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赴死般的追逐
若是說,三月還帶著幾分寒意...
那么,四月就是暖意上涌的時刻!
春暖花開。
鶯飛草長。
生機(jī)勃勃。
這是一個放牧的好時節(jié)。
也是適合很多部落遷徙的時間。
久居一處,非草原上的部落常態(tài)。
游牧民族的特點(diǎn),就是居無定所。
上馬為兵,下馬為民。
擄掠是一把好手。
放牧也是一把好手。
所以,想要在這片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準(zhǔn)確的找到一個人,幾乎不可能,即便知道名字,也找不到。
除非這個人的身份可以被確定。
如此,方可依尋找部落的方式,間接的找到想要找的人。
但這種方法顯然不適合當(dāng)下。
明知道這個時節(jié)適合部落的遷徙,若還想著通過尋找部落來尋找人,最終的結(jié)果只能是失望而歸。
小部落遷徙完后,會向大部落匯報。
而直到接到所有小部落遷徙成功的消息之后,所有的大部落才會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進(jìn)行遷徙。
王庭不動。
這就好比一個大陣。
每年都在微調(diào)。
數(shù)年一次大調(diào)。
而在調(diào)試期間,這個大陣基本就相當(dāng)于半癱瘓。
所以...
“就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從馬鞍上解下水囊,已露傾國傾城之資的小女孩氣喘吁吁的勒住馬,整個人如被從冷水里撈出來一樣,面色慘白,失去了如玉的質(zhì)感,坐在馬背上搖搖欲墜,衣襟上還帶著不明顯的血跡。
一眼看去,已是將死之相。
小女孩這么一停下,緊跟在小女孩身后的輕騎也頓時停下,五百輕騎,除了駿馬不安的響鼻聲外,沒有一絲雜音。
安靜的如同不存在。
幾個帶苦澀的少年,策馬立于自家妹妹身后,處于這五百輕騎的最前方,帶著顯而易見的擔(dān)憂之色,看著妹妹倔強(qiáng)的背影,欲言又止。
面色慘白的小女孩倒是毫無察覺。
或許,也不是毫無察覺。
更有可能是不在意。
只見她一邊調(diào)整著自己的呼吸,減少身體內(nèi)外的痛感,一邊擰開水囊,小口小口的抿著水。
肉眼可見的虛弱中,目光反倒是越來越亮。
回光返照?
還是鳳凰涅槃?
誰也不知道。
包括女孩自己,也不知道。
她只知道,她要在最快的時間內(nèi),抓住那絲希望!
或許會抓不住。
畢竟那個消息的真實性,在當(dāng)年,沒有任何人敢確認(rèn),若不是她偶然知道了那位三皇子的丑聞,恐怕也不會知道。
但無論如何,這都不是她為自己的懦弱找到的借口!
努力都不去努力,還談什么草原上的兒女?!
想到,就去做!
做完事后,無論結(jié)果如何,不后悔!
這才是草原上的兒女應(yīng)有的氣魄!
而非像現(xiàn)在一樣,以穿金戴銀、掌握權(quán)勢而自傲。
這樣的草原兒女,只不過是一群沉浸在先祖的威名中不肯醒來的廢物罷了!
簡直侮辱這個名頭!
思緒千百轉(zhuǎn)。
心中的執(zhí)念,又重了幾分。
女孩竭力調(diào)整呼吸,即便她心里很清楚這是在做無用功。
劇烈的呼吸,會引起哮喘。
這是她從娘胎里帶出來的病癥。
從最符合健康的角度來給出建議,無非是靜養(yǎng),可以進(jìn)行基礎(chǔ)的運(yùn)動,但不要進(jìn)行劇烈的運(yùn)動。
劇烈的運(yùn)動很容易引起哮喘。
在這個時代,無疑是求死。
若非這名小女孩的父親是罡勁,上面還有另一位罡勁的大祭司和九位丹勁供奉罩著她,恐怕早就因為哮喘而夭折了。
但即便活了下來,也不意味著可以縱馬九天、晝夜不休、甚至是多次無視身體從本能上表達(dá)出來的抗議!
忍受著窒息的痛苦……
忍受著氣管上如同刀割般的刺痛……
忍受著大腿內(nèi)側(cè)血流不止的麻木……
“真的是!”
“狼狽?。 ?p> 平整的胸膛微微起伏,小女孩已經(jīng)感受到了自己快要控制不住的氣息,瞳孔微微縮緊,躬著身子,將頭抵在馬背上,緊緊捏著水囊,默默的自嘲道。
半晌。
女孩直起身。
將手中空蕩蕩的水囊塞在馬鞍上,而后從身旁不知道是哪位哥哥的馬鞍上,將水囊直接摘下,胡亂的扒開塞子,倒了點(diǎn)水沖了沖手和臉。
在做完了這一切后,女孩才小心翼翼的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巧玲瓏的木筒,捏住首尾將木筒拉開,舉到眼前。
渾濁的水晶。
重重疊疊。
將女孩那顆晶瑩剔透的眸子放大。
倒映在最前方的水晶鏡片上。
剛才,女孩的神智已然不清。
缺氧帶來的窒息,如同一條索命的繩索一樣緊緊纏繞在她的玉頸上,她跑的越快越遠(yuǎn),死的就會越快越慘。
所以,她必須要清醒!
即便只是暫時的!
但...
“我終于還是找到了!”
女孩自言自語的笑道。
似乎是很得意,也似乎是很滿意。
許久未見的笑容,終究在此刻浮現(xiàn)。
而這句話,和這個笑容,也讓在她身旁的幾位少年一愣,而后保持著沉默,用眼神交流著。
阻止肯定是別想了。
出發(fā)時,大祭司和父王都允許了。
雖然他們誰也不知道,自己的妹妹究竟是要找什么人,但一切都被大祭司和父王歸結(jié)為“心血來潮”。
有了這個理由,自然沒法阻止。
雖說,他們幾個也確實不懂這個詞究竟是什么意思,就是了……
但九個晝夜的奔波,他們還是多少了解了這個詞。
這個詞的意思是:心血來潮的時候,就可以不要命的去做想要做的事,即便有再大的痛苦也阻擋不了,哪怕隨時都有可能讓心血來潮的這個人死在途中,這個人也不會退縮。
如此解釋,顯然是錯的。
但從事實上解釋,倒也沒錯。
六歲的小女孩,騎著駿馬,不僅能控制住身體上傳來的疼痛,還能時時刻刻抵御精神上的疲倦,并且,在遭受了遠(yuǎn)超年齡的折磨后,依舊不為所動,忽視掉他們幾個親哥的勸說,帶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氣勢朝一個方向莽來...
這難道不是求死?
這難道正常?
但更不正常的是...
竟然真的找到了???
別說幾個少年有點(diǎn)懵,就他們身后的五百輕騎,都有點(diǎn)懵。
他們是王庭護(hù)衛(wèi)不假。
但問題是,誰也沒見過如此不要命的長途奔波!
時至今日,他們胯下的戰(zhàn)馬已經(jīng)全部換了三波,有個別馭術(shù)不佳的輕騎,甚至都已經(jīng)換了五波。
每到一個部落,基本就是全員換馬。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在逃命呢!
可是,即便是這樣的玩命狂奔,在狂奔了九個晝夜后,竟然還能準(zhǔn)確無誤的找到目標(biāo)?
五百輕騎不由得捫心自問:究竟是他們這些人太廢物了,還是這位草原上的明珠太強(qiáng)了?
沒出過任何遠(yuǎn)門……
也沒有任何情報……
卻偏偏撞上了一個又一個的部落……
獲取了補(bǔ)給后,繼續(xù)這種讓人看不懂的玩命狂奔……
然后在九個晝夜后,找到目標(biāo)……
這是草原上的明珠?
怕不是某位軍神轉(zhuǎn)世吧?。?!
副標(biāo)題:機(jī)會,往往是留給早有準(zhǔn)備的人的,但,也是時時刻刻留給重生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