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年平遼后,才知自己是崇禎

第三十五章大明要完,我等需做好準備

  “宗羲,這么大的事,你怎能一言不發(fā)?”

  說話的名叫張履祥,與黃宗羲一同在劉宗周處進學,算是黃宗羲的同窗。

  此時黃宗羲雖然還沒有及冠、取字,更沒有說出什么,“天下為主,君為客”“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但大明皇帝不理朝政所誘發(fā)的皇權(quán)衰退,和積極進取的文人風氣,早已經(jīng)在他心里種下那些思想的種子。

  所以他在知道大明新出來那個和賣官鬻爵差不多的官員補缺制度后,并沒有像他的同窗那樣義憤填膺。

  聞言也只是笑道:“我的想法有些驚世駭俗,不敢多言?!?p>  張履祥心里好奇,和黃宗羲關(guān)系不錯的他揶揄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就算你之言論如兩小兒辯日,也未必沒有可取之處。”

  他這話還隱隱給了黃宗羲一個臺階,就算黃宗羲說了什么不能傳出去的胡話,也只是兩小兒辯日之類的戲言而已。

  黃宗羲這才回道:“我覺得,朝廷如今所為之事雖為求財,但并非弊大于利。

  畢竟,補缺之人,依舊是考上去的國之干才,也確實解了朝廷虧空之難,君不見那些富戶哪怕舍不得錢財,卻還是認下了衙門開下的稅條。

  最妙的還是讓地方官員推舉朝中大員,以及逼閹黨不得不當逃官之舉。

  盡管那些閹黨奔逃脫罪,還保留了些許家財,讓我等心中頗為不快。

  但如此一來,韓公(韓爌)他們上臺施政之時,也將毫無掣肘。

  楊公(楊漣)他們翻案之事,異常順暢就是明證。

  恰好陛下不理朝政,韓公可不像那些閹黨一樣毫無擔當,任首輔之后,諸事都敢決斷,讓天下政通人和。

  把政事交給韓公這樣的棟梁全權(quán)處置,陛下垂拱治天下,難道不是好事?”

  張履祥微微一愣,很快反應過來道:“宗羲所言還是太避重就輕了,那些大戶之所以繳稅,還不是因為他們想要讓自家人本地為官。

  若是他們補了官缺,還會拿出來一兩銀子嗎?

  現(xiàn)在一下多了那么多官員,小民身上擔子到時候不知重到什么地步。

  萬一有膽大妄為者,行割據(jù)之事,那時天下還能太平嗎?”

  黃宗羲反駁道:“韓公他們難道會眼睜睜看著天下大亂不成?韓公剛為首輔不到一月,就讓十余批御史出京,巡查地方,吏部官員任免也頗為講究。履祥你多慮了?!?p>  張履祥覺得哪里有問題,可就是說不上來。

  這時一個人插嘴道:“可這天下,終究還是大明的天下,像韓公他們那樣一心為國的人只是少數(shù)。

  大部分官員哪怕讀書時有一腔抱負,可在官場打滾幾年后,就成了蠅營狗茍之輩。

  恐怕用不了幾年,韓公他們反而會成少數(shù),宗羲,你這言論不宜多說,到此為止吧?!?p>  張履祥被這人一提醒,也終于發(fā)現(xiàn)了問題所在,滿臉驚駭?shù)乜聪螯S宗羲,因為他終于意識到。

  黃宗羲沒有把天下看成朱家的家天下,而是看成天下百姓的公天下,所以他才會認為由官員推舉上去的那些人全權(quán)治理天下是一件好事。

  黃宗羲聞言也默然不語,確實,如果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像現(xiàn)在這樣由考出來的官員,推舉人員來管理天下是一件好事。

  可現(xiàn)在,他們頭上還有一個皇帝呢,這天下的官員還都以為自己是為天子牧民,東西既然是別人的,那有機會損人利己,肯定是要干的。

  沒人在乎天下會不會他們這些蛀蟲一口一個吃完。

  反正天下是別人家的,到時候改朝換代唄,他們接著伺候另一家皇帝就行。

  他之前的想法,天真了。

  等黃宗羲和張履祥理清思慮,回過神后,全都不再提剛才之事,齊聲向說話的那人躬身行禮道:“謝恩師教誨?!?p>  說話的那人正是劉宗周,他接著道:“為師不久可能要出仕了,大概率是要入京,無論你們是要幫為師處理一些俗物,積累官場經(jīng)驗,還是打算繼續(xù)進學,都要早做準備。

  這天下會變好,還是變壞,誰也說不準,這,也要早做準備,為師只能竭力保天下太平?!?p>  黃宗羲和張履祥都沒有當場給出答復,只是神色莫名地回道:“弟子知曉了?!?p>  因為他們不知道,劉宗周現(xiàn)在拉攏人才,掌控權(quán)勢,是覺得大明要完,想要站得高一點,方便在亂世自保。

  還是真的想要在大明亂象頻出的情況下,去當大明忠臣。

  該追隨劉宗周,還是該另尋他處,這種決斷,短時間內(nèi)根本做不出來。

  可無論像劉宗周,還有黃宗羲這一類人怎么想,一些不滿閹黨辭官,或者干脆就是閹黨攆回家的官,以及那些等著補缺的士子,這時候都想進官場。

  當然,這些人只是隱隱覺得大明要變,不敢肯定大明要完,但另一個人卻敢斷言大明要完。

  他就是黃臺吉,沒辦法,他爹死了沒幾年,現(xiàn)在他又處境艱難,要是他都覺得大明氣數(shù)未盡,他手下這些人當即就要散伙。

  “你們看看,那大明的小皇帝都已經(jīng)窮瘋了,一個皇帝不得不親自去搶商人的財物,現(xiàn)在都要賣官了,只要我們再堅持幾年,大明遲早要完。

  當然,最重要的是堅持下去,寧錦我們啃不下來,正好那個小皇帝斷了察哈爾部的賞賜,咱們完全有機會繞道蒙古攻明,察哈爾部就算發(fā)現(xiàn)了,也不會給明人提醒。

  這可是天大的好機會。”

  他那么說完全是在避重就輕。

  不提朱五拿了多少錢,晉商沒了后,連打聽大明消息都難也就算了,怎么能不提繞遠路攻明的風險呢?

  當即有人反對道:“大汗,咱們繞那么遠的路,萬一明軍有準備,我們……”

  黃臺吉不等那人說完,就把刀子拔了出去,見說話的是多爾袞,才沒弄死他,只是一刀砍在桌子上,吼道:“誰敢不聽汗令?”

  他也知道繞遠路攻明風險很大,可現(xiàn)在他們糧食真的太少了,必須去搶,從寧錦之地搶到大量的糧食不現(xiàn)實,只能繞道。

  差不多是在黃臺吉打算繞道攻明的同時,朱五終于又有動作了,政治不及格,更沒學過什么帝王術(shù)的他,對于坐穩(wěn)天下只有一個很樸素的概念。

  百姓要有營生,朝廷要有錢,軍隊要有戰(zhàn)斗力。

  為了完成這三個目標,現(xiàn)在的他決定……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