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離開了,在歇斯底里的第二天的清晨就走了,去哪了阿玲也不知道,只知道醒來的時候母親的行李衣物已經不再,房間里一下子少了母親的氣味,鄰居們都來問她包括奶奶,母親有沒有和自己說了什么?
她搖搖頭,母親并沒有和她說了什么,他悄無聲息點帶著失望離開了,也許阿玲也成了她失望的杰作。
她長的太像自己父親了,母親恨父親又怎么會喜歡自己呢?
母親的離開阿玲并沒有感到很驚訝,仿佛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父親早已不要她了,她又何苦在著家中,她還年輕,有她自己的世界,她可以去飛去闖。
阿玲成為了村里鄉(xiāng)親可憐的孩子,他們在背后議論著這個父母都不要的孩子,和奶奶相依為命。
她并沒有感覺自己的可憐,相反母親的離開讓她松了一口氣,因為她覺得此時的母親正在世界上的某個地方追求自己的新生活。
父親的電話打的更頻繁了,或許母親的離開迫使奶奶變得急躁不安,她頻繁的撥打父親的電話,責罵父親的不孝順,不再跟前盡孝還要留一個拖油瓶給她。
她已經老了,帶不動了。這是她的想法。
事實上,從阿玲的角度上看來,奶奶依舊很健朗,只是她一直想用拐杖來不斷向外人強調自己的衰老。
每天吃飯的時候,兩人都寂靜無聲的,有時她會不自覺的映射一些自己帶不動,需要阿玲自力更生的話題。
她早已聽出來,只是自己年齡尚小
“父親有提到我嗎”中午的時候阿玲突然問道。眼前這個老人筷子停了停
“父親應該不會再想我了吧,因為他有了新的子女”
良久,奶奶說話“你知道就好,所以不要期望太多,多吃點然后長大”
阿玲其實早就知道父親的不愛,但是再次確認后心里依舊還是難受,說到底她只是個孩子,即使她再怎么堅強,也是一個需要父愛母愛的人。
眼前唯一給予她溫暖的只有阿東,他依舊像往常一樣帶著阿玲在田野上奔跑,有點錢就叫著阿玲前往小賣部買零食吃。
“今天小賣部老板進了一種很好吃的跳跳糖”
兩人來到小賣部,跳跳糖真的神奇的在嘴巴上跳動的感覺,就像一個個會跳動的音符一樣在譜寫詩歌。
“怎么樣?我沒騙你吧”阿東笑著說道。他的笑容很燦爛,皮膚因為長期在田野上玩耍變得黝黑,但是潔白的牙齒以及純真的眼眸讓原本他的顏值上更增加一層陽光的色彩。
他是阿玲生命中的一束陽光,不管過了多久,每當想到他,阿玲就覺得心里暖暖的。