事忍三分,只要有錢了什么都不是問題。
快步趕回家,見床已鋪好,行李也都收拾規(guī)整。
就連那臺一拖三的翻錄機,都被小心放在了一角。
兩人都沒說話,來得路上,該說的不該說的,兩人都說過了。
小楊的目的很明確,來這里,就是賺錢給大嫂治病的。
鍋碗瓢盆準備妥當(dāng),兩人就算在這里安頓下來了。
第二天天不亮,小楊騎著昨天買的倒騎驢,顛顛跑去火車站取貨。
這年代貨運火車反倒比趕車的要快。
交了八十塊錢的運費,小楊拖著兩千盒空白卡帶就回了小院。
安頓下來,就的開始賣貨了。
來之前楚青還特意囑咐過小楊,這外國磁帶,和他們之前賣的不一樣。
追求的是完整性,也不用刻意去分歌,只要一盤一盤的完整轉(zhuǎn)錄就行。
不知道那個好賣,小楊就把這一百多盤,全部錄了一遍。
當(dāng)然青哥特意提過的,叫邁克爾的那個,多錄了幾盤。
等到下午五點,眼看著就要下班了,趕忙將錄好的磁帶裝上車,騎著倒騎驢小楊就直奔西長安街。
到了軍博和公主墳十字路口,找了個靠近胡同口的位置,拿出一個小的錄音機,將那盒新錄制的叫邁克爾的磁帶放了進去。
聲音他不敢開太大,卻讓每個從他攤位前路過的人,都能聽到。
現(xiàn)在的人可能無法理解,八九十年代的那些公知精英,他們對國外的向往有多嚴重。
越是有本事,有能力,就越是削尖了腦袋想往國外跑。
可沒能力出國的,也會想盡辦法淘點外國貨來裝點下門面。
家里有個進口物件,那就是牛掰。
現(xiàn)在正值下班高峰,原本還很忐忑的小楊,在歌聲響起的時候就成了路人側(cè)目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